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成长,职场的正确打开方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其实职业生涯早就开始了

职业选择=实力+机遇+准备

我们今天的生活状态,其实都有源头可以追溯。

工作之后已经很少想起实习时候的那些事情了,顶多会在听到某家公司名称的时候,心里隐隐泛起一丝亲切感,想起一些遇到的人,周围好吃或不好吃的饭,以及没完没了要整理的文档和让人压力山大的cold call(陌生电话)。

虽然现在回想起来,实习时的工作大多是琐碎重复的,有的甚至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多亏了当初在各行各业的不断试错,才让我了解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往大了说,那些实习经历,让我开始对这个世界、社会、商业如何运作,有了最粗浅的认识。对个人来说,那些实习也是一种自我探索,让我清楚了自己在不同压力下的表现和状态,看到了更多面的自己,逐渐弄懂自己更喜欢什么,在意什么,适合怎样的工作环境和节奏。

后来在很多场合,无论是公开分享还是私人闲聊,我都会和还没有工作的小朋友说,在校期间的试错成本小,有机会的话尽量多做一些不同的实习。因为实习意味着,你踏入了这个现实世界。

但很多人在进入职场前,无论是信息知晓还是心态,都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我自己,还有身边的朋友就经历过这些。

第一个故事:

朋友之前带的实习生实习期要结束了,所以他需要招个新的实习生。朋友所在的公司是非常知名的大外企,实习生的工作内容虽然偏向辅助,但也不是无意义的打杂,整理整理文档PPT,也能学到不少东西。本来又招到了新的实习生,结果在入职的前一天,新实习生给朋友发了短信说,学校临时有个年底活动要参加,需要花时间准备,所以就不去实习了。

第二个故事:

我在几个群里帮朋友找实习生,消息发出去之后,有人陆续联系我。有一位同学在我把公司情况和JD(职位说明书)发给Ta之后,问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一个月多少钱。

第三个故事:

小学妹明年毕业,今年面临找工作。她实力不错,毕业于名校,成绩好,奖项、实习经历都拿得出手,她大致也知道自己想去外企。但是校招进行到了快12月份,她只经历了一次群面,而且在这次群面中存在感不够,对不同类型企业的招聘节奏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她并不慌,因为她觉得周围同学好像也都是这样的。慢慢找,到明年春天还有不少企业招聘吧。

这三个故事,虽然都是个例,但结合在一起看,会发现很多人在进入职场之前对职场缺乏基本的了解,没有方向感。

这些人当中一小部分人实力不错,机会把握的又好,懵懵懂懂也进入了不错的领域,但剩下实力和机遇都没那么好的人多半是误打误撞进了职场,工作内容、职业性质也由不得自己选择,只能指望着下一次跳槽:因为他们不知道职业选择还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

尽量不要让自己处于选择中被动的一方。找实习,去实习本身并不难,难的是了解每次实习的目的是什么,打算通过实习获得什么样的经历,实习之后怎么平衡工作和学校里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以及这份实习对未来的职业选择的影响。这些,都是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的准备。所以其实职业生涯,在你还没踏出校门的时候,就开始了。

说回刚才的三个故事。

1.生活是多选题,不是单选题

你拖延的、逃避的,总有一天会用其他的方式转回来。在学校里就兼顾不好学习、实习和生活的人,工作之后同样要面临怎么兼顾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生活和工作的问题。

我在学校念书时,周围的同学没有一个是单程处理事情的,基本都身兼多职。学习、科研实习、社工一样都没落下,忙碌而充实。没有时间看书就在去实习的路上抱着Kindle(阅读器)看;没有时间整理社团工作计划就早上五点爬起来做表格回邮件;没有时间备课就在洗澡的时候想好备课的框架,这样打开电脑就能写;平时实习没有时间看书写论文,就周末起个大早去图书馆。除了必须待在实验室的同学,其他同学基本都练就了一番这样的技能。

工作中,在自己忙得不行,累得要死的时候,总有大神气定神闲,任何时候,做任何事几乎都完美收官。

为什么这些人工作效率这么高?因为他们在学校里经历过各种事情交织在一起的情况,已经练就了一番高效利用时间,合理安排优先级,提高工作效率的本领。

2.如果你什么都还不会,就不要先谈钱

不先问问实习的具体情况,能学到什么,自己是否能够胜任,上来径直就问实习工资,这其实是目光短浅的表现。非技术类的实习岗位,工资基本是差不多的。大多数实习职位基本都是一两百,一周四天实习的话,一百和两百之间,是一千六和三千二的区别。实习中,积累经验、了解职场,都比每月拿一千六还是三千二重要。

3.不要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觉得世界安好,一切无恙

事实是你若盛开,清风不会自来。如果你只是需要一份工作,当然不必多准备、多了解。可如果你需要的是一份理想的工作,机会是有限的。你不是和自己的同学竞争,是放在社会上,和其他更多优秀的人去竞争。尝试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其他同龄人在做什么,校招的各个时间段安排,面试的技巧,才有底气拿下心仪的职位,让自己成为掌握主动权的一方。

校招这场战役,你知道多少?不少同学都没有太多意识。通常都是看到身边同学都开始准备了,自己才匆匆忙忙制作简历,参加宣讲会。但比起准备早的同学,你已经落后了。

一般说来,7月毕业的话,前一年的8月底就会正式吹响号角。各大求职论坛、公司宣讲会、学校求职讲座都会陆续进入大家的视野。倒推的话,在8月底之前至少要完成两到三版简历修改。对群面、笔试、单面都有个粗浅的了解和尝试,时间节点就要再提前一两个月。如果有同学希望能够参加一些大公司的暑期实习,得到转正机会,那么在3月份就要开始准备实习的事情。而如果希望自己有多方面不同的实习经历,那就需要更早准备了。

我在本科阶段基本没有过什么实习经历,读研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这方面的短板,于是在离毕业还有一年多的时候提前准备,努力抓住各种机会,把心中想从事的职业,HR(人力资源)、外企业务部门、咨询公司、基层政府、NGO(非政府组织)、教师,挨个试了个遍。

也正是因为离毕业还有一年多的时候就开始提前准备,所以在大多数人开始准备的时候,我已经积攒了不少经验和教训,并且知道什么更适合自己,及时调整斩获了一些offer(录用通知),并从中挑选了最满意的一个。

看到的是运气,看不到的是背后的付出和准备。

那些年实习教会我的——BAT篇

每份经历对我来说都独一无二,但对当时还在象牙塔里的我观念上冲击最大的,还是第一份实习。

我做过很多实习,五花八门:去基层实践挂过职,教过英语写作,在互联网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首字母缩写)的某家待过,去过某家知名咨询公司,也在某500强科技巨头公司打过酱油,期间还穿插着一段NGO打杂的经历。每份经历对我来说都独一无二,但对当时还在象牙塔里的我观念上冲击最大的,还是在互联网某公司的实习。

当时我第一次找实习,过程并不像我想得那样顺利。面试了这家公司的另一个岗位后,却意外接到了该公司HR实习生的职位。

按照当时的员工量级,这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并不算大,工作内容简单分为招聘、入职离职、培训、绩效薪酬、员工关系几大块。我所在的是运营组,主要负责员工的入职和离职手续办理。组里有几名员工,还有好几个实习生。新来的老板是从外企高薪挖过来的,刚来不久,还没有完全适应接地气的互联网公司。

刚接触的时候,我并不是很喜欢她,总觉得全身上下透露着一种因精明世故而带来的侵略性。但这么多年过去后,再回想起来,才认识到那段实习里学到的东西都是和她有关的。

1.流程管理,是一种意识

我第一次对流程有切身的体会,是下面这件事。

当时我们组负责办理入职,每周都会在固定的一天集中进行新员工入职手续办理。因为互联网行业员工流动性大,所以每周会有少则几十名,多则好几百名的新员工入职。每个新员工会领到一个袋子,里面有基本信息表格,盖了公司抬头章的空白合同,还有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材料。因为公司分好几个不同合同主体,所以空白合同盖不同的抬头章。在办理入职的时候,新员工需要填好自己的地址,签名,然后我们负责加盖对应抬头的公章,保留一份,另外一份发放给员工。

最初,我们一组人坐在会议室里,把大家填完后一窝蜂交过来的合同先收齐,之后分成不同的合同主体进行分类、盖章,然后通知新员工领取盖完章的合同。通过几个人的配合,倒是也挺快的,只不过有时候两百人入职的话,中午常常忙到快一点。我们没觉得这是一个太大的问题,除了吃饭晚点。有时候怕新员工等太久,就让一部分人先回去,后续打电话通知他们过来领取。

新老板来了之后观摩过两次,后来找我们每个人谈话,说是否有可能改进这个流程。当时大家的想法是我们已经够快了,再改又能节省多少时间呢?没有人想要去改,直到她拍板要求我们下一次必须那么做,我们才不情愿地试了新流程。

新流程只动了一个部分,就是让员工们按合同主体分批交过来。先把A公司的交来,拿着A公司的章盖;之后再收B公司的合同。这样就节省了过去收集合同之后的二次分类,以及盖不同章之间的切换时间,并且还省出了一个人。在盖B公司章的同时,这个人就可以负责发放盖完章的A公司合同。

这次的确办理很快,虽然也是两百人,但不到十二点就完成了。我们熟悉新流程后,同样数量的新员工入职,最快可以十一点多就可以办理完,比以前节省了近40%的时间。

如上图所示,新流程其实只动了一步,就提升了效率。有人会说,不就一步嘛,有什么难的?我想起来一个段子,电器坏了请专业师傅来修,师傅画了个圈搭了根线,就收费200元。但其实20元是画圈搭线,剩下的180元是知道在哪里画圈。

这看似轻巧的一个步骤,背后体现的是扎实的流程意识。流程每个职场人都懂。但做事有流程意识,理清楚每个环节的职能和意义,找到整个流程中不合理的部分,用合理的方式去替代,这些不是简单一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的,需要长期的训练和经验积累。

那些为了树立流程意识,而刻意为之的流程,不能够算作真正有流程意识。因为流程意识的目的在于提高效率,节约时间、人力资源,而不是把一切事情繁复化。

2.做扎实每一件事情,其实并不容易

我实习结束的时候,按惯例老板和我进行离职谈话。因为办理入职手续时,我看过她的履历。我问她,工作时间不算特别久,作为一个专业不对口的人,她是如何做到这个位置的。

她大致的意思是:她并没有计划很多年之后一定要发展的方向,但她当下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扎扎实实的。当时听到这个,我觉得很虚,并不是我想要的更有启发性的答案。

现在我工作也有几年了,回想起这个答案,反而更加理解了。扎实这个词,确实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不浮于表面,真正沉下心去踏踏实实做每一个项目,琢磨每一份报告,研究每一个系统,一点点积累进步。然而做起来其实并不容易。

更常见的情况是,我们急于求成,通过跳槽来获得涨薪;做职业的经理人,却不够了解生意,也不愿意花时间在那些需要长期坚持的根本性的东西上;追求能够短期见效的方案,精于技巧而忽视内功。其实有时候,慢慢来,会比较快。

这次实习经历,是我职业生涯的起点,影响了我多年之后的职业道路和选择。比如发现自己对业务部门更感兴趣,而非职能部门,还有不同公司文化和工作方式对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塑造。用现在一个过来人的眼光去重新回想审视这些实习经历,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当年的每一段经历,都给了我一个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

我一直相信,每一份经历,每一个遇到的人,每一件发生的事,都会或明目张胆或潜移默化,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简言之,今天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其实都有源头可以追溯。

虽然很多细节都记不起来,以为自己早已忘了。但实际上,在某个恰当的时刻,它们都会跳出来,电光火石般把零散的所有事情串起来,然后当年那些不明白的,不能理解的,都会豁然开朗。

原来它们一直都在,从未离开。

那些年实习教会我的——咨询篇

也正是在接触了咨询之后,我开始知道,并不是看上去很棒,人人都想要的工作,就一定适合自己。

看了一本哈佛MBA写的书,书中讲述了MBA的学生毕业之后,大多首选华尔街投行等机构,然后是咨询,剩下百分之二三十再去科技、零售、NGO等公司、组织。

我因此回想起了自己在咨询行业的那段实习。我的诸多实习中,数咨询这段最特别。难度上,要属比较难找的一份实习;时间上,可能是我所有实习经历中最短的;就经历来说,也不是那么愉快。

因为本科在一所普通重点高校念的,那个年代资讯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唾手可得,周围也基本没有这样的气氛,所以对咨询知之甚少,加上那时候一心扑在翻译上,并没有考虑过其他出路。

后来通过推荐免试进入清华读研,才发现自己不适合做翻译。于是开始找实习机会,才真正开始接触、了解咨询行业。每次参加和咨询相关的宣讲会或是经验分享会,见识到人山人海的场面后,渐渐知道了,虽然知名咨询公司大多只接受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的学生,但对于这些学校的同学来说,进入知名咨询公司实习也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对没有任何实习经历的文科专业的我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前两年,我没想过能去咨询公司实习,也几乎没怎么准备,更没有先从其他小的咨询公司入手积累经验之类的意识。到研二快结束,准备校招的时候,我才正儿八经拿起一些诸如Case in Point,Ace Your Case之类的书看,开始准备案例。

对我这种没学过统计或是微观宏观经济学的人来说,第一次看到书中案例时,还是挺震撼的。像是打开了一扇门,接触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几乎每天早上起来看一个小时的案例,看多了发现逻辑都是相近的。都是从目的出发,逐渐缩小问题范围,定义问题是什么,一步一步把问题分解,转换成一些已知信息的利用。

某天我看到一家知名咨询公司在招PTA(非正式实习生)的时候,就寄了份材料过去。要求准备的材料对于实习申请算是比较复杂的了,除了简历,还需要成绩、获奖证书复印件等。两周之后的一个晚上,我接到HR的电话,约晚上8:30到9:30之间进行电面。我当时心想真不容易啊这一行,没听说过这么晚面试的,连HR晚上7:30都在工作。

晚上9:00左右我接到了电话,对方是一个女咨询师。简单自我介绍并提出几个行为性问题之后,她就给了我个小的案例分析,关于罐装啤酒的。对方要求不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而从供应商的角度分析。我很快就给出了面试官想要的答案。接下来又是模拟打陌生电话。受一些面经(面试经验)影响,我自称是行业协会的,问了N个周边的问题,打算找出相关量自己计算数据。

面试官人很好,很耐心地给我讲了下陌生电话的一些注意事项和原则,比如应该直接告知是咨询公司,不要谎报身份去拿数据。

之后有天中午接到HR电话,说电面过了,这两天有个案子比较紧急,下午就可以开始实习。虽然我下午还有个面试,但激动的心情冲昏了大脑,我直接说好,她马上和我说稍后案子的分析师会联系我。

20分钟之后,我接到个从香港打来的电话,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找到纸笔,对方已经在跟我讲案子的背景了。听了十来分钟,我好多没听懂,只听到了每一个点的总结部分。然后我大致明白了他讲的什么内容并跟他确认;接着他说发个邮件给我。

我用脑袋夹着电话边问他问题边记录,另一只手抓iPad刷邮件。最后确定由我来打行业的排名前100名公司的陌生电话。

除去下午三点的面试,对方分别在一点、四点、五点的时候联系我。一天半就这样被夺命连环Call分割成了若干时间节点。除了压力大以外,打电话时也很头疼,说真实身份没有人有耐心倾听,也没有人有义务告知一些公司内部的信息。另外虽说是行业前一百,基本排名20之后就没有什么像样的公司了,很多网上都难以搜到电话。慌乱而烦躁地度过几个小时后,手机又响起了。我尴尬地表示没有数据,对方终于松口表示,先不用打了电话了,他想想别的方法。

虽然我之前有心理准备,还是觉得撑不住了。神经在陌生电话和正常的生活还有各种面试之间拉扯,有种要分裂的感觉。第二天下午收到邮件周末要去公司报到培训,虽然我犹豫要不要去,但出于对咨询的好奇,还是去报了到。

邮件中要求到公司的穿衣风格是Business Casual(休闲商务),到了公司发现大家果然都穿得很正式,正式中又带着一丝随意。

培训分成若干部分,公司简介、项目的简单构成和流程,数据的获取,以及如何做表格。时隔多年,现在回想起来,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咨询师匆匆忙忙进来,做Excel培训,各种快捷键满天飞,各种分列、去除重复、统计的功能看得人眼花缭乱。

当时的我和其他实习生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该怎么记,内心无比不安,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难以学会,一下午如坐针毡。培训结束之后,大家一起去吃饭,聊起来才知道,其他实习生大都是金融会计专业背景,就我一个学文科。

正式上项目的时候,项目上有好几个实习生分别打电话收集信息。每天被分割成了一小时一个时间节点,每小时汇报一次进展,洗手间都没时间去。中午会被抓到会议室做会议记录,带我们的人和自己的上级打电话汇报,到了一点多,想起来什么似的,“你还没吃饭吧,给你二十分钟赶紧吃饭去吧”。我冲下楼底的商区扒拉完饭再回到办公室,一直耗到十点。

持续了一段这样的日子,我更加觉得自己不适合咨询。虽然PTA接触的是杂活,和正经分析师画PPT不一样,但带我们的员工那种焦躁的状态,让我难以说服自己。TA好几次在和我们发完牢骚或者发完火之后,向我们道歉,说不好意思事情太多了有点烦躁,自己以前性格不是这样的。

后来我真的工作了才发现,人在压力下确实会变得不像自己。当我负责迄今为止工作经历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的时候,也有抓起电话和别人争吵之后愤愤摔电话的时刻,也有每天压力太大睡不好,人变得脆弱而敏感的时刻。

我难以想象的是,日复一日的在这种压力下生存。对一直追求生活工作平衡,内心渴望平静安宁的我来说,这不是我想要的。

除了越发觉得不喜欢咨询以外,我也感受到了很多咨询公司现实的一些问题和困扰,比如数据和信息的获取。咨询是基于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作出合理的预估和推算,从而得出结论的。但是我接触到的底层信息发现不少情况下都是靠着打所谓的陌生电话去拿数据的。这种数据很多时候掺杂了大量的水分和推测,并不是很扎实,让人觉得不那么安心。在这种情况下,得出的结论或决策是否可信?

再说令人诟病的陌生电话。直接自报家门,别人是不会给出信息的,所以会被教导说“可以作为潜在的消费者去问”,也就是说谎称自己要订多少货,借用一些问题去套对方的话。例如要估测商家的出货量,就可以问,我要是订一万件的话,你们大概几天能满足需求?

对于我来说,向希望做成生意而超级热心的对方去套这种信息,心里会觉得有些不舒服,甚至有些难过。而对有的人来说,每一次都可以伪装一个不同的身份,会觉得很刺激。没有道德的高下之分,只是各自的选择不同,喜好不同罢了。

虽然这段经历回忆起来并不是很愉快,一些细节也可能并不是这个行业的普遍现象,但还是让我在懵懂迫切想要了解商业世界的时候,得以通过缝隙一窥这样的一种工作和生活方式。

也正是在接触了之后,我开始知道,并不是看上去很棒,人人都想要的工作,就一定适合自己。工作和个人生活,成长的节奏,工作环境和氛围,工作带来的直接满足感,公司文化,这些对我来说也很重要。我更希望自己在一个行业扎扎实实做稳,做细,平衡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追求内心的平静。

后来呢?

那个和我一起接触咨询,更看重它附加的各种各样机会,觉得打陌生电话是一种挑战和刺激的姑娘,在不断尝试积累了经验之后,终于在毕业后进入了一家比较知名的咨询公司。而我,虽然当时说不出来在意什么,但是这两年回头去看,当时直觉帮助我做出的选择,也是我更喜欢的方式。

最终,我们都选择了那个更适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