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经失败了,多试一次又何妨
我们往往会因为某一次失败而产生心理阴影,陷入连续失败的怪圈。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接二连三的失败,它会让人形成一种“失败的惯性”。
下面这个案例就证实了这种“失败的惯性”。
一场大火把一家剧院烧毁了。
在清理火场时,人们看到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临时被拴在一根细小木桩上的一头大象居然也被活活烧死了,而这根木桩并不十分牢固。
大象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在大火中挣脱木桩,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
心理学家在事后的调查中发现,马戏团是这样训练大象的:当大象年幼时,驯象员把它拴在一根粗大的木桩上。天性好动的小象自然不甘心被束缚,一心想要挣脱木桩,无奈自己力气很小,努力多次无果,便感到气馁,久而久之就不再去尝试了。于是,小象便产生了这样一种想法:凡是类似木桩的东西,不管是粗大还是细小,自己都无力挣脱,所以也不必尝试。
大象的这种表现,在心理学上属于典型的“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这一概念的提出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1967年的一个实验。
塞利格曼把一只狗关在一个装有蜂鸣器的笼子里,只要蜂鸣器一响,他就用不足以致命的电流电击这只狗。起初,狗难以忍受电击,便在笼子里上蹿下跳。多次实验后,狗发现自己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躲避电击,结果只能痛苦地抽搐。
在接下来的实验里,塞利格曼把笼子的门打开,在蜂鸣器响过之后并未立即实施电击。然而,这条狗非但没有从笼子里逃出来,反而在大门敞开的笼子里等待痛苦的降临,甚至没等被电击就倒地抽搐。
实验中的狗由于受到多次电击,而每次反抗都以失败告终,从而在内心形成了一种消极的判断,不再反抗。塞利格曼将这种自我放弃的行为称为习得性无助。
人常常会在失败中形成消极的观念,认为“我不行”“我做不到”,甚至有人说“我一次都没有成功过”。那么,这种观念和习得性无助有没有关系呢?
1975年,塞利格曼请一批大学生作为被试,做了下面这个实验。
塞利格曼将这些被试分为三组,给予他们不同的任务:让第一组被试听一种噪声,不管这组被试如何抗议,这些噪声都不会停止;让第二组被试也听这种噪声,不过,如果他们抗议,这些噪声就会停止;第三组是实验对照组,不必听噪声。
在这些被试在各自的条件下待过一段时间后,研究人员即安排他们进行另外一个实验:在各自的实验室安装一个名为“手指穿梭箱”的实验装置,让被试把手放在穿梭箱的左侧,同时释放强烈的、持续的噪声。当然,这个穿梭箱还有一个被试并不知道的功能:如果被试把手放在穿梭箱的右侧,噪声就会停止。
结果发现:在第一个实验中,能通过努力使噪声停止的第二组被试和未听噪声的对照组被试,在第二个穿梭箱的实验中学会了把手放在穿梭箱的右侧,使噪声停止;而第一组被试自始至终都把手放在穿梭箱的左侧。
实验结束后,研究人员问第一组被试:“为什么在第二个实验中不想办法消除噪声呢?”第一组被试回答道:“反正也是没用的,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可见,失败的根源并非能力、智力不及,也并非时运不济,而是接二连三的失败会让人失去改变现实的信心和勇气,以至于进入了失败的怪圈。
要走出“失败的惯性”,最重要的是要改变人们对失败的认识。人们总是用鲜花、掌声迎接成功者,但成功的路却很坎坷、崎岖;人们总是用责怪、嘲笑对待失败者,但失败中蕴藏着希望、孕育着胜利。生活需要不屈的精神,人总是在错误中成长。生活,就是在磨难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