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时代背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出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出
1984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农村第一步改革取得成功和城市局部改革的探索进展顺利的基础上,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1984年计划商品经济的提出(资料来源:http://m.sohu.com/a/231514247_762553)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对商品生产和交换进行计划调节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在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和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中都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逐步形成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调控模式,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双重功能,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调控。这样,既能促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又能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在总体上、在主要点上被认为是与社会主义不相容的东西。其间,虽提出过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但被政治因素打断了。经过严重的挫折和长期的反复思考、探索,直到80年代才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不能把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这是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成了中国改革传统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理论依据。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只要存在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存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存在社会分工,就只能实行商品经济;人为地取消和限制商品经济,只能导致生产力的破坏。发展商品经济,是实现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基本手段和条件。发展商品经济可以打破自然经济的束缚,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利于充分而合理地利用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能够增强社会主义经济的活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体制是一种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中,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在全社会自觉保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条件,使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这两种形式和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可能变成现实。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看法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这些巨大的变革使中国的20世纪80年代成为一个充满了新奇、变化和激情的时代。许多新鲜的事物被创造出来或从国外介绍进来,公共关系作为现代管理科学和操作方法先是零星出现在沿海地区的中外合资企业,之后就迅速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呈现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由服务行业向工业企业,由外资企业向国有企业,由企业组织向政府组织逐步发展的格局。
二、商品经济与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是商品经济和市场发展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今,商品经济和市场发展大致经历了“生产—销售导向”“市场—需求导向”和“社会—文化导向”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经营管理思想和行为模式,亦即市场文化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且直接决定着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方向及基本模式。因此,就当前中国而言,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或企业引入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构建的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创造的一种新的市场文化和生存环境。
有计划商品经济这一新体制的建立引起了以阶级结构、职业结构及各种社会组织与体制构成社会结构的变迁。个体经营者的大量涌现,新兴的第三产业的出现,新的企业集团的诞生,许多“横向团体”的破土而出,对开辟新的生产领域,搞活经济,拓宽就业途径,促进企业的设备、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的改变等方面,为公共关系在我国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环境。而面对商品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长期以来习惯了国家统购包销体制的企业,刚从旧体制中解脱出来,就立即要面对优胜劣汰的严峻考验,面对选择性强的买方市场,如何协调与消费者的相互利益,扩大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自然成为每个企业加强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生产和流通的社会化,生产和流通的每个环节分工越来越细,不同环节之间的配合协调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在脱离了国家包办一切的旧体制后,在生产和流通中遇到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矛盾,需要正确对待处理。由此产生了如何树立企业形象,为社会公众服务,赢得社会公众支持的问题。这要求企业发展公共关系,任用受过专业训练的通晓政策法规、社会民意、时尚潮流的人处理公共关系以及股东等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减少组织或企业与社会的摩擦,帮助其顺利进行生产、工作和实现流通,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