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中国史:不可一世的大清帝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新汗上任四把斧”

人们常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而皇太极继承努尔哈赤的汗位后,却挥起了“四把斧”,并为清王朝最终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萨尔浒大战的胜利和彻底消灭叶赫部后,努尔哈赤的八旗军更加不可一世,他图谋中原的野心也昭然若揭。

明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努尔哈赤迁都辽阳,在辽阳城东太子河东岸修建新城——东京城。

次年,努尔哈赤大败明朝辽东经略熊廷弼和辽东巡抚王化贞,夺取明辽西重镇广宁(今辽宁北镇市)。紧接着后金连陷义州、锦州、大凌河等辽西四十余城堡。熊廷弼、王化贞率明军残部与数十万流民往山海关而去。

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三月,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并将其改名盛京。在统治辽东期间,努尔哈赤多次在征战中进行血腥杀戮。

次年一月,努尔哈赤发起宁远之战,明朝守将袁崇焕以葡萄牙制的红夷大炮将其击败,努尔哈赤在这次战争中负了重伤。

宁远一役,是后金与明王朝交战以来的第一次惨败,对努尔哈赤本人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年的八月十一,他就在一片遗憾中留下未尽的事业,离开了人世。几天后,皇太极继承汗位,宣布次年为天聪元年,接管了后金政权。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出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他出生时面色绯红、长相俊秀,而且长大后聪明伶俐、博闻强识,所以很受努尔哈赤的宠爱。皇太极少年时期即表现出极高的理家治业能力。当时,皇太极的父亲和兄长长年在外征战,年仅7岁的皇太极自己在家独撑大局。皇太极不但把家里的钱物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还能把家里的大事小情处理得稳妥恰当,甚合努尔哈赤心意。

女真族是一个崇尚武力的民族,皇太极继承了女真人崇武善战的血统,加上自身勤奋好学,练得一身好武艺,文武双全。后来,皇太极不但协助父亲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还粉碎了兄长褚英寻机造反的阴谋。皇太极在多次军事作战中积极出谋划策,为稳固后金政权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四大贝勒”之四(另三人为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得到了“共议国政,各置官属”的特权。

接管后金汗位的皇太极踌躇满志、雄心勃勃,立志在父亲创业的基础上大展宏图,开创金国的全新局面。

俗语云:新官上任三把火。皇太极则是“新汗上任四把斧”。

第一斧,皇太极“砍”向内政。他改变对内政策,尤其是对待汉民,“治国之要,莫先安民”,他采取安抚政策,强调满洲、蒙古、汉人之间的关系“譬诸五味,调剂贵得其宜”。他决定:汉人壮丁,分屯别居;汉族降人,编为民户;善待逃人,放宽惩治,从而“民皆大悦,逃者皆止”。此外,他明白任何时候人才都是最关键的制胜因素,因此重视对汉族文人的提拔,让他们入朝为官。

第二斧,皇太极“砍”向朝鲜。后金的左邻朝鲜一直是明朝的附庸国,对皇太极来说是潜在的威胁,于是,他两次东征朝鲜。第一次,逼迫朝鲜定下“兄弟之盟”;第二次,利用朝鲜使臣搅乱登基大典的借口,一直打到朝鲜的京都汉城,朝鲜王吓得龟缩于南汉山城,向后金臣服,定下“君臣之盟”。这下,彻底断绝了朝鲜与明朝的关系。

第三斧,皇太极“砍”向蒙古。漠南地区察哈尔部林丹汗日渐强盛,逐渐控制了辽河以西的蒙古部落,并时有东进行动,骚扰后金。皇太极继位后,把林丹汗作为主要征讨对象。他三次向西用兵,将林丹汗驱逐至青海,占领了漠南蒙古。

第四斧,皇太极“砍”向杀父仇人袁崇焕。在导致父亲受重伤的宁远之战中,皇太极亲临战场,目睹了八旗军战史上这场最惨痛的失败,发誓要为父亲报仇,于是发动了宁锦之战。然而,明天启七年(天聪元年,1627年)五月,皇太极在宁远、锦州又败于袁崇焕之手。这使他认识到,袁崇焕是他经山海关进入中原的“拦路虎”。

看来硬拼是不行的,只能智取。

于是皇太极从《三国演义》“蒋干中计”的故事中汲取了智慧,也决定施行“反间计”。

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皇太极亲率大军,避开山海关,绕道内蒙古进攻北京城。这时袁崇焕被明朝崇祯皇帝任命为兵部尚书,督师蓟辽。袁崇焕在山海关巡视的时候,得到皇太极进攻京师的军报,急忙点起九千骑兵,日夜兼驰,前来救援,保卫北京。

袁崇焕驻兵在北京广渠门外,兵无粮,马无草,白天作战,夜间露宿。袁崇焕身先士卒,连获广渠门和左安门两捷,北京转危为安。

然而就在这时候,北京城里突然到处流传着袁崇焕引导后金兵入关的谣言。因此,尽管袁军连战皆捷,已疲惫不堪,急需休整,但崇祯却仍然猜疑他,不允许他的军队进城休息。袁军只好驻扎在北京城东南郊。

很显然,是皇太极的反间计发生了作用。

那么,皇太极是如何施行反间计的呢?原来后金兵刚打到北京城下的时候,活捉了两个明朝太监,押在军中。皇太极让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按计行事。高、鲍二人夜里回营,坐在靠近关押两个太监的地方,故意小声地说:“今天撤兵是计谋,和袁督师(指袁崇焕)早有密约,这回大事可成了。”一个太监假装睡觉,把高、鲍的话记在心里。接着,后金军又故意放走太监。太监跑回皇宫,向崇祯皇帝报告了袁崇焕“通敌”的情报。

就在这当口,北京城里的明军又捉住好几个奸细,一个叫刘文瑞的人说袁崇焕曾让他带信给后金军,一个工匠说他知道袁督师想谋反。说来也怪,这些奸细招供之后就全都不见踪影了。

崇祯皇帝本来就多疑,听了太监的报告和京城里数起“奸细”的招供,信以为真,便以商议军饷为名召见袁崇焕。

待袁崇焕到了宫里,崇祯立刻喝令锦衣卫把他捆绑起来,押进了死囚大牢。

第二年八月十六日,一代名将袁崇焕在北京西市被凌迟处死。据清初一本名叫《明季北略》的书记载:袁崇焕受刑时,人们咬牙切齿,买从袁崇焕身上割下的肉下酒喝,喝一口,骂一声。这个记载,未必可靠,但说明当时北京城上下都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误认为袁崇焕“通敌”。直到过了一百多年后,袁崇焕的冤案才由乾隆皇帝给予平反。

皇太极用反间计使崇祯皇帝“自毁长城”后,《明史·袁崇焕传》说:“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看来,皇太极这“四板斧”,斧斧斩实,每一下都砍在明朝外围,却痛在大明心里。对朝鲜与蒙古的征服,一方面为自己扫除威胁,一方面也切段了明朝的左右两翼,相当于砍掉了一个人的左右助手,完全将明朝孤立起来。而袁崇焕之死,则让大明王朝犹如断了擎天一柱,难以自立。

一番大刀阔斧的斩砍之后,皇太极率领着各位贝勒大臣们祭告努尔哈赤说:“朝鲜已纳贡,察哈尔等部已归附,今为敌国,唯有明国耳。”

接下来,皇太极开始积极筹划统一中原之事。

明崇祯九年(后金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自立为帝,将国号由“金”改为“清”,将年号改为崇德,将族名改为满洲。这一做法充分显示出皇太极意欲统一天下、称帝中原的胆识和气魄。

对于皇太极将国号改为清的初衷,史学界历来颇有争议。史学家对“清”的解法颇多,其中一种比较主流的说法是:北方信奉萨满教的各族尊崇青色,满洲也信萨满,故以清为国号。还有一种说法是:从满族文字来分析,“清”与“金”虽然在汉语的写法和读法上完全不同,但这两个字在满语中发同一个音,因此“清”即为“金”。另外,乾隆皇帝曾解释“清”意为“祚土于清”。但究竟孰是孰非,已无从考证,难下定论。

总之,皇太极坚持更定新国号为清,既有历史原因和统治者的意志,又是政权建设的发展和制度的革新所需;既是为了争取民心夺取更大胜利,又是为了夺取全国政权的需要,并从而开辟了清朝历史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