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生气通天论》
【篇解】
人体阴阳之气(即“生气”)与自然界阴阳之气相互通应,互相贯通,符合“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故名为《生气通天论》。正如高士宗《素问直解》所云:“生气通天者,人身阴阳五行之气,生生不已,上通于天气也。”
【原文】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1]。天地之间,六合[2]之内,其气九州[3]、九窍、五藏、十二节[4],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5],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6],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7],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8]。故圣人传精神[9],服天气[10],而通神明[11]。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12],此谓自伤,气之削[13]也。
【校注】
[1]生之本,本于阴阳:生命的根本在于阴阳双方的协调统一。
[2]六合:空间概念,指一年。因一年四季各有两个月在季节变化方面有相对应的特点,名曰合,共为六合,故《淮南子·时则训》曰:“六合,孟春与孟秋为合,仲春与仲秋为合,季春与季秋为合;孟夏与孟冬为合,仲夏与仲冬为合,季夏与季冬为合。”
[3]九州:王冰曰:“九州,谓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也。”地有九州,人有九窍。然俞樾《内经辩言》曰:“九州即九窍……古谓窍为州。”如此,“九州”与下文“九窍”义重,疑衍。
[4]十二节:即双侧腕、肘、肩、踝、膝、髋等十二个大关节。
[5]其生五,其气三:自然界的阴阳之气所化生的木、火、土、金、水五行,亦可用三阴三阳予以分类认识。其,指自然界的阴阳。五,即木、火、土、金、水五行。三,即三阴三阳(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
[6]清净则志意治:自然界阴阳之气清静(正常范围内的运动变化)而无异常变化,则有利于人的精神乃至生命活动保持正常。净,通“静”。志意,指人的精神活动。治,正常、安定。
[7]贼邪:伤害人的邪气。贼,伤害。
[8]此因时之序:顺应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而养生。因,顺。《庄子·养生主》:“因其固然也。”
[9]传精神:俞樾《内经辩言》注:“传,读为抟,聚也。”又,“抟”的古字为“专”,专一,精神专注,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10]服天气:顺应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变化。服,顺。
[11]通神明:通晓阴阳变化规律并精通养生之术。通,通晓。《释言·释言语》:“通,洞也。无所不洞穿也。”《易·系辞上》:“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孔颖达疏:“言通晓于幽明之道而无事不知也。”神明,阴阳变化的规律。《易·系辞下》“以通神明之德”孔颖达疏:“万物变化,或生或成,是神明之德。”
[12]卫气散解:卫气耗散。解,涣散、离散。《广雅·释诂三》:“解,散也。”
[13]气之削:阳气减少。削,减少、贫弱。《广雅·释诂》:“削,弱也。”
【译文】
黄帝说:自古以来,都以通于天气为生命的根本,而这个根本不外天之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大如九州之域,小如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都与天气相通。天气衍生五行,阴阳之气又依盛蟀消长而各分为三。如果经常违背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那么邪气就会伤害人体。因此,适应这个规律是寿命得以延续的根本。
苍天之气清净,人的精神就相应地调畅平和,顺应天气的变化,就会阳气固密,虽有贼风邪气,也不能加害于人,这是适应时序阴阳变化的结果。所以圣人能够专心致志,顺应天气,而通达阴阳变化之理。如果违逆了适应天气的原则,就会内使九窍不通,外使肌肉塞,卫气涣散不固,这是由于人们不能适应自然变化所致,称为自伤,阳气会因此而受到削弱。
【解读】
本段提出“生气通天”的论断,生气指生命之气、阴阳之气,“生之本,本于阴阳”,指生命本源于自然界阴阳二气。阴阳不仅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现象、规律,也是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在任何空间、时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的阴阳之气,又或是人体五脏、九窍、十二节等部位的阴阳之气,“皆通乎天气”,皆与自然界阴阳二气相通应。“生气通天”符合天人相应的整体观。
因此要顺应自然规律,做到“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则“虽有贼邪,弗能害也”,若不顺应自然规律,就会损伤身体,“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这也符合内经的养生防病思想。
【原文】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1]则折寿而不彰[2]。故天运[3]当[4]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5],卫外者也。
【校注】
[1]失其所:阳气失去其生理(循行、作用、特性)规律。所,道、道理、规律。《礼记·哀公问》:“求得当欲,不以其所。”郑玄注:“所,犹道也。”
[2]折寿而不彰:若人身阳气功能失常,可折伤寿命。高世栻曰:“通体之气,经脉之气,各有其所。若失其所,则运行者不周于通体,旋转者不循行于经脉,故短折其寿,而不彰著于人世矣。”折寿,即短寿。不彰,不显著。
[3]天运:天体的运行。
[4]当:连词,相当于“则”表示承接。
[5]阳因而上:阳气凭借其上升向外的运行和分布,发挥卫外作用。因,凭借、利用。《孟子·离娄上》:“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译文】
人身的阳气像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假若阳气失去了正常的位次而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人就会减损寿命或夭折,生命机能亦暗弱不足。所以天体的正常运行,是因太阳的光明普照而显现出来,而人的阳气也应在上在外,并起到保护身体、抵御外邪的作用。
【解读】
本段论述阳气的重要性及阳气卫外的生理作用。
以自然界太阳作比喻,指出天体的运行依赖太阳的光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依赖阳气的温养,说明人体阳气的重要性,若阳气不能正常运行,则会损伤寿命,因此要保养阳气。
阳气有保卫抵御邪气入侵的生理作用。“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阳气有向上向外的特性,有保卫机体、卫外防御的功能。
【原文】
因于[1]寒,欲如运枢[2],起居如惊,神气乃浮[3];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4]。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5],大筋緛短,小筋弛长[6],緛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7],为肿。四维相代[8],阳气乃竭。
【校注】
[1]于:语气词。
[2]欲如运枢:卫阳之气如户枢般开合运转自如。运,运转。户枢,即门轴。
[3]起居如惊,神气乃浮:生活起居的正常规律被扰乱,邪气侵犯,卫阳之气则上浮与邪气抗争。惊,卒暴之意。神气,即阳气。浮,指阳气从体内深层向表层运行。
[4]烦则喘喝,静则多言:烦,烦躁不安。喘喝,气喘息急,喝喝有声。烦则喘喝,为阳热内盛所致;静,相对烦而言,指神昏嗜卧。多言,如神昏谵语、郑声之类。静则多言,为暑邪伤神所致。
[5]攘(rǎng):除。
[6]大筋緛短,小筋弛长:本句互文,即大筋、小筋或为收缩拘挛,或为弛缓松软。
[7]气:指风邪。高世栻曰:“气,犹风也,《阴阳应象大论》云:‘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故不言风而言气。”
[8]四维相代:寒、暑、湿、风(气)四时邪气交替伤人。四维,四方四时,此处指上文所言的风、寒、暑、湿等四时邪气。代,更代、交替。
【译文】
由于寒,阳气应如门轴在门臼中运转一样活动于体内。若起居猝急,扰动阳气,则易使神气外越。由于暑,则汗多烦躁,喝喝而喘,安静时多言多语。若身体发高热,则像碳火烧灼一样,一经出汗,热邪就能散去。由于湿,头部像有物蒙裹一样沉重。若湿热相兼而不得排除,则伤害大小诸筋,而出现短缩或弛纵,短缩的造成拘挛,弛纵的造成痿弱。由于风,可致浮肿。以上四种邪气维系缠绵不离,相互更代而伤人,就会使阳气倾竭。
【解读】
本段论述阳失卫外的病理表现。阳气失于卫外,寒邪、暑邪、湿邪、风(气)邪易侵袭人体。寒邪入侵,症见发热,伴恶寒、无汗、脉浮紧等。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可见汗多心烦、咳喘且暑热扰神,致神识昏乱,则见神昏,多言。湿为阴邪,其性重浊,若侵袭人体可见头重如裹,甚则昏蒙,湿邪日久郁而化热,湿热阻滞筋脉,气血不能通达濡润,出现肢体功能障碍。风邪外袭,肺肾功能失调,肺主行水、肾主水功能失调,会出现头面甚或全身水肿,《素问·水热穴论篇》称之为风水。
【原文】
阳气者,烦劳则张[1],精绝,辟积[2]于夏,使人煎厥[3]。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4]。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5],而血菀[6]于上,使人薄厥[7]。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8]。汗出偏沮[9],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疿[10]。高梁之变,足生大丁[11],受如持虚[12]。劳汗当风,寒薄为皶[13],郁乃痤。
【校注】
[1]张:炽张亢盛。
[2]辟积:重复、屡次。辟,通“襞”,即衣裙褶。
[3]煎厥:病名。指过度烦劳,阳气炽张亢盛,火炎则水干,阴精虚衰,又逢盛夏阳热之气,则两热相合,如煎如熬,以致阴气竭绝而昏厥的病证。
[4]溃溃乎若坏都,汩汩(gǔgǔ)乎不可止:形容煎厥病势凶猛,犹如洪水决堤般的病证特点。溃溃,是形容洪水泛滥的样子。都,防水之堤。汩汩,水急流的声音。
[5]形气绝:脏腑经络之气阻绝不通。形,即形体,此处指脏腑经络。绝,阻滞隔绝。马莳曰:此“绝”是“阻绝之义,非断绝之谓”。
[6]菀:同“郁”。
[7]薄厥:病名。因大怒而气血上逆所致突然昏厥的病证。张介宾曰:“相迫曰薄,气逆曰厥,气血俱乱,故为薄厥。”“薄”通“暴”,言病发突然而急猝。
[8]不容:肢体不能随意运动。容,通“用”。
[9]汗出偏沮:汗出受阻而半侧身体无汗的症状。沮,阻,阻止。
[10]痤疿:痤,即小疖。疿,即汗疹、痱子。
[11]高梁之变,足生大丁:高,通“膏”,即脂膏类食物。梁,通“粱”,即精细的食物。膏粱,在此指肥甘厚味。足,俞樾《内经辩言》云:“疑‘是’字之误。上云乃生痤疿,此云是生大丁,语意一律,‘是’误为足。”胡澍《素问校义》亦云:“‘足’,当作‘是’字之误也。是,犹则也。”丁,通“疔”,泛指疮疡。吴昆曰:“膏粱之人,内多滞热,故其病变,能生大疔。”《新校正》曰:“按丁生之处,不常于足,盖谓膏粱之变,饶生大丁,非偏著是也。”此处“足”字,有足以、完全可以之义。亦通。
[12]受如持虚:得病犹如手持空虚之器受物一样容易。
[13]皶(zhā):生长于面部的粉刺。
【译文】
在人体烦劳过度时,阳气就会亢盛而外张,是阴精逐渐耗竭。如此多次重复,阳愈盛而阴愈亏,到夏季暑热之时,便易使人发生煎厥病,发作的时候眼睛昏蒙看不见东西,耳朵闭塞听不到声音,混乱之时就像都城崩毁,急流奔泻一样不可收拾。人的阳气,在大怒时就会上逆,血随气生而淤积于上,与身体其他部位阻隔不通,使人发生薄厥。若伤及诸筋,使筋弛纵不收,而不能随意运动。经常半身出汗,可以演变为半身不遂。出汗的时候,遇到湿邪阻遏就容易发生小的疮疮和痱子。经常吃肥肉精米厚味,足以导致发生疔疮,患病很容易,就像以空的容器接收东西一样。在劳动出汗时遇到风寒之邪,迫聚于皮腠形成粉刺,郁积化热而成疮疖。
【解读】
本条继续论述阳气的病理表现,内容如下:
一、阳亢阴竭
本条指出煎厥是由于烦劳过度,阳气亢盛损伤阴液致阴精亏耗,因阳亢阴竭,会发生突然昏厥、“耳闭”“目盲”等症。此证来势凶猛,病情危重,类似于暑厥证。
二、阳气逆乱
本条指出薄厥是由于大怒后气机上逆,血随气逆于上,临床会有面红耳赤、神情亢奋,严重者会突然昏厥,也会筋脉损伤,不能随意运动,甚至会出现半身不遂,类似于后世所说的“中风”。
三、阳气偏阻
由于阳气虚不能温运全身而偏阻一侧,表现为半身汗出之症,则可能导致气虚血瘀的半身不遂证。
四、阳热蓄积
本条指出疔疮是由于过食肥甘厚味,易生痰湿生热,痰湿也易化热,热毒内盛,易腐肉成脓而生疔疮,“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消渴病后期常有皮肤反复感染的并发症,产生“糖尿病足”。
五、阳气郁遏
人体出汗之时,猝受湿邪、风邪侵袭,汗出不畅,郁遏于肌肤而生疖、痱、皶。
【原文】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1]。开合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2];陷脉为瘘[3];留连肉腠,俞气化薄[4],传为善畏,及为惊骇[5];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魄汗[6]未尽,形弱而气烁[7],穴俞以闭,发为风疟[8]。
【校注】
[1]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当作“养神则精,养筋则柔”解。精,指精神爽慧。柔,即筋脉柔和,活动自如。此句提示阳气具有温养精神和筋脉的作用。
[2]大偻(lǚ):阳气不能温养筋脉,导致形体伛偻之症。偻,背曲不伸。
[3]陷脉为瘘:邪气内陷经脉而生瘘管。
[4]俞气化薄:邪气从腧穴传入而内迫五脏。俞,同“腧”,即腧穴,为经脉气血输注之处。化,传化,传入。薄,迫也。
[5]传为善畏,及为惊骇:五脏主藏神,脏气被邪所迫,阳气不能养神,故见心神不安之善畏、惊骇症。传,通“转”,转化。
[6]魄汗:不因暑热而致的出汗,即自汗。魄,通“白”,魄汗即白汗,后世称为自汗。
[7]形弱而气烁:形弱,腠理不固,自汗出而形体虚弱,易感受外邪。烁,消烁。气烁,指阳气被邪热所消耗。
[8]风疟:疟疾之一,因感受风邪,症见寒热往来,恶风汗出的疟疾,故以风邪名之。
【译文】
人的阳气,既能养神而使精神慧爽,又能养筋而使诸筋柔韧。汗孔的开闭调节失常,汗气就会随之侵入,损伤阳气,以致筋失所养,造成身体俯曲不伸。寒气深陷脉中,留连肉皮之间,气血不通而郁积,久而成为疮瘘。从腧穴侵入的寒气内传而迫及五脏,损伤神志,就会出现恐惧和惊骇的症象。由于寒气的稽留,营气不能顺利地运行,阻逆于肌肉之间,就会发生痈肿。汗出未止的时候,形体与阳气都受到一定的削弱,若风寒内侵,俞穴闭阻,就会发生风疟。
【解读】
阳气开合失司病理表现。若阳气开合失司,寒邪入侵,损伤阳气,则易致阳虚邪恋的诸多病证。如阳虚,寒邪入侵背部筋脉,筋失温养而拘急,生成大偻病;寒邪凝阻于肌肉,郁热腐肉成脓,发为痈肿;若寒邪深陷经脉,气血凝滞,日久成“瘘”;寒邪留连肉腠,内迫五脏,五脏不能藏神,可见恐惧惊骇的情志症状;若阳虚失于卫外,汗出不止,风寒邪气侵袭,发为风疟之病等。
阳气有温煦肌体的生理作用。“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当作“养神则精,养筋则柔”解,即阳气具有温养精神和筋脉的作用。阳气的温养作用也推动全身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结合前面所述,阳气还有保卫抵御邪气入侵的生理作用。阳气的温煦肌体和保卫抵御邪气入侵这两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要护养好人体的阳气。
【原文】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1],弗之能害[2]。此因时之序也。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3],良医弗为。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写[4]。不亟正治,粗乃败之[5]。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6]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7],形乃困薄[8]。
【校注】
[1]大风苛毒:泛指致病性强的病邪。苛,暴也。
[2]弗之能害:即“弗能害之”。弗,不,不能。
[3]上下不并:指人体阳气运行阻隔,升降失常,上下不相交通的病理变化。并,交并,交通之意。
[4]阳气当隔,隔者当写:阳气被阻隔不通所致之证,应当采用泻法治疗,使蓄积的阳气得以畅通。前一“当”字,通“挡”,阻挡、阻隔。写,通“泻”。
[5]不亟正治,粗乃败之:不能迅速给予正确的治疗,这样水平低劣的医生只能使病情败坏、恶化。亟,急也。粗,粗工,即医疗水平低劣的医生。
[6]气门:指汗孔。王冰曰:“所以发泄经脉营卫之气,故谓之气门也。”
[7]三时:即上文的平旦、日中、日西。
[8]形乃困薄:形体困顿而衰弱。马莳曰:“未免困窘而衰薄矣。”
【译文】
风是引起各种疾病的起始原因,而只要人体保持精神的安定和劳逸适度等养生的原则,那么,肌肉腠理就会密闭而有抗拒外邪的能力,虽有大风苛毒的侵染也不能伤害,这正是循着时序的变化规律保养生气的结果。病久不愈,邪留体内,则会内传并进一步演变,到了上下不通、阴阳阻隔的时候,虽有良医,也无能为力了。所以阳气蓄积,郁阻不通时,也会致死。对于这种阳气蓄积,阻隔不通者,应采用通泻的方法治疗,如不迅速正确施治,而被粗疏的医生所误,就会导致死亡。
人身的阳气,白天主司体表:清晨的时候,阳气开始活跃,并趋向于外,中午时,阳气达到最旺盛的阶段,太阳偏西时,体表的阳气逐渐虚少,汗孔也开始闭合。所以到了晚上,阳气收敛拒守于内,这时不要扰动筋骨,也不要接近雾露。如果违反了一天之内这三个时间的阳气活动规律,形体被邪气侵扰则困乏而衰薄。
【解读】
本段论述阳气病变的治疗和护养。治疗上,对于阳气阻隔,上下不通者,隔者当泻,此为急症处理。养生上,人体要顺应自然界阳气变化规律调节生活起居,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傍晚阳气收敛,人体也要减少活动,收敛神气,避免体内阳气的衰弱。
【原文】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1]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2],并乃狂[3];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4],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5],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6]。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7]。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8];阴平阳秘,精神乃治[9];阴阳离决,精气乃绝[10]。
因于露风[11],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12];夏伤于暑,秋为痎疟[13];秋伤于湿,上逆而欬[14],发为痿厥[15];冬伤于寒,春必温病[16]。四时之气,更伤五藏[17]。
【校注】
[1]起亟:阴精不断地起而与阳气相应(说明阴为阳之基)。亟,频数。
[2]脉流薄疾:阳气亢盛,使脉中气血流动急迫而快疾(临证可见出血、脉数之症)。薄,迫也。
[3]并乃狂:阳气亢盛而致神志狂乱。并,交并,引申为重复、加甚。
[4]五脏气争:五脏功能失调,气机失和。争,不和之意。
[5]筋脉和同:筋脉功能协调。和同,即和谐、协调。
[6]气立:生物体与自然环境之间“气”的交流与转化。吴昆曰:“气立者,人受天地之气以立命,故有生谓之气立。”
[7]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精与阳气关系的关键在于阳气坚实地在外防护,阴气才能固守于内。张介宾曰:“阳为阴之卫,阴为阳之宅。必阳气闭密于外,无所妄耗,则邪不能害,而阴气完固于内,此培养阴阳之要,即‘生气通天’之道。”要,关键,要领。
[8]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阳气亢盛,但却不能坚实的为阴防护于外,则阴气就不能内守而外泄,以至衰竭亡绝。张介宾曰:“强,亢也,孤阳独用,不能固密,则阳气耗而竭绝矣。《痹论》曰:‘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躁即阳强不密之谓。”密,坚实。绝,竭、尽。
[9]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气调和,阳气闭藏(谓阴阳和调),生命活动健康。平,调和。《广韵·庚韵》:“平,和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五声和,八风平。”秘,闭藏。《文选·谢灵运<入彭蠡湖口>》“异人秘精魂”李善注:“毛苌《诗》传曰:秘,闭也。”治,正常。精神,复词偏义,即“神”,指生命活动。
[10]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分离决裂,则孤阳不生,独阴不长,精气无以滋生而竭绝。张介宾曰:“有阳无阴则精绝,有阴无阳则气绝,两相离绝,非病则亡。正以见阴阳不可偏废也。”离,分离、分散。决,破裂。
[11]露风:触冒风邪(泛指外感致病因素,如下文所言风、暑、湿、寒诸邪)。露,触冒。
[12]洞泄:水谷不化,下利无度的重度泄泻。
[13]痎疟:疟疾的总称。
[14]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张介宾曰:“湿土用事于长夏之末,故秋伤于湿也。秋气通于肺,湿郁成热,则上乘肺金,故气逆而为咳嗽。”
[15]痿厥:肢体枯萎不用而逆冷的病证。厥,逆冷。
[16]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因冬季养生不当,感受寒邪,阴精亏虚,至春天阳气升发,或又感新邪,发为温病。
[17]四时之气,更伤五脏:四时不正之气,交替损伤五脏。此与“四维相代,阳气乃竭”同义。更,交替。
【译文】
岐伯说:阴是藏精于内部断地扶持阳气的;阳是卫护于外使体表固密的。如果阴不胜阳,阳气亢盛,就使血脉流动迫促,若再受热邪,阳气更盛就会发为狂症。如果阳不胜阴,阴气亢盛,就会使五脏之气不调,以致九窍不通。所以圣人使阴阳平衡,无所偏胜,从而达到筋脉调和,骨髓坚固,血气畅顺。这样,则会内外调和,邪气不能侵害,耳目聪明,气机正常运行。
大凡阴阳的关键,以阳气的致密最为重要。阳气致密,阴气就能固守于内。阴阳二者不协调,就像一年之中,只有春天而没有秋天,只有冬天而没有夏天一样。因此,阴阳的协调配合,相互为用,是维持正常生理状态的最高标准。所以阳气亢盛,不能固密,阴气就会竭绝。阴气和平,阳气固密,人的精神才会正常。如果阴阳分离决绝,人的精气就会随之而竭绝。
由于雾露风寒之邪的侵犯,就会发生寒热。春天伤于风邪,留而不去,会发生急骤的泄泻。夏天伤于暑邪,到秋天会发生疟疾病。秋天伤于湿邪,邪气上逆,会发生咳嗽,并且可能发展为痿厥病。冬天伤于寒气,到来年的春天,就要发生温病。四时的邪气,交替伤害人的五脏。
【解读】
一、阳气与阴精的关系
1.阴阳互根互用。阴精藏在内且化生阳气,阳气卫外固护肌体。
2.阴阳对立制约。阴不胜阳,阳气亢盛,脉中气血流动迅速,还会扰乱神明出现狂病,如果阳不胜阴,阴气亢盛,五脏功能异常,人体九窍不通畅。
3.提出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阳最重要的是阳气的固密作用,阳气致密于外,阴精才能固守于内,若阳气过盛不能固密,阴气会离失。
4.提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说明阴阳平衡协调,人体才能保持正常。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如果我们把身体维持在一个阴阳平衡的状态下,即“阴平阳秘”的状态,致病因子就无法使你的身体生病。
二、“四时之气,更伤五脏”的发病观
人体五脏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相统一,符合天人相应观。若四时之气失调,会更替伤害五脏,邪气侵袭人体,伏而不发,至下一个季节经某些病因诱发而发病,论述了邪气伏而后发的表现。
【原文】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1];阴之五宫[2],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3],脾气乃绝[4]。味过于咸,大骨[5]气劳,短肌[5],心气抑。味过于甘[6],心气喘满[7],色黑[8],肾气不衡[9]。味过于苦[10],脾气不濡[11],胃气乃厚[12]。味过于辛,筋脉沮弛[13],精神乃央[14]。是故谨和五味[15],骨正[16]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17]。谨道如法,长有天命[18]。
【校注】
[1]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精的产生,本源于饮食五味。阴,即阴精。五味,酸、苦、甘、辛、咸,此泛指饮食物。
[2]阴之五宫:化生和藏蓄阴精的五脏。五宫,即五脏。
[3]肝气以津:因过食酸味而致肝气偏亢。津,张介宾曰:“溢也。”
[4]脾气乃绝:肝气偏盛,木气乘土,故脾气运化受阻。绝,止,阻滞不通。
[5]短肌:因脾所运化营养肌肉的水谷精气减少,故而肌肉消瘦无力。短,衰少、不足。
[5]大骨:张介宾谓为“肩、脊、腰、膝,皆大骨也”。张志聪认为“腰高之骨”为“大骨”,二说并通,似以前者为胜。
[6]甘:《太素·调阴阳》作“苦”,形近而误。
[7]心气喘满:苦味过度,反伤心气,故心跳急促及烦闷。喘,指心跳急促。满,通“懑”。
[8]色黑:过咸伤肾,久则面色甚至肤色黧黑。
[9]不衡:肾气失去平衡。衡,平也。
[10]苦:《太素·调阴阳》作“甘”,形近致误。
[11]脾气不濡:脾失运化,水谷精气不能滋养润泽。又《太素·调阴阳》无“不”字,亦通。因为“濡”有迟滞、滞留之义,言脾气运化碍滞。《字汇·水部》:“濡,滞也。”
[12]胃气乃厚:胃气纳降作用迟缓。厚,重也。重,迟缓。《礼记·玉藻》“足容重”郑玄注“重”有“迟”意。
[13]筋脉沮弛:筋失所养而败坏弛缓。沮,坏,败坏。《集韵·语韵》:“沮,败也。”
[14]精神乃央:精神受到殃及而损伤。央,通“殃”。
[15]谨和五味:认真谨慎地调和饮食五味。
[16]骨正:骨直有力。正,直,不弯曲。《尚书·说命上》“惟木从绳则正”孔颖达传,训“正”为“直”。
[17]骨气以精:谓人体的骨、筋、气、血、腠理均得到饮食五味的滋养而强健。精,强盛。骨气,泛指上文骨、筋、气、血和腠理。
[18]天命:人的自然寿命。
【译文】
阴精的产生,来源于饮食五味。储藏阴精的五脏,也会因五味而受伤,过食酸味,会使肝气淫溢而亢盛,从而导致脾气的衰竭;过食咸味,会使骨骼损伤,肌肉短缩,心气抑郁;过食甜味,会使心气满闷,气逆作喘,颜面发黑,肾气失于平衡;过食苦味,会使脾气过燥而不濡润,从而使胃气滞;过食辛味,会使筋脉败坏,发生弛纵,精神受损。因此谨慎地调和五味,会使骨骼强健,筋脉柔和,气血通畅,腠理致密,这样,骨气就精强有力。所以重视养生之道,并且依照正确的方法加以实行,就会长期保有天赋的生命力。
【解读】
本段论述饮食五味是人体阴精化生的来源及饮食五味偏嗜损害五脏。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强调了饮食五味的双重性,一方面饮食五味能化生人体阴精,是五脏精气来源,另一方面若五味偏嗜会破坏人体阴阳平衡而损伤五脏,因为五味从阴阳属性上分,气属阳,味属阴,味厚者为阴中之阴,薄者为阴中之阳;从五味运动转化而言,辛甘发散属阳,酸苦涌泄属阴,咸味涌泄属阴,淡味渗泄属阳。故本节总结道:“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由此可见,人体的生理结构与功能都与五味的作用是密切相关的。
依据五行生克乘侮理论,阐明五味偏嗜对五脏的损害,例如,过食酸,会肝木乘脾,脾气衰弱;过食咸,不仅会损伤肾气,也会反侮脾土,会肢体消瘦无力,同时还会水气凌心,出现心悸怔忡等症;过食苦,会伤心气,心气不足则肾水乘之;过食甜味,会使脾胃呆滞,无力运化;过食辛,肺气乘肝,肝主筋,则筋脉失养,筋脉或拘急或弛缓。因此养生中要调和饮食五味,不能偏嗜某一类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