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的现代诊断与治疗(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六、脑瘫的神经生理学改变

用神经生理学的观点认识脑瘫,就是按照脑损伤的部位及其相对应的功能,即从神经系统的形态构造分析其功能和运动的方法。脑瘫是由于窒息、缺氧、血运障碍、外伤、畸形、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的部位复杂,功能障碍表现也复杂。分析脑瘫时,不能把形态与功能完全一对一地看,因为神经系统在不断地发育,所以分析脑瘫障碍的程度、发展方向、神经生理学的特点,应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

(一)运动功能与神经系统解剖形态的关系

脑瘫的运动障碍是由于脑损伤,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根据病灶的部位不同,可从解剖、生理上分为:锥体系损伤、锥体外系损伤和小脑损伤。

1. 锥体系损伤 锥体系主司骨骼肌的随意运动。组成锥体系的神经元为巨型锥体细胞〔贝茨(Betz)细胞〕和其他类型的锥体细胞。胞体位于大脑顶叶中央前回运动前区和旁中央小叶的皮质中,其轴突组成下行纤维束,因大部分纤维通过延髓锥体,固而得名为锥体束。其终止于颅神经的运动核,称皮质脑干束,支配头面部骨骼肌;终止于脊髓前角的运动细胞,称皮质脊髓束,支配躯干和四肢骨骼肌。

皮质脊髓束经内囊枕部前2/3,下行到大脑脚,占3/5,然后下行到桥脑、延髓,在锥体下端70%~90%的纤维形成锥体交叉,到对侧脊髓侧索,形成皮质脊髓侧束,终于脊髓同侧的前角细胞。在延髓内还有10%~30%没交叉的纤维在脊髓前索,形成皮质脊髓前束,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到对侧,终止到对侧前角运动细胞。其上神经元为锥体细胞,下神经元为颅神经核及前角细胞。通常将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功能障碍的客观表现称为锥体束征。锥体束损伤,引起随意运动障碍,出现肢体瘫痪,出现失去上神经元抑制作用的功能释放症状,肌张力增强,呈痉挛型硬瘫。因肌肉尚能接受脊髓前角发出的神经冲动,所以营养障碍轻,肌肉萎缩不明显。深反射因失去上运动神经元控制呈亢进状态。浅反射途径长,又须依赖锥体束的完整性,当锥体系损伤后,阈值升高,反射减弱或难以引出,同时出现病理反射。

大脑皮质分6层,各层厚薄、细胞成分、纤维疏密都不同。根据功能特点把大脑皮质分成许多区,其中布罗德曼氏分区(Brodmann, 1909)最有代表性。他把大脑进行分区,运动中枢为4、6区;感觉中枢为3-1-2区。胚胎早期,前脑向腹面屈曲,故皮质运动区代表身体各部的关系呈倒置人形,头面部是正的,手区最大,提示手对人类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中央前回运动区损伤,产生痉挛型还是弛缓型瘫痪,已争论多年。但目前认为4区受运动中枢调节,是判定外界刺激、决定与执行命令的意志中枢。4区损伤出现弛缓型瘫痪。6区也包括在运动区内,称为锥体外系投射中枢,与皮质下各核、纹状体相连,是保持与调节姿势与随意运动的中枢。6区损伤,则肢体近端肌肉瘫痪伴有痉挛,一般是痉挛型瘫痪。由于锥体系与锥体外系在皮层的起源互相重叠,故皮层运动区的损伤,难以区分是锥体系还是锥体外系的损伤。此外,其病理过程也无选择性。临床上多为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同时受损的痉挛型瘫痪。

锥体系各部位损伤的特点如下:

(1)皮质部:皮质为锥体细胞所在地,如局部损伤,只产生局限性的运动障碍,如一侧上肢或下肢的单瘫。

(2)内囊部:锥体纤维在内囊集中呈规律性排列,皮质脑干束通过内囊膝部,控制头面部骨骼肌运动;皮质脊髓束通过内囊枕部,控制躯干与四肢骨骼肌运动,内囊损伤引起对侧偏瘫。如内囊枕部及后半部的感觉传导路与视觉传导路损伤,则出现对侧偏身感觉障碍与偏盲。

(3)脑干部:锥体束经脑干腹侧,损伤时出现对侧偏瘫与同侧颅神经瘫。锥体交叉处损伤出现四肢瘫。

(4)脊髓部:损伤后出现病灶同侧平面以下运动障碍。

锥体束分别控制α运动神经元(发动肌肉活动)和γ运动神经元(调节肌梭的敏感性,以配合运动)。两者互相协调,调节肌肉活动。锥体束的下行纤维还与脊髓中间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调节脊髓拮抗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对抗平衡,使肢体运动具有适当的强度,保持运动协调性。

锥体束损伤时,四肢随意运动障碍的程度不同,其特点如下:

(1)上肢:前臂伸肌瘫痪比屈肌严重,故上肢屈曲;旋后肌比旋前肌严重,故前臂呈内旋状态;腕关节伸肌瘫痪比屈肌严重,出现腕屈曲;拇外展肌比内收肌严重,故拇指呈内收状态。

(2)下肢:膝关节的屈肌比伸肌瘫痪严重,故出现下肢伸展;外展肌比内收肌严重,故下肢呈内收状态;足背屈肌和足外展肌比足跖屈肌严重,故足部呈跖屈状态,尖足是常见症状。

2. 锥体外系损伤 锥体系以外的躯体运动传导路(终于脊髓前角细胞的运动性中枢传导路)为锥体外系。由大脑皮质下行并通过皮质下核团接替,转而控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传导系统称皮质起源的锥体外系统(cortically originating extrapyramidal system)。由锥体束侧支进入皮质下核团,控制脊髓运动的另一下行传导束称旁锥体系统(parapyramidal system)。皮质起源的锥体外系是大脑皮质控制躯体运动的另一下行传导束。锥体外系的皮质起源比较广泛,几乎包括全部大脑皮质,但主要是额叶和顶叶。皮质的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起源互相重叠,故皮质运动区损伤,难以区分是属于锥体系还是锥体外系。此外,由于锥体束下行纤维经过脑干时发出侧支,进入皮质下核团的旁锥体系统起调节作用,所以从皮质到脑干之间,很多病理过程产生的运动障碍,往往都是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合并损伤的结果。

锥体外系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调节姿势,进行习惯性、节律性动作及粗大运动。锥体外系必须在锥体系调节下进行功能活动,两者不可分离,如锥体外系在使肢体保持稳定和一定肌张力的情况下,锥体系才能进行精细动作。有些运动,如骑自行车、杂技,开始是由锥体系控制的,当成为习惯动作后,则由锥体外系控制。所以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由锥体系与锥体外系共同完成的,两者互相协调,互相依赖,才能完成人类各种复杂的动作。

锥体外系包括丘脑、纹状体(尾状核与壳)、苍白球、黑质、红核、丘脑下核、中脑顶盖被盖核、脑桥核、前庭核、下橄榄核、小脑及脑干网状结构。大脑皮质锥体外系区以额叶为主。主要传导纤维经纹状体或小脑,最后到脊髓前角,主要有纹状体苍白球与小脑两个系统。

从发生学的先后来看,纹状体分旧纹状体(苍白球、黑质)与新纹状体(尾状核与壳)两部分,统称为纹状体苍白球系统。该系统损伤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或降低及运动状态异常,运动过多或过少。

苍白球、红核、黑质(旧纹状体)病变:

(1)肌强直:遍及全身,颈肌强直时头前屈,脊柱前倾;面肌强直时,表情呆板,形成“假面具脸”;四肢强直时,肩胛上提,上臂内收,前臂屈曲、内旋,腕背屈。

(2)静止性震颤:身体固定成某种姿势时明显,随意运动时暂时被抑制,精神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多见于头部与上肢,表现为手指交替屈曲与伸展,拇指内收或外展,呈点钞或搓丸样动作。

尾状核与壳(新纹状体)病变:

(1)手足徐动:肌张力忽高忽低,变化无常,肌张力在肌痉挛时增高,肌松弛时降低,呈间歇的、缓慢的、不规则的手足扭转运动。痉挛多发生在相互拮抗的肌群,手指呈过度外展、内收或伸展状态。如发生在面部,常出现挤眉弄眼的表情。如发生在下肢,足趾伸展呈尖足。严重时影响发音和吞咽动作,有的则形成以躯干为轴的不自主旋转的扭曲动作,颈部与躯干扭曲称为扭转痉挛。

(2)舞蹈动作:上肢明显,也可表现在面部及全身。肢体远端明显,肌群收缩交替出现,不规则。影响语言、发音及吞咽动作,影响手部日常的随意动作。

(3)肌阵挛:发生在个别肌肉或肌群的短暂快速、大小不一、不规则的收缩,轻者不妨碍关节运动,严重时肢体阵挛。

一般认为,肌张力增高、运动过少是苍白球受损、脊髓前角细胞被释放的结果;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是由于纹状体损伤后,解除了苍白球的抑制,使脊髓前角细胞功能增强。在正常情况下有皮质→黑质→苍白球→丘脑→皮质的抑制环路。其抑制和调节皮质运动区发放的冲动,如这一环路遭到破坏,皮质发放的冲动得不到正常的抑制和调节,则发生震颤与不自主性运动。近年来研究表明,黑质、纹状体内神经介质多巴胺和乙酰胆碱平衡失调是发病的重要因素。纹状体与苍白球在结构上、功能上密切相关,病变后临床表现难以区别。

锥体外系与锥体系在走行与纤维终止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似乎不易绝对分开,所以近年来多不主张分为锥体系与锥体外系。但在临床表现上,锥体系以大脑皮质为中心;锥体外系则在很多方面是以基底神经节为中心,所以两者还不能混同起来。

3. 小脑损伤 小脑位于颅后窝、大脑半球腹侧。小脑的种系发生与动物生存、运动方式的演变有密切关系。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反射性调整身体重心保持平衡,根据这种需要,在前庭系统上发展起来中枢器官就是小脑。小脑的分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绒球小结叶:是小脑最原始的部分,称为原始小脑。它是原始动物对躯体运动实现平衡调节的中枢,高级动物仍然保留这一部分。

(2)前叶:是小脑蚓部,称旧小脑。蚓部接受小脑前后束纤维,传导深部感觉,调节肌紧张和协调肌肉运动。

(3)后叶:又称新小脑,这是动物为支撑躯体、克服地心引力、抗重力肌发育、保持平衡及行走而发育的。新小脑对人类直立行走、手的使用,以及随意运动的调节起重要作用。

小脑通过上脚,经结合臂交叉,终止于中脑红核与丘脑外侧核。由此再达皮层的6区或4区,红核发出纤维组成红核脊髓束,交叉后下行至脊髓前角细胞。小脑通过中脚,又称脑桥臂,接受大脑皮质(皮质脑桥小脑束)发出的运动冲动,终止于齿状核与脑桥联系。小脑通过下脚,经延髓绳状体与延髓联系,接受身体运动时肌肉、肌腱、关节及头部平衡器官发出的感觉冲动。

小脑通过脊髓小脑束、皮质脑桥小脑束、橄榄小脑束、前庭小脑束,不断获得四肢、躯干、头部各种姿势及冲动,根据这些传入冲动,通过小脑中央核、前庭脊髓束、内侧纵束、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小脑丘脑皮质束等传出纤维,对这些肌肉系统发挥促进与抑制作用,维持行走与站立时身体平衡与肌肉的协调作用。

从生理上看,小脑具有维持身体平衡(前庭脊髓束)、调整姿势反射(脊髓小脑束)、调整随意运动(皮质脑桥小脑束)三大功能。临床上小脑发生损伤,则产生平衡障碍、共济失调、协调运动障碍、动幅测定障碍,如步行时举足过高,抓物时摇摆不定等。脑瘫多为大脑皮质的损伤,单纯由小脑损伤引起的脑瘫极为少见,实际上由大脑皮质或基底神经节引起的脑瘫最多见。

以上从中枢神经系统形态、构造、功能的相互关系,按照损伤部位介绍了运动障碍,但是根据脑瘫的临床症状,明确地指出脑损伤的部位往往比较困难。脑瘫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而是脑广泛性的器质性损伤,出现的症状十分复杂,多为锥体系及锥体外系症状并存,以及神经系统发育的异常,所以脑瘫的分类也较困难。

(二)姿势运动异常

姿势和运动并不是单个肌肉的活动,脑瘫的运动障碍也不单是肌肉的瘫痪,而是各种运动姿势的障碍。

运动是姿势的连续变化,而脑瘫就是这种姿势连续协调动作发生障碍。由于动作运动的肌群活动的时间、空间、顺序发生障碍,出现异常姿势、异常运动。

神经系统的征候有两种,一种为阴性征候(negative sign),如脑瘫患者发生随意运动障碍,丧失正常功能。另一种为阳性征候(positive sign),脑瘫患者出现了正常人不应该出现的症状,如异常的肌紧张。这是脑损伤后抑制功能减低的一种释放症状(release phenomenon)。脑瘫时原始运动残存,运动发育停止,失去了上位中枢的正常抑制,而出现了脊髓、延髓或中脑等下位中枢的释放症状——一种异常的姿势反射(abnormal postural reflex),这种异常的姿势反射影响了正常的运动。

Bobath指出,脑瘫患者的姿势、运动发生异常的原因为:

1. 肌紧张异常(abnormal muscle tone) 肌肉不收缩的状态称为弛缓(relaxation)。即使肌肉完全弛缓,由于其理化性质、弹性、对刺激的反应性等特点,肌组织仍具有一定的紧张性(tension),这种紧张性被称为肌紧张(muscle tone)。肌紧张受上位中枢神经调节,由脊髓反射引起的肌收缩状态,也称为肌张力。肌紧张检查多用于对肌肉的抗重力作用,如在仰卧位或俯卧位时,被动屈伸身体各部位,观察被动屈伸运动时肌肉的抵抗情况。检查时须注意中枢神经疾患,在仰卧位时,由于受紧张性迷路反射的影响,常使伸肌群作用增强,故常利用侧卧位做检查。

脑瘫时肌紧张的程度不完全相同,检查时须按正常发育阶段与正常儿做对比。从发生学看,正常儿从出生2个月开始,出现躯干的屈曲运动、内收运动,可诱发出屈肌的逃避运动;出生6个月,脑干发育,屈肌受抑制,出现紧张性颈反射、拥抱反射;出生8~9个月时,出现手、足抓握反射,屈曲、伸展、交叉运动等中脑水平的发育;出生10个月时,颈、躯干、四肢屈曲,基底神经节、视丘发育,锥体束髓鞘化或部分髓鞘化。出生后屈曲姿势逐渐减弱,伸肌发育,支撑身体,足底着床,出现立位支持反射;出生后5个月时伸肌紧张减少,随意运动出现。如果出生后原始反射残存,则影响正常发育,持续下去则形成脑瘫。

临床上根据小儿姿势、异常运动及发生部位对脑瘫进行分类,以下从神经生理学观点试述异常肌紧张。

(1)痉挛与挛缩(spastity):痉挛是被动运动时,肌紧张亢进的一种特殊类型。多为锥体系损伤,其肌紧张多在四肢被动运动时有抵抗。这种抵抗在运动开始时非常强,随着肌肉伸展运动而逐渐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折刀现象(claspknifephenomenon)。检查时要注意肌紧张特点、发生部位及时间。如痉挛型脑瘫,上肢是屈肌群痉挛,下肢是伸肌群痉挛。痉挛的原因是牵张反射阈值低下,使反射范围扩大。阵挛反射及肌电图检查,是判断病态牵张反射、确定痉挛的重要手段。

(2)强直(rigidity):强直是被动运动时肌紧张亢进的一种类型,通常是由于锥体外系损伤,肌肉持续的紧张,呈亢进状态。强直与痉挛两者之间有量与质的差别,可用肌电图区别。检查时从被动运动的抵抗来判定,如果是持续性的弯铅管样(lead pipe)感觉,称铅管样强直。如果被动抵抗是断续的齿轮样(cogwheel)感觉,称齿轮样强直。造成强直的原因为抗重力肌和拮抗肌受侵犯。表现的特征无论肢体是伸展或屈曲,当全过程为被动活动时,都表现出持续不变张力过高的抵抗。

根据动物实验,从神经生理学上分析,痉挛、强直性肌紧张异常,是脊髓水平的反射。近年来研究表明,肌紧张亢进的机制有两种:一种是高级中枢的下行作用,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脊髓中间神经元,提高脊髓α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导致肌紧张加强,出现僵直,称为α僵直。另一种是由于高级中枢的下行作用,提高γ运动神经元的活动,提高肌梭敏感性,使传入冲动增多,肌梭收缩,通过肌梭张力感受器,使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活动提高,从而肌肉收缩、肌紧张增强,出现强直,称为γ僵直。

当肌肉收缩时,肌梭张力感受器发生弛缓,又可使肌梭张力感受器兴奋性降低。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下降,结果又发生肌弛缓;当肌弛缓时,肌梭伸展,又再次引起γ运动神经元兴奋而调节肌紧张。

脑瘫的肌紧张异常,实质上就是脑损伤后上位中枢抑制不充分,使α系统、γ系统某种形式的兴奋功能异常的一种下级中枢脊髓水平的释放症状。如痉挛型脑瘫就是由于皮质内囊损伤,皮质脑桥束破坏,使网状结构对α运动神经元的抑制减弱引起脊髓反射造成的。一般认为α系统损伤产生痉挛性肌紧张,γ系统损伤产生强直(僵直)性肌紧张。

临床上由于两者强弱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如果两方面因素都存在,互相混淆,鉴别也是十分困难的。

(3)手足徐动症:指四肢、躯干不能保持一定姿势,随意运动障碍,肌张力或高或低,呈动摇状态。通常婴儿期肌张力多低下,以后呈或高或低动摇性的手足徐动型脑瘫,多为纹状体、苍白球被破坏所致。

2. 紧张性反射活动 紧张性反射指头部、躯干、四肢与重力方向相对的位置关系改变,或身体各部的位置关系改变,或给身体某部位刺激,产生运动的姿势反射。如果在紧张性反射的支配下,运动的随意性就会受到破坏,使保持平衡的能力受到障碍。与脑瘫关系最密切的紧张性反射有紧张性颈反射、联合反应、阳性支持反射,这些紧张性反射并不单独存在,而是几种同时存在,给随意运动与平衡造成一定的困难。

脑瘫就是运动发育迟缓,原始的紧张性反射残存的结果,也可以说是一种上位中枢抑制减低的释放现象。

3. 相反神经支配 谢灵顿(Sherrington)认为,四肢肌相反神经在脊髓支配。发生屈曲运动时,伸肌并不是一直弛缓,而是根据屈曲的强度决定弛缓的程度。缓慢屈曲肘关节时,不单是屈肌(肱二头肌)收缩,伸肌(肱三头肌)也同时收缩,如果不同时收缩,随意动作则不能进行,肱三头肌收缩起到了固定关节的作用。精细动作时,必须有拮抗肌群同时活动。由于有协调性的必要运动与按照目的动作的必要运动姿势,肌群才相互成为拮抗肌或协同肌。

相反神经支配的神经生理学机制是将感觉神经元的冲动传至脊髓,如对屈肌α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同时对支配伸肌的神经单位(neuromuscular unit,NMU)起抑制作用。如伸肌肌梭的传入纤维(Ia传入纤维)进入中枢后,直接兴奋伸肌的α运动神经元,同时发出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神经元,抑制屈肌的α运动神经元,导致伸肌收缩,屈肌舒张,这种通过相反神经支配,使各种运动呈协调的状态,称为相反神经支配或交互抑制。实质就是受上级中枢的脑干、基底神经节、大脑皮质或小脑的调节作用。

脑瘫就是调节机制紊乱,相反神经支配活动异常的结果。如痉挛型脑瘫就是相反神经支配过少,拮抗肌抑制不足,使动作肌与拮抗肌同时收缩,不能进行随意动作。手足徐动型脑瘫和失调型脑瘫是相反神经支配的抑制过剩。表现在运动开始时由于拮抗肌活动被强烈地抑制,肌肉呈弛缓状态,而后作为共同肌活动,必要的收缩也被抑制,而不能调节运动量或终止运动,出现运动过剩(度)现象。或者由于停止运动进而对拮抗肌的抑制减少,自动发生反作用,拮抗肌收缩,运动呈动摇性。由于过剩(度)运动、运动的动摇性及缺乏同时收缩性,因而手足徐动型脑瘫患者难以固定或保持一定的姿势,呈现不随意动作。

(三)运动发育与调节

脑瘫引起的运动障碍与成人的运动障碍完全不同。脑瘫是小儿在生长发育中,脑未发育成熟前发生的脑损伤,而且是永久存在的,因此运动功能的发育与全身的成长呈并行关系。由于在发育中存在脑的器质性病变,所以对患儿运动功能的发育与运动功能的获得,将会造成重大的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感受刺激、传导兴奋、发放运动命令,具有综合判断的能力。脑各个部位发育的速度不尽相同,最早发育的是维持生命的中脑、桥脑、延髓等脑干部位,然后是视丘、间脑等边缘系统,最后发育的是大脑皮质。

人类的运动基本上是由反射和随意运动两部分构成。反射与单纯运动由脊髓、脑干等下位中枢神经支配,复杂的精细动作由上位中枢神经调节。随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原始反射逐渐消失,立直反射、平衡反射相继出现,同时髓鞘形成,网状结构发育,抑制功能也逐渐完善。

马格努斯(Magnus)用动物实验发现:从脊髓到皮质在不同的水平面切断时,出现下位中枢支配运动功能的释放现象,损伤表现与发育顺序一致。如在脑干与脊髓处切断时,出现脊髓防御功能的屈曲反射;在中脑处切断时,出现立位姿势的抗重力肌的紧张亢进;去皮质时,出现立直反射。该实验证明,从脊髓到皮质,在不同水平离断后,表现出离断后下位中枢的释放现象,其功能调节顺序与个体发育及运动发育的顺序完全一致,即脊髓与防御功能、脑干与姿势反射、间脑与立直反射都与中枢神经的发育完全一致。

如果分析脑瘫的姿势与运动,患儿表现为相当于正常儿的正常姿势和与正常儿相比的未成熟姿势、异常姿势同时存在。根据正常姿势与异常姿势的比例决定运动障碍的程度。

脑瘫是发育早期中枢神经受到损伤,导致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其功能也不完善,因此原始反射残存,影响其他姿势反射的出现,使运动协调及随意运动出现异常。

(四)运动功能康复的神经学基础

近年来对以脑瘫为中心的中枢神经运动障碍等疾病的治疗,主要从神经生理学或神经发育学的观点入手,以姿势、反射、随意运动为基准,按照正常发育的规律进行评价、诊断,选择治疗方法,抑制异常运动,促进正常运动。这些治疗方法不仅适用于小儿,也适用于成人。

治疗方法主要是在末梢部位给予一定的刺激,不断从末梢感受器向中枢传入正常的感觉刺激,以促进正常运动的建立。通过其他部位与途径,代偿受损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及神经突触发生,这就是神经系统存在可塑性的缘故。

这一点在临床上已被证明,有人将大脑半球切除后,经过一段时间,上肢近端肌肉的活动、手指的分离运动均能再恢复,如成人脑出血偏瘫后运动功能还能再恢复。因此这种功能的再恢复,不仅仅靠大脑,还靠脊髓等各种代偿功能的存在。

雷斯曼(Raisman)认为,神经系统损伤时,末梢神经从解剖上、功能上有可能完全恢复。中枢神经则不然,它从神经纤维萌出新芽,形成一个新的分支、通路,以恢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