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两种基本服装形制: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
夏商周历经千余年的服装,最终积淀为两种形制,即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之制。这两种形制,对我国历代服装产生深远影响,几千年的古代服装,就是在这两种形制的基础上交互变化不断演变和发展着的,形成了中华服饰独特的风格。
一、上衣下裳形制
上体的衣和下体的裳、裤、裙的组合配套穿着方式,称为上衣下裳形制。上古时期中国服装大多分为两节,上体所穿的称为衣,下体所穿的称为裳,故有上衣下裳之别。如周代典籍中作为礼服的冕服、弁服,以及秦汉后的袴(kù)褶、襦(rú,短文)裙、袄裤等都是这种形制(图4-12)。
图4-12 着上衣下裳的石人
1.衣
最早衣的形象我们从甲骨文及金文中的象形字中可以看到,上部作曲领状,曲领之下朝两端伸开如衣袖,袖下两边分开,似左右两襟相掩。从出土的商周时期文物也能看到衣为交领右衽(rèn,衣襟)的贵族人物形象,衣长过膝,腰间系带。
衣的形制起初是短衣,右衽。古时男子未冠礼之前只能穿短衣和袴,冠礼之后才能穿裘裳。衣两旁曰衽,长2.5尺,形如燕尾,也用于掩裳。连于领和前衣片叫襟,左襟掩于右襟之上,襟上系带结于右腋下,即所谓右衽。襟有两种形式,一种为交领式,又分两式,其一左襟在领口斜直而下至右腋处,其二左襟在领口曲折作方形,再从右胸前下至右腋处,称曲领。另一种为直领式,即对襟衣。作为礼服之衣长及膝下。上衣在古代根据单夹、长短、内外的不同有各自的称谓,如襦、袷(jia,夹衣)、襌衣(dàn,单衣)、褐(粗布衣)、褶等。
2.裳(chánɡ)
裳[5]是人类最早的服装,由原始社会的兽皮,树叶制成的“遮羞布”发展而来。自原始社会晚期至夏商周仍保留其形式,用布帛制作。裳内无裤,冷时脚上套胫衣而已,所以裳的主要功能在蔽体。商周时裳是男子成人所服的下衣,形如后来的裙。穿裳,必与衣相配,所谓“衣必有裳”(《礼记·丧大记》)。裳的裁制不同于深衣的裳,由于史籍记述不详,对裳的具体形式历来也有不同解说(图4-13)。
图4-13 古裳
裳又分为帷裳和裳,帷裳又称帏,即围之意,用一幅布围在腰上。《论语·乡党》云:“非帷裳,必杀之。”说不是帷裳必须杀缝,反之,帷裳是不杀缝的,这种帷裳是较原始的形制,或者为女子临炊之用围腰之类。
裳的裁剪可根据汉代郑玄所说来复原,郑玄注《仪记·丧服记》:“凡裳前三幅,后四幅也。”裳分为两片,前片用3幅做成,后面用4幅做成,1幅宽2.2尺,7幅共15.4尺,在腰部打折,大小与着裳人腰围相合。前后裳在人的腰部两旁相掩而不相连接,穿时先服后裳,再服前裳。
3.
商周时期男女下衣是一种原始的形制,仅仅为两条套腿的裤套,所以又称为“胫衣”,外再着裳,即成为一套下衣服装。《释名·释衣服》载:“袴(kù),跨也,两股各跨别也。”指出袴的名字由来。袴是后来下衣发展成型的基础之一。由胫衣到有裆不缝合而以带系缚,即开裆,称为“穷袴”,继而缝合成一裆,即合裆,又称为“裈(kūn)”,这一过程应包含有较多的心理因素,与增加防寒和保护的功能关系不大,应该与保护贞节的性观念有联系(图4-14)。
图4-14 早期的下衣形制
二、上下连属形制
所谓上下连属的形制就是把上衣和下裳缝合在一起的一种服装形制,它不同于上衣加长的长衣,其中最典型的是深衣(图4-15)。
图4-15 东周陶器上的深衣样式
深衣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际,盛行于战国、西汉时期,不论尊卑、男女均可着之,其地位仅次于朝服,东汉以后多用于妇女,魏晋以后,则以袍衫代替(图4-16)。深衣虽然上下连属,但古人制作时仍分开裁制,然后在腰部缝合而成,裁制时有严格的形式和尺度规定,表示了古代人们在服装上赋予的社会符号意义。
图4-16 身着曲裾深衣的战国木俑
古代深衣在形制上有如下特点,《礼记·深衣》中载:“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勿被土。”深衣的不同部位象征日常生活中的圆规、矩尺、直绳、秤等工具,又说,“袂(袖口)圜(huán)以应规,曲袷(jié,交领)如矩以应方,负绳(背缝直如垂绳)及踝以应直,下齐(裳末端)如权衡以应平。故规者,行举手以为容(举止有礼仪),负绳抱方(方领)以直其政,方其义也(象征行为正直思想端正)。”深衣的形制要求源于社会对人们行为的要求,把服装的社会功能提高到道德规范的高度,是周王朝在服装上的一大创举,这一思想一直潜在地影响着历代封建王朝的冠服制度。
深衣的具体尺寸在《礼记·玉藻》中提到:“深衣三袪(qū,袖口),缝齐(裳下沿)倍要(同腰,裳上沿),衽(裳交接处)当旁,袂可以回肘。长、中(长衣、中衣)继掩尺(连接袖口掩盖1尺),袷(曲领)2寸,袪尺2寸,缘(袖口镶边)广寸半。”在《礼记·深衣》中有:“袼(ɡē,腋下)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qū)之及肘。带(腰带),下毋厌(超过)髀(bì,髋骨),上毋厌胁(肋骨),当(正在)无骨者(腰际软处)。”这段文字强调了裁制深衣的一个原则:既按人的身体来裁制,所谓回肘、运肘、及肘、厌髀、厌胁皆此意,还规定了袖子的大小比例,古时布幅宽2尺2寸,裁衣时以幅宽为度,袖宽与衣长相等,至袖口则开口1尺2寸,多1尺则缝缀如袋。《仪礼·丧服记》载:“袂属幅……袪尺二寸。”“三袪、缝齐、倍要”,是指裳的上沿长度(即腰)是袖口展开长的三倍,为7.2尺,而下沿(齐)是腰的二倍,为14.4尺。即所谓“要缝半下”(《深衣》)之意。至于长衣、中衣、袖子还要续长1尺,即“长、中继掩尺”之意,因深衣袖长只有2.2尺(幅宽),长衣为外衣,故需加长以罩内衣。古代(战国)1尺约合现在的23.1厘米,可知深衣尺寸与人体大致相符;“袷二寸”,指领口之宽边为2寸;“缘广寸半”,指袖口边为1.5寸。
对深衣结构的理解分歧最大的是《深衣》中提到的“续衽,钩边”一句。较权威的说法是深衣的裳用6幅,斜裁为12幅,以应一年12个月,裁片窄的一头叫“有杀”,在裳的右后衽上,用斜裁的裁片缝接,接出一个斜三角形,穿的时候围绕于后腰上,如汉代曲裾相似。清代任大椿有《深衣释例》一文说得更详细:“在旁曰衽。在旁之衽,前后属连曰续衽。右旁之衽不能属连,前后两开,必露里衣,恐近于亵。故别以一幅布裁为曲裾,而属于右后衽,反屈之向前,如鸟喙之勾曲,以掩其里衣。而右前衽即交乎其上,于覆体更为完密。”此段说得相当清楚,但说裾向前则不准确,裾应勾向后。“续衽钩边”是为了掩住里衣,起到遮羞的作用(图4-17)。
图4-17 深衣结构图
在我国服装演变史上,两种形制并行不悖,上衣下裳制的服装后来妇女穿着较多,使用时间较长,男子在汉魏后一般多穿上下连体袍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