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是谁不说话
父母的语言自带音乐性,每位家长都信手拈来,但父母与宝宝说话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许多父母可能认为唱歌、讲故事或为孩子描述各种情境,不如让宝宝穿暖、吃饱和睡够更重要。有时候,这不是哪件事情优先与否的问题,而是性情问题。也许妈妈天性比较文静,或者爸爸对着只会咯咯笑的宝宝大声说话时会感到害羞。还有些家长,看到宝宝对表情变化比较敏感,或是对轻柔的肢体动作感到兴奋,就会觉得这些互动已经足够丰富了。
又或者是,家长被另一种更容易让他们感到愉悦或者说迫切需要他们注意的陪伴分心了,那就是他们的手机。手机传来的信息提示声总让人忍不住去回应,让家长们忽略了宝宝们细微的互动请求。其实,手机上的内容再精彩,也比不上亲子之间亲密而又短暂的体验—短暂的意思是说,今天你的小宝贝还爱听你的歌声和笑话,但等她14岁的时候也许就不会再爱了。
陪伴宝宝时,要把手机的使用率降到最低,这才是健康的习惯,因为宝宝是通过与大人交谈,以及听别人谈话来学习语言的。要想对宝宝有帮助的话,宝宝需要听到对话双方的交谈。当宝宝只听到电话这边的你在说时,她是无法拼凑出完整的对话体系的—她还需要了解语境、意义、一言一语的节奏,以及聆听时的停顿等。同时,宝宝也想努力参与到沟通中,她嚷嚷,挥手踢脚,然而这些动作全都被注意力转到手机上的父母忽略了。
我曾在旧金山的一家星巴克咖啡店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位爸爸,抱着他的小宝宝走向柜台。我偶然听到他的说话声:“你能帮我个忙吗?”他问问题的语气礼貌、温柔而且有点酷。看来这位男士非常有信心他的小宝宝可以助他一臂之力。然而,接下来我听到:“在我桌上的文件里找一下,找出那份还没签的合同。把它扫描了现在发出去。”
什么?我犯糊涂了。原来他正在用蓝牙和办公室进行电话沟通。
他继续对着手机说:“稍等我一会,好吗?”他转头对着咖啡店员工说了会话,然后又回到他的电话交谈中。他的女儿,看见了窗外的一些东西而变得兴奋起来。她不断用手指着窗外,勉强发出了几个“噢,噢”的声音。我朝窗外一看,原来是一辆缆车!里面坐满了人,悬在缆绳上,正经过我们这边呢!然而爸爸还是在讲电话。小女孩被冷落了,逐渐安静下来。看到这一幕,我为小女孩感到难过,但随即报复一般地幻想着,等她长大后,她的爸爸就得掏钱给女儿报口语考试补习班了。
我希望这一幕是个例外而不是普遍情况。每次当我在户外时,我都会碰到孩子努力想引起家长注意的情形,但要是家长在看手机或打电话,孩子大多都会放弃努力。更可悲的情况是,孩子看了一眼聚精会神对着手机的大人后,连尝试引起他们注意的力气都省了下来。有一项研究发现,要是吃饭时餐桌上摆了手机或者平板设备,大人对待孩子的行为将会发生改变:“孩子的看护者一旦被移动设备吸引,通常都会忽略孩子的行为,过了一会回过头来看孩子,就会用责骂的语气责怪孩子,或者给孩子下重复的指令,有点像指挥机器人一样……而无视孩子表达出来的需求,甚至仅仅用肢体触碰去回应(例如,一位女士踢了桌子底下孩子的脚;另一名女性监护人直接把小男孩的手推开,因为他不断地尝试把她的脸从平板电脑前拨过来。)”[8]
这些研究提醒我们,家长以及所有的儿童看护者,必须学会在孩子面前理智地使用移动设备。与你的保姆或月嫂聊聊,告诉她们要是在照顾孩子时只顾着讲电话或玩手机,宝宝的情感和语言能力发展都会滞后。要向她们强调,她们就是宝宝的老师和交谈对象,是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孩子面对使用手机的家长或看护人时的反应,让我想起了发展心理学家艾德·卓尼克(Ed Tronick)1975年做过的一个著名实验,叫作“表情静止实验”。你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实验的视频,这是我看过的最震撼却又最令人感到不安的视频之一。实验一开始,就是一名母亲与她的幼儿在说话和玩耍。然后在实验人员的指示下,妈妈迅速地把头转向一边,然后换上一脸漠然的表情再转回头看孩子。镜头一直捕捉着幼儿的表情,起初,幼儿察觉到气氛有一点点不妥,然后疑惑着问“说真的,妈妈,你究竟怎么了?”,再到孩子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想要妈妈理会的意愿,再到最后在压力下崩溃。视频看得我很难受,在最后妈妈终于得到指令可以正常地安抚孩子了,我才松了一口气。
在星巴克里的那个小宝宝,从开始想引起爸爸的注意到最后放弃的那一幕,令我想起了卓尼克的这个实验。但那个小宝宝并不像实验中的幼儿那样变得躁动不安或惊恐,而是直接放弃努力—这真是个惨痛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