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传媒文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家国的镜像
——解读《春节联欢晚会》

从1983年开始,中央电视台在每一年的除夕之夜为全中国观众举办一场为时5小时左右的《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为《春晚》)。这场汇集了歌舞、小品和相声以及其他众多文艺形式的晚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全国乃至全球华人每年除夕夜和年夜饭、放鞭炮一样重要的文化活动,也因此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关注,它甚至被称为中国年文化的“新民俗”。一个典型的现象可以说明这个判断:1984年之前的大年三十,从天一黑开始,北京街头的鞭炮声就不绝于耳。但1984年春节晚会期间的北京大街上,鞭炮声却没有连成一片,直到晚会结束后,鞭炮声才震耳欲聋地响起来。[1]从此之后,中国城市居民过年的习俗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春晚》承载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元素甚至使命。它像一个巨大的容器,包容了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的方方面面。从传统到现代,从政治到经济,从道德到审美,从艺术家到老百姓,从内地到港澳台甚至海外华人。它既是主导意识形态的窗口,又是流行文化的表征;既是文化产业的交易,又是科技手段的平台。尤其是它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又使之成为吸纳巨金的广告载体,成为使名人更有名、无名者变有名的文化资本场。国家要利用《春晚》来鼓舞大众积极向上、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企业要利用《春晚》来进行产品的宣传和销售;而百姓们则希望在与家人一同观看《春晚》的过程中享受团圆的甜美,获得笑声和乐趣。如此,主流文化、商业文化和民间文化在央视这个电视媒介平台上被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它们相互促进,彼此在冲突中妥协。今天,要讨论中国当代传媒文化,就不得不触及《春晚》这个既让人喜又让人愁的电视节目。本章我们将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探讨《春晚》的文化混杂问题,进而揭示在电视技术平台上,主导文化的话语如何获得一种支配性的地位,进而如何统摄民间文化乃至商业文化的运作。

[1] 耿文婷:《中国的狂欢节——春节联欢晚会审美文化透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