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工商业者口述实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老工商业者就要拥护党,跟党走

朱泽民

▼人物简介

朱泽民,1921年12月2日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原工商业者,曾创建恒盛制米厂, 1985年从辽宁省铁岭市蔬菜公司附属食品联营公司集体企业退休。


1938年,年仅15岁的朱泽民只身一人,从老家昌图县到铁岭市谋生,早期供职于当地的百货商店。解放初期,凭借多年的打拼,朱泽民与另外3位合伙人投入全部家当,创建了恒盛制米厂。大批当时被称作“文化米”的精品高粱米就是从这家米厂运往了抗美援朝战场,支援了志愿军的战斗。

虽然记忆模糊,甚至已记不清自己具体的出生日期,但是解放后新中国成立带来的喜悦和振奋,在近百岁高龄的朱泽民脑海里却留有不可磨灭的印记。“我15岁就到铁岭打拼,就我一个人,我得赚钱,养活自己啊,就在一家百货商店做店员。解放后,我和另外3个人合伙,创办了恒盛制米厂。当时我们磨米的机器都是新买的,比别人的都好。算上4个雇员,我们8个人一天一夜就能加工一货车的米。”

在朱泽民的记忆中,时任铁岭市工商联主任对他影响颇深。“当时主任就跟我说,咱们立功的机会来了,咱们不赚钱,也不要赔钱。”朱泽民回忆说。朱泽民的这段回忆是指抗美援朝时期,当时的工商界积极捐款捐物,支持前线。作为当时制米行业的代表,通过工商联组织搭建的桥梁,朱泽民与沈阳军区签署了粮米加工供应合同。“当时我们一分钱加工费都不要,在完成合同之余,利用加工粮食的下角料维持公司的运转。”说起这段经历,朱泽民很自豪地挺了挺胸脯。

1956年公私合营时期,作为行业代表的朱泽民积极响应当时的号召,第一时间完成了恒盛制米厂的公私合营,并代表全县提交了公私合营的合同。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朱泽民兴奋地说,“当时(公私合营时期)我们都高兴啊,愿意公私合营,那时我们都敲锣打鼓、挂彩旗。那会儿我们工商业者都说,我们要赚工作的钱,不赚剥削的钱。”

合营后的企业就是后来铁岭市蔬菜公司附属食品联营公司的前身,朱泽民当时任企业下属六家商店中一家商店的经理。“别的五家商店都不赚钱,就我们赚钱,别人都不给报医药费,我们全体职工的医药费都能全额报销。当时我们商店3名职工患了癌症,花了2万多块,我们商店全给报销。”说起这段经历,朱泽民面色潮红。据朱泽民回忆说,虽然当时企业效益好,但是这2万多的医药费也是难以承担。“我有经济头脑,我和别人签订合同,订购了冻蝉蛹10万斤,每天一车,一斤我就能赚1毛钱,3毛钱的成本,我卖4毛,市场上都抢。”

福不双至,祸不单行,这边刚结算了3名员工的医药费,那边又出了问题。商店的车出了事故,按照当时的规定,朱泽民的商店只需承担20%的责任,但是考虑到肇事员工的具体情况,朱泽民依然坚持商店承担100%的责任,事故产生的全部费用都被他揽了过来。为了解决这笔开支,朱泽民跑到了铁岭市昌图县,那里盛产梨子。“我把咱们的副主任押在那里,我带车拉了1000包梨子回来。”梨子是拉回来了,但是怎么变成钞票是个难题。“当时有人就看我热闹,说老朱这是要喝梨汤啊。我就跟手下的员工说,他们爱咋说咋说,咱不慌,我有办法。”我就把梨都放到了车库里,腊月十五开始,我往外批发,一下赚了10万元。虽然车辆肇事的费用解决了,但是这一次也给朱泽民带来了麻烦。“就因为这事,公司把我归为不服管的人。”

好学习是朱泽民引以为荣的一项本事。当时朱泽民任工商联小组的学习委员,为了组织小组成员学习,他经常到档案室、图书馆借书和查资料,因此也接触到很多文件、材料,相比别人而言,他对形势有着更清晰的了解和判断。

1985年,朱泽民正式从辽宁省铁岭市蔬菜公司附属食品联营公司集体企业退休。今天,虽然受年龄、身体状况的影响,即便在助听器的辅助下,朱泽民的听力仍然大不如从前,但在他片段式的记忆中,朱泽民始终反复提及一句话,“毛主席说过,中国的工商业特别好,工商业拥护党,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