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郊区)组织史资料(1998.6—2007.5)
综述
铜川市印台区(郊区)地处陕西省中部,东与渭南市白水县、蒲城县接壤,南与渭南市富平县、铜川市王益区毗邻,西与咸阳市旬邑县、铜川市耀州区相连,北依铜川市宜君县、延安市黄陵县,是关中北通陕北、内蒙古,西北连接甘肃、宁夏的交通“咽喉”。总面积629.54平方公里。2006年年底,全区总人口23.36万。
印台区原名铜川市郊区,是198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县级区。2000年4月,铜川市郊区更名为铜川市印台区。随着区名的变更,区级党、政、军、政协、群团各组织机构随之更名。区委、区政府驻地南距省会西安市90公里。2007年5月,区辖7镇(陈炉、红土、广阳、金锁关、阿庄、玉华、王石凹)、2乡(印台、高楼河)、2个街道办事处(城关、三里洞)。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中国共产党铜川市印台区(郊区)委员会(以下简称“区委”)历经3届。其间,区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中共十五大、十六大精神,坚持“两手抓”工作方针,在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促进全区经济发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实现了建设城郊型经济强区的目标。
1998年7月,区委继续按照区第六次党代会确定的“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优势产业,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召开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研究、分析、总结区域经济运行情况,部署全区经济工作。先后作出《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推进企业改革的安排意见》。建立区级领导联乡包村、包联非公有制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制度,确定包联9个乡镇、20个非公有制企业、22个重点建设项目。会后,全区上下加强领导和指导,落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年粮食总产完成3.92万吨,较上年增长11.7%;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7.7亿元,较上年增长26.2%;改制区属企业39家,新增私营企业62家,非公有制企业实现产值2.3亿元,占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地方财政收入1193万元,较上年增长14.7%。同月,区委作出《中共铜川市郊区区委常委廉洁自律的规定》,提出不准用公款装修购买私房,不准在经济实体中兼职取酬,不准插手建筑工程招投标等18个“不准”。各部门和各乡镇、办事处党委亦制定了各自的《廉洁自律规定》。按照省纪委《关于开好民主生活会的通知》精神,全区17个基层党委,43个区级部门对照《廉洁自律规定》及时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区委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战略任务和省、市委依法治省、依法治市工作部署,批转区委依法治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依法治区工作三年规划》,提出三年内通过开展“四五”普法、“五五”普法、依法治区活动,使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公民生活初步实现法制化。
9月,区委印发《关于在全区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意见》,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重大意义,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紧密结合党的十五大精神,把理论学习提高到新水平。区委及区级几套班子都成立了理论学习中心组,严格规定了学习时间、方法和内容。一个“区级领导学原著抓调研、科级干部学原著抓提高、一般干部学观点抓普及”的学习邓小平理论热潮迅速形成。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党校组成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宣讲队,巡回各乡(镇)、办事处基层单位宣讲,全区2000余名基层党员干部听取了宣讲。区机关1000余名党员干部参加了《陕西日报》举办的邓小平理论知识竞答,1人获全省一等奖。全区2342名党员干部参加了区委举办的党的十五大精神理论知识测试。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加深了对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的理解。
1999年1月,区委召开六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共铜川市郊区区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会议就“三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问题进行了研究、部署。6月,区委、区政府印发《关于做好1999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铜川市郊区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区、乡两级通过宣传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土地延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小康建设规划等实际工作,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总产值实现12010万元,较上年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1376元,较上年净增69元。
3月,区委在全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开展以“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作风教育活动,简称“四教育”。“四教育”工作首先在陈炉镇、阿庄镇和印台乡试点,为期3个月,为全区全面开展“四教育”工作取得了经验。10月,“四教育”活动全面铺开。全区9个乡镇、106个村党支部、107个村委会按照学习、对照检查、整改三个阶段进行,历时半年。“四教育”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四教育”工作与村级党组织选举和村民委员会第四次换届选举工作同步进行,促进了乡(镇)、村级基层干部思想作风的转变,提高了乡(镇)、村级班子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了民主决策、管理、监督等机制。
4月,区委印发《铜川市郊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提出用三年时间,以党支部建设为重点,抓好乡(镇)党委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五个好”(建设一个好班子;培养一支好的党员干部队伍;选准一条发展经济的好路子;完善一个好体制;健全一套好的管理制度)村党支部和“六个好”(选配一个好班子;建立一支好的干部队伍;选准一条发展经济的好路子;建立一套管理监督的好制度;保持一种好作风;形成一个好的工作格局)乡镇党委以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区“三级联创”活动,努力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六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区。
10月,区委按照《铜川市郊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35”实施方案》(即实现一个目标:创建省级文明区;突出三个重点:机关、城镇、农村;搞好五项建设:思想道德、新闻文化、环境容貌、文明系列、兴区富民)的总要求,印发《铜川市郊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3353”规划》,即坚持“三为本”,搞好“三个服务”,实施五项工程,完善三项保障机制。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拓出一条新的创建思路。
12月,区委作出《关于在全区党员中开展“向郭秀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郭秀明面对贫困不甘落后,矢志改变贫穷面貌的强烈责任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治穷致富的创业精神;舍小家、顾大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洁、秉公办事的优良作风。次年1月,中共铜川市委作出《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向模范党支部书记郭秀明同志学习的决定》,并追授郭秀明为“模范党支部书记”。
2000年3月,区委在全区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简称“三讲”)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27日,区委印发《铜川市郊区区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三讲”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三讲”教育首先在区级几套班子和检、法两院及公安机关领导班子中展开。教育活动按照开门整风方式,采取“广开大门、广纳良言、广泛参与”和“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等方法进行。区级几套班子领导成员书写自己的党性分析材料,征求各乡(镇)、办事处及区级部门对班子及其成员的意见和建议,随后,区委召开有市委领导参加的常委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出班子存在问题,制定了“加强班子建设,维护班子团结”“加大反腐倡廉力度,树良好形象”等改进措施。之后,区级部门和乡(镇)“三讲”教育活动全面铺开,科级党员干部按照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八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书写个人党性分析材料,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此基础上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制定整改措施。通过“三讲”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经受了一次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找准了党性党风方面的差距,转变了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11月,区委在区级几套班子和公、检、法机关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三讲”教育“回头看”工作,回顾检查“三讲”集中教育以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先后召开座谈会67次,征得意见建议70余条,找准各班子在落实整改措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巩固和扩大“三讲”教育成果。
2001年1月,区委召开六届四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共铜川市印台区委关于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和《铜川市印台区关于在全区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安排意见》, “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随即在全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展开。活动坚持以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为主要内容,以自我教育为主要方式,要求把学教活动与促进各项工作相结合,与学习宣传郭秀明精神相结合。
3月,中共陕西省委作出《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向优秀共产党员郭秀明学习的决定》,追授郭秀明为“优秀共产党员”;4月,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联系会议领导小组联合作出《关于开展向郭秀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国党员干部向郭秀明学习。区委随即成立郭秀明精神学习宣传活动办公室(简称“郭办”),编写《用生命播撒阳光》等反映郭秀明先进事迹的书籍、资料6000余册,制作《生命壮歌》碟片2000余盘;转发省、市委组织部门编写的《实践“三个代表”的光辉典范——优秀共产党员郭秀明》等书籍1500册。至2006年年底,区“郭办”先后接待外地来郭秀明故里惠家沟村参观团社5000多个,参观人数15万余人(次)。郭秀明先进事迹报告团,先后到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安、兰州等地作报告100多场(次),直接听众10万多人(次)。区委在贯彻中央五部委和省委《关于开展向郭秀明学习的决定》实施意见中,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围绕一个目标(建设城郊型经济强区)、唱响一个口号(做人要学郭秀明,干事要学惠家沟)、弘扬一种精神(郭秀明精神)开展四个主题:即区机关开展“争当好公仆,投身大开发”活动;乡(镇)机关开展“服务上水平,经济上台阶”活动;村组开展“抢抓新机遇,积极办实事”活动;全区联动开展“三联双扶四促进”活动。至2006年年底,全区有12名农村党支部书记被区委命名为“郭秀明式的好支书”。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以及陕西、河南等地几十家省、市、区新闻媒体对郭秀明先进事迹作了报道,赞扬郭秀明是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一面旗帜、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楷模。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等给予高度评价并作出重要批示。《人民日报》社等四家单位摄制的电视剧《郭秀明》在中央电视台第一频道黄金时段播出,使“郭秀明精神”融入千家万户。
10月,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原则、条件、程序,区委印发《铜川市印台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先后陆续制定了《中共铜川市印台区委常委会决定干部任免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办法》《印台区乡镇、办事处和区委、区政府工作部门党政正职由区委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办法》《印台区考察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预告制》《区委管理领导干部任职使用期暂行办法》等文件,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条例》精神,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
12月,区委召开六届六次全体会议,研究制定《中共铜川市印台区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从根本上预防和遏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滋生。
2002年1月,区委印发《中共铜川市印台区委关于干部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从管理权限、选拔任用、录用调配、交流回避、纪律与监督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6月,区委根据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印发《铜川市印台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细则》,提出以加强公民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为主的公民道德建设任务。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印发《印台区公民文明公约》,开展“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创“文明村镇、社区”等形式的宣传教育和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印台区2003年度、2005年度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区”;2004年度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区”。
7月下旬至9月上旬,按照“小机构、大服务”要求,本着“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全区进行区、乡机关机构改革。区委、区政府印发《铜川市印台区区级机关机构改革实施意见》《铜川市印台区乡镇、办事处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全区71个部门和单位、1157名行政、事业编制人员参与机构改革。改革后,区级机关党政工作机构设置32个,直属事业机构设置7个,群众团体组织设置6个。区人大、政协、检察院、法院机关按照省委有关文件规定进行改革。区级党政群机关行政编制精简20%,乡镇、办事处行政编制精简8%;事业编制精简24%。
12月25日至27日,中共铜川市印台区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应出席代表200名,实到194名。大会听取、审议并通过赵政才代表第六届委员会所作的题为《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为建设渭北城郊型经济强区,加快实现小康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和张崇华代表区纪委所作的《中共铜川市印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区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分别作出相应的决议。大会以分团预选、差额选举方式选举产生了中共铜川市印台区第七届委员会委员25名、候补委员5名和中共铜川市印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5名,选举出席市第九次党代会的代表31名。在七届一次全委会上,分别选举产生了第七届委员会领导班子和区纪委领导班子。大会同意区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工作历程的经验总结,梳理出印台区发展的五大优势即城郊优势、农业资源和农科优势、交通区位优势、矿产资源优势、政治典型优势。提出结构调整、项目带动、科教兴区三大战略。强调建设渭北城郊型经济强区,实现小康目标,必须始终不渝地加强党的建设。
2003年4月,区委、区政府印发《关于加强非典型性肺炎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召开全区非典型性肺炎预防控制工作会议,传达中央、省、市防控工作会议精神,通报全国“非典”流行趋势,安排全区防控工作,成立“非典”防控领导小组和防控指挥中心,建立区乡疫情防控网络,抽调机关干部123名,进驻农村、社区加强疫情防控和抗灾增收工作。历时半年多,全区未发生一例“非典”病例,实现了防疫和经济发展两不误,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
6月,区委印发《铜川市印台区农村“两委”“一制三化”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在落实农村“两委”(支委、村委)“一制三化”(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工作机制、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管理办法中,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工作机制,解决推行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规范落实政务、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健全社区自治组织,实行社会民主管理,推进基层组织民主化进程。
9月,区委印发《印台区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活动实施方案》,对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范围、对象、内容、方法步骤、时间安排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和要求。于12月召开全区党政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大会,区级党政领导就各自履行岗位职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等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参会的区委委员、区纪委委员、区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成员、驻区市党代会代表、部分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委组织部、市纪委领导及乡镇、办事处和区级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当场依据其述职述廉情况,“面对面”进行综合评议。
2004年2月,区委制定了《印台区优秀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从选拔条件、选拔原则与程序、管理与考核、待遇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4月,印发《关于加强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意见》,提出把人才战略作为建设经济强区第一战略;以引进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全方位吸纳各类优秀人才;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拔尖人才实行双工资制度。2006年年底,全区人才总数为2769人,命名表彰的优秀拔尖人才6人,其中市级优秀拔尖人才2人。
5月,区委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实施意见》,规定了党委民主生活会、学习、勤政廉政等8项制度,从不同角度提出创建目标、任务和要求,按照“先进求发展、中间促转变、后进抓整建”的“三级联创”工作思路,抽调区、乡机关干部53人,组成11个工作组进驻整建乡、村开展工作。“联创”活动采取“区抓乡、乡抓村、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方法,促进“联创”任务层层落实。
12月,区委印发《印台区人大代表评议区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正职领导干部办法》和《印台区政协委员评议区委、区政府工作部门在职正科级领导干部办法》,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评议。区委在工商、公安、城建、土地等17个行业部门中开展了行风评议活动。对评议中反映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低等突出问题实行主要领导公开承诺制。
2005年1月,区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精神,召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印发《关于在全区党员中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会后,区委组成机关和基层两个调研组,对机关和基层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党性观念、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状况进行调研摸底,使先进性教育活动有的放矢。区委把“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先后开展了“送科技、卫生、文化下乡”“知民意、解民忧、帮民富”等主题实践活动,并把学习印台区涌现的王长春、王长明、王长新“党员三兄弟”的先进事迹结合进行,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建立、健全了学习、管理、监督等方面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5月,区纪委按照区委要求,积极探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新举措,以教育和预防违纪问题发生为主线,制定《铜川市印台区构建警示训诫防线工作实施办法》,推出“警示提醒、诫勉督导、责令纠错”三项制度。至2007年5月,先后对78名党员干部进行了警示训诫,其中科级干部25人,预防和制止了一些党员干部的违纪行为。区纪委在履行保护、惩处、监督、教育四项职能,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协助区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查处违纪案件等方面实行区级领导包抓、包案制度,突出本级管理的大案、要案、典型案件,做到认识、责任、任务三到位,立案、事实、定性、处理四准确。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和举报674件(次),排查立案240件;受党政纪处分220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57.3万元。
8月,区委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加强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发挥人民政协组织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方面的重要作用。至2007年5月,区人大先后作出《在全区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区的决议》等决议和决定20项;区政协委员围绕全区工作大局建言献策,先后提案732件,其中建议案159件,采纳办结率为99%。
12月,区委召开七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传达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七次、市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中共铜川市印台区委关于制定铜川市印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十一五”时期全区经济总量得到明显扩张,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全面实现建设苹果专业区目标,形成以苹果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化格局;新建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经济取得实质性突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达到9.8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达到40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5%,达到31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达到10074元。
2006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达后,区委重新调整小康样板村抓建思路,全面部署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3月,区委作出《关于实施以农村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强基工程的决定》,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随后,区委、区政府印发《关于建设15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区乡机关抽派1035名党员干部组成工作队,深入全区107个行政村,开展“心贴心、面对面,我和群众在一起”为主题的“千名党员下基层”活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全面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协助乡镇、村理清发展思路,制订发展规划,健全村级组织,改善基础设施,规范党组织生活,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10月26日至28日,中共铜川市印台区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应出席会议代表200名,实到197名。大会听取、审议并通过闫旭代表第七届委员会所作的题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建设渭北城郊型经济强区,加快实现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和张崇华代表区纪委所作的《用科学发展观统揽纪检监察工作,为构建和谐印台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的工作报告,并作出相应的决议。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中共铜川市印台区第八届委员会委员29名、候补委员6名和中共铜川市印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7名,选举出席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30名。在区八届一次全委会上,分别选举产生了区第八届委员会领导班子和区纪委领导班子。会议就经济建设思路和重点作了调整,提出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渭北城郊型经济强区,加快实现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壮大工业经济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果业立区、工业强区、旅游兴区三大战略。到201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8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040万元。
2007年3月,区委集中三天时间召开区委常委专题民主生活会,重点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以及《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等篇章。区委常委班子成员对照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提出的“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要求,深入查找自身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在党性党风和工作作风方面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出“区级领导做表率”“创学习型机关”“落实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整改措施,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
1998年6月,区委设有工作机构17个;下属党组5个、党委18个。2006年年底,区委设有工作机构19个;下属党组7个、党委14个、机关工委1个,党总支部11个、党支部305个,有党员5149名,干部261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