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他终于成名了
第一次见李蟾是在京城某著名景区的庭院里,比起对面纪念品区的游人如织,李蟾无人光顾的字画摊儿显得格外冷清。
我当时还在艺术品拍卖公司供职,不少想借着拍卖出名的民间字画家打电话咨询过,李蟾就是其中一个。
作为主动咨询的“热点客户”,公司是会着重加大上门沟通力度的。我三顾李蟾的寒舍他倒也热情招待,无话不谈,但迟迟不舍得那1500元的拍卖参展费。
李蟾戴着掉漆的金边眼镜,一下午在我面前舞文弄墨,笔走龙蛇,毛边的唐装被汗溻透了大半。他一身地主婆打扮的老婆则不停地给我斟茶倒水,客套寒暄。
参展的事情他们似乎刻意回避,但展示自我的功夫倒是下了一番。
眼看太阳要下山了,我起身要走,李蟾的“地主婆”老婆拉着我不松:“孩子,我们很看好你,过来给我们干吧,后续很多事情都需要你这样的人来帮忙打理,保证比你现在赚得多。”
“是啊,我们这更需要你这样的大学生。”李蟾不好意思地抬头补了一句。
委婉回绝了“地主婆”,我踏着夕阳的余晖走出了那个风光旖旎的园林,虽然几次无功而返,但不知怎么看着景区的一草一木总觉得和这里有缘分一般亲切。
果不其然,没多久公司出了重大变动,大家纷纷离职了,我也不例外,最后无奈地离开了公司。
十分巧合,在我刚刚失业的第二天,李蟾就给我打来电话再次邀请我去为他工作。介于吃饭生存问题,这次我毫不犹豫答应了。
去寒舍报道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李蟾背后还有一个真正的大老板。
李蟾出身贫寒,50岁之前一直在河南小城镇生活,自幼苦练书法。尽管他自称是明代某李姓书法家的后世传人,但来北京之前他几乎只能靠熟人介绍才有生意,一手好字也只是勉强糊口。
来北京混以后,丧偶的他结识了同样丧偶的“地主婆”,那个精明的老女人看中了穷困潦倒的李蟾,她觉得此人晚年能成大器,于是主动送秋波与孤身闯荡的李蟾结了婚。
艺术家不善交际,又自诩高风亮节,即便有满腹才华也羞于自卖自夸。李蟾的字,写得有特点,遒劲有力,像字又像画,地主婆眼睛一亮找到了大老板祈求收留。
大老板在景区里雇人无数,李蟾不过是其中一个字画先生而已。大老板限期三个月,李蟾的字如果卖不上什么价,照样要滚蛋走人。
“大学生来了,老李你说不定有救了。”大老板把我的工作证和出入园区的门卡递给我,意味深长地看了李蟾一眼摇着折扇跨出了门。
李蟾和地主婆摊开一张张最得意的长卷,又拿出多年积攒的各种获奖证书,如数家珍地把光荣历史给我娓娓道来。
在书画圈也里待了一阵,我了解很多真正功底厉害的艺术家其实因为羞于炒作自己被这个时代埋没了,李蟾算是中规中矩的,他的意思我明白。
对于艺术家,价格和名气,在这个年代,有时的确需要刻意制造,你的作品才会被看见。
我帮李蟾把所有的获奖证书和各种参展作品拍了照片,洗出来的全部粘贴在墙壁上供游人参观。
一个星期后,时机终于来了,一位意大利的客人在看过墙上的照片后,很欣赏李蟾的十米长卷,问能否现场亲笔写下,他愿意出高昂的价格来购买。
从未卖过长卷的李蟾慌了,他拿着笔战战兢兢地地写坏了两页宣纸,直到地主婆在一旁偷偷踢了他一脚。
而我在一边已经让这位外国友人刷下了一万元的单子,拿到长卷后意大利友人频频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晚上下班前盘点,李蟾发呆了好久,我知道他太概由于从未嗅过浓重的金钱味,有些恍惚。
大老板第二天笑逐颜开地进门恭贺李蟾的开张大吉,而李蟾却坦言更需要作品被认同。
艺术家的灵魂里大概觉得名气永远高于金钱,李蟾在作品可以论平尺去卖的时候却不开心了。他想成名,远过于财源滚滚。
地主婆和大老板谈判,要我陪同李蟾四处参加各色展会和拍卖会,把名气炒作起来。李蟾羞于做这样花钱买名气的事情,但又拗不过老板和地主婆的脸色,三人僵持不下,气氛难堪。
几次展会之后,李蟾的作品价格越来越高,高到我无法张口跟买家去回旋。我厌倦了大老板和地主婆之间的争斗,辞职离开了。
走之前我对李蟾说:“李老师,您的作品里我最喜欢舍得二字。”
李蟾无奈地跟我叹气,说我和他都不适合在这种生意场上混,他跟地主婆结婚就是个错误。
后来利益熏心的大老板为了敛财不惜频频拉来黑导游,给李蟾的作品哄抬价格,结果被人举报,十几个黑导游和地主婆都被抓进了公安局。
李蟾连同他的寒舍这下在整个景区出名了。
得知这一消息的我正在地质大学的塑胶操场跑步,秋日的夜晚,不知我是跑了一身汗还是惊了一身汗。只觉得早早离开那我融不进的圈子,是个正确的决定。
2015年冬天,我和同事去十里河古玩城考察,无意间发现一家门店外挂的电视上播放着艺术家采访视频,视频里的人戴着金边眼镜,好生面熟。
我进店一看居然李蟾就坐在店里,四方小桌上摆弄茶道,依旧是一身唐装的他苍老了许多。
他惊讶这世界兜兜转转那么小,居然还能遇到。
我说因为李老师您出名了,否则我怎么认得出?
“是的,终于有名气了,而且不用赚黑心钱了。”李蟾松了口气,递给我一杯茶。
那次地主婆被抓的风波之后,他离开了大老板,也跟地主婆离了婚,虽然费尽周折又搭进去多年的积蓄,但他后来找到一个好归宿。
后来他的东家是做玉器生意的,自己也喜欢写书法,很赏识李蟾的字,他们后来一起合作把李蟾的作品推到了正规圈子里,李蟾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室,现在时常有人慕名来求他的字画。
门外的同事喊我出去后,我与李蟾匆匆阔别。
同事问:“他算有名的书法家吗?”
我说你在百度搜搜看吧。
过了一会儿低头看手机的同事突然大叫:“哇,这个书法家上了央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