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露影:杨巧云钢琴曲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我未曾为钢琴作品写过序,因为对作品最好的论述是音乐本身,文字总是难以说清楚的。这次之所以为杨巧云钢琴曲集作序,是由于教师在教学实践基础上收获创作的成果应该得到支持;教师想在更广阔领域中努力探索、不断实践的精神应该得到鼓励;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实施教学的做法应该得到肯定。诚然,也还寄托着我对从事师范教育的老师们能培育出更多好教师的热切愿望。

原先与杨巧云并不熟悉,只知他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钢琴专业,后在上海师范大学学习、任教。通过作品我感觉他有比较扎实的音乐基础和一定的演奏、教学经验及探索的精神。

音乐基础对所有音乐专业都是很重要的。人的内在听觉的感知能力,无论对从事演奏、创作、教育、理论工作都是必须的。有了良好的音乐基础,各不同音乐专业的转换、兼容就具备了重要的条件,也为钢琴教师涉猎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接触各类不同性格、条件的学生,思考多样学子发展的路径,探索多种教学的方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听说有个学生右手受伤,为了能让其继续练琴,他尝试写了专用左手弹奏的《问》;学生上演奏会缺少合适的曲目,又动手写了《花间露台》《古镇黄昏》等钢琴小品。这些作品写作技巧虽不复杂,但音乐顺畅,可听性强,而且程度适中,很适合师大学生演奏。

曲集中的乐曲大多采用了民间旋律的素材,有的还颇具景色秀美的江南地方特色,并且与钢琴演奏技法结合得较好。这些作品大多具有前奏曲的体裁特点。前奏曲是形成于西方巴洛克时代的器乐作品体裁,最初作为篇首的叙引,后来逐渐独立出来,更多地抒发了作曲者的内心情怀。这种体裁形象比较单一,形式比较自由,有一定的即兴性,较易为学习钢琴演奏的学生接受。

我想,在教学中采撷,在必然中偶得,是对这本作品集最好的注脚。教学经验愈丰富,积累的音乐作品、演奏的经验也就愈丰富。相信杨巧云一定会在今后的教学、创作中不断奋进,取得更丰盛的成果。

江明惇
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