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4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的补充

综上所述,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只是确定了国际贸易相对价格的一个合理范围,而没有解决具体贸易条件的确定问题,这后一问题一直到19世纪中叶,才由英国经济学家穆勒解决。

知识小专栏1.5

约翰·穆勒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学家、逻辑学家。据《穆勒自传》记载,他三岁开始学希腊文,读《远征记》《对话录》《回忆录》等书。八岁开始学习拉丁文,并当妹妹的老师。13岁时开始学习政治经济学,并结识了李嘉图,他的读书笔记就是他父亲《政治经济学要义》的基础。到14岁时,他的教育基本结束。穆勒回忆说:“由于父亲的教导,我开始(受教育)的时间比同代人早25年。”

历史上神童或天才相当多,但最后成功者并不多见,穆勒是一位成功的天才。他是李嘉图之后最伟大的古典经济学家,也是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曾任东印度公司官员。他的主要著作有《略论政治经济学的某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政治经济学原理》等。其中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是当时广为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

(本文由作者改编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穆勒极力宣扬自由贸易对一切国家都有利的观点,他接受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抛弃了其中包含的劳动价值论,代之以生产费用论和供求论。他在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的第3篇第18章中,采用比较劳动效率优势分析法重新表述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之后,进一步探讨了具体贸易相对价格的确定问题。穆勒认为,“一个国家的生产物总是按照该国的全部出口商品恰好抵偿它的全部进口商品所必须的价值,与其他国家的生产物相交换。……所有的贸易,不论是国家之间的,还是个人之间的,都是商品的相互交换,在此互换的过程中,各个国家或个人所须出售的商品也就构成了他们的购买手段:一方的供给构成了他对另一方所提供商品的需求。因此,供给和需求不过是相互需求的另一种表述。从而,所谓价值将自行调整以使得供给与需求相等,实际上就是说,价值将自行调整,以使一方的需求等于另一方的需求。”简言之,也就是说,贸易双方相互需求的价值应当均等(这被后人称作“相互需求方程”)。

在李嘉图贸易模型的前提假设下,当两国存在互惠贸易的基础时,如果两国规模相当,并且需求偏好相同,则在可以自由贸易的情况下,两国应当进行完全的专业分工(比如A国完全专业生产X产品,B国完全专业生产Y产品),这样可以把两国的“总蛋糕”做到最大,然后在合理的贸易条件范畴内进行互惠贸易,以使得两国从分工贸易中的总得益达到最大(至于每国各能从中分享到多少贸易利益,则取决于具体的贸易条件)。问题是,在这种完全分工情况下,具体的贸易条件究竟是怎样确定的呢?穆勒认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这取决于两国各自的生产能力及其对于另一国产品的“需求强度”,并最终取决于两国“相互需求”的均衡。

表1.4给出了A、B两国生产X、Y的劳动生产率,可以看出A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X,B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Y。A国的国内交换比率为1X=1.5Y,B国的国内交换比率为1X=2Y。如果A国在国际市场上能够用1X换取多于1.5单位的Y,A国就会开展国际分工与贸易;同样,如果B国能以少于2单位的Y来换取1单位X,B国也愿意开展国际分工和贸易。因此,A、B两国两种产品的国内交换比率就是它们开展国际分工和贸易的上下限,如图1.4所示。

表1.4 贸易条件的确定

图1.4 国内与国际交换比率

在由比较优势理论决定的两国交换比率的上下限内,实际均衡贸易条件是由两国相互之间的需求强度来决定的。如果对方对于本国产品的需求强度大于本国对对方产品的需求强度,那么,交换比率就接近于外国国内的交换比率,本国获得较多的贸易利益;反之,交换比率就接近于本国国内的交换比率,外国获得较多的贸易利益。

假定A、B两个国家都是大国,下面利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来分析A、B两国贸易平衡时的交换价格决定问题。

图1.5中,SX、DX分别为A、B两国X产品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纵轴表示X产品的相对价格,横轴为X产品的产出数量。在封闭经济条件下,A点是A国X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均衡点,此时X产品的相对价格为P1,如图1.5(a)所示;A′是B国X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均衡点,此时X产品的相对价格为P3,如图1.5(c)所示。开展贸易后,X产品的相对价格将界于P1与P3之间。当相对价格高于P1时,A国将提供比其需求更多的X产品,并将多出的部分出口;另一方面,在相对价格低于P3时,B国对X的需求将超过本国所能生产的数量,将进口X产品以满足这部分超额需求。

图1.5 贸易均衡时产品相对价格的局部均衡分析

相对价格P2是A国X产品出口数量(A国的供给量-需求量)等于B国X产品进口数量(B国的需求量-供给量)时的价格,也就是贸易均衡时的相对价格。当相对价格PX/PY>P2时,A国X产品的出口供给将大于B国的进口需求,X产品的相对价格将向P2回落;反之,X产品的相对价格将回升,直至重新达到均衡价格。

本章小结

重商主义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一方得益必定使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者则减少财富。其政策主张是国家干预贸易以鼓励本国商品出口和限制外国商品进口。尽管重商主义思想和政策主张有其局限性,但对后来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绝对优势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和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处于绝对劣势的产品。贸易的双方都会从中获益。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则更进一步,认为贸易的基础是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而非绝对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不同。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所得。

穆勒从需求角度补充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交换价格即贸易条件取决于两国各自的生产能力及其对于另一国产品的“需求强度”,并最终取决于两国“相互需求”的均衡。

思考练习

1.根据重商主义的观点,一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在两国模型中是否可能?为什么?

2.假设A、B两国的生产技术条件见表1.5,那么两国还有进行贸易的动机吗?解释原因。

3.有比较优势的一定有绝对优势,但有绝对优势的不一定有比较优势。对这句话进行分析。

4.本国生产足球的单位劳动投入为6,生产篮球的单位劳动投入为2;外国生产足球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生产篮球的单位劳动投入为4。

表1.5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1)本国在哪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为什么?

(2)对本国和外国而言,用足球表示篮球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3)在贸易均衡状态下,篮球的价格区间应是多少?

案例讨论

越南取代中国成耐克鞋最大生产基地

耐克的运动鞋都是外包生产的。历年年报显示,2001年时,中国生产了其40%的鞋,在各国排名第一,而越南只占到13%的份额;到了2005年,中国的份额降至36%,还是排第一,越南升到26%,排第二;在2009年,中国和越南并列第一,都是36%;到了2010年,越南生产了37%的耐克运动鞋,份额跃居第一,中国生产了34%,结束了10年老大位置,退至第二。

运动鞋对劳动力成本比较敏感,企业必须把劳动力成本控制在24%以内,才能有竞争力。所以,过去的30多年,耐克的生产基地就像候鸟一样,顺应各地成本的变化,不断地迁移。

据耐克公司网站介绍,最早耐克的工厂设在日本,随着日本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以及日元的升值,生产基地移到了韩国和中国台湾。后来韩国和中国台湾的成本上来了,耐克开始把生产基地迁至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同时调研未来的长期的生产基地在哪里,在比较中国和印度之后,选择了中国。1981年,耐克开始在中国生产运动鞋。接下来的30年里,中国很快成为耐克运动鞋的最大生产国,直到2010年被越南超过。

(本文由作者改编自:黄晨.越南取代中国,成耐克鞋最大生产基地.财新网,2011-06-29.)

思考:试用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对本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