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组织内部治理研究:基于权力场域的视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高等教育目的的三维价值取向

关于高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人们讨论最多的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其实从它们的内在性价值来看,都主张培养有理性的人;从外在性价值来看,一个指向个人的完善,另一个指向社会的发展(47)。随着人们对个体自主性的日益重视,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其实是互相作用,共同指向“进步”,这样看来,两大阵营的界限就难以去划分清楚了。这种“二元视角”对于认识高等教育目的有其局限性,我们认为,从技术效率、理性反思、人文关怀三维视角认识高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技术效率取向

技术效率的高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层制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运用。从管理上来看,韦伯的科层制实质上在高等教育领域内成为一种技术,通过这种科层等级和分工技术来提高高等教育活动的质量和过程的效率,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二是把科学管理技术引入高等教育领域。通过制定标准,定量考核完成一种绩效评价,从而有效地实现高等教育目的。三是把市场驱动技术引入到高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把市场动力机制引入有它的合理性,而且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避免了资源的人为浪费。这三种表现是基于非人格化理念的取向,都是为了使高等教育这种稀缺资源得到最大作用的发挥。这种技术效率取向尽管遭到人们的批判,但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优化组合和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获取。

2.理性反思取向

高等教育活动不是一个万能的活动,人们也别指望它来实现所有的愿望,正如弗莱克斯纳所指出的那样:“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48)所以,大学要做的事是:在尽可能有利的条件下深入研究各种现象,即物质世界的现象、社会世界的现象、美学世界的现象,并且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发现相关事物的关系(49)。弗莱克斯纳认为,对于这些方面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则不是大学的事。但他又不是那种把大学与社会隔离开来看待的学者,因为“大学不能控制火星上的天气,不能经商,不能对威斯敏特或华盛顿的决策产生直接影响,但大学也不能远离社会。”(50)大学是社会的精神灯塔,它主要靠思想对社会做贡献。大学研究的结果终究是要通过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式来显示它的价值与存在。这种价值取向认为,高等教育就是要从事人类未知世界的探索并引领社会发展。

3.人文关怀取向

高等教育经历了近千年的历史,它不变的是什么?对人的关照,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上。当把人放在一个工具的位置上时,教师是高等教育生产线上的一个部件,学生是这条生产线上的产品,管理者是管理标准的化身,以组织或单位的身份管理着高等教育的各种资源。高等教育中“人的中心化”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人首先是文化层面的人,其次是一个社会层面人,最后是一个自我层面的存在。这是哈贝马斯所认为的生活世界所包括的三个层面(51):文化、社会和个性。在文化层面,文化既是交往的基础,又在交往中得到传播和更新;在社会层面,交往可以调节不同意见和社会行为,形成规范,促使社会整合为一个整体;在个性层面,人在交往中获得教化和社会化,形成对自我的看法,即自我认同。所以,高等教育重视人的中心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人总是处在与他者的互动中,如教师、学生与管理者之间的互动;二是尊重个体的主体性、差异性,高等教育的各主体有各自的理想追求和实现方式。总之,人在遵守与人共处的游戏规则下展示自我的独特性。按照杜威的命题——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重组,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顶端,最为重要的是要做到学术性和职业性的统一,把学者、管理、学生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从人文关怀的高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来看,杜威的本意应该是:建设真正民主主义社会,完善人的自身,使人自由幸福地生长、生活,实现人与社会一切和谐(52)。这不仅关注作为个体的人,而且上升到类的层面。

4.三维整合的高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探析:寻求帕雷托最优

在三维视角下,高等教育需要把技术效率取向、理性反思取向和人文关怀取向加以整合。以与高等教育相关的人为中心,对于高等教育本身来说,要有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外部正效应,达到利益共同体的共赢,形成一种经济学上的“帕雷托最优”。

技术效率取向追求的是组织规则,它确保高等教育活动的秩序性。我们看到,正是高等教育内部的科层制、科学管理、市场机制使得其内部富有秩序、充满活力和生气。西方国家大学内部实行的教师职务升迁上的“非升即走(up-or-out)”制,英国高等教育强调的问责制(accountability,这是一种基于绩效考核的制度),全面质量管理(TQM)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曾经风行一时,大学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制度等,极大地提高和激活了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人的非理性行为。

理性反思取向追求的是大学的批判精神,它使我们体会到高等教育是一个有限功能系统,我们不能无限放大它,其重要功能在于探寻人类行为的合理性及引导人类活动。它时刻让我们警醒:大学的本质是什么?大学能够做什么?大学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是什么?如果一所大学什么都做,那它也就什么也不是。因为没有一个组织定位成无所不能,正如布鲁贝克所言:“一所大学如果试图办成满足所有人需要的万能机构,那不是骗人的,就是愚蠢的。”(53)大学应当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大学需要的是自治,没有了自治也就没有了自由,所以哈罗德·珀金说:当大学在最自由时却最缺乏资源,当它拥有最多资源时却最不自由(54)。它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含义:大学不应被世俗化。作为一个引领社会前行的组织,一方面它需要的是一副铁肩来担道义,扫除人们思想上的不利于发展的禁锢,唤醒“洞穴中的囚徒”;另一方面,它需要通过真理的探寻使人类对于客观规律有正确的认识。正是这两方面不懈的追求才使得人类踏上发展、进步之途。

人文关怀取向追求的是理想愿望,即建设真正民主主义社会,完善人的自身,使人自由幸福地生长、生活,实现人与社会一切和谐。它包括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而且上升到类的层面,关注着人与人之际的交往、共处。尽管它离我们也许很远,它可能是一盏天灯;在某种程度上它也许是一种乌托邦,但它是高等教育目的的应然指向。要在高等教育中重视人的生长、生活,而不是知识的灌输,应当使人类社会关系网中的每一个节点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而不是被驱使着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去完成某件事,也就是,不应使人在异化中可怕地生活着,从而大部分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人也变成了工具,上大学是为专业而上,在大学中是为以后的“对口职业”而学习。人文关怀取向消除了外在性价值凌驾于内在性价值的谬见,这就超越了“高等教育被视为解决生活问题的工具”(55)的视野。

在三维视角下,高等教育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应当是技术效率取向、理性反思取向和人文关怀取向的有机整合:人文关怀取向追求理想愿望,理性反思取向追求大学的批判精神,技术效率取向追求组织规划。只有做到三维合一,才能适应当下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复杂环境,挣脱人们强加给它的不合理要求,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在社会大系统中正确定位自己。


(1) [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著,王建妮译.大学的兴起[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1.

(2) 刘海峰,史静寰主编.高等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59.

(3) 十字军东征(The Crusades,拉丁文为Cruciata,1096-1291)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持续了近200年的宗教性战争。主要的目的是从伊斯兰教手中夺回耶路撒冷。东征期间,教会授予每一个战士十字架,组成的军队称为十字军。十字军东征一般被认为是天主教的暴行,但它也使西欧直接接触到了当时更为先进的拜占庭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开辟了道路。

(4) 刘海峰,史静寰主编.高等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67-268.

(5) [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李康译.教育思想的演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31.

(6) [美]刘易斯·科塞著,郭方等译.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05.

(7) [美]理查德·鲁克著,于培文译.高等教育公司——营利性大学的崛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前言:3.

(8) [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著,王建妮译.大学的兴起[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4-5.

(9)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1-32.

(10) 刘海峰,史静寰主编.高等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64.

(11) 刘海峰,史静寰主编.高等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59.

(12) [美]詹姆斯·杜德斯达,弗瑞斯沃·马克著,刘济良译.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前言:149.

(13) [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著,王建妮译.大学的兴起[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1.

(14)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2.

(15) 邓磊著.中世纪大学组织权力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70.

(16)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105.

(17) 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4.

(18) 蔡先金.大学理念的反思[J].武汉:高等教育研究,2012(5):8-15.

(19) 卢晓中,刘太颋.大学理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J].长沙:现代大学教育,2003(6):3-6.

(20) 赵明.大学的逻辑[J].北京:中国大学教学,2006(3):31-33.

(21)  R.M.Huchins.Education for Freedom[M].Louisiana: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43:26.

(22) 刘献君等.大学核心理念:意义、内涵与构建[J].北京:教育研究,2012(11):50-55.

(23) [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李康译.教育思想的演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29.

(24) 王建华.大学的三种概念[J].武汉:高等教育研究,2011(8):8-15.

(25) 刘献君等.大学核心理念:意义、内涵与构建[J].北京:教育研究,2012(11):50-55.

(26) 王建华.大学的三种概念[J].武汉:高等教育研究,2011(8):8-15.

(27) [英]C.W.克劳利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1793~1830年动乱年代的战争与和平(第九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69.

(28) 王建华.大学的三种概念[J].武汉:高等教育研究,2011(8):8-15.

(29) [美]伯顿·R.克拉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1-12.

(30) 吕世荣.哲学教育与当代中国哲学创新[N].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9-24(6).

(31) [美]刘易斯·科塞著,郭方等译.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06.

(32) 杨东平主编.大学精神[C].孟宪承.现代大学的理想和组织[A].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77-78.

(33) [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著,王建妮译.大学的兴起[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21.

(34) [美]大卫·科伯著,晓征译.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丛书序:26.

(35) [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著,王建妮译.大学的兴起[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21.

(36) 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7.

(37) [美]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论——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120.

(38) 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20.

(39) [美]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论——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12.

(40) 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6.

(41) [美]金蒂斯等著,王佩雄等译.美国:经济生活与教育改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21.

(42) 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4.

(43) [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

(44) [美]克拉克·科尔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47.

(45) [美]克拉克·科尔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47.

(46) 陈桂生.“教育目的”的逻辑[J].济南:当代教育科学,2006(2):61-62.

(47) 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6.

(48) [美]弗莱克斯纳著,徐辉等译.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49) [美]弗莱克斯纳著,徐辉等译.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8.

(50) [美]弗莱克斯纳著,徐辉等译.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9.

(51) 转引自潘自勉.论价值规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75.

(52) 胡耀东.“教育无目的论”之辩护[J].济南:当代教育科学,2006(19):12-14.

(53) [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78.

(54) [美]伯顿·克拉克主编,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6.

(55) [美]伯顿·克拉克主编,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