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国民间玩具的历史起源
ZHONGGUO MINJIAN WANJU DE LISHI QIYUAN

大溪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

中国民间玩具的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在仰韶文化半坡村墓葬文化遗址的儿童墓葬区内就有许多体积小,质量轻,加工细致,状似弹丸的陶球和石球。经考古学家鉴定,这些大小不同的陶球和石球,都是当时狩猎业的重要工具——投打弹丸,同时也可作为这些儿童生前的玩具。这些游戏器具正是原始劳动工具的转化,由此可见,游戏与生产劳动之间存在的重要联系。类似的圆形玩具在其他文化遗址中也有发现,如湖北京山屈家岭文化遗址,安徽潜山薛家岗遗址、朱家嘴文化遗址等。在湖北京山屈家岭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球表面有的绘有网纹、十字、三角、菱形、花瓣等多种图案。在约公元前4400—前3300年的大溪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球,已有了刻划、篦点、戳印等纹饰。这种带有装饰纹饰的陶球绝非作为劳动工具,而应该是儿童玩耍所用。

通过考古发现,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北方地区的其他诸多文化遗址中,也出现了大量以人物、动物为形象的陶器文物,如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陶塑人面像、陕西西乡县李家村出土的陶猪、湖北省天门石家河古城邓家湾出土的陶俑和动物、北京市平谷区上宅遗址出土的红陶猪首、辽宁阜新胡头沟出土的玉龟等。在黄河上游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骨笛和骨哨,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等地出土的埙,既可以作为一种原始乐器,又有诱捕猎物的实用性,还可以供孩子们玩耍、娱乐。

陶塑猪首新石器时代陕西西乡县李家村出土

上述的出土文物虽不能完全定为原始人的玩具,但从陶塑人物和动物上不难看出这些出土实物已经脱离了生产劳动,而是出于一种特殊的精神需求。同时不难发现,早在原始时代人们就开始利用各种材料制作玩具了,如黏土、玉石、骨头等,并对这些材料的使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相应的加工工艺技法也有了一定的掌握。

我国先秦时期的夏、商、周三代出土的民间玩具大多是陶制、石制和泥制的。如殷墟出土了许多石牛、石熊、石蝉等多种动物形象和玉雕的人物、动物形象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此时期的生产关系与奴隶社会有了本质性的不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手工业在这一时期也有了长足发展。在此社会局势下,人们对精神娱乐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我国历史文献中就记载了当时齐国都城临淄的繁荣情况,“其民无不吹竽鼓瑟……斗鸡走犬,六博蹹踘”。各式各样娱乐活动的兴盛也必然促进玩具的发展。

玩具作为专门的儿童玩耍之物的文字记载最早只见于汉代文献。汉代王符所著《潜夫论·浮侈》:“或取好土作丸卖之,于弹外不可以御寇,内不足以禁鼠,……或作泥车、瓦狗、马骑、倡俳,诸戏弄小儿之具以巧诈。”东汉中后期浮侈者多,游手者众,治本者少,作者写这段话的本意虽是批判这种社会现象,但我们却能从中得知在汉代玩具已经十分兴盛了。从这些文字可知道:第一,泥玩具的品种十分丰富,除了“泥车、瓦狗、马骑、倡俳”之外还有泥制的弹丸;第二,这些泥玩具已经进入了流通市场,出现了做玩具生意的人;第三,泥玩具已经分为成人玩具和儿童玩具了,泥弹丸是成人玩具,其他皆“戏弄小儿之具”。但汉代泥玩具的史料如凤毛麟角,现存大量的实物都是陶塑。

汉代墓中已出土的文物中,常有造型精练、神态生动又富有浓郁生活情调的陶俑,以及陶猪、陶狗、陶鸡“击鼓说唱俑”造型夸张大胆,陶俑头戴平巾帻,上身赤裸,臂有串饰,下身着长裤,赤脚,踞坐在土台上,击鼓而唱。在唱到兴起之时,陶俑眉飞色舞,一手高举起鼓槌,一脚高高举起,形象诙谐生动,丑中见美,堪称汉代陶俑中的代表作。此外,在大量出土的画像石和画像砖中也能看到儿童拿着玩具玩耍嬉戏的场景。出土于河南南阳市李相公庄的许阿瞿墓志铭画像石上可见三个幼童,或托木鸟,或牵引木鸠玩耍的场面。魏晋南北朝时代,虽然工艺美术有一定的发展,但由于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因此存留发现的玩具不是很多。《陈书·长沙王叔坚传》中记载“木刻为人偶,衣以道士之服,施机关,能拜跪”,说明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带有机关的玩具。相对于以前那种直接手捏制作的玩具来说,玩具的设计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外,在新疆民丰尼雅东汉墓和吐鲁番阿斯塔那晋墓中曾出土过棉布材料制作的人俑。这也是至今最早发现的布制玩具。在经历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两个漫长时期后的中国迎来了两个大一统皇朝——隋唐时期。这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科技上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经济文化的稳定与强盛,治国政策与民族思想的开明、开放,使得人们在劳作之余对精神娱乐的需求也为之增加。这一时期,玩具也得到迅速发展。唐代是玩具由初始阶段发展到全盛的时期,各种不同材料制作的玩具得以开发,品种丰富,材料也不再限于陶制,面塑、瓷塑、丝帛、木雕、彩绘等玩具在民间流传甚广。受唐三彩的影响,唐代陶制、泥制的玩具在质地和色彩上也有了很大进步。随着唐代墓的发现和挖掘,大量唐代玩具出土。在西安西郊发掘的隋代李静训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制陪葬品,出土的人物和动物陶俑均系红陶,合模制成,上或涂粉施彩。动物俑有马、牛、羊、猪、鸡、犬、鹅等,造型各异。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数量众多,保存完好,制作精美的陶俑、泥俑和木俑。另外,还有出土了面制人俑和小猪,距今至少有1300多年历史。这说明早在唐代就已经有面塑产生了。

中国现存最早的泥塑小品见于唐代,是1960年在新疆阿斯塔那336号墓葬中出土的唐代彩绘泥塑“舞狮俑”。1972年于阿斯塔那201号墓葬又出土了一组彩绘的劳作泥女俑,一共四人,一人手握杵正在舂粮,一人推磨,一人簸糠,第四个人席地而坐,俯首擀面、烙饼,再现了唐代妇女制作饼食的全过程。这组泥塑由手工捏制,表现手法纯熟简练,人物神形兼备。

到了宋代,玩具作为名词第一次出现,这时期的玩具发展的盛况达到了几乎可以包括以后民间玩具所有材质、功能以及题材品种的程度。南宋泥玩具的实物是在江苏镇五条街出土的“泥孩儿”,是低温陶质玩具。这组“泥孩儿”共五人,做相互扑打状,其中两人已摔倒,一仰一俯就地而卧,面带笑意顽皮至极。另外三人围观一坐二立,神情专注。泥孩儿身上印有戳记,分别为“吴郡包成祖”、“平江包成祖”、“平江孙荣”字样。宋时平江府即今江苏,吴郡为旧称。可知这五个泥娃娃是苏州艺人包成祖和孙荣所制。

此时产生了岁时节令的活动现象,许多玩具已成为传统节日的标志。最为普及的泥玩具“磨喝乐”便是与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祭祀息息相关的。“磨喝乐”一般是指泥塑的土偶,在宋元俗称为“泥孩儿”。七夕来临之际,“磨喝乐”大量上市,人们都要买回去送给孩子“乞巧”。《醉翁谈录》记载:东京的“七夕”,城中多卖“泥孩儿”。这些“泥孩儿”端正细腻,大小不太一样,穿着男女各式服装,南方人又管它叫“巧儿”。相传“磨喝乐”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儿子,佛教天龙八部之一,传入中国后演化为可爱儿童形象,成为“七夕”节的祭物。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两宋时期,每年的七夕节,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用“磨喝乐”来供奉牛郎、织女,借此来实现“乞巧”和多子多福的愿望。

河南博物馆藏品中有一件宋代“白釉加彩童子”,出土于禹县扒村窑址。童子骑坐在鼓形绣墩上,身着敞怀无袖衫,双手持荷花、荷叶,仪态端庄。按其形制,应为陶制磨喝乐。

另据《梦粱录》记载,南宋时期玩具类别多样,有龙船儿、玉栅小球灯、走马灯、香鼓儿、脱蜡像生、沙孩、弹弓、花篮、傀儡儿、水上浮、戏耍家事、棒灯球儿、竹猫儿、千千车、果食将军、毽子等等。对玩具的大量需求,在两宋时期出现了专门生产制作玩具的地区,如河南的开封和禹县,山东的淄博,陕西的鄜州,浙江的杭州,江苏的苏州,广东的潮州等地。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玩具发展到元代,还继续延续宋代的传统,并没有太多变化。

明代,随着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玩具又一次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各类玩具都得到了发扬光大,技艺水平均显著提高,形制愈发精湛。玩具的题材受到杂剧故事的影响,也日益丰富起来。此时在集市上出现了专门出售民间玩具的商品“耍货铺”和专门制作玩具的作坊。还有很多游历四方的手工艺人和摊商出现,他们对玩具的传播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明代,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玩具产地。明代张岱的《陶庵梦忆》中“无锡去县北五里为锡山。进桥,店在左岸。店精雅,卖泉酒、水坛、花缸、宜兴罐、风炉、盆盎、泥人等货”可知,在明代时无锡就已经将玩具作为商品出售了。明代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记录了风车、小春牛、空钟、闹蛾、扫晴娘、束草人等玩具。中记录的歌谣“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杨柳儿发芽儿,打钹儿”,从中可看出不同时令都有不同的玩具与之对应。可见当时的北京也是玩具盛产之地。许多在以后具有地域特点的玩具在这一时期也得以形成,如陕西凤翔泥偶鬼脸、河南淮阳“泥泥狗”、江西景德镇的瓷玩、广东石湾的“淘公仔”等都已形成了特定的艺术风格。中国的民间玩具艺术在清代发展到高峰阶段,其生产格局、风格样式和技术品类已经基本完备。其材质之丰富、工艺之纯熟精巧、造型之精美、题材之广泛均已超出以往的水平。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绝大部分民间玩具,如风筝、泥哨、空竹、拨浪鼓等,都在此期完成了最终的定式,甚至形成了著名的产区,并以成熟稳定的态势传承至今。在全国的生产格局中,除了北京、无锡、苏州、佛山、高密、凤翔等玩具生产历史悠久的产地外,还新兴起许多玩具产地,如制作泥玩具的河北新城和山东菏泽等地。同时有许多著名的玩具世家也是在清代开始兴起,并名扬全国,他们制作的玩具甚至成为当地此类玩具的代表性作品。例如北京的“面人汤”、“风筝哈”、“毛猴汪”,天的“娃娃李”、“泥人张”、“风筝魏”等等。此时此刻,在民间涌现出了一大批技艺超群的玩具制作艺人,如泥塑艺人丁阿金、周阿生、沈顺生等,面塑艺人汤子博、李俊兴等,他们将玩具的制作推向了一条更为精致的道路。此外在清代还有许多技艺品类的创新,如无锡的“印段镶手”技法,据传是无锡清末著名的泥塑名手丁阿金(1839—1922)所创。即是在制作泥人时,除了双手是另外镶嵌上去的以外,泥人的头与身躯均由模子印出来的。这种技法的产生,是为了提高泥玩具的产量,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再如,北京的“鬃人”,也是始创于清朝末年,受皮影戏和京剧影响而产生的。

在鸦片战争以后民间玩具出现式微,直到20世纪中期民间玩具的衰落趋势并未改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极大发展,但由于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和现代化、全球化以及商业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很多依靠口传心授的传统玩具技艺相继失传。2003年,我国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随着保护工作的深入,很多陷入濒危境地的民间玩具技艺和品种得到扶持和恢复,以崭新的面貌重返人们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