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以俄制德黯然收场
为应对胶州湾危机,曾与俄国签订密约的李鸿章夜访俄国领事馆,积极谋求以俄制德。却没想到,德皇与沙皇已达成秘密交易,瓜分中国的大幕悄然开启。《胶澳租借条约》签订三年后,李鸿章的生命也走到尽头,至死不能瞑目……
“巨野教案”(1897年11月1日)发生后,在汉口的德国公使海靖,7日向总理衙门发出抗议照会,9日赶到德国东亚舰队所在的吴淞口。此刻,奉德皇密令的司令官棣利斯正准备率舰队于次日拔锚北上。海靖向棣利斯表示,他会在谈判桌上为棣利斯争取时间。
13日,海靖夫妇乘船北上,海靖夫人在日记中说:“这是一场非常愉悦的海上航行。……埃得蒙多在一旁反复斟酌给总理衙门去函的语调。当行驶到离胶州差不多的纬度时,我们眼巴巴地瞅着胶州的方向,心里默默地期盼德国国旗将在不久之后从那里冉冉升起。”
14日,德军占领胶州湾。清政府总理衙门获悉后,积极谋求与德方谈判,德方以公使外出为由拒绝马上谈判。的确,当时海靖夫妇正在返回北京的路上。14日晚,他们在渤海海峡遭遇强大的风暴,海靖夫人在日记中写道:“这是让我终生难忘的惊悚时刻。”
对于中国来说,由“巨野教案”引发的“胶州湾事件”,又何尝不是一场强大的风暴!
为应对危机,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谋求以俄制德,于15日夜访俄国领事馆,“以中国政府的名义恳切地乞求俄国支援”。俄国公使巴夫洛夫答应向国内发电派舰队赴胶州湾压德国退兵。
事后证明这纯粹是敷衍,因为德皇与沙皇已达成秘密交易。
沙皇尼古拉二世(1868~1918)
早在1897年11月6日,当德皇威廉二世命东亚舰队兵发胶州湾之后,处事谨慎的首相何伦洛熙就向威廉二世建言,按照以前达成的默契,得到俄国赞同的答复以后再动手才行。
这是因为,早在1896年8月,俄国公使喀西尼就通告德国驻华公使海靖,俄国政府对胶州湾的权利已经得到中国政府的保证。其背景是:俄国借“三国干涉还辽”(1895年,俄、德、法要求日本归还中国辽东半岛)有功,向清政府索取了俄国舰队在胶州湾越冬的特权。
就在“三国干涉还辽”期间,威廉二世致信沙皇尼古拉二世:“如果俄国期待在中国获得部分领土,德国将乐意提供帮助。不过前提条件是,俄国也应该同意德国在不妨碍俄国利益的时候,在某个地点取得一个港口。”尼古拉二世表示“绝没有任何反对”。(《胶州湾事件缘起、交涉及症结》马勇)
补充说明的是,威廉二世与尼古拉二世是亲戚关系。威廉二世的妈妈是英国女王的大女儿。尼古拉二世的岳母是英国女王的二女儿。威廉二世与尼古拉二世是表兄弟。
那时,李鸿章对俄国甚为倚重。早在1896年5月,他在赴俄国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时,代表清政府与俄国秘密签订了《御敌互相援助条约》,第三款规定:“当开战时,如遇紧要之事,中国所有口岸,均准俄国兵船驶入,如有所需,地方官应尽力帮助。”
德皇威廉二世(左)和沙皇尼古拉二世(右)互换制服和帽子合影
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又称《中俄密约》)第三款规定:“当开战时,如遇紧要之事,中国所有口岸,均准俄国兵船驶入,如有所需,地方官应尽力帮助。”
关于密约的传闻,让德国一时摸不着头脑。后来“一再有人声称,胶州湾已经被租借给俄国,或者说,俄国以其他方式获得了对该海湾的要求权。这些信息使德国政治领导人深感不安,因为考虑到胶州湾有可能对欧洲政治局势产生可怕的反作用(法国与俄国的接近),所以必须避免与俄国的对立。”(《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与抵抗》【德】余凯思)
1898年法国漫画“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围在“中国大饼”边的,自左至右分别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德皇威廉二世、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法国女郎、日本武士
基于此,威廉二世于同年8月访俄,密谈胶州湾问题。“尼古拉二世表示,俄国在没有取得一个心目中已经决定的更北的海口前,还有意保证在该港的进出。但允许德国共同使用。在它撤出时,不反对把该港交给德国占领。两国君主对于使用胶州湾达成了私下谅解。”(《十九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沿海港湾的活动》姜鸣)
9月21日,德国正式通知俄国,德国舰队拟在胶州湾过冬。10月1日,海靖将这一决定通告总理衙门,总理衙门立即予以拒绝。
当德国诉诸武力侵占胶州湾(11月14日)后,也担心俄国干涉。但俄国虚晃一枪(18日俄国公使通知总理衙门,俄国舰队已接到驶往胶州湾的命令)之后,很快又改变了主意(20日俄国公使通知总理衙门命令撤销),这让指望“以俄制德”的李鸿章十分失望。
清政府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图为他1896年出访欧洲时所摄
不难看出,李鸿章让俄国给“涮”了。
11月7日,威廉二世向沙皇致电:“根据我们在彼得霍夫会谈的精神,我想您肯定会赞成我所采取的派遣德国舰队前去胶州的。”沙皇当天回电:“我既不赞成,也不反对您下令派遣舰队到胶州湾,因为我最近才获悉这个港口仅在1895~1896年暂时属于我们。”
一天后,形势急转直下。俄国外交大臣穆拉维约夫提出“优先投锚权”,实际上是想收回沙皇所说的“暂时停泊权”。俄德关系骤然降温。威廉二世说:“外交上的冷漠对峙是暂时的,俄国不会因此而与我们交战。……眼下特别应当注意软化俄国人的神经。”
22日,德国海军在基尔港举行新兵登舰仪式,恰值俄国巡洋舰队在附近停泊,威廉二世特命主持仪式的亨利亲王邀请俄舰司令乌赫托姆斯基出席。当俄国官兵登上德舰时,德国水兵连呼三声沙皇万岁。威廉二世提议为德意志帝国海军的名誉上将——沙皇尼古拉陛下,为德俄两国舰队在海上的战斗友谊干杯!(《胶州湾事件》于佐臣)
一时间,友好气氛达到高潮。亨利亲王向俄舰司令询问对胶州湾一事的看法,乌赫托姆斯基答道:“我们对这个港湾不感兴趣。”威廉二世大喜,马上回访俄国巡洋舰队,并亲自升起一面俄国海军军旗。
很快,俄国人不再提“优先投锚权”,暗示说,他们将谋取一个能替代胶州湾的新港口。而俄国此前的动作,在历史学者姜鸣看来:“不过是想以此来换取德国对俄国占领中国其它海军基地的承认。”
12月18日,俄国军舰闯入旅顺港。威廉二世次日即向沙皇致电祝贺。十几天后,李鸿章问俄国公使巴夫洛夫何时撤兵,巴反问:“德国何时从胶州湾撤兵?”
言外之意,只要德国占据胶州湾不走,俄国就将长期停驻旅顺口。正像“李鸿章时代”的其他败棋一样,“以夷制夷”屡试屡败,卒之未尝一收其效,而往往因此之故事,所失滋多,盖缘此。”(梁启超语)。
恶例已开,清政府已无法回绝。此后,瓜分中国,大幕开启:俄国强租旅顺、大连湾,英国强租威海卫,法国强租广州湾……
再说李鸿章。《胶澳租借条约》签订三年后,1901年11月,他的生命也走到尽头。在辞世前几个小时,俄国公使还逼他在出卖东北的条约上画押,但他拒签了。此前,他刚刚在《辛丑条约》上签字,回来后大口吐血。
临终前,李鸿章挣扎着全部力气作诗一首:“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了,请君莫作等闲看。”
11月7日,78岁的李鸿章在北京贤良寺魂飞魄散。死之前,已经穿上寿衣的他忽然睁大眼睛,嘴唇喃喃颤动,两行清泪缓缓涌出,至死不能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