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快速兴起:公共关系理论研究及教育
一、学界公共关系理论研究试水
在学界,学者们也以同样的热情投身于公共关系研究。当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就组织了专门的“公共关系课题组”,针对中国“社会主义公共关系”进行研究。1984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成立公共关系课题组,开始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公共关系学前瞻性研究,并着手编写《公共关系学概论》。这是国内最早开始的公共关系研究。
1986年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著、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塑造形象的艺术——公共关系学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全面系统论述公共关系理论和实践的专著。它对推动我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从而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产生积极的影响。此后,大量的公共关系译著、专著、教材、辞典纷纷面世。同年12月,王乐夫、廖为建等人的专著——《公共关系学》问世。1986年12月,曹小元等编著的《企业公共关系必读》出版。
这一时期,公共关系学界开始尝试针对当时的社会需求,结合中国的国内情况,探索如何在社会主义初期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公共关系”。虽然,1986年只有三本公共关系领域的书籍出版,但这三本书开拓了中国公共关系界人士的视野,填补了中国公共关系理论界学术研究的空白。在之后短短的几年内,有关公共关系方面的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1987年,郭惠民、居易等出版的《公共关系译文集》,深圳大学熊源伟等对国外案例的翻译,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的《公共关系与实践》等,都对当时公共关系理论在中国大陆的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弗兰克·杰弗金斯(Frank Jefkins)著《公共关系学》,斯科特·卡特李普等著的国外公共关系著作在中国大陆陆续翻译出版。理论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公共关系的热潮。
在公共关系的迅速兴起时期,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关系理论尚未建立起来,而引进的国外的公共关系理论又不能有效地指导中国的公共关系实践,这种理论落后于实践而导致的偏差与误解,使得公共关系领域出现了机械模仿、良莠不分、鱼龙混杂等现象。这些现象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公共关系事业在我国的正常发展。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一时期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进展,在实践领域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为公共关系在后来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专业会议助力理论研讨
(一)国内公共关系会议的召开
8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公共关系教育和实践的迅速发展,一大批学者结合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来探索学科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尤其是在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的推动下,每年都召开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讨会。
1988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由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和博雅公共关系公司联合主办的首届国际公共关系专业研讨会。从1988年起,全国公共关系组织联席会议相继在杭州、西安、广州等地召开。1988年12月,全国第一次省市公共关系组织联席会议在杭州举行。1989年11月1—7日,首届中国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关系工作年会在天津召开。来自大连、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福州、广州、天津等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代表与会。
1989年12月15—20日,由深圳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发起,深圳大学大众传播系主办的全国高等院校公共关系教学研讨会在深圳大学举行。来自23个省份50多所高等院校的90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研讨了公共关系专业的课程设置,原则通过了《公共关系教学大纲》。大会交流了经验、研讨了我国公共关系教育界的现状、发展的趋势和高等公共关系教育的各个方面的问题。会议加强了学术成果的交流与传播,对研究的深化和完善,公共关系的国际化、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这次会议是对我国公共关系发展十年来的研究和总结,它标志着我国公共关系学界研究和教育发展走向规范、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全国高校公共关系教学研讨会,到1998年共召开了五届研讨会。当时全国性公共关系教育组织还没有成立,这些会议的召开促进了全国高等学校公共关系教育信息与经验的交流,积极推动了公共关系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公共关系国际交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放开,中国与国外交流的愈加频繁,中国公共关系界也走出了国门,与国外公共关系界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我国公共关系界与国际公共关系界的联系、交流和合作活动逐渐增多,为“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开辟了新途径。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和一些省、市共公共关系协会做了许多工作,加强与国外公共关系界的交流。
1.国内出访和国外来访
在这方面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做出此典范,该组织每年在世界不同地区召开两次研讨会,在较高的层次上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首届大会于1958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的。
1988年4月,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第11届世界公共关系大会上,中国应邀首次派出深圳大学三位公共关系专家钟文、熊源伟、方宏进参加,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欢迎,并申请加入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当即获得协会总部批准。在大会闭幕式上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主席阿兰·萨杜(Alan Sadou)宣布:“作为本届大会的重要成果之一,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中国分会正式成立。”它标志着中国的公共关系进入了国际公共关系领域。
1987年初,英国公共关系专家萨姆·布莱克(Sam Black)应邀到深圳访问;年底,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主席保罗·库普(Paul Coupe)也应邀前往深圳,向蛇口公共关系协会赠送了国际公共关系协会雅典公共关系道德准则证书。1989年1月22日和23日,“今日公共关系”国际交流会议在曼谷举行,中国公共关系界三位代表钟文、范东生和魏强在会上做了精彩发言,引起与会者极大兴趣。
2.公共关系会议的召开
1989年4月19—22日,在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的支持下中国公共关系公司和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1989年国际公共关系研讨会。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经济界人士以“公共关系与企业发展”为议题进行了研讨。
这些活动均扩大了中国公共关系界与国际公共关系的沟通范围,建立了一些合作途径,促进了中国公共关系与国际公共关系的“接轨”。
三、我国首所公共关系学院成立
1987年,国家教委(教育部)正式把公共关系列入行政管理、工业经济、企业管理、旅游经济、市场营销、广告学、新闻学等专业的必修课。之后全国大约有300所大学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本科课程教育已逐步发展成为中国高等公共关系教育中覆盖面最广的教育形式。像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大学)等均是较早引入公共关系这门学科的大学。
1989年6月20日,黑龙江公共关系协会被省政府编制委员会批准副厅级建制,常设机构秘书处为正处级单位。该会创办的我国第一所公共关系学院——黑龙江省公共关系专科学校(大专)于当年9月25日正式开学。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公共关系工作在社会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部门,特别是经济界的一些机构纷纷邀请公共关系专家、学者讲授公共关系知识,介绍公共关系工作经验。各种各样的培训也是此起彼伏,这些培训也推动了当时公共关系的社会教育。
1989年2月,费孝通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倡议在北京大学开设公共关系课程。时隔不久,北京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公共关系讲习班,学员来自全国几十所高等院校从事公共关系教学的教授及实际工作者。1989年明安香应邀为公安部、机电部等部门讲解公共关系。同年底,中南海业余大学请他讲公共关系课,在两个月里每周讲一次,“中办”和“国办”的许多处级以上的干部听了他的课。公共关系是一种高水平管理技术,公共关系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提高了,提高的速度超出了想象。推广和普及公共关系的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许多省(区)、市、县建立了公共关系协会或学会。
四、公共关系教材的应需而生
与实务界模仿外国模式引入公共关系一样,第一代的公共关系教材多是1986—1990年吸收引进国外公共关系理论汇编而成的。这批教材应社会公众对公共关系知识的需求而产生。
其中,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版的一系列优秀公共关系教科书,如:深圳大学熊源伟等的《公共关系学》、复旦大学居延安等的《公共关系学》、中山大学廖为建的《公共关系学简明教程》等。这些代表性著作有的获得省部级优秀社科成果奖励,有的被列入教育部规划教材或高等教育精品教程,发行广、影响大,为我国公共关系学科研究起步奠定了基础。1990年,深圳大学开始出版总计11种的中国第一套公共关系教材“当代传播与公共关系系列”,包括《公共关系原理》《公共关系实务》《公共关系案例》《公共关系素质论》等,许多内容填补了公共关系研究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