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教育蓝皮书(2017-2018年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龙岗区教育改革与发展报告(2017~2018年)

龙岗区教育局

一、龙岗区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综述

龙岗区地处深圳市东北部,距市中心35公里,距香港30公里,距广州150公里,位于深莞惠城市圈几何中心。龙岗于1993年建区,辖区原有面积844.07平方公里。2009年、2011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在原龙岗行政区划内设立坪山区(201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坪山区)和大鹏新区。目前,全区实际管理面积388.59平方公里,下辖11个街道111个社区;实际管理人口约476万,其中户籍人口约69万。

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3858.6亿元,增长9.8%,提前三年实现翻一番目标,跃居全市各区第二,稳居全国经济十强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2%,达2240.7亿元,稳居全市各区之首;固定资产投资946.7亿元,增长24%,增速创7年来新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2.1亿元,增长9.2%,增速高于上年0.9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6.8亿元,稳居全市各区前三。处于腾飞发展黄金时期的龙岗,正全力打造新时代深圳的创新高地、产业高地、文化高地、共享高地、民生高地、生态高地,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勇当深圳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排头兵。对于龙岗教育而言,未来发展的根基更加牢固、前进的动力更为强劲。

二、龙岗区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

建区26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与大力支持下,龙岗区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来抓,聚焦教育公平与质量,不断加强对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服务,加快推进教育机制改革,加大学位建设力度,持续优化育人队伍,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力保障适龄儿童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龙岗区现有办学单位655家,其中,高等院校3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中小学184所(公办107所、民办77所)、幼儿园466所(公办9所、民办457所)。在校学生47.7万人,其中,高等教育1.9万人、职成教0.8万人、中小学生30.2万人、幼儿园14.8万人。全区专任教师2.82万人,其中,公办中小学教师1.16万人、民办中小学教师0.71万人、幼儿园教师0.95万人,全区专任教师高一级学历比例达到71.72%。

龙岗区逐年加大教育投入,教育经费屡创新高,在全区各部门财政预算支出中居首位,且保持高位增长,2015~2017年,教育经费分别为315585万元、442051万元、550135万元,占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分别为16.18%、13.19%、14.83%。2018年,教育预算支出增至671261万元。同时,大幅提高公办学校运行经费生均拨款标准,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小学每生每年从4300元提高至5200元、初中每生每年从5800元提高至6800元、高中每生每年从5500元提高至7000元(不含高中学杂费收入)。

三、龙岗区教育改革发展举措

(一)推进先行先试,释放改革活力,聚合创新管理正能量

1.强化改革顶层设计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在全市率先发布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勇当特区教育改革创新领跑者。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科学编制了《新时代加快龙岗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龙岗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文件,为加快推动龙岗教育现代化立柱架梁。深化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启动《龙岗区公民办学校管理服务规程》编制。

2.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在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中,龙岗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全面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一是高端资源加速集聚。出台《引进名校办名校2.0》,新引进华中师范大学、深圳实验学校、深圳外国语学校等知名教育品牌合作办学,先后开办深圳实验学校新城校区、深圳外国语学校国际部、华中师大附属龙园学校,现有华中师大、华南师大、深圳中学等合办学校13所,正着力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基础教育品牌合作办学集聚区。二是集团化办学的“龙岗模式”迈出坚实步伐。制定《龙岗区优质学校集群化发展试点改革方案》,依托深圳国际大学园“智核”等独特优势,试点推进以龙头学校为代表的教育集团化办学。继组建龙岗职业教育集团、龙岗幼教集团后,于2017年组建龙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集团“一本部五校区”,涵盖小学到高中全学段,集公民办于一体。三是政府资助学校试点改革稳步推进。在全国率先开展政府资助学校试点,由政府提供教育用地,引入社会资本出资建设,政府拥有学校所有权,按照公办学校标准划拨教育经费,由知名教育品牌承办,实现了“建设新、承办新、管理新、评价新”的有机统一。目前,4所试点学校发展态势良好,办学质量不断提升。

3.优化评价机制改革

成立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中心,逐步形成教育督导部门归口管理、专业机构提供服务、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体系。一是着眼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自2015年,始累计投入近1000万元,每年对全区中小学生开展体质健康监测,全省率先向社会公开发布“龙岗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公告”,2017年,我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价优良率、合格率分别为40.76%、95.07%。二是着眼学生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核心潜能,借鉴国际PISA理念,联合华中师范大学专家团队开展全国第一个县域自主研制并组织实施的学生核心素养测评项目,即龙岗PISA测试。三是着眼区域教育全面健康发展,联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团队开展龙岗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以大数据为背景构建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教育质量改进路线图”,该项目被权威专家认定为“区域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研究与实践的范例”,处于省内领先水平,荣获权威媒体评选的“教育创新大奖”。

(二)坚持需求导向,抓好基本民生,全力解决学龄儿童入学问题

1.创新学位建设领导机制

建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的“龙岗区学位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分级协调、建设计划、规划供地、土地整备、更新配套、部门联动等六大机制,明确各单位学位建设职责,简化办事环节和手续,确保学校建设等各项工作提速提效。分管教育的区领导任城市更新领导小组副组长,全面推动和保障配套学校建设。经区编办批准,将规划建设办升格为正科级内设机构,增配了人员编制。

2.加大学位供给力度

2011年至今,学位建设规划完成率、增量增幅居全市第一,高分通过深圳市学位建设专项督导。近三年,重点推动新改扩建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项目21个,新增学位3.45万个,其中2018年新增学位1.56万个,增量创建区以来新高。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总量超过15万个(166450个),相较于义务教育户籍学生数,公办学位供给能力系数达到2.42,较好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公办学位的需求。

3.合理优化招生政策

扩大学位房试点范围,由9所增加至51所,减少“租房择校”;将学区户籍学区祖屋的原住民积分类别由原来的第三类(90分)提升到了第一类(100分),中心城部分小学试点非深户提前一年办理租赁材料的规定。全面统筹民办学校“小一”“初一”学位,实施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新生招录工作。

同时,落实《深圳市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位补贴办法》,对符合相关政策的民办学校学生发放学位补贴,2017年共发放4.7亿元,惠及学生151951人次。全区共有非深户籍学生220921人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88771人,购买学位79793人,比例达到76.3%,达到了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含购买学位)为主的“两为主”政策要求。

(三)深化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培育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1.大力引进优秀教师

公开招考、选聘优秀教师,2017年1370人,2018年上半年285人,数量居全市第一。其中,在赴外招聘应届生中,部属师范大学、985和211院校应届毕业生总占比85.93%,研究生占比61.7%。首次面向紧缺岗位选聘优秀教师,共75人,有效解决部分优秀临聘教师的调入问题。全区教职员编制配备全部达到省有关标准,其中,小学师生比为1∶16.6、初中师生比为1∶11.85、高中师生比为1∶11.68。

2.提升专业能力素养

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启动“师德师风提升九大专项行动”,实施“万千教师进家庭(社区)”活动,师德师风持续优化,近24万家长参与的专项调查满意度为99.18%。深入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成立区教师发展中心,依托国家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深入开展新教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专家的“五阶梯式”培养工作,完成省外、市外、区内培训项目1046个,总人次144475,总学时1061785,组建87个省、市、区“三名工作室”。成功举办深龙教育英才交流研讨会,邀请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华南师大教科院院长卢晓中等多名专家,搭建互通互学平台,推动高端教育人才的引进培养。启动校长分享学习会,打造“校长学习共同体”,建设本土卓越校长队伍(每月1期,现已举办7期)。

3.不断提高地位待遇

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大幅增加班主任津贴、教师节慰问金、先进个人、优秀校长(园长)慰问金,2017年,新增1747万元经费,对考评为合格以上等次的班主任,每人每学期奖励5000元,教师节慰问金由600元提至1000元。在住房保障上,保障性住房配给优先满足有住房需求的教师,积极探索将实用型人才住房优惠逐步扩大到教师等群体。同时,稳步提升民办教师待遇。从2011年起,在全国开创由财政资金补贴民办教师工资先河,发放长期从教津贴,累计发放2.3亿元,惠及54651人次。

一年来,教师专业提升迅速,126人获国家级奖项、217人获省级奖项、433人获市级奖项,其中,区外国语学校和区教研室教研员分别获评全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5名教师代表深圳夺得全省教师技能大赛第一名,占全省的11%;龙城高中获省“五一劳动奖章”,平冈中学王雪娟、平湖中学苏科获省“五一劳动奖章”,龙岗外国语学校地理科组获评全市唯一的“广东省优秀科组”,龙城高级中学(集团)马锐雄校长入选“省名校长工作室”。

(四)注重统筹协调,突出序列教育,促进国民教育体系完善

1.学前教育公益普惠

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优质发展,新审批民办幼儿园40所,增加学位12030个,极大地满足了适龄儿童入学需求,近三年入园率均达到100%。认定普惠性幼儿园48所,普惠园数量已达319所,占全区比例达到72.89%。稳步推进新型公办园建设,率先启动第一批次(8所)公办园建设,逐步将政府产权园建成新型公办园。落实民生实事工程,自2013年始,发放儿童健康成长补贴(1500元/生·年),仅2017年发放补贴1.27亿元,惠及在园儿童85093人。提高保教人员长期从教津贴、教师节慰问金发放标准,从教津贴人均发放标准从每人每月582元增加到715.2元,教师节慰问金从每人每年600元提高到1000元,共发放7154.48万元,惠及22124人次。此外,首次启动园长绩效考核、教师在职学历提升奖励,共有260名考核优秀的园长获得每年3000元的绩效考核津贴;发放教师学历提升补贴22.86万元。

2.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坚持“均衡发展全面赶超、优质发展重点领先”两大战略,在原特区外率先建立“一级办学、一级管理”的城市教育管理体制,从根本上解决阻碍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实现了全区学校教育投入、设备配置、师资配备、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五个统一”。大力推动公民办协同优质发展,实施《深圳市龙岗区民办学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1+7)》,投入3.8亿元用于改善民办学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深入开展公民办学校帮扶活动,一年来,81所公办学校和73所民办学校参加各类帮扶活动6000余次,组建15个民办学习共同体。全区公民办义务教育学校100%通过标准化学校复核认定,现共有优质学校591所(规范化幼儿园408所、标准化学校172所、市级以上普通高中11所),优质学校总占比提升至93.96%。2014年,以全省第二、全市第一的成绩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区。2017年,被评为广东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集体,是全市两个获此殊荣的行政区之一。根据《龙岗区2017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报告》,全区小学校际差异系数为0.40,初中校际差异系数为0.38,均达到国家标准。

3.高中教育特色发展

落实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加快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取消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公办省一级以上普通高中学校招生指标分配比例达到省相关要求,高中毛入学率提升到104.15%。推动普通高中优质多样特色发展,分类指导普通高中全面创优,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高分通过市一级学校评估,现全区7所公办高中全部为市一级以上等级学校,优质普通高中占到100%。龙城高级中学、平冈中学等学校积极开展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改革,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龙岗是深圳十年来唯一连续正增长的行政区,所有公民办高中都获得市局表彰,有3名学生跻身全省文理科总分前40强,本科上线率首次突破50%(54.1%)。

4.职业教育多元发展

加快推进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龙岗职业教育集团单位由65家增至145家。依托龙岗职业训练中心,全市率先实施“全民素质提升计划”,建设全市乃至国家的职业培训改革试验区、职业培训示范区和终身学习先行区。区内4所职业院校紧贴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开设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群组,成为深圳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龙岗职业技术学校获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龙岗二职获评“广东省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为81.1%,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数为12.02年。

5.特殊教育稳步发展

把特殊教育纳入《龙岗区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配齐特教师资、落实专项资金、优化资源配给,建立了“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教育服务体系,现辖区有特殊教育学校2所(元平特殊教育学校、龙岗区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指导中心1个、特教班3个、资源教室学校9所,特殊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95.11%。加快启动新建标准化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现已完成了学校选址(位于龙岗区坪地街道六联社区),预计在2020年前投入使用。

(五)落实立德树人,聚焦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1.健全立德树人德育体系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德育工作,出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切实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程、进课堂、进头脑。制定《龙岗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开展德育工作人员工作考核评价,完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机制。强力推动文明校园建设工作,新亚洲学校先后荣获首届“广东省文明校园”和“全国文明校园”。抓好“三结合”教育,完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建构“共谋、共管、共助”家校共育体系,开办“幸福家长学校”,实现家委会公民办学校全覆盖;稳步推进“三馆一城”建设,充分发挥青少年宫、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育人功能。全面呵护学生身心健康,1000人以上的中小学均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和心理辅导室,开齐开足心理健康活动课,开通“青少年心理热线”,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档案,发布心理健康报告。

2.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坚持“系统构建、分类指导、分段推进”的工作思路,以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为契机,将素养提升工作纳入课程改革,新开发区级校本课程130余门,3门课程入选深圳市精品课程项目,约占全市1/2,8门课程入选深圳市特色课程项目,4所学校入选深圳市“特色课程体系”项目,占全市1/3,好课程评选连续3年位列全市第一,累计获得市专项资助经费超过1000万元(1005万元)。出台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国防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将国防教育纳入全区初高中课程体系,融入《中学生法制教育宣传》《中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等课程中。分批次在区社会实践基地集中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其中,高中阶段学生每期5天,初中阶段学生分2期,每期2.5天。

3.学生素养不断提升

在科技教育上,平安里学校、天成学校、深中龙初、梧桐学校、宝龙学校学生分别夺得匹兹堡、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会金奖,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一等奖,中国青少年创造力大赛金奖,全国中小学创客作品大赛一等奖;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数量、市级中小学生探究性课题立项、学生创客实践室、市优质社团等数量均位居全市第一。在艺术教育上,全区各学校均开设艺术社团,学生参与率达81%以上;4名学子获全国少儿书法大赛金奖;西坑小学舞蹈队荣获广东省少儿舞蹈大赛金奖;18所学校参加深圳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合唱节)荣获一等奖;40名学生荣获“美丽中国 我的梦”深圳市中小学生美术实践展示活动(美术节)比赛一等奖。在体育教育上,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达到95.62%,居全市第三。师生获国家级及以上奖项1950人次、省级奖项6200人次,其中,万科城实验学校勇夺广东省艺术体操锦标赛4个特等奖和2个一等奖,布吉中学获广东省排球赛初中男子组、高中女子组冠军,大康小学、新亚洲学校分获深圳足球联赛小学组、初中组冠军;区实验学校、平冈中学入选第一批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沙湾中学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学业成绩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C等级率稳步提升,由2016年的80.55%提高到2017年的85.2%。中考“一分三率”稳中有进,单科满分人数创新纪录。在最近一轮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语文学科)中,我区名列全市前茅,高于深圳市均值10分,高出广东省均值68分。

(六)实施依法治教,优化管理服务,提高教育治理能力

1.推进依法治校

制定并实施《龙岗区依法治校创建活动方案》,开展区域内省级依法治校达标学校认定工作,组织学校参加省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全区现有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11所(2017年新增2所)、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30所,数量居全市之首。区域内学校“一校一章程”达到100%,“一校一法律顾问”达到100%,学校实现了依法依章程自主办学;区域内校长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强化教学纪律,规范学生管理,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组织机制健全,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健全;依法依规维护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合法权益,没有违规招生、收费等行为,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行为。

2.强化依法督导

建立了“区—街道—责任区”三级责任督学管理架构,实现了对全区公民办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组建了“挂牌督学—学科督学—特聘督学”3支督学队伍,在全市率先成立9个督学工作室,充分利用质量监测数据资源开展精准督导,实现了质量监测与挂牌督导的联动、共享。建立督导结果反馈、诊断、整改和评价“四机制”,将督导结果作为学校及校长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发挥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在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区获评“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称号。

3.优化管理服务

近年来,我区大力改进教育管理方式,不断推动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上,协同房屋租赁管理、消防等部门,探索了民生项目租赁凭证办理新路径,全力提升民办学校开办、迁址和改扩建等审批服务效率;取消民办学校章程备案、招生简章等35个事项;推行行政许可事项预审服务,大幅提升了事项“提前办结率”,在全市率先召开了教育行政许可听证会。在“互联网+政务服务”上,录入、完善市权责清单管理系统、省网上办事大厅龙岗分厅的相关事项信息,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和网上办理;积极参与教育相关电子证照系统建设。

(七)加强交流合作,集聚高端资源,加速推进教育国际化、现代化

1.稳步推进国际大学园建设

2014年,深圳市政府正式决定将龙岗区大运新城2.66平方公里范围作为特色学院独立办学的集中建设区,命名为“深圳国际大学园”,深圳信息技术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3所高校先后入驻开办。2017年,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正式开学,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发电祝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连续两年成为省内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两个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和图灵奖学者研究院先后成立;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筹备工作进展顺利,龙岗区有望成为全市乃至全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最集聚的区域。

2.积极引进国际高端教育资源

随着龙岗产业发展的不断升级,以及高端院校的不断积聚,我区加快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规划建设3~5所高端国际化学校,2016年9月,深圳伊思顿龙岗书院、珊蒂泉外国语学校两所高端国际化民办学校顺利开办。2017年,深圳外国语学校国际部正式开办。2017年,我区与明鸿集团、美国蔡斯预备中学、香港耀中国际教育、北京鼎石学校等近10家机构展开洽谈;全球知名教育品牌哈罗公学、全国规模最大的国际教育集团枫叶教育成功落户龙岗;全市率先引进学科型外教24名,22所学校与香港学校结为姊妹学校;在公民办学校全面探索实施国际理解教育、英语课改、小语种选修课等国际化教学实验。

3.推动龙岗数字教育四期项目建设

我区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将数字教育项目纳入龙岗智慧城区建设范畴,先后投入5.4亿元完成四期数字教育项目建设工作,建成了74所学校935个班级的互动数字教育环境,促进了我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工作的融合,提升了全区教育系统信息化整体水平,其中,平冈中学等10所学校被评为深圳市“智慧校园”示范学校,龙岗区被评为深圳市唯一的“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示范区”,“班班通”覆盖率达100%。

四、龙岗教育改革发展问题与成因分析

近年来,龙岗教育优势集聚、加速崛起,取得了巨大进步,教育质量保持稳步直线上升态势,基础教育改革走在全市前列,学位建设连续多年位居全市之首。但从长远来看,仍处于换挡提速阶段,发展优势仍不明显,仍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公办学位供给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需求

我区高度重视学位建设,持续加大学位供给,连续7年学位增量增幅居全市前列,全面超额完成学位建设任务,其中,“十二五”期间新增公办学位数量约占全市新增量的25%。但随着区域产业的加速升级,二孩政策的实施及户籍、居住证制度等改革推进,基础教育刚性需求猛增,保持高位增长的公办学位供给仍难以“跑赢”入学需求的增长,符合就读条件的报名人数增长率远远高于公办学位增长率,如2017年,公办小一学位供给数同比增长3.1%,但报名人数上涨了15.2%。今后,我区将继续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学位建设的各项政策规定,依托“区学位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以城市更新为契机,开展规划研究,整合公共配套用地资源,通过新增、调整、置换等多种方式增加教育用地,全速推进公办学校新建、改扩建工作,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提供更多优质公办学位。

2.公办幼儿园占比不高

尽管近年来我区公办园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办园由2015年前的6所,增至现在的9所,但根据有关政策要求,将政府产权园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建成民办普惠园,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区公办园建设进度,现全区公办园数量整体仍不够充足。接下来,我区将全面落实《深圳市新型公办园建设实施方案》,加快新型公办幼儿园建设,确保到2020年,新型公办园占比达到30%以上。

五、龙岗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展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紧扣深圳市创建“全国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的改革方向,按照“建设市级试点实验区”要求,紧紧围绕“深圳东部中心”战略定位,在建成深圳东部教育中心总目标引领下,通过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主轴,双轮驱动教育现代化与国际化提升,构建“一体两翼”的龙岗区教育综合领域改革布局。我们的核心目标是:通过不断地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力争在一些关键环节、重要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圳乃至全国教育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范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与多样化教育的需求,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优化教育管理体制

将各街道学校(幼儿园)党组织隶属关系划转到区委教育工委,全面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整合教研力量、科研资源与质量监测评估队伍,加快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力度,高水平打造教育教学研究机构。

(二)持续完善现代学校制度

全面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出台《深圳市龙岗区公民办学校管理服务规程》,明晰教育行政机构与学校权责界限,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不断完善学校章程建设,强化学校法人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学校依法办学水平。

(三)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深圳市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试验区建设,持续深化政府资助、优质集群、委托管理等多样化改革试点,组建优质集群或发展联合体。

(四)深入推进政府资助改革

依托麓城外国语小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龙岗大运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龙岗乐城小学、天誉实验学校等4所试点校,探索完善政府资助政策体系,优化内部治理架构,形成龙岗特色的改革品牌,建构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改革样本。

(五)推进优质学校集群发展

立足创新管理、整合办学资源与扩大优质学位,探索“名校+”“名校长+”等模式,完善骨干团队“内生造血”机制,择机新组建一批“横向链接”或“纵向贯通”的优质教育集团(联合体)。

(六)加快引进知名教育品牌

出台《深圳市龙岗区引进名校办学标准》,聚焦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知名教育品牌,重点推进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合作办学项目。全面转化品牌优势,孵化培育有区域影响力的本土名校。探索与驻区高校合作举办优质品牌学校,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合作校集团化、联盟化发展。

(七)完善均衡优质发展机制

构建优质学校与原村小共同发展机制,加快原村镇学校校容校貌、学校管理、师资队伍等软硬件提升。完善公民办协同优质发展机制,全面提高民办学校办学水平。理顺新型公办园体制机制,稳步增加公办园比例;精准实施学前教育“托底改薄”工程。

(八)实施原村镇学校“美丽校园”工程

完善原村镇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原村镇学校校容校貌的全面提升,重点推进原村镇学校品质提升试点项目。区优质学校、区级以上名师工作室与32所原村小一对一结成“学校发展共同体”“学科发展共同体”,结对学校挑选一位副校长或青年骨干互换挂职三年,建立完善共同发展“回头看”履职考核机制。

(执笔人:杜少凡 邹伟新 张武进 刘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