06 尘土遮不住美玉的光辉
颜回来看望孔子,碰巧见孔子与一位客人在谈话,他不便打扰,退在一旁侍立。
一会儿,那位客人拜辞告退,颜回凝视着客人的背影渐渐消失在门外。孔子叫颜回坐下,刚要询问他最近的学习心得,颜回却先开口了:
“老师,这个人有仁德之心吗?”
孔子没想到颜回突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知道颜回非常重视仁德修养,并且曾经专门请教过什么是仁德,怎样修养仁德。孔子的答复是:抑制自己,视、听、言、行一切合乎“礼”,便是“仁”。“礼”既是社会架构依据、治国理政原则,又是处理从家庭到社会人际关系的伦理秩序,依“礼”行事理所当然地便是修养“仁德”有效的操作途径和考评准则。只要你这样做到了,天下人便会认同你是具有“仁德”之心的人;关键在于自己的努力,别人帮不了你。颜回当时回答得很干脆:“学生虽然愚钝,但我一定要依照老师教导的去做。”孔子认为,“仁”的本质是“爱”,用“爱”去温暖他人的心。长久以来,孔子观察颜回的所作所为,得出一个判断:他的学生中,能经常以仁爱之心要求自己的,只有颜回一个。现在颜回观察来人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想必有自己的看法,他倒要看看这个自己最器重的学生近来有些什么进步,于是他故意不做明确答复: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我看此人似乎内心有一股狠毒劲儿,但言谈举止却非常有礼貌。‘仁’嘛,我说不准。”
颜回变得严肃起来:“老师!我以为,多深的水也掩藏不住珍珠的光芒,多厚的尘土也遮蔽不了美玉的光辉,人的形体所包藏的内心世界不可能不外露。内心温良也好,狠毒也好,首先会流露在眉宇间。这个人言行有礼不过是假象,他眉宇间的狠毒劲儿实实在在地说明他不是一个具有仁德之心的人。”
孔子听完大为赞赏,他素来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的仪容风度和他内心本质的东西是和谐统一的,外表和内心怎能分离呢?颜回真是大有长进了。
说明
本文根据《论语·雍也》《论语·颜渊》中的资料及《韩诗外传》卷四第三十章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