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俨等疏
告俨、俟、份、佚、佟[1]:
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贤圣,谁独能免?子夏有言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2]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3]故耶?吾年过五十,而穷苦荼毒[4],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5]俗患,俛辞世[6],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7]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8],室无莱妇[9],抱兹苦心,良独内愧。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10]。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11]。缅求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12]见救,自恐大分[13]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14],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15];归生、伍举,班荆道旧[16]。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17]。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18],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19]。济北范稚春[20],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21]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注释
[1]俨、俟、份、佚、佟:指陶渊明的五个儿子——舒俨、宣俟、雍份、端佚、通佟。
[2]四友:《孔丛子·论书》所谓“四友”指孔子的四个学生颜回、子贡、子路、子张,无子夏。或者陶渊明另有依据,四友包括子夏;或者意思是子夏与他们同列。
[3]外请:额外请求。
[4]吾年过五十,而穷苦荼毒:我五十以后仍然穷困而且苦痛。
[5]贻:遗留,致使。
[6]俛辞世:努力辞世归隐。辞世:避世,隐居。
[7]孺仲贤妻:指东汉王霸之妻,与王霸一起隐居。见《后汉书·逸民列传》《后汉书·列女传》记载。
[8]二仲:指汉代的两位隐士羊仲、求仲。
[9]莱妇:指老莱子的妻子,与其一起逃隐江南。
[10]羲皇上人:远古真淳之人。羲皇:伏羲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11]机巧好疏:疏于投机取巧之事。
[12]药石:泛指药物。
[13]大分:大限,寿数。
[14]不同生:非同母所生。
[15]鲍叔、管仲,分财无猜:鲍叔牙与管仲一起经商,分财时无所猜忌。
[16]归生、伍举,班荆道旧:归生与伍举情谊不改。
[17]以败为成,因丧立功:接上句,指管仲因得鲍叔牙的帮助而在失败中转向成功;指伍举在逃亡之中因得归生的帮助而回到楚国立下功劳。
[18]韩元长:名融,字元长,东汉名士。
[19]没齿;终身。
[20]范稚春:名毓,字稚春,西晋时人。
[2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见《诗经·小雅·车辖》。
延伸阅读
《与子俨等疏》是陶渊明晚年重病中恐怕来日不多而写给五个儿子的一封带有遗嘱性质的家信,诗人在信中用通俗易懂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简要地回顾了他五十余年的人生,诉说了自己的生活志趣和人生态度,希望儿子们能够携手互助,和睦相处。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属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深广的影响,而他本人更是古代士人精神上的归宿,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了读书人精神世界的城堡。
陶渊明有这样的成就和影响,和他的家族是分不开的。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名将陶侃。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中小吏,后出任郡守,最后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谥号桓。他多次平定动乱,战功赫赫,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他治下的荆州,史称“路不拾遗”。他为官正直清廉,为世人所称道。而这样的陶侃又是受到陶母的悉心教育而来的。陶母是中国“四大贤母”之一,她教育陶侃的“封坛退鲊”“截发延宾”“限制饮酒”等故事广为流传,也奠定了陶氏一门的良好家风。陶渊明的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父亲也曾出仕,但对于仕宦不热衷,生性淡泊。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是东晋名士,名扬京师,有才华有志向,颇受时人推重;曾长期在桓温幕府任职,留下了“孟嘉落帽”的佳话。陶渊明为其作有《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陶氏家族可说是仕宦之家,只是到陶渊明时已没落。而陶渊明少时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且有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先后做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但因为晋宋易代,社会动荡,有志难伸,加之对田园生活的喜爱,陶渊明最终归隐山林,成了隐士。因为亲自耕种,他的田园诗接地气,真切感人。他的散文和辞赋也写得美好淳朴,很有感染力。欧阳修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在陶渊明的众多诗文中,都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淡泊守志的情怀。这篇《与子俨等疏》也是如此。
陶渊明这封书信自叙平生,感叹家庭贫困,疾病缠身。一方面教育儿子要仰慕先贤,以韩元长、范稚春为榜样,团结友爱,共享生活的忧乐;一方面也表明了自己追求恬淡人生、怡情山水,虽贫困却无悔的志向。虽然“穷苦荼毒”,在自然的风光里,“亦复欢然有喜”“自谓是羲皇上人”。他对平生志趣的自述,表现了“穷达不可妄求”的人生哲理。不过,陶渊明并没有用上对下的严厉口吻责令儿子该如何,而是以情动人。因为自己的选择,家庭贫困,孩子们也受了不少苦,“使汝等幼而饥寒”,他表现了作为父亲的深深歉意,“抱兹苦心,良独内愧”。在娓娓道来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的良苦用心。他希望孩子们理解自己的选择,并且能够随顺自然、热爱生活,像自己一样追求精神的自由,能自得其乐。
这封家书的影响主要在于后世读书人的接受。明朝进士林云铭《古文析义》云:“与子一疏,乃陶公毕生实录、全副学问也。穷达寿夭,既一眼觑破,则触处任真,无非天机流行。末以善处兄弟劝勉,亦其至情不容已处。读之唯见真气盘旋纸上,不可作文字观。”说明了信中表现的陶渊明的志趣和深情对后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