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又称为会计对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也是指对会计对象按经济性质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对象和内容,是构成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主要因素,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是组成资产负债表的会计要素,也称为资产负债表要素,资产是资金的占用形态,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与资产相对应的取得途径,它们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是组成利润表的会计要素,也称为利润表要素。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按照经济特征所作的最基本分类,也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它是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石,更是会计准则建设的核心。会计要素定义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会计实践质量的高低。合理划分会计要素,有利于清晰地反映产权关系和其他经济关系。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一、资产

(一)资产的定义和特征

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具有以下特征: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资产具有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这种潜力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单独产生净现金流入,而在某些情况下则需要与其他资产结合起来才可能在将来或间接地产生净现金流入。不具备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条件的资源不能确认为企业资产。

资产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重要特征。按照资产的这个特征,如果某一项目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如果已经确认为资产的项目,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也不能再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应当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拥有是指企业对某项资源拥有所有权;控制是指企业目前虽然对某项资源不拥有所有权,但与该项资源相关的未来风险和报酬实际已经转移给了企业,如企业融资租入资产等。

3.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资产应当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者其他交易和事项。即只有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才能产生资产,企业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和将要发生的交易、事项不形成资产。

(二)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首先必须符合资产的定义,除此之外,还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确认为资产: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三)资产的分类

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企业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的,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或者预计在自资产负债表日起1年内(含1年)变现的,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1年内,用于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它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等。

二、负债

(一)负债的定义和特征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这是负债的一个基本特征。其中,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现时义务可以是法定义务,也可以是推定义务。

2.负债的偿还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的清偿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是负债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在履行现时义务清偿负债时,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用现金偿还或以实物偿还,或以提供劳务偿还,或部分转移资产部分提供劳务偿还,或将负债转为资本等。

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企业将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形成负债。

(二)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义务确认为负债,首先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确认为负债: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三)负债的分类

企业的负债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企业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的,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或者在自资产负债表日起1年内(含1年)到期应予以清偿的,或者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自资产负债表日后1年以上的负债。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特征和来源构成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

(1)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者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2)企业清算时,应先偿还负债,然后才将所有者权益返回给投资者。

(3)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企业的资产有两个来源:一是从债权人处借入的资金,二是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形成企业负债,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损失和留存收益等。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的部分,即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投资方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时确认的份额,也包括其他综合收益。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在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合称为留存收益。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等。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在提取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于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应留待以后年度继续分配。

2.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由于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特别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四、收入

1.收入的定义和特征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具有以下特征:

(1)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

(2)收入的取得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但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3)收入的实现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4)收入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2.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在确认时,除了应当符合收入的定义以外,还至少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增加、负债减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3)经济利益的流入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3.收入的分类

收入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分类,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主要经营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如企业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等取得的收入。主营业务收入一般占企业收入的比重较大,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次要经营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如企业的材料销售收入、出租固定资产和包装物的租金收入以及运输等非工业性劳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一般占企业收入的比重较小,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较小。

五、费用

1.费用的定义和特征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具有以下特征:

(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发生的。

(2)费用的发生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3)费用的发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4)费用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2.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费用的定义外,还应当至少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与费用有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3.费用的分类

制造业企业一定时期的费用按照其经济用途的不同,可分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

营业成本是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成本,其内容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其内容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六、利润

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和营业税金及附加,减去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减去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加:收益)和投资损失(加:收益)后的金额。

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余额。

2.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