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种植业
第一节 粮食作物
蓝田县宜生五谷杂粮,传统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糜子、水稻、大麦、青稞、谷子、大豆、黑豆、小豆、绿豆、豇豆、花豆、蔓豆、扁豆、四季豆、豌豆、荞麦等。
一、小麦种植
小麦种植历史久远,是百姓最主要食粮,种植多为冬小麦。1990年,小麦种植面积41466.7公顷,平均亩产198千克,总产12.3万吨。1997年平均亩产299.8千克,总产达178607吨,创历史最高水平。1998~2004年,由于农民外出的较多,部分土地闲置,小麦种植面积从1990年的41466.7公顷减少到2004年的29666.7公顷,2005年到2010年,基本保持在33400~33933.3公顷之间。由于推广科学种田,科学施肥及其他因素,小麦单产一直呈增长趋势,从1990年亩产198千克增加到2008年亩产291.2千克,2010年,亩产284.8千克,总产14.49万吨。单产和总产分别比1990年增长43.8%和17.9%。
表6—2—70 蓝田县1990~2010年小麦播种面积、产量统计表
山区小麦播种一般在9月中旬,岭原地区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川道地区在10月上旬至中旬。冬性小麦播种较早,半冬性小麦、春性小麦偏迟。传统播种有条播和撒播两种,均为畜力、人工。20世纪90年代发展为播种机条播。撒播是根据每亩地的播种量,先将种子撒在地里,再用犁翻压,较陡的坡地则挖土覆盖,人工播种一般川地每亩12.5千克,岭原地每亩15千克,山地每亩15千克。机条播每亩地8~10千克,播种深度3~4厘米。1997年在史家寨乡田家村进行地膜小麦试验,平均亩产278~305千克,抗旱增产作用明显。2000年全县地膜小麦栽培面积扩大到2780公顷,后因其耕作复杂和投资大等原因,于2002年后逐渐淘汰。
1980年以前小麦主要施用牲畜圈肥、草木灰、人粪尿、绿肥、墙炕土等。1980~1990年,家肥和化肥结合施用,以农家肥为主,产量明显增加。1990年后,县农技部门进行土壤测评,推广配方施肥,产量增长幅度较大。2010年全县使用化肥95785吨,是1990年的2.14倍,主要为碳酸氢铵、磷酸二铵、尿素等,多作底肥一次深施,亦在春季施少量追肥。
小麦灌溉主要在沿灞河东、西川和焦、汤地区,多为大水漫灌。1990年以后,推行节约用水,实施畦灌、喷灌、滴灌、渗灌。2005年全县小麦灌溉最多,有效灌溉面积达11333.33公顷。
二、玉米种植
蓝田称玉米为包谷,为主要秋粮作物,适宜各地种植,以川道地区为主,岭原次之,山区较少。玉米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但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呈增长趋势。
表6—2—71 蓝田县1990~2010年玉米播种面积及产量统计表
玉米春播以山区为主,岭、原区次之。夏播玉米约占种植面积的85%,一般在小麦收获后6月5日~6月15日用硬茬直播,亩播量2~3千克,亩定苗3000~4000株。
1980年前,李后、普化、马楼等地多沿用玉米套大豆的传统耕作方式。1990年后扩大到东川、焦汤、半岭等地区,面积达4万~5万公顷,亩产玉米300千克、大豆160千克。2000年后耕作追求简单,加上大豆病虫危害,套种逐渐减少。山区春播玉米主要间套马铃薯和菜豆,玉米亩产400千克,马铃薯和菜豆亩产1200~1500千克。1987~1995年,县农科所在灞源乡示范地膜玉米,年均种植666.7公顷,平均亩产320千克。2000年在山区全面推广,年均种植1666.7公顷,亩产380千克。2004年发展地膜种植2466.7公顷,亩产452千克。2010年,全县地膜玉米种植2.3万亩,亩产494千克,总产11579吨,比露地玉米增产3113吨。玉米种植基本施农家肥,之后实行配方施肥,分次施入:第一次结合其他肥料,亩施碳铵50~75千克;第二次在拔节至喇叭口期亩施尿素或磷酸二氨20千克。生长期常发生伏旱,致玉米减产,有水利设施地区遇旱灌溉,可保丰收。玉米病虫草害普遍,适时采取人工锄草和喷洒农药除虫效果较好。
三、水稻栽培
蓝田水稻种植主要分布于灞河,焦、汤河两岸,鲸鱼沟湿地也有种植。水稻品种更新较慢,多为粳稻传统品种。20世纪80年代引入新品种桂花秋、黄大板等,1990年以后引进6811品种,搭配有黄金睛、83—8、新稻90247,产量提升明显。
1994年以前,水稻面积一直稳定在1200公顷左右。1995年后因水源减少,河道采沙降低河床引水困难,水稻栽植用工量大等,稻田面积逐年减少,至2010年全县仅有351公顷。水稻单产最低的年份是1994年,平均亩产240.2千克;最高2004年,平均亩产496千克。总产最低年份2006年1879吨,最高1993年5206吨。水稻总面积2010年比1990年减少1.24万亩,单产从1990年的252千克增加到2010年的429.8千克,平均亩增产177.8千克。
水稻种植多为麦稻、油稻轮作。育秧一般在4月底至5月初。1970年前为水田育秧,1985年后更换为湿润育秧,每亩秧田播种80千克,每亩大田5~7千克。插秧期为5月底至6月初,亩平均插秧1.2万 ~1.5万穴,每穴7~10株。1995年在三里镇乡青羊庄、焦岱镇柳家湾、大寨乡大寨村试验旱育稀植和穴盘育秧技术,种植60~70公顷,平均亩产451.8~601.3千克,亩增产19.9%~30.3%。每亩稻田平均用种3千克,节水、省时、省工、增产明显。水稻管理工序为育秧→整地→插秧→锄草→捞草→收割→脱粒→晾晒,从插秧后每天按需要灌水,中后期适当晾晒,干湿交替管理,收割前一周断水。插秧前施底肥,拔节分蘖期施追肥,同时依据病虫草害情况,适时防治。
四、大豆种植
山、原、川、岭均有种植。1969年种植面积6200公顷,1980年后种植面积减少。1990~2010年基本在3966.7公顷 ~11766.7公顷之间徘徊,其中1994年种植面积最大11766.7公顷,2003年面积最小,为3966.7公顷,平均亩产200千克,总产5950吨,占秋粮总产30.7%,为历史最高。产量最低的是1997年,平均亩产35.6千克,总产5189吨。
蓝田大豆种植主要为小麦、油菜轮作,一年两熟。1990~2000年多为大豆与玉米混套,东川和半岭地区间混面积达70%。2005年后,随着农业作务技术的提高和水肥条件的改善,玉米种植密度加大,玉米与大豆混作逐渐减少。
夏播大豆以中晚熟品种为主,播期在6月中旬;山区春播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有撒播、条播,亩播量7.5千克左右,播深3~5厘米。播前浅耕整地,施底肥,出苗后、间苗,亩留苗1.5万~2万株。中耕除草,一般不追肥灌水,及时防治病虫害。
五、薯类种植
薯类为粮菜兼用,县境内主要有马铃薯和红薯,民国时期就有栽培。20世纪60~70年代的困难时期,薯类种植面积大,1971年达4653.33公顷,总产53994吨,其中红薯面积3840公顷,总产46294.5吨。1980年后随着高产玉米的推广,薯类种植大幅减少,1980年种植面积2666.67公顷,总产36725吨,1990年种植2073.33公顷,其中马铃薯1593.33公顷。2010年,全县薯类作物种植面积1646.67公顷,总产量1.38万吨。
表6—2—72 蓝田县1990~2010年粮食生产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