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的基本概念
一、外汇
所谓外汇是国际汇兑(foreign exchange)的简称。外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外汇指的是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狭义的外汇指的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为各国普遍接受的,可用于国际债权、债务清算的支付手段。一般而言,人们通常是在狭义意义上使用外汇概念。
外汇包括以外币表示的各种银行账户(如活期存款账户等)和各种支付凭证(如汇票、银行支票等)。在我国的《外汇管理条例》中就规定了外汇的具体范围,主要包括:
①外币现钞,包括纸币和铸币;
②外币支付凭证或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
③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
④特别提款权;
⑤其他外汇资产。
二、汇率及其种类
(一)基本概念
不同的货币,必然存在着它们之间进行兑换的比率问题。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外一种货币的相对价格,也可以理解为外汇的买卖价格。
外汇汇率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两种表现形式。
(1)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是指1单位(或100单位)的外国货币可以兑换多少本国货币的标价方法。例如,对中国而言,1美元价值人民币8.11元和1欧元价值人民币9.79元是直接标价法;同样地,对日本来说,1美元=112.20日元以及1英镑=200.00日元也采用了直接标价法。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采用这种方法。
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说明本币币值越低;汇率越低,说明本币币值越高。因为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是以本币表示的单位外币的价格。汇率的上升意味着单位外币所兑换的本币越多,本币的币值越低。
(2)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是指以本国货币为基准,本国1单位(或100单位)的货币可以兑换到多少外国货币的标价法。世界上采用间接标价法的国家主要有英国、英联邦国家、美国和欧元区国家,如英镑对其他国家货币往往表示为1英镑兑换200.00日元和1英镑价值人民币12.73元等。美元对其他货币使用间接标价法,但对英镑等几种货币仍沿用直接标价法。
与直接标价法相反,在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说明本币币值越高;汇率越低,说明本币币值越低。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如果将一国货币币值的提高称为升值,则升值意味着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数值的减少,间接标价法下汇率数值的增大;相反,一国货币币值的降低可以称为贬值,这意味着直接标价法下汇率数值的增大,间接标价法下汇率数值的减少。
汇率的变动可以是有政府有关当局明文规定的变动;也可以是由于外汇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所造成的。在英语单词中revaluation和appreciation都表示升值,但前者是法定升值,后者是由市场决定的升值;同样的,devaluation表示法定贬值而depreciation表示由市场决定的贬值。不过很多时候人们也混用。
(二)汇率的种类
1.基本汇率与交叉汇率
基本汇率(basic exchange rate),是指本国货币与外国某种关键货币的汇率。所谓关键货币(key currency),是指国际交易中被广泛运用和持有的那种货币。各国一般都选择本国货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作为基本汇率。在国际金融市场外汇交易业务中,也通常以美元为基础进行各种货币的汇率报价,这被称为美元标价法。
交叉汇率(cross exchange rate),亦称套算汇率。知道基本汇率后,便可从中推算出本国货币与第三国货币的汇率,这种汇率叫交叉汇率或套算汇率。
例如,知道1美元=8.02元和1美元=17.23新加坡元,那么1新加坡元=8.02÷17.23=0.47(元)。人民币与新加坡元由此推算而出。
世界上存在很多个外汇市场和很多不同的货币,在任一时点上,如果货币间的汇率不一致会怎么样呢?显然,这会引发套利活动。在外汇市场上,交易快捷高效,交易成本较低,只要没有人为障碍,外汇套利(或套汇,exchange arbitrage)是非常方便的,这使得不同市场上的汇率差异很快就会消失。所谓外汇套利,就是利用不同外汇市场汇率在某一时点的差异,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以赚取汇率差价的行为。
套汇的一种最简单的情况是在同一时点上,同样两种货币的汇率,在两个市场上却存在差异性。此时套利者可以在两个市场上买低卖高,赚取差价,大量的套汇活动将改变两个市场的供求关系,最终消除两个市场上的价格差异,直到套利者无利可图。这种情形称为两点套汇(two-point arbitrage)或空间套汇(spatial arbitrage)或直接套汇(direct arbitrage)。
复杂一点的情况涉及三种货币、三个市场、三种汇率,从而构成三角套汇(triangular arbitrage)或间接套汇(indirect arbitrage)的情况。但基本原理同上。总之,套汇不仅保持了各个外汇市场上货币价值的一致性,同时也保证了交叉汇率的一致性。
判断有无套汇机会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把三个或更多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按照同一种标价方法列出,然后把它们连乘,若乘积为1,说明没有套汇机会,若不为1,则表示有套汇机会。这一条件也被称为一致性条件或中立条件。实践中,由于存在阻力和时滞(如交易成本、各金融中心处于不同时区和具有不同营业时间等因素),价格差还是存在的,但价格差不会超过套汇成本,否则同样会引起套利活动。
2.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
买入汇率(buying rate)是指银行买入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也称买入价。卖出汇率(selling rate)又称卖出价,是银行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在外汇市场上挂牌的外汇牌价一般均列有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之间的差额称为买卖价差(bid-ask spread)。
在买卖价差基础上可以计算得到价差率(bid-ask margin),即(买卖价差/卖出价)×100%。价差率的高低衡量了银行交易成本以及与该外汇交易相关的风险。一般交易量高、汇率波动率低的货币的买卖价差率较低。
3.开盘汇率和收盘汇率
在外汇交易市场上,每个交易日中汇率其实是不断变化的,根据营业时间,汇率可以划分为开盘汇率和收盘汇率。开盘汇率又叫开盘价,是市场刚开始交易时使用的汇率。收盘汇率也叫收盘价,是一个营业日结束时所使用的汇率。
4.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
名义汇率(nominal exchange rate)是银行买卖外汇的汇率或一般市场汇率。
实际汇率(real exchange rate)是名义汇率用两国物价水平调整后的汇率。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ε为实际汇率;e为直接标价法的名义汇率;Pf为外国物价指数变动,,为比较期的物价指数,为基期的物价指数;Pd为本国物价指数变动,为比较期的物价指数,为基期的物价指数。
从式(2-1)可以看到,实际汇率等于名义汇率用外国和本国物价之比调整后的值。实际汇率使我们能够完整地测度两国产品相对价格竞争力的强弱。根据上述公式,ε上升表示本国货币实际贬值,即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高的价格竞争力;反之,ε下降则表明本国商品在价格上相对竞争力减弱。由此,作为经营者,可以通过计算ε来分析自己的产品是否具有价格的竞争力。作为政府的决策人来说,在分析外汇政策时,如果ε小于1,如考虑促进出口,在不考虑别的国家的前提下则需要采取贬值的外汇政策。
除此之外,还存在用其他方法定义的实际汇率。例如,令实际汇率=名义汇率×(外国工资率/本国工资率)。这是用劳动力成本衡量的实际汇率。同样,实际汇率上升代表本币实际贬值,本国产品国际竞争力上升。
5.有效汇率
有效汇率(effective exchange rate, EER)是指本国货币对挑选出的一组外币的汇率的加权平均数。在外汇市场上,各种外国货币汇率的变动趋势往往是不一致的。因此,当一国货币对某种外币的汇率升值时,它对另一种外币的汇率却可能贬值,或虽然同时升值或贬值,但幅度却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仅仅考察分析本国货币与某一种外币的汇率变动并不能准确地把握本国货币汇率的变动趋势。此外,仅凭现有的双边汇率不能从整体上获得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竞争力的大小,作为当局来说它无法执行正确的外汇政策,无法判断现有的双边汇率水平是否有利于本国的经济发展。有效汇率指标能弥补这一缺点。
有效汇率的计算方法是,首先,要挑选出一组货币,这一组货币也称为“货币篮子”。选择“篮子”里的外币必须是本国的对外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货币。其次,因为是加权平均,所以要选择权数。权数的选择通常由各“篮子”外币在本国进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来决定(这样选择的权重侧重于反映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总体竞争力情况)。加权平均的方法有算术平均法、几何平均法等几种,如在算术平均法下,有效汇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EER为有效汇率;ei为本国货币对i国货币的汇率(直接标价法);qi为贸易权数,即本国对i国的出口贸易额占本国全部对外贸易额的比重。
在实际计算的时候,为了避免不同货币加总的困难,通常选择一个基期作为参照物,ei其实是对基期汇率的比较,由此得到的EER是一个指数(就像价格指数那样)。比如EER=105,表示相对于基期水平(设为100),比较期间的有效汇率上升了5%(如果在公式中的汇率是直接标价法汇率,则EER上升表示本币总体上贬值;若使用间接标价法,则EER上升就表示本币升值了)。
在式(2-2)的计算中,若所使用的汇率是名义汇率,则由此得到的有效汇率就是名义有效汇率(nominal EER, NEER)。若公式中的汇率是实际汇率,则得到的有效汇率就叫作实际有效汇率(real EER, REER)。REER可以反映比较期内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相比基期是提高还是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