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朱棣制造的政治泡沫
一、明朝以前中国的对外贸易
先秦时期,中国人对海洋的认识,大体上属于《山海经》水平,或借用唐朝大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一句诗来形容,“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诚然,甲骨文中有舟字,而且商代有了像样的造船技术,据殷商史专家研究,“商时河中已有船队”。战国时在沿海一带,有海上渔业活动,以及运送军队,从苏州下海,可抵山东,从浙东下海,可至淮上。但先秦时期中国没有海外贸易活动。
汉代史籍证明,早在西汉武帝时,中国船队从广州湾出发,经中国南部海域,航抵南洋各国。《汉书·地理志》论南粤地理形势,述及从徐闻、合浦等地,船行五月到都元国;继续航行,到谌离国、甘都卢国、黄支国;最远可抵已程不国。大体上,这是从今天的广州湾沿岸港口至印度半岛南部之航路。但上述地名,今人至今仍不能全部考订出其确切位置。当时的贸易是为皇家服务的。官方用黄金、杂缯向海外买回珍珠、琉璃及各种奇珍异石。至唐代,海上贸易有了长足发展,设有市舶使专司其职。但唐代文献,对其司职情形,并无明确记载,从宋代史料看来,市舶使主要是征收进出口税,并查禁违碍物品,管理香料等官方专卖品。市舶使是海外贸易兴盛的化身。我国商船已能远航到阿曼湾和波斯湾一带。宋代,西北地区很不安定,少数民族割据政权与宋朝及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不断,传统的通往西域的陆路交通线严重受阻,使宋朝政府不得不更加重视海外交通。北宋灭亡,南宋政权地近大海,海外贸易繁盛一时,市舶税收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0%,“经费困乏,一切倚办海舶”。元朝建立后,依靠其雷霆万钧的大帝国声威,使波斯湾地区大部分成为元朝的宗藩之国——伊利汗国的领土。因此,至该地贸易,远比过去方便。元代后期汪大渊著《岛夷志略》,乃亲身随商船游历东西洋的记录,内有地名200多个,最远处到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的憎拔罗(桑给巴尔)等地。事实上,后来随郑和下西洋的费信所著《星槎胜览》,“半采汪大渊《岛夷志略》之文”。马欢的《瀛涯胜览》也多次引用《岛夷志略》。甚至“记录郑和航行所历地名最详之《郑和航图》,有许多已见于《岛夷志略》和其他元代史料”。还须指出的是,早在60多年前,童书业先生已注意到,“元世祖亦尝屡遣使下南洋矣”,并列举世祖至元八年、十年、十六年、十七年、二十三年遣使至缅甸、占城等“海外诸番国”。显然,唐宋以来的航海经验,特别是元代的航海成就,其中包括多次下南洋,为郑和“七下西洋”奠定了基础。但是,上述这些海外贸易活动,都是以皇权为主宰的官方贸易,是为皇家及贵族服务的。在政治上,是为了扩大“天子”的影响,“羁縻”海外诸国;在经济上,采购奇珍异宝,满足统治集团日益膨胀的奢侈消费欲。因此,当时的国人,从上到下,没有、也不可能有海权观念。严禁私人下海贸易的国策,总体上并无变化。
二、朱棣制造的政治泡沫
早在100年前,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曾感叹:“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韦嘉达哥马(按:即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之韦嘉达哥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此岂郑君之罪也!”其实,郑和的“七下西洋”,何以后继无人?是因为郑和的下西洋,完全是大明帝国握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朱棣一手制造的政治泡沫,从其动机与效果上,注定了下西洋只能是昙花一现。
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动机,必须从朱棣其人其事综合地去观察、分析。皇权制度核心,是皇权神圣,不可分割、让渡,嫡长子继承制,不容改变。朱棣从其侄朱允炆手中夺权,在古代,完全是谋反、篡夺,大逆不道,人所不齿。这种负罪心态,导致他采取一系列措施,力图改变自己的形象,把自己塑造成合法者,如捏造史实,说自己是马皇后所生。其实朱棣的生母是碽妃。20世纪30年代,史学界为此曾展开讨论,发表论文多篇。明代李清的《三垣笔记》、清初潘柽章《国史考异》,均明确记载明孝陵神位,左乃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熙王、晋恭王,右乃碽妃,生明成祖朱棣。永乐中,朱棣将建文帝时修的《太祖实录》修改两次,伪造自己乃马皇后生。而且迁都北京后,太庙中一帝只有一后,继后及列帝生母皆不配享。以便抹杀生母,不留痕迹。(孟森《明清史讲义》第109页)
朱元璋在去世前的一个多月,头脑尚清醒时,已预感到朱棣拥兵自重,可能要闹事,故密谕晋王,“临阵时,领着在燕王右手里行”。干什么?无非关键时可以翦除燕王。明清史大家孟森前辈考订,建文帝确实已逃出宫廷,朱棣却认定两具尸体是他和皇后的,予以下葬,并假惺惺地说自己本来是效法历史上的先例,辅佐他的。但他深知建文帝未死,并且怀疑是建文帝主录僧溥洽策划让他扮作僧人逃走,逃亡海外,故朱棣将溥洽系狱十余年。为加强自己的统治,消灭建文帝的政治势力,除大开杀戒,对建文帝重臣株连九族外,更恢复明太祖明令永废不用的锦衣卫、镇抚司狱,在永乐十八年又设立特务机构东厂,实行国家恐怖主义。厂卫的横行,在全国上下形成告密的坏风气,弄得人人自危,政治秩序完全被扭曲,正如崇祯时大臣刘宗周所说:“厂卫司讥察而告讦之风炽……事事仰承独断而谄谀之风长。三尺法不伸于司寇而犯者日众。”此外,有明一代,甚至到清初,江南一带百姓始终怀念建文帝,这也是朱棣的一块心病,感到建文帝活着,对他是个莫大的政治威胁。这是因为,建文帝以文建国,比起乃祖朱元璋的严刑峻法,适成鲜明的对比。《明史》其本纪赞曰:“践祚之初,亲贤好学……又除军卫单丁,减苏、松重赋,皆惠民之大者。”直到弘治年间,有记载曰:“父老尝言:建文四年之中……治化几等于三代。一时士大夫崇尚礼义,百姓乐利而重犯法,家给人足,外户不阖,有得遗钞于地,置屋檐而去者。及燕师至日,哭声震天,而诸臣或死或遁,几空朝署。盖自古不幸失国之君,未有得臣之心若此者矣。”因此,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动机,是寻找建文帝下落,应该是可信的。唯其如此,在他去世前不久,确信建文帝不管逃到哪里,已属死老虎,不再对他构成威胁,永乐江山已坚如磐石,才宽下心来,将溥洽释放。当然,与此关联的是,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宣扬国威,表明建文帝已经“流水落花春去也”,自己才是天朝的天子,要海外诸国赶紧“万方来朝”。
经过明初的休养生息,至永乐时,明王朝的国力比较强盛,但财政状况,并不理想。从洪武二十三年至成化二十二年,已故明代经济史专家梁方仲先生对明《实录》的相关记载作过统计,明朝生产的白银总量,共约3000万两(梁方仲《明代粮长制度》第127页),但拨给郑和下西洋的白银共700万两,花去600万两(王士性《广志绎》卷1,第5页),这对明王朝来说,是何等沉重的财政负担!高压政治下,无人敢对永乐皇帝派郑和下西洋,公开说个不字。但永乐皇帝一死,太子立即将财政专家、户部尚书夏原吉从狱中放出。夏实行财政紧缩政策,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停止劳民伤财、明王朝不堪重负的下西洋。史载:永乐驾崩,“太子走系所……令出狱,复问赦诏所宜。对以赈饥,省赋役,罢西洋取宝船及云南、交阯采办诸道金银课。悉从之”。
其后,宣德年间,头脑清醒的夏原吉已故,明朝虽又下过一次西洋,但不过是夕阳残照,从此成为绝响。
诚然,郑和所率庞大的船队所到之处,也有民间贸易,但比重甚小,主要是朝贡贸易,赏赐为主,不计成本。用“文化大革命”前流行的政治术语说,是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换回的是珍禽奇兽,名花异木,如海棠花、五谷树、各种香料等奢侈品,于民生无补。郑和七下西洋,做的是大赔本买卖,跟西人形成鲜明的对比。如“葡萄牙人于十五世纪末到东方,他们的航海规模远不及郑和,然而他们的经济利益却很大……运回大量香料,在欧洲市场上卖价极高,出售后所得利润为投资的六十倍”。显然,郑和下西洋是特殊政治背景下的政治行为,或者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只是一个孤立的历史事件”。明朝开展官方的朝贡贸易,并不意味对海外实行现代意义的开放政策。事实上,禁止海外民间贸易往来的海禁政策,并未改变。即使在郑和时代,国人仍持天圆地方观念,世界地图万历时才由传教士携入中土,在上层人士中流传。因此,郑和的船队只能沿海岸线航行,去时路,也是归来路,等候季风。虽然作为杰出航海家,郑和领先于西方航海家近半个世纪,但事实证明,郑和也根本不可能走得再远。古希腊人很早就知道地球是圆形,故一千多年后,哥伦布才会向西航行去寻找印度,虽然他明知印度在东方。没有地球观念的郑和,绝不可能环球航行,他能到达东非海岸,已属天涯海角,很难走得更远。郑和“七下西洋”,所到之处,因无海权意识,从未建立过军事基地,更无殖民地。郑和“七下西洋”,丝毫不意味着中国已进入海权体系的时代。
金生叹先生曰:从万历年间至今,宣传郑和,存在两种不良倾向:稗官小说将其神化,越说越玄;近几十年,官方及流俗学者,以今铸古,按照政治需要任意塑造郑和,将其圣化,给他戴上“和平友好使者”“平等贸易的先驱”“和平崛起的体现者”等高帽,调门越唱越高。2005年夏天,更是沸鼎烹油、热火朝天。正是:先贤不是堂中鼓,重槌猛敲发大声;郑和史实昭然在,休将高帽套古人!
2006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