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中国史:不可一世的大清帝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平生最大的一次冒险

平定“三藩之乱”,是康熙皇帝一生最大的冒险,然而这位少年天子凭借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最终赌赢了……

就像做生意一样,一个天大的机会砸在你面前,干不干?不干,会错失发展壮大的良机,然而也可能平平稳稳过一生;干,弄不好会连底裤也赔掉,但也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就是冒险!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择保守的做法。康熙偏不,在大臣的一片反对声中,少年皇帝冒了平生最大一次险,这就是平定“三藩”。结果,他赢了,而且赚得个金钵满满。

所谓“三藩”,是明末清初天下巨变之时,投降清朝的汉族军阀官僚所组成的地方割据势力。他们在稳定清初的国势、镇压李自成部队、击溃南明小朝廷的一系列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论功行赏,有三家汉人被封为藩王,割据一方,即驻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驻守福建的靖南王耿仲明(耿仲明父子去世后,由耿仲明的孙子耿精忠袭藩王爵位),驻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

顺治时,本想依赖三藩守边,达到“以汉攻汉”的目的,借以“屏藩王室”,但实际情况却与之相反。由于“三藩”都身拥重兵,割据一方,并不那么听命于朝廷,并且横征暴敛,鱼肉百姓,而清廷每年还需向其供应大量饷银,造成财政的沉重负担。因此,三藩最终形成了一股和清廷抗衡的强大力量,构成尾大不掉的祸患。

康熙除鳌拜后,决意削平三藩,强化政权,但又考虑到三藩拥有重兵,不敢贸然行事。于是,康熙首先对三藩的势力逐步削弱、限制。比如:康熙二年(1663年),收缴吴三桂的大将军印;康熙四年和康熙六年,分别裁减其兵丁和兵饷;对三藩及其属下欺压百姓、危害地方的事件予以惩处;解除藩王管理地方民事、政事的职权;规定藩王下属不得任总督、巡抚等地方大吏;委派自己的亲信到藩地担任督抚,精练官兵,视察地形,以事牵制。另外,康熙加紧撤藩的准备:整顿财政,筹措经费;扩编佐领,加强训练,提高八旗兵的战斗力;采取缓和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以争取民心,并拉拢支持撤藩的朝臣等,只待有利时机一并撤藩。

机会总会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镇守广东的尚可喜上疏请求回辽东养老,让他的儿子尚之信承袭王爵。康熙见时机已到,便回复说:藩王既然活着,没有儿子承袭王位的先例;藩王既然回乡养老,他的家属兵丁等也应一起带回去,而绿旗官兵应该留在当地。这样,清政府顺势撤销了尚氏的藩封。这件事惊动了吴三桂、耿精忠。他们也知道康熙的用意,但明里也不得不装出与“中央”保持一致的样子,也提出撤藩的请求,并分别于七月三日、九日将撤藩申请送到北京,以此试探朝廷态度,解除朝廷的怀疑。对吴三桂的请求,清政府中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一派主张撤;一派担心吴三桂兵力强大,如果造反,难以对付,因此主张先不撤为宜,日后从长计议。不主张撤的人在朝廷中占有大多数。但康熙认为,虽然这是一次巨大的冒险,但这个险值得冒。他对众大臣说:“吴三桂蓄谋已久。如果不早点下手,一定会养痈遗患,到后来不可收拾。何况形势发展到了这种地步,撤也反,不撤也反,不如先发制人!”于是康熙于八月下达了撤藩的诏令,命耿精忠率军进京听候调用,令吴三桂调往山海关外驻扎。

撤藩的举措击中了这些称霸一方的骄兵悍将的痛处,吴三桂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首先公开发难,起兵叛乱。为了笼络民心,他脱下清朝王爵的穿戴,换上明朝将军的盔甲,在死了几百年的明朝永历皇帝的墓前假惺惺地痛哭一番,说是要替明王朝报仇雪恨。不久耿精忠、尚之信也相继起兵响应。耿精忠还联络了当时统治台湾的郑成功之子郑经,约为援军。郑经率军队进犯闽、粤沿海,转入江西,以为策应。一时间,一些叛明降清的汉籍将领、督抚、提督、总兵以及与清廷有矛盾的云贵土司相率附和。

由于叛军来势凶猛,清军一时抵抗不力。所以,很快叛军就由云南,出贵州,略湖南,攻四川,入江西,占浙江,并蔓延到山(西)陕(西)甘(肃)诸省。仅一年间,叛军就占据长江之南,几与清廷形成对峙之势,形势十分严重。

叛报传来,举朝震惊,年方20岁的康熙果断刚毅,否决了部分大臣主张与三藩叛军议和的提议,并下令削夺吴三桂的王爵,公布其罪状,将留居京师的吴三桂之子应熊、之孙世霖等处死,以断和谈后路、团结人心。然后,发兵讨伐叛军。

在这次战争中,康熙表现出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他指挥有方,处置得当,临危不惧,运筹帷幄。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做出详尽的战略部署。在兵力调度上,他将清军分为两条战线,把湖北荆州和江西作为前线,以八旗劲旅固守,遏止叛军主力过江北上;将山东兖州和山西太原作为后方支点,调重兵把守,控制南北和东西两条孔道,以策应前线。在兵将应用上,不论亲疏贵贱,一律赏罚严明,而且大胆起用汉将,并破格提拔有才之汉将。按照这些部署,到康熙十五年底,清军逐渐占据了优势,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

康熙还采取了“剿抚”并用、逐个分化的方针,对吴三桂坚决打击,其余则视为胁从,力主招抚。发兵之初,他就及时下诏停撤耿、尚二藩,并善待其在京家人,而后劝降叛军西线主将陕西提督王辅臣,以孤立吴三桂,从而集中兵力、重点打击。为安定云贵军民,下诏如能弃暗投明,都论功行赏,以此笼络人心。作战期间,康熙仍照常办公,甚至每天还去景山游猎,以显示自己胸有成竹,稳定军心、民心。

在康熙的一番运筹帷幄下,清军很快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吴三桂连战皆败,不久死去,把一副烂摊子甩给了孙子吴世瑶。14岁的吴世瑶无法指挥拥兵自重的诸将,叛军在战场上失去了统一的指挥,终于遭到大溃败。康熙则有条不紊地指挥各路军队,一鼓作气,杀向吴三桂的老巢。

康熙二十年(1681年)九月,清军围困昆明,十月二十八日吴世瑶自杀,二十九日叛军出城投降。至此,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被彻底平定。

在这场斗争中,年仅20岁的康熙在老谋深算的吴三桂面前没有张皇失措,而是沉着冷静,从容应对,招招式式都显示出了稳当得体的统帅风范。

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威望大为提高,统治地位进一步巩固。然后,康熙为了安定南疆,防止藩王势力东山再起,对三个藩王部属做了妥善处理和安置。藩属部队撤回北京,归中央指挥;在各省、各府的军事要地派八旗兵驻防,加强地方军事管理;对三藩属下财产,一律籍没充公,改善了国家财政;清除藩地弊政,由中央任命得力地方官进行整肃;永不把兵权爵位及土地封给大臣世代相传。这些措施的实施,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促进了经济、政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