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创新的复杂系统,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么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就是在不断探索解决这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探索和解决的基本问题,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和关键。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中,具有重中之重的地位。对这一问题的明确回答,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以什么样的思想为指导的重大问题。

首先,在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时,我们党主要从问题、立场、方法和品质四个方面来把握。一是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以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为关注核心,以解决时代和实践重大问题为目的的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作为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起点和终结,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论的双重作用下,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和形态变更,共产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一般规律,表征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是解放无产阶级、最终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二是立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集中表现在其鲜明的人民性上,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它是以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理论。三是方法。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指导人类从现象揭示本质,从过程探求规律,坚持科学方法和机制方法的有机统一,发现验证人类社会规律。四是品质。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科学体系,是具有创造性和开放性的理论体系。正是这种与时俱进的品质,成就了马克思主义顽强的生命力。

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态度必须是坚定的,但这种坚定必须是辩证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哪个方面、哪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的指导思想,这是方向性、原则性问题。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体系,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坚持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决定的,也是由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这种辩证的坚持其实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认识论的基本原则,解放思想着眼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内涵本质,前者是后者的目的,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坚持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辩证统一,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和根本方法。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二)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内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我国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照搬马克思、列宁关于社会主义论述的阶段,主要表现为对计划经济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执着探索;第二阶段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阶段,这个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但仍然没有摆脱苏联模式;第三阶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的带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起来并逐步完善。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在邓小平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发展深化起来的。邓小平强调,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错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怀疑和困惑,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邓小平理论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内涵本质,并且提出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回答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巩固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割裂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后者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在顺应世界大势和国内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在邓小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创新性回答。

(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力量的重要问题,对党的性质、形象和作用的关注是贯穿于党的成立、发展、成熟各个阶段的核心内容。建设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工程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逐步推进的,“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答案也是在这项事业中逐步形成、完善的。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并以此形成了强化党建的系列重要思想。在南方谈话中他又强调:说到底,关键是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在分析新世纪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党的历史地位,深刻把握改革精神,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研究中,提出应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论断,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将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议题,在“以人为本”的价值引领下,重点围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问题,指出“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既是一以贯之的,又是与时俱进的。这就决定了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并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总体目标、根本指针和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和重要保证作了具体部署。”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01-15。他还指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11-09(02)。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反腐倡廉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方法,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

(四)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回答的基本问题,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要义。在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认识和谋划也不断走向深入。

邓小平高度关注经济建设和发展问题,他在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实行改革开放等重要论断,并进一步具体化为“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等战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党的建设的角度出发,把中国发展同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结合起来,指出应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落实到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过程中去。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根本目标,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理论成果,创造性、系统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问题。提出坚持发展为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核心立场,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倡导通过坚定不移地发展民主政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改善民生、保护生态、自主创新,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总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突出强调改革创新、深入推进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在明确引领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基本方法是顶层设计和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前提下,解决了发展的价值目标、理念、方式、动力等问题,将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怎样发展这一系列问题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五)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呼唤并催生新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深化和拓展的。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从多方位、多角度作出了深刻回答,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社会主义。对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以战略的思维和前瞻的视野,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这些思想观点,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为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6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于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关乎国家前途、关乎民族命运、关乎党的命脉。毛泽东曾指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在曲折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艰难过程。

1840—1949年,中华民族用了整整一百多年的时间,冲破笼罩在中华大地血与泪的历史阴霾,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踏上了一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道路。1949—2049年,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100年,在这100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踏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这次全会成功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在科学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0年来,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成功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八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必由之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在改革开放中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内涵范畴、一般规律、整体逻辑的总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分析阐述可以从纵向、横向两个维度展开。

从纵向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其中,邓小平理论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围绕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建设等问题,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和核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时期、新形势的趋向下,将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则从协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提出“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持续发展”等战略思想,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需要说明的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横向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涉及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国防、党的建设、国家统一等多个方面,大致可以划分为宏观指导理论、战略布局理论和条件保障理论三个维度。其中,宏观指导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原则和依据的把握,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等内容;战略布局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领域建设的思路指导,包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条件保障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途径、依靠力量的阐释,主要包括社会主义依靠理论、党的建设、一国两制、和平发展等理论。

我们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6页。通过科学回答当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基本问题,准确解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律,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促进了中国人民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对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则、规范,“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人民日报》, 2012-11-09(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探索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积极进行社会主义制度探索,创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推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建设中,继续加强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建立了协商民主制度、群众自治制度,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人民日报》, 2012-11-09(02)。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集中阐述,它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构成的制度体系。

第一,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是国家性质的集中体现。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反映了社会主义一切为了人民的本质特征,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基本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核。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在内容上实现了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多数民主和少数民主的统一,而且在形式上实现了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刚性民主与柔性民主的统一,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富有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二,基本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范与制约,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对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民族共同发展和人民当家做主等宏观政治框架的基本规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则是对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依据,但是对于基本文化制度的阐述还需在实践中继续创新。

第三,具体制度。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是对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制度的具体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方法和路径的思想指导。它们是在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是有机统一的。其中,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决定具体制度的性质、内容和形式,具体制度服务于根本制度与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反作用于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它的改革可以促进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的发展、完善。我们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6页。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在成立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不断探索文化发展规律,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内容。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建设新文化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对文化建设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文化建设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特别强调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他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力量,努力实现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转变。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在新时代,我们要看到,一方面,在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快速增长,我国文化发展面临着难得机遇,另一方面,我国文化发展也面临着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问题。我们要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文化发展步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五)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互为关联、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三位一体”的格局,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探索启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和制度自觉。正是在几代领导人的实践探索中,才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以及具体制度;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启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邓小平在谈到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就说过,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中国特色主义道路是“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制度创新也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理论源于实践、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制度的完善离不开理论体系的支撑。江泽民曾强调,我们要使党和国家的发展不停顿,首先在理论上不能停顿,否则一切新的发展都无从谈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上看,它们是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理论体系在实践中形成并反作用于实践;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上看,理论体系是制度的先导,为制度创新提供指导和规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是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道路原则、方向的重要依据,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鲜明特色,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加倍珍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不断推动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的独立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论述,把我们对文化自信提高到一个新境界。历史和现实反复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充满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充满信心,才能有坚持坚守的定力、奋起奋发的勇气、创新创造的活力;一个抛弃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会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被历史和时代所抛弃。文化自信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繁荣兴盛,而且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因为此,才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为人所敬仰。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时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初心就是理想和信念,说到底,就是文化自信。在新时代,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就必须更加自觉地增强文化自信,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