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营销哲学:实现跨越式增长的6大认知和3大思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老板的三重境界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首先,企业家需要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全新的认知。

一位企业家在听了我的课后,到办公室来找我,他向我敞开心扉说:“陈老师,我的企业就是处于第一阶段的企业,我很痛苦,每天都在担心,害怕哪一天公司就倒闭了,这样过得太累了,早出晚归就是为了赚点钱,感觉自己在给别人打工。”

这几年,我在课堂上见到了很多这样的企业家,这些老板非常辛苦,但付出和收入严重不成比例。

这样的困境是谁造成的?答案是老板自己。同时,也是老板自己对角色的认知决定的,对角色的认知决定了他的思维框架,思维框架决定了企业的打法。如果企业家的认知不升级,营销管理的思维逻辑不对,就只能靠自己苦干。

24年前,我在企业一线做管理,最近7年,我在讲课和辅导企业,一路见证了许多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历程,也亲眼见证了许多企业一路衰败的过程。这么多年来,我遇见的老板对自己角色的认知,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级。

第一个层级:一流销售高手——特种兵

在创业初期的销售服务型企业中,老板大多属于这个层级。刚创业时,公司的大客户是老板拿下的,大单是老板签下来的,老板就是公司的英雄,公司因为老板的存在开始起势。在这个阶段,很多老板就是靠自己冲锋陷阵,请客吃饭拉关系,将公司规模做到几千万元,甚至几亿元都没有问题。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悖论:老板开拓客户的能力越强,企业反而越没有生命力,为什么?因为一个人如果对自己过去的专业经验过分自信,他大概会被成功所害。任正非曾说过一段很有智慧的话:一个企业的魂如果是企业家,这个企业就是最悲惨、最没有希望、最不可靠的企业。我是银行,绝不给他贷款。为什么呢?说不定明天他坐飞机回来就掉下来了,你怎么知道不会掉下来?因此,我们一定要讲清楚企业的生命不是企业家的生命,为什么企业的生命不是企业家的生命?就是我们要建立一系列以客户为中心、以生存为底线的管理体系,而不是依赖于企业家个人的决策。这个管理体系在它进行规范运作的时候,企业之魂就不再是企业家,而变成了客户需求。客户是永远存在的,所以这个魂也是永远存在的。

第二个层级:一流管理高手——特种兵教练

随着公司的发展,老板开始招人建团队。过去老板是特种兵,一个人可以开发很多大客户。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公司要做大,这时候老板就不能充当业务员了,老板要把自己变成特种兵教练。

如果老板要做管理,就意味着老板的角色变了,当老板是一个销售管理者的时候,老板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带着团队作战,通过管理的杠杆去复制更多的特种兵,最终,通过这种大管理带来大业绩。

第三个层级:一流战略级高手——元帅

不久前,有几个学员过来找我聊安全感这个话题:“老师,你看我们现在的企业,凭借过去的经验做到了规模达一两亿元,但是我们还是没有安全感。因为身边好多企业,有的倒下,有的业绩在下降。”

为什么会感觉不安全?这是因为他们的企业背后缺少一套安全的体系,没有一套支撑业绩持续稳健增长的体系。行业好,企业跟着好,行业差,企业就跟着差。如果对手把企业往死里打,企业就倒下了。这是99%中国民营企业的悲哀,不知道如何去抵抗风险,树根不扎实,弱不禁风。

想要安全感怎么办?老板要从特种兵教练变身元帅,进行全盘布局。只有体系的打法,才有可能增强老板的信心和安全感,如此一来公司不会因为一两个人离职产生混乱。所以,企业要想持续增长,成为百亿级甚至千亿级企业,就必须要做营销体系建设,布局科学的战略打法。

过去,许多经营管理者对销售的理解是请客吃饭搞关系。现在不一样了,管理者要研究用户终身战略打法,要建立整个客户的管理体系,一旦体系建起来,企业的系统能力进化了,就能让企业摆脱对个人的依赖性。所以,到了第二、第三阶段,公司一定是因系统而存在,靠体系作战而取胜的。就像我在给企业做辅导时,我做企业家看,一旦企业学会了这套体系,即使建立企业系统的人离开了,这套系统也能够保证整个企业不断地运转、优化,循环不止,不断升华。

以前我也非常喜欢做销售,喜欢带兵打仗,但公司大了,管理者就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管理者不是特种兵,甚至不是特种兵教练,而是元帅,负责研究系统和布局。老板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会直接决定企业的业绩停留在哪个层级。

改革开放40年来,许多企业靠吃人口红利、靠经营关系取得了成功。在人口红利消失殆尽的当下,企业应该进入一个范式转换的新阶段。推动一家公司业绩稳健增长的引擎,不应该是某个英雄,不应该是某个领导者,而应该是一套营销管理系统。在营销管理系统建好后,管理者就会看到任正非说的景象:“管理就像长江一样,我们修好堤坝,让水在里面自由流,晚上我睡觉,但水还自动流。”

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企业的业务在裂变,团队在膨胀,这些都需要强大的体系来支撑。处于第一阶段的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一个成体系的营销管理框架,不能把战略、组织架构、管理、机制、流程和策略全部纳入一个体系,形成系统性思维。从这个角度看,企业真正需要的不仅仅是增长,更是系统的进化。

最近我在北大学习历史课程,结合自身的营销实践,我感触颇多。今天企业表现出来的这些症状,是因为很多企业家把目光放在单个症状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譬如说,很多人会把业绩没有增长归因于高管和员工的执行力不强。这样思考问题过于简单了,我们不能用点的视角看这个问题,这只是一盘棋子上的一个小棋子。今天表现出来的症状,绝不是某个事情导致的,而是需要拉长时间线来看,既要有微观思维,还要有中观思维甚至宏观思维。要解决这个问题,绝不是靠换掉一颗小棋子就够了,而在于我们要摸清楚整个棋盘,系统地进行布局。

大营销体系所提倡的是企业家和管理者要从系统上布局营销管理,营销绝不是简单地拿下一个客户,而是从战略开始,全盘布局自己的资源,建立匹配的架构、体系、机制、文化、流程、策略,这一切都是一脉相承,相互支撑的,缺少任何一环,企业都不可能得到想要的成果。

尤其是对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突破的企业,它们目前正处于成长变革期,企业规模从小到大,人员从少到多,市场从稀到广的过渡中,公司战略在调整,但是营销体系跟不上,所有的战略无法真正落地到人、到事。如果还使用过去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不考虑规模、人员和市场的变化,不及时通过体系的调整来回应新的问题,那么这家企业很难持续成长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