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好好诗并序[1]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2]。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3],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述师以双鬟纳之[4]。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君为豫章姝[5],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6],丹叶莲含跗[7]。高阁倚天半[8],章江联碧虚[9]。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主公顾四座[11],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11],低徊映长裾。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龙沙看秋浪[12],明月游东湖[13]。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14]。旌旆忽东下[15],笙歌随舳舻。霜凋谢楼树[16],沙暖句溪蒲[17]。身外任尘土,樽前极欢娱。飘然集仙客[18],讽赋欺相如[19]。聘之碧瑶珮,载以紫云车[20]。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21]。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22]。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门馆恸哭后[23],水云秋景初。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洒尽满衿泪,短歌聊一书。
[1]张好好:歌妓名。此诗作于大和九年(835)秋杜牧任监察御史,分司洛阳时,序中纪年似有误。
[2]故吏部沈公:即吏部侍郎沈传师。沈传师任此职在大和七年(833)四月,其卒在大和九年四月,故称“故吏部”。江西幕:即江西观察使幕,驻所在今江西南昌。
[3]移镇宣城:沈传师于大和四年(830)九月迁宣歙观察使,驻地为宣城(故址在今安徽宣城东)。
[4]著作:官名,有著作郎、著作佐郎等职。沈述师:未详。
[5]豫章:郡名,唐时为洪州,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6]茁:草初生貌,此为长出。
[7]跗:花萼基部。
[8]高阁:指滕王阁,在今江西南昌,乃唐高祖子李元婴为洪州刺史时所建。元婴封滕王,故名。
[9]章江:此指赣江,由章水和贡水合流而成,流经南昌。
[11]主公:指江西观察使沈传师。
[11]吴娃:吴地美女,此指张好好。
[12]龙沙:沙洲名,在南昌城北。沙甚洁白,高峻而陁,有龙形,连亘五里。
[13]东湖:在南昌城东,湖水与赣江连通。
[14]云步:形容步态轻盈飘逸。虚徐:舒缓闲雅状。
[15]旌旆句:指大和四年(830)九月,沈传师率部乘船沿江东下,由江西观察使调任宣歙观察使。
[16]谢楼:即南齐宣城太守谢朓所建的谢朓楼,楼在宣城城北。
[17]句溪:一名东溪,流经宣城城外。
[18]集仙客:指沈述师。原注:“著作尝任集贤校理。”集贤殿原名集仙殿,开元十三年(725)改名。校理,官名。
[19]相如:即汉代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
[20]紫云车:仙人所乘之车。《博物志》:“西王母乘紫云车而至。”
[21]高阳徒:酒徒。《史记·郦生列传》记郦食其“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后即以高阳酒徒称酒徒。
[22]当垆:指开酒店卖酒。此暗用卓文君典。《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
[23]门馆句:谓沈传师已死。此处暗用《晋书·谢安传》典:“羊昙者,太山人,知名士也,为安所爱重。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尝因石头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西州门。’昙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曹子建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恸哭而去。”
本篇记叙了歌妓张好好因貌美善歌,为沈传师所礼重,并被沈述师纳为妾,后又遭弃而卖酒洛城的遭遇,表露了诗人对张好好的深切同情。更值得提出的是诗人由张好好的不幸遭遇,伤人复伤己,感慨自己的“落拓”而“少年垂白须”。并由此对沈传师之卒深致怀念伤悼之情。有人将此诗看作艳情诗,并以此而讥杜牧。此实皮相之见。诗中尽管不无描绘张好好体态风貌艳美之句,但尚属雅正优美,并无猥亵淫艳之意。这一诗篇,正体现了诗人“苦心为诗,本求高绝”的艺术追求。诗人曾以行书自书此诗,《宣和书谱》评其“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可见诗人亦颇重此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