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互联网社区的形态嬗变与高校育人事业的发展思考
一、互联网社区的概念和发展概况
所谓互联网社区,通常指以论坛(BBS)为基础核心应用,包括公告栏、群组讨论、在线聊天、交友、个人空间、无线增值服务等形式在内的网上互动平台。互联网社区由多种混合的社交软件组成,包括网络聊天室、论坛,并且可以通过文字、声音、视频来交流。信息技术的突破和网络应用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这种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的发展繁荣。
最早关于互联网社区(虚拟社区)的定义由美国学者莱茵戈德(Rheingold)于1993年提出,其后互联网社区的概念不断发展和深化。在传统意义上,互联网社区主要包括BBS、聊天室、讨论组等几种形式。当前,使用人数较多的互联网社区主要有微博、微信、知乎等,自媒体、微社区成为当前互联网社区发展的潮流。由于移动互联网建设的发展,移动社区也成为新的发展热点。而在部分高校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校园BBS依然是校内沟通交流的重要互联网社区平台。
根据艾瑞市场咨询《中国网络社区发展研究报告》研究,互联网社区在中国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993-1998年为雏形阶段,也是中国互联网社区的导入阶段,BBS和新闻组形式基础应用是主要形态;1998-2005年为成长阶段,BBS迅速发展,同时互联网社区逐渐分类细化,出现西祠胡同天涯等大型互联网社区;2005-2009年为发展阶段,web 20使得互联网社区平台化发展;2009年至今,互联网社区不断成熟,中国互联网社区SNS化趋势不断增强,互联网社区营销与电子商务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二、互联网社区发展前景展望
互联网社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信息内容、社区定位、社区形态、目标用户等层面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在信息内容方面,随着互联网社区开放程度提高,技术进步使得交流成本降低,用户自身生产内容的频次和数量也大大增加,互联网社区交流模式也从最初的单向交流变为了双向甚至多向讨论。互联网社区的早期形态为BBS、论坛等,信息交互通道较窄,而随着微博、微信等网络自媒体平台的兴起,每位网民都可以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互联网社区,在此类以网络自媒体为基础的互联网社区当中,所有信息都可以被查看、分享、传播,而且信息的生产、传播、互动,都是由用户自主完成,互联网社区的平台特征愈加明显。由此可以看出,互联网社区平台化、UGC化(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原创内容)将成为互联网社区未来发展的持续趋势。
在社区定位方面,早期互联网社区如西祠胡同、天涯等,都是综合性互联网平台,综合提供个人空间、企业空间、购物街、无线客户端、分类信息、问答等一系列功能服务。而随着用户细分趋势增强,用户更倾向于针对自己感兴趣、符合自身定位的内容进行讨论,当前互联网社区定位也出现了专门化趋势,如知识分享类平台知乎,以领域权威为主要分享者,进行话题性探讨而非问题性回答,社区定位更为契合特定客户特质和需求。类似的还有针对特定兴趣、特定年龄、特定身份用户的互联网社区,如捌零音乐论坛等。因此,在社区定位方面,互联网社区定位更加精准、细化、门类化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在社区形态方面,与信息内容变革对应,早期的互联网社区以单向和开放度不高的公告版、聊天室为主,发展到当前自媒体、微社区成为热点,社区开放度、互动模式、传播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自媒体微社区还将成为持续的发展趋势。
在目标用户方面,在信息爆炸的影响下,用户更倾向于针对自身特点和兴趣获取相应信息,由此互联网社区的目标用户不断细分,典型案例是QQ空间低龄化,根据“企鹅智酷”2015年的调查,95后占QQ空间用户的32%,1990-1994年出生的用户占19%,95后在QQ空间上分享数量占总量的七成,这与QQ空间的平台定位和社区特点更符合低龄群体交流需求有关,QQ空间目前也在顺应这种趋势,将目标人群转向低龄群体。互联网社区目标用户不断细分,在界面、控制、内容等方面针对目标用户也不断细化,这一趋势成为互联网社区的另一发展热点。
三、互联网社区对社会及教育领域的多元影响
互联网社区的发展也对社会生活和校园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包括信息输出与获取机制、社会交往模式、校园服务与管理方式、学生信息获取方式、学校与学生互动关系等。
(一)信息输出与获取机制
互联网社区作为信息交互平台,对信息输出和获取机制变革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互联网社区当中,信息输出和获取从单向的线下行为变为双向的线上行为,输出和获取成本降低,信息数量激增。同时,搜索及筛选技术的使用使得信息输出更有针对性,社区与用户开始生产更贴合特定用户需求与兴趣的信息,如微博红人,通过生产满足微博网友兴趣的内容,获取大量曝光度和关注度,从而获取更高人气。信息获取方面,由于互联网社区的开放性,用户可接触信息增加,获取渠道扩宽,获取方式多样化。用户信息获取也更有目的性,更为精准化,当前微博、知乎等互联网社区都添加了筛选和搜索功能,为用户提供“只读自己感兴趣内容”的服务,也使得信息获取及转化的时间成本大大降低。
(二)社会交往模式
互联网社区不仅是在现实社区之外构建的虚拟社区,也在现实社会交往模式之外,构建了虚拟的社会交往模式和环境,同时也对现实社会交往模式产生影响。互联网社区突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同时也跨越了国籍、语言、阶层的差异,让人们的社会交往更为便捷化、自由化、开放化、平等化,在互联网社区当中,一切的差别都可以被忽视,每个人都拥有话语权,社会交往模式和人际关系模式也随之变化,人们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社交结构也产生新变化。
(三)校园服务与管理方式
青年学生作为伴随互联网成长的一代,其互联网卷入程度极高,互联网社区作为现实交际的重要补充,也成为广大青年学生获取信息与服务的重要途径,因此互联网社区对校园服务和管理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校园服务与管理从传统的线下行为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如在各类校园信息服务APP,为学生提供课程、教室、邮箱、BBS等综合信息与服务;学校也可借助微信端口,将学生信息服务与管理对接于微信公众号;同时,由学校指导的校园BBS,在校园信息发布、活动组织、校园舆情监管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校园服务管理与互联网社区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学校服务与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四)学校与学生互动关系
互联网社区当中,每个人都具有主体身份,每个人都拥有话语权,信息互动的成本也大大降低,这些就使得互联网社区当中的传统社会关系面临变革,其中就包含学校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在传统模式当中,学校对学生是通知与被通知、输出与接收、高位对低位的关系,只能是学生听到学校的声音,而学生对学校的反馈、意见等都缺乏有效途径得以上传,这就阻碍了学校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在学校与学生之间产生诸多错位和矛盾。而在互联网社区当中,学校与学生地位平等,学校可以在互联网社区当中发布通知,学生也可以在互联网社区当中对此进行反馈,并且自发输出信息,因此借助互联网社区,学校与学生的互动关系由传统的“发布者-接收者”模式,转变为互为发布者和接收者的模式,这也对学校的服务与管理职能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学校服务和管理当中,认识到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由此进一步引发教育模式变革。
四、互联网社区对青年学生教育的启示
(一)“自育育人”角度
互联网社区的开放性、虚拟化、非实名化,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关系模式,使得每个人的主体性大大增强,而受到互联网社区的影响,在教育关系当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应当得到进一步认可和尊重。
青年学生是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数量上,也体现在使用时间、卷入程度等方面,因而互联网对他们的影响也最大,他们认识互联网社区赋予的平等权利意识也更加深入。在教育环境当中,学生不应当仅仅是教育的对象,还应当是教育的实施者,只有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才能取得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因此,在互联网社区的背景下,高校教育理念应当及时调整,充分发挥青年学生主体性地位,指导学生自育育人。北大未名BBS创立于2000年,是北大师生、校友日常交流的重要信息传播载体和信息服务论坛,未名BBS站务委员会由全体用户民主选举产生,由学生自主管理、自主运营,学生在论坛中咨询问题、寻求帮助,并在与其他学生的论坛讨论当中解决问题、获得帮助。同时,学生在BBS当中也会针对思想、时事、学业、心态进行讨论。在解决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展开教育、自己接受教育。
(二)“互动育人”角度
青年研究中心(网教办)的课题调查发现,学生在互联网社区中的行为差异可以从个人因素、互联网环境等方面得到解释,其中个人因素包括性别、专业类别、政治面貌等,同时我们发现了由这些因素导致的青年学生在互联网社区中的行为的差异化特征,包括对校园信息的接受程度、反馈效应。
互联网深入发展也使得学生用户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但同时准确把握学生的群体特点、思想行为差异也更为便捷,而互联网社区也为学校和学生互动提供了极为便捷的平台,因此互联网社区环境下的教育应当更加关注青年学生的这些特点和差异,注重互联网社区的运用,充分考虑学生作为信息接收者的感受,以学生接受度最强的方式进行互动和引导。如我们注意到,“P大树洞”是校内新兴论坛,其匿名化、简短化特征迎合了学生的需求,迅速成为学生讨论问题的热门论坛,因而对树洞这一新兴社区加强了指导。而在未名BBS中,北京大学各部门也在积极探索学生话语体系,从而在与学生互动的教育过程中更有代入感。
(三)“环境育人”角度
互联网社区作为虚拟社区,其社区环境、氛围对于用户十分重要,互联网社区环境反映了社区发展的效果。而在高校当中,互联网社区环境应当与学校整体氛围、定位、培养目标相契合,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相辅相成,从而为学生教育提供全环境支持。
北京大学当前正着力营造开放、平等、理性、健康的校园互联网环境,力图通过互联网社区环境的孕育,培养学生开放、平等、理性、健康的精神。同时,学校把握互联网社区发展的平台化趋势和用户生产内容的新特点,着力将校内互联网社区打造成为平台,引导学生自己生产内容、传播内容、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如上文提到的未名BBS。而北大新青年网络文化工作室当前正在升级改造的“北大地带”移动平台,目的是为青年学生生产优质网络资源提供平台,为学生参与校园信息生产和传播提供支持。
(四)“系统育人”角度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各个部门协同努力,以达到“全环境育人”的效果。相较于传统的环境育人理念,“全环境育人”则着眼于网络社会崛起的特定背景,将实体环境与虚拟环境相统一,通过构建新型的教育主客体关系和教育途径、教育方式,不但在现实环境中,同时在虚拟时空和信息场域中实现教育的过程和效果,为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考切入点。这就要综合统筹考虑现实与虚拟两个教育场域,根据二者特点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工作协同,创建能够触动学生进行思维、引起深层情感共鸣、具有广泛认同基础的良好“大环境”,通过知、情、意、行的相互转化,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同教育目标达成一致。
另一方面,互联网社区的开放性特征和技术可能性也使得个人、学校、社会可以共同致力于育人工作,互联网社区也为各板块的合作提供了平台支持,在这个共同助力的互联网场域当中,青年学生可以得到全方位全环境的系统教育。当前学校各部门不仅在未名BBS上有自己的版块或官方号,同时也积极布局了微博、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用于信息发布、疑问解答、事件处理、舆情引导;各部门之间也通过未名BBS进行合作,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运行机制,大大提高了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效率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