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成长:爆发式成长的25个思维模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赛点思维:小机会随便错过,大机会死命抓住

我们已经理解了筛选思维。凡事有选择,处处有选择,一个人应该在各方面提高选择标准,这样会大概率地让每一个选择都是自己所能做出的最好的那一个,让自己在持续正确的选择的帮助下跑赢人生。接下来,我们介绍如何抓住人生中每个关乎终局的选择,也就是抓住那些赛点式的机会。

何为赛点?赛点这个词是我从体育比赛中看到的,指的是比赛进入了关键时刻。此时,只要拿到赛点,抓住决胜机会,战胜对手,你就能笑到最后。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有所成就的人,并非一路走来都一帆风顺,更非时时刻刻有机会,很多人在成功之前跟普通人并无两样,有些人的境况可能比普通人糟得多,但这些人的厉害之处在于,当出现赛点时,他们会死死地抓住,鲤鱼跃龙门。

导演饺子22岁时放弃学了3年的药学院的专业,转行学计算机动画,立志做出优秀的国漫作品。在此后十余年中,他始终没有等到机会。直到2015年,光线传媒旗下的动画公司找到他时,他才等来了那个机会。他死死地抓住了那个机会,死磕近3年拍出《哪吒》,直接“逆天改命”,而且不是小改,而是大改——《哪吒》票房超过50亿元,饺子直接从默默无闻的导演成为中国电影票房排行第二的影片的导演,这一步迈得有多大,可想而知。

人生不需要时时有机会,抓住几个足矣。当机会来的时候,你一定要咬着牙对自己说:“赛点来了!赛点来了!”

小机会随便错过,大机会死命抓住

我今天当然算不上成功,但鉴于我的起点之低,能走到今天,也算小小地改变了整个家庭的未来,我的故事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我生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在个人前途发展上,我几乎借不到任何势能。我唯一可以借到势能的机会,就是高考。什么叫死命抓住机会?

当时,我读的中学是我们市最差的,升学率极低,低到大城市的孩子无法想象。我读书那会儿,6个文科班几乎每年在高考中都会“全军覆没”,一个能考上本科的学生都没有。我那年考上了,考了全校文科第一。在别人看来,这还不赶紧摆酒席,读大学去。然而我没有,我放弃了。

如果高考是我唯一的杠杆,我能把自己“撬”到哪里?这一杆是会深深地影响我的一生的。我决心重新“撬”一下。那年夏天,我一个人坐着大巴车去了省城济南,找了一家复读机构。一年之后,我重新参加高考,考了621分。这个成绩可以把我“撬”出省外了。我选择了北京体育大学,对我来说,去哪所大学、学什么专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从山东农村一脚迈到北京。

2019年高考后,一个亲戚的孩子说想复读,因为他高考时没发挥好。我问他咋回事。他说考英语时睡着了。我虽没说啥,但我想他即使复读也无济于事。很多人根本没有分寸感,不知道人生中哪些事是大事。

我平时也是一个吊儿郎当的人,但只要逮住机会,我会真拼。越是在决战的时刻,我状态越好。我高考考了两年,在第一次高考之前,我从来没考过学校第一,基本上都是在第十名左右,第一次高考直接考到全校第一,取得了我整个高中时代最好的成绩。复读那年,在期间各种模拟考试中,我几乎考不到600分,第二次高考考了621分,取得了我复读那年的最好成绩。

很多平时成绩好的人,一到决战的时候各种掉链子,要么紧张了,要么发挥失常了。我绝对不允许自己那样,快要决战时,我有各种方式让自己进入最佳状态。当年英语考试前一天晚上,很多同学聊天、狂欢,我一言不发,早早睡觉。第二天一大早,大家还在睡觉时我就起床了,出门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把从英语周报上剪下来的阅读理解文章、作文范文认认真真地读了几遍,直到快要考试进场的时候,我才收起东西,赶到考场。我这么做,是为了在开始做题之前把最佳语感培养出来,把那种心流状态无缝衔接进考场。成绩出来后,我英语考了136分。在整场高考中,我就保持这种状态,每门课都发挥得很好。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个大机会。

之后好几年,我的人生又进入灰色状态。以我的家庭背景、成长背景,我在大学里和很多农村来的孩子一样没有存在感,毕业后没什么好的工作机会,人生没有方向……我摆过地摊,做过服务员,但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北京,因为我要在这里等下一个机会,等一个在小城市里没有的机会。

2015年,我闯入新媒体行业,自那一脚迈进这一行,新媒体这个杠杆一“撬”把我“撬”到了今天,让我有了自己的公司,那是我人生中第二个大机会。很多人会问我这些问题:你当时是做服装店店员的,怎么进得了专业媒体?你凭什么能通过面试?还是那条原则:小机会随便错过,大机会死命抓住。

2015年8月的某天,我回学校摆地摊时遇到个朋友。在聊天过程中,他建议我尝试一下新媒体的工作。后来我和他以及当时创业邦的一位编辑吃了顿饭。饭桌上,那位编辑问了我一些问题,觉得我这人不错,说可以推荐我去面试,但不能保证我会被录用,因为我没有一丁点儿经验,也没有任何相关背景。

我当时想,拼了命也要抓住这个机会。面试前,我从百度百科、知乎、微博等平台查询资料,又向许多朋友打听,全面了解了这家公司,整理了很多资料,还经常在家自问自答地演练面试过程。谢天谢地,更感谢自己的努力准备,这次面试十分顺利。但在最后一轮面试中,面试官还是留了份作业:如果你来运营“创业邦”公众号,你会怎么做?我完全理解领导的用意,因为要相信一个服装店店员能做好新媒体的工作,确实需要一些勇气和魄力。 但我也在想,我能做点什么,才能让他相信我的能力?那时我已毕业一年,还在住地下室。之后的3天,我把自己关在地下室里,读了创业邦及其竞品 36氪、虎嗅的几百篇文章,分析选题、标题、阅读量、点赞数、评论数等,又学了很多新媒体运营干货,最后以PPT的形式做了一份88页的运营报告,并把它提交给了面试官。当时做PPT的技能也是现学的,我在淘宝上买了许岑的课。

将PPT发给面试官那晚,我还发了个朋友圈。那天是2015年8月14日,周五。因为这份PPT,我抓住了“那个机会”,8月17日就入职了创业邦,从公众号小编做起,月薪5 000元。

很多人说机会很重要,但是很多机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拼命努力抢来的。比如我抓住的这个做小编的机会,其实换作与我背景相同的其他人,只付出一般的努力,多半是抓不住的。

我在插座学院时招聘过新媒体编辑。我当时认为,只要你愿意在这行发展,我就一定有能力把你带得很好。很多人投简历,想抓住这个机会,但说实话,那些应聘者中90%以上的人都没有认真准备过。

抓到一条“大鱼”后,千万别轻易放手

“好机会不常来。天上掉馅饼时,请用水桶接,而不是用顶针。”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巴菲特说的。

查理·芒格说:去掉前几个最牛的投资,巴菲特什么都不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巴菲特的巨额财富,其实是为数不多的几条“大鱼”给他赚的。水深浪急,抓到“大鱼”后,千万别轻易放手。

1976年,巴菲特抓到一条“大鱼”——如今的美国第二大汽车保险公司GEICO。他陆续买入这家公司的股票,直到占有GEICO近50%的股份。对大部分人来说,这足够了。但对巴菲特来说,不够。他一直盯着这条“大鱼”。

1995年,巴菲特提出以2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剩下的近50%的股份,这个价格几乎相当于前一半股份价格的50倍,人们以为巴菲特不会在如此高位买进,用50倍的价格加仓,这太疯狂了,但巴菲特出手了。后来他大获全胜,GEICO使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内在价值增加了500多亿美元。

巴菲特曾说,在他40年的职业生涯里,只有12个投资决策,使他拥有了现在的地位。买入GEICO的股份应该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GEICO是巴菲特的“初恋”,更是他一生的“好运”。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是巴菲特跌过跟头后的补救,他更早之前就抓到过GEICO这条“大鱼”,只不过很快把它放了。

在1951年,巴菲特还是格雷厄姆[2]

的学生时,用自己的大部分资产——约1万美元买进GEICO。第二年,巴菲特赚了将近5 000美元,他开心地全卖了。20年后,这些股票的市值竟高达130万美元,比他买进时翻了130倍。这给了巴菲特巨大的教训,他说:绝对不能卖出一家显而易见的卓越公司的股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抓到一条“大鱼”后,千万别轻易放手。

有人说,这些事离我们凡人太远了。不,现实中同样如此。我当年加入创投媒体创业邦,运营行业大号,其实这对每一个进入该行业的小编来说,都是抓到了一条“大鱼”。但很明显,大多数人没有珍惜这条“大鱼”。

我当时非常明白,在这样一个大号上推送文章,一天有三次推送机会,写得好的文章很容易实现10W+(阅读量超过10万次),而且几乎没人左右你的选题。我心想,我每发一篇文章都可能会被10多万人看到,哪还有这么的好机会!我于是拼命地写,不分上下班,不分工作日和休息日。

这无关乎工资,因为这样的“大鱼”让你碰上了,你却不拼命抓住,简直是暴殄天物。只想着赚工资、按时上下班就太傻了。我就这样把自己“写”出名了。当时有那么多同事,但没人像我这么干,甚至几年过去了,很多人仍不明白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机会。

从入职创业邦到今天已有5年了,我现在在做什么?

我不让自己休息,不让自己享受。到今天,我依旧保持高强度的“写好文章、写有价值的课程、写好书”的工作节奏,为什么呢?因为我抓到了这条“大鱼”,我又怎么能小富即安、赚点广告费就算了呢?这绝不可以。

我虽然赚到了钱,但无心研究买房买车。我勇敢地投资自己,租了更大的办公室,招人组建团队,继续骑在这条“大鱼”的背上,让它带我走得更远。我绝不能说:差不多了!

我不会轻易放手,因为这样的机会并不多见。我可能有幸、有机会借此走上一条更广阔的路,我绝不能现在停下来庆祝胜利。

关键节点不犯错,要成为处事原则

请问,如何才能在赛点到来时抓住那条“大鱼”?抱歉,如果你平时是个糊涂人,那么赛点来了你还是个糊涂人。只有把这种“关键节点不犯错”的思维在平时做事时体现,让它变成你的处事原则,你才能“每逢大鱼接得住”。

我的书《学会写作》出版后,有朋友买了100本做活动。结果推文的题目中“粥左罗”写成了“粥佐罗”,这是个很严重的错误。说这个错误严重,不是说这个错误本身严重,而是说在如此关键的节点上犯错误是不应该的。

我的公众号文章中几乎每一篇都有错别字,但你见过我在标题里写错别字吗?绝对不会。我的同事知道,推送文章之前,我会两眼盯着题目,用手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出来,确认题目中没有任何错误。

我见过很多百万大号、千万大号经常在关键节点上犯低级错误,比如文章发布后发现推的是昨天的内容;设置定时推送后又改了很多内容,结果最后推送的还是改之前的版本;推送文案写的是让用户点击阅读原文中的链接购买产品,结果没放链接……

在生活、工作中,我们难免犯错、马虎或者偷懒,其实都没问题,只要你在关键节点上做好就可以。

我有个做自媒体工作的好友,他犹豫了很久之后,终于决定做知识星球的付费社群。结果他看到大家“618”[3]都在做活动,自己也想赶紧发一篇招募文案,于是用了1小时就把招募文案写好并推送了。

他虽然没犯错,但绝对在关键节点上偷懒了。你的产品定位、价格区间、价格策略、文案写作、推广计划,等等,都应该是经过非常认真的准备后才推出来的。很多人没准备好就直接发出来了,结果只能是自己坑自己。

2017年是我的职业黄金年。那一年,我的课程推广文案遍布各大自媒体平台,累计阅读量超过6 000万,销售额超过1 000万元。从销售额这个数据上看,我都算是新媒体行业第一讲师,是我们平台很多老师课程销售额加起来的总和。

为什么是我?

我注意到了一个关键节点。当时,公司拿出很多钱,组成专门的推广组给老师推课。钱怎么花呢?当时公司会算每次推广的“推广系数”,即一次投

放的收入除以一次投放的成本所得的数值。哪门课的推广系数高,公司就大力推广哪一门。这里面有一个关键节点——推广文案的质量。我死命抓这一点,不停地打磨自己的文案,力求把转化效果做到最好,后来证明,推广组最喜欢推的就是我的课。很多老师在推广课程时,别说推广文案好不好了,到了推送日期,他们的文案还没写好呢。而我不仅写好了,还每个月出新版文案,这样,上个月投过的号,下个月还能用新文案复投。

很多老师认认真真地准备了三五十节课,把产品打磨好了,以为万事大吉了,就在推广文案这种关键节点上偷懒。他们经常在给出推广费的同时,给对方账号一篇很差的推广文案,这种做法无异于让推广费打水漂。

所以,在平时的工作或为人处世中,你要树立一个原则:不管做什么事,做之前先明确,影响这件事成败的关键节点是哪几个,然后,你永远都不应该将你的时间、精力、心力均分在每一个节点上,永远要把它们投入关键节点,因为关键节点决定成败。

慢慢地,这种处事原则会成为一种本能反应。当你遇到人生中的“大鱼”时,你不会熟视无睹,你会敏锐地发现它,并大声告诉自己“赛点来了”,然后死死地抓住它。手里没好牌的人,更要拼命抓住每一个大机会。

思考

升级思维的目的是改变行动。请你梳理一下,在目前的工作中,你的核心任务是什么?完成核心任务的关键节点是什么?你是否经常这样分析工作?同时反思一下,你过去是否抓到过“大鱼”,却傻傻地放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