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章 门神文化
门神,旧时民间信仰的神祇,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传说中把守门户之神。
最早的门神为神荼和郁垒。
王充《论衡·订鬼》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唐时,门神形象改为秦琼和尉迟敬德(《三教搜神大全》作“胡敬德”)。
相传唐太宗患病,闻门外抛砖弄瓦,鬼魅呼号,太宗惧之。秦叔宝请与尉迟敬德戎装门外以伺,夜果无事。太宗乃令画二人形象悬于宫门左右,后世相沿,从此画像为门神,用以镇邪。
唐后期,又借钟馗捉鬼之传说,将其附会为门神。民间流传的门神形象,以一地俗信为主。有朱纸画神荼和郁垒,贴于左右扉;有书“钟进士”三字,斜贴后户以驱鬼。宋靖康以前,汴中门神多戴虎头盔,王公之门以浑金饰之,谓虎头男金饰。后世多画将军朝官复加爵鹿蝠喜宝马瓶鞍之状,《土风录》云,俗多用秦叔宝、尉迟敬德。
门神,旧时民间信仰的神祇,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传说中把守门户之神。
民间一般将门神像彩印于纸,于除夕夜分之间易门神。杭俗门神一年一易。《吴县志》谓门神,彩画五色,多写温岳二神之像。远方商客,多贩运各地出售。亦有端午贴门神的,如江苏连云港等地即是。
贴门神,原为汉族岁时风俗,后亦为一些少数民族所接受。如毛南族第八位家神,即“神荼”和“郁垒”,粘贴在大门口的两扇门上,脸面相对,以为可把守门庭,不让恶鬼进屋,保护家中人畜平安。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遇到门,我们天天和门打交道。门本是实有的客观存在,却构成了意识和心态,门又成了虚幻的精神意向,这一精神意向凝聚在一个焦点上,这个焦点就是门神。
门神的出现,让民众在冥冥中感到有神祇站在门口守卫自己,当灾难降临,当妖魔鬼怪来袭,门神在那里起着抵御防卫作用。正是在这种鬼神崇拜的心理下,在一种虚幻的精神指向上,贴门神成了千百年来中国民众的一种最广泛的习俗,甚至在没有宗教的国度,门神成了一种宗教信仰。
贴门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久远的习俗。现在很多人不知道大门上的门神是谁,可见门神文化正在离我们远去,然而,越是离我们远去的东西,越是显得珍贵,门神文化越是值得我们研究。
门神是伴随着城门建筑和房屋建筑而兴起的,早在中国夏、商、周之时,就有了门神的萌芽。
门神文化的内容广泛,门神文化包括门神本身的故事和知识、门神贴法、门神源流、门神含义等等。
尽管西方也有门神习俗,然而,门神文化却是中国的独特现象。
比较东西方文化,可以发现,门神最能体现中国文化性格。城门、院门、宅门、房门,还有山门、寨门等等,这些构成了一个巨大的隐喻:其建筑意义上的封闭式样,构架了中国人封闭的求稳、求平安的安居意识,进而构成了传统中国人的封闭心态。中国古典传统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它需要门,而且门禁森严,因此门神大行其道。
而西方文化是开放的海洋文化,它不需要门,门神对它只不过是装饰和娱乐。而中国人贴门神是有功利性的。
门神是伴随着城门建筑和房屋建筑而兴起的,早在中国夏、商、周之时,就有了门神的萌芽。这萌芽就是“司门”的出现。
司门在《周礼》中是一个官职,负责守卫京城十二门。司门的职责除了掌管钥匙和锁、开关城门,还要负责查验携带物品、征税、岁时祀门的典礼、迎宾等。
其实,最早的“门神”一点也不威风,地位很低贱,如在《吕氏春秋·音初》中,记叙了一个故事:夏朝君主孔甲出门打猎,遇大风,避入一民宅。那人家刚得一子,有人说这孩子将来必大吉,有人说这孩子必有大殃。孔甲带走那个婴儿,说:“让他做我的儿子,看谁敢使他遭殃!”孩子长成人,却被劈柴斧断了足,只好去做守门者。
东汉《论衡·书虚》引述了这个故事,并说:“守者断足,不可贵也。”可见,古代守门的“门神”其实都是一些“不可贵”的人。
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中也记叙了一个故事:“孔子相卫,弟子子皋为狱吏,刖人足,所跀者守门。”跀通刖,断足。
可见当时守门的“门神”,大多是一些残疾人和底层人士。
从周代开始,守门、守关、守园囿的“门神”都是受过刑罚的罪人。这与后来崇高而威风的门神形象是截然不同的。
年画中的门神形象来自现实,年画中的尉迟恭、包公等都是黑脸门神,源于“墨者守门”。同时,年画中的钟馗、张天师等,往往被画得狰狞可怖,丑陋之极,因为古代现实中是丑陋者守门。
到了清代,仍沿用了丑者守门的风俗。如清《扬州画舫录》卷六称挑选守门人的标准:“尽用奇丑者。”据说,当时守门人持镜自照,丑得不够,就“毁其面以酱敷之”,变得更丑方为幸。
不过,在清代的门神中,与现实恰恰相反的是,年画上的门神都是将军和名人,衣冠楚楚,威风凛凛,仪表堂堂。真是物极必反,门神现象体现了深奥的中国哲学。
门神/民国
门神的产生与古人的鬼神崇拜有关。神是神话和宗教所想象的主宰世界的、超自然的、具有人格和意识的存在。鬼是指人死后不灭的精灵或万物的精怪。神鬼世界是与人类的童年时代相随而出现,并且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应该说是先有神鬼信仰,才会有门神形象出现的。房门的出现,虽可防范敌人的侵入,但古人还觉得缺乏安全感,担心无孔不入的鬼怪进来,所以就创造出门神来站岗守卫,这个门神是能够降妖伏鬼的神明。
有了这样一个人们造出的门神来保卫自己,自家性命和财产就有了安全保障,古人心理上就有了依靠。正如《白毛女》中喜儿所唱:
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
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
门神/民国
“画门可开,土鬼能语”,这是关尹子说的一句话,后来画中的门神似乎真有这种神奇的功能,门上贴了门神年画就百鬼不侵,如有神助。
年画中的每一个门神都有来历,也有故事。生活中真实的守门人在历史上成为著名人物的也有不少。其中有一个就是说“画门可开,土鬼能语”的关尹子。
关尹子本是一个刑罚之人,被割掉了鼻子,如不是老子出关,关尹子或许根本就不会为那么多后人所认识。当然,如果老子不出关,也可能关尹子依然出名,因为关尹子本身就有专著。不管怎样,关尹子的出名,与《史记》有关。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关尹子本名尹喜。《列仙传》说:“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内学星宿,服精华,隐德行仁,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真人当过,候物色而迹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著书。”
因尹喜是守关人,遂得关尹子之称。从《列仙传》的描述,可知《老子》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名著,还仰赖这位关尹子的促成。
尹喜也有著书,九篇,名《关尹子》,并且这一著作也流传下来。《吕氏春秋·不二》列举诸家学派:“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光,兒良贵后。”
这里排列道家、儒家、墨家之后,将关尹的大名排在第四的位置上,可见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守门人,而是真正的“门神”。
如今能见到的《关尹子》一书篇幅不长,九个篇目是:一宇、二柱、三极、四符、五鉴、六匕、七釜、八筹、九药。
如《七釜篇》写道:“人之力有可以夺天地造化者,如冬起雷,夏造冰,死尸能行,枯木能华,豆中摄鬼,杯中钓鱼,画门可开,土鬼能语,皆纯气所为,故能化万物。”
关尹子提到的“画门可开”,与以后年画门神的盛行,多少有一点可供人想象的联系。
门神/明清
《离骚》中的“吾令帝阍开关兮”,这个“阍”字就是守门人,也称为门子。清代梁章钜有《浪迹续》考证“门子”。
古代守门人也有真正像神一样的。据《汉书·周亚夫传》记载,汉文帝先后到霸上、棘门、细柳三处劳军,文中描写了细柳营门禁之严厉: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五至!”军门都尉曰:“军中闻将军之令,不闻天子之诏。”
对此,汉文帝刘桓表现得很开明,不仅不予追究,还赞美之。
《晋书·石勒载记》也有类似的记载:后赵石勒是个有作为的帝王。他微服出行,检察都城夜间的警卫情况,还行贿赂以考验城门候。结果,差点被守永昌门的门候王假所收捕,多亏侍从及时赶到,才救了驾。转天早晨,石勒召见王假,加官晋爵。
门神/明清
门神的威风是随俗渐进的,离我们越近,现实中的守门人越是像“神”,却变味了。清代《燕京杂记》记载:“仆役有司阍者,谓之门上。”尽管看门人是仆,但“其价倍于常奴”,高收入,说明其地位优于一般仆役。到了民国时期,门神成了大爷。1927年《广安州新志》就有“看门大爷”之记载。
何乔大元帅/民国
神虎大元帅/民国
从古代小说,也可以看到门神文化的普及。古代小说中以门神为主角的篇章,可见于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鹰虎神》。
《鹰虎神》中描写,济南府东岳庙“大门左右,神高丈余,俗名‘鹰虎神’,狰狞可畏”。故事讲,一个小偷潜入道士寝室,盗钱三百,逃出城。刚要上山,“见一巨丈夫,自山上来,左臂苍鹰……面铜青色,依稀似庙门中所习见者”。这正是东岳庙鹰虎神之一。小偷先自蹲伏战栗了,神喝问:“盗钱安往?”故事的结尾,小偷乖乖地把三百钱送回东岳庙,跪在那里认错。
蒲松龄笔下的鹰虎神,就是东岳庙的门神,其形象具有威慑力。他离开“门岗”,去堵截偷盗者。
护爷门神/清
护爷门神/清
有关门神的古代诗歌,为门神增添了传奇色彩。文学是一面镜子,它的折射,使门神这一文化现象益发绚丽多彩。
明代博学才子祝允明,号枝山,曾赞门神。据清代《坚瓠癸集》,祝枝山去拜客,茶罢叙礼而退。人家送到门口,祝枝山见门神画得精彩,一个劲地称赞,并应主人的请求,留下一首《门神赞》:
手持板斧面朝天,随你新鲜中一年。
厉鬼邪魔俱敛迹,岂容小丑倚门边。
马赵元帅/民国
王殷元帅/民国
马赵元帅是道教四大元帅之中的两大元帅。马元帅是灵官马元帅,“眉生三眼照天堂”,也就是《南游记》主角华光天王。赵元帅乃是“竹节钢鞭手内擎,座下斑斓一猛虎”的赵公明。两大元帅在此门神画中的位置是下马上赵。
道教四大元帅都是门神,但他们守卫的可不是一般的门,而是天门。
门神/清
门是门神的载体,也是门神的“母亲”,有了门,才有门神。尽管门神已渐渐离我们远去,但在一些寺庙类建筑门扇上和一些寺庙旅游点或人文旅游点仍常常可看到门神画。
如广州粤剧博物馆的门口,就是一对立锤门神。我专门去探寻过这对门神,是神荼、郁垒。或许是门高大,此神荼、郁垒描绘得格外高大,比通常的神荼、郁垒门神要苗条得多。
门神/清
今天各地的很多庙门上,一左一右彩绘两位古代武将,高大威武,撼山抖地,大多是源远流长的门神爷秦琼和尉迟恭。从这些门神画的存在,依然可以感受到中国门文化的余脉。
持鞭门神(尉迟恭)/杨家埠年画
持铜门神(秦琼)/杨家埠年画
祝允明《门神赞》中的“新鲜中一年”,与清翰林院编修蒋士铨《门神》中的“面目随年改”,都是一年一度贴门神风俗的写照。蒋士铨诗如下:
倚傍谁何宅,张施将相形。
尊疑封户牖,贵比列丹表。
面目随年改,精魂入夜灵。
穿窬岂公惧,聊托壮门庭。
持锏门神(秦琼)/杨家埠年画
清代不少文人写有门神诗。清代戴璐《藤阴杂记》说:“新年例贴门神,查他山、唐实君作传诵已久。近赵瓯北翼作,更欲突过前人。”
赵翼的一组门神诗其中一首:
漫嗤两脚踏空虚,身已离尘迹自疏。
甘守仓琅监锁钥,肯随朱履上堂除。
无言似厌人投刺,含笑应羞客曳裾。
暮夜金来君莫受,防他冷眼伺门闾。
“甘守仓琅”,仓琅即《汉书》“木门仓琅根”所说的门上铺首。诗中说,门神与金铺为伴,司“监锁钥”之职,掌管门禁出入。另一首写辟邪:
持鞭门神(尉迟恭)/杨家埠年画
剑笏森森谨护呵,东西相向俨谁何?
满身锦绣形空好,一纸功名价几多。
辟鬼漫同钟进士,序神还让寇阎罗。
欲稽故实惭荒陋,或仿黄金四目傩。
诗中,赵翼假设,门神大约是模仿汉代岁末宫中逐疫大傩仪式里的首要角色——方相氏。《后汉书》记:“方相氏黄金四目。”
剑笏森森,是指门神。在年画中,把剑的是武门神,持笏的是文门神。
文官门神/南通年画
明代文人茅维,字孝若,曾写过一出短剧《闹门神》。清代焦循《剧说》载:“《闹门神》杂剧,为茅僧坛孝若撰,谓除夕夜新门神到任,旧门神不让,相争也。”
此剧开场,扮新门神者与扮桃符神者一同上场:“自家是太平巷第一家新门神,明年该轮俺把门管事。只今小年夜,满巷灯火爆竹,好不热闹,桃符神,你跟咱到任去来。”
新门神洋洋得意:“谁将俺画张纸装的五彩?冷面皮意气雄赳,竖剑眉阔口鬟髭;手擎着加冠晋爵,刀斧彭排。奇哉,刚买就遍街人惊骇。尽道俺,庞儿古怪,满腹精神,倜傥胸怀。桃符神,你去瞧来,怎那旧门神见俺,只佯不睬,并不见他抬身哩。”
踌躇满志的新门神上任来了,却不见旧门神挪动。于是,描写新门神眼里的旧门神:“那戴头盔将军忒呆呆,你几年上都剥落了颜色,甚滋味全无退悔?”
文官门神/南通年画
旧门神出场了:“俺把门管事六七年,这门内人那个不威惧我。他是何等人物,怎便一朝思抢夺俺座头?他不见俺雪白髭须,都为数年把门辛苦……”
相持不下,新门神令桃符神去请宅内的钟馗出来评判。
钟馗出来劝旧门神:“小年夜,少不得新旧交代,只俺把守门内,也早晚望着替身哩。”随后,宅内的紫姑神、灶神,门外的和合神,都劝不动旧门神。
九天门监察使来此:“这太平巷怎的秽气薰(熏)蒸?呀,元(原)来是那第一家旧门神作祟这方,又不肯让那新门神管事,且不究他贪位慕禄的心肠,只看他吃粮不管事,怎弄得那家门面,直恁破。”旧门神被贬沙门岛。
加冠/平阳年画
明传奇《钵中莲》,存万历年间抄本。该剧第九出《神哄》,小生扮门丞,执单鞭;老旦扮户尉,执单锏;净扮“后门钟馗”,执宝剑象笏。这三个门神角色,同井泉童子、东厨司命、瓦将军、土地爷同台,演出了一场闹剧。
门丞户尉的台词是:“从来启闭招仁惠。”
钟馗台上说:“论起来,拿捉僵尸,是俺的本等;中是还有一讲,我职守后门,不管你园中之事。不瞒你说,我自从端午消受了他几个粽子,直到如今,饿得来有气无力,干不得什么事来。另求高明!”
晋爵/平阳年画
明代钟馗在年画、戏剧和老百姓心中的地位,从中可窥见一斑。作为门神,钟馗守的是后门,甚至后来成了贴猪圈上的门神。性格决定命运,或许,钟馗的命运正和他的性格有关。
五福临门/凤翔年画
蝙蝠成为吉祥寓意,是因为“蝠”谐音“福”。因此,蝙蝠在年画中大行其道,翩翩展示其吉祥寓意。
《五福临门》通过天官头上的五只蝙蝠,寓意五福来到家门口。
什么是五福呢?《尚书·洪范》云:“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攸好德,意思是所好者德;考终命即指善终不横夭。
五福临门/凤翔年画
类似的年画还有“五福捧寿”,寓意多福多寿,还有以“万”字和蝙蝠组成图案叫“福寿万代”。
吉祥如意/凤翔年画
在祈福纳祥的神像信仰中,天官赐福年画最具有代表性,天官是赐福的,所有祈福的人,首先要敬拜的就是天官。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福”,“有福气”。究竟什么是“福”?有人认为,平安长寿就是福,但也有人认为拥有足够的物质财富才是福,《韩非子》上讲“全寿富贵之称福”。
天官赐福/凤翔年画
古人认为浩渺无际的星空是众神的居所,道教将这些星星晋升官职,统称为星官。其中有三位星官的职责最为重要,他们分别是专门赐予福气好运的福星,负责加官晋爵的禄星,保佑人们长寿的寿星。三位合称福禄寿三星。
对福神的顶礼膜拜,基于人人都希望降福到家门,福运绵长,所以古代天官赐福门神年画十分畅销。
天官/杨家埠年画
天官赐福/杨家埠年画
天官是道教供奉的三官大帝之一。三官分别代替玉皇大帝管辖天、地、水三界。天官一品紫微大帝管神界,司赐人福;地官二品清虚大帝管凡界,司赦人罪;水官三品洞阴大帝管阴界,司解人厄。
传说尧帝至仁感天,被封为天官;舜帝开垦大地,被封为地官;禹帝善于治水,被封为水官。阴历正月十五上元日,是天官赐福之时。每到这天早晨,人们不约而同到三官庙,供奉礼拜牲醴,祈求赐福、消灾、解厄。
天官头戴宰相官帽,身穿大红蟒袍,脚蹬朝靴,绣龙玉带围腰,怀抱如意或手执如意,五绺长髯,慈眉善目,旁常立一童儿,服饰华丽,手捧花瓶,瓶插折枝牡丹花。
福神一般作天官形象,有的天官身边还站着一童子手捧花瓶,瓶中插玉兰、牡丹,寓意“富贵满堂”,也有天官手拿“天官赐福”的条幅直接送出好运。
天官形象在明代已经见诸民间流传的《天官赐福》图,寓意天官赐福,平安富贵。
包公/佛山年画
北帝坐镇/佛山年画
北帝,又名玄武、真武、玄天上帝、黑帝等,传说北帝是北方水神,即“司水之神”,所有兴风作浪的虾兵蟹将都由他统管。珠江三角洲民间多习称为北帝。
北帝是道教中的神仙,在武当山修炼500年成仙,被玉帝封为福神,又掌管水系,司北方。现在中国还保留古城墙的城市,比如南京、西安,都有玄武门,指的就是北门。
由于唐宋时期珠三角一带多有水灾,故广东老百姓都信仰北帝,佛山人更将北帝请到佛山坐镇。说来奇怪,自此之后,佛山一带再也没有闹过大水灾。
佛山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底蕴、人文历史深刻影响了佛山年画题材的取舍,如佛山年画中最重要也最独特的年画之一《北帝》,正是源自祖庙中的北帝。
广东人有以水为财的观念,故而北帝崇拜成了珠三角民俗的典型。拜北帝神是佛山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农历初一、十五和北帝诞,祖庙崇敬门外都围满了虔诚的香客。“拜北帝,行祖庙”更是每年春节期间佛山人必不可少的内容,其中蕴含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为佛山祖庙北帝神诞,在诞期不仅要建醮贺诞,而且要举办各种祀神庆典活动。北帝诞作为佛山最大的群体性祭祀和娱乐活动,有着广泛的全民参与性,极力表现北帝诞生时“繁华鼎盛”的宗教性。人们相信拜过北帝之后,一年之中都会得到北帝的庇护,生意兴隆、财丁两旺,这种重功利的传统行为,是佛山民间信仰的普遍现象。
从北帝神诞风俗可以看出,正是对大自然的不了解,催生了对门神的需要,门神满足了人们心理求得安慰和安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