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教科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六章 人生的实质——解决问题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生命过程。说它漫长,是因为这一过程长达几十年,甚至百年。在这几十年当中,人们要做很多事情,可谓忙忙碌碌、辛辛苦苦。那么,我们这一辈子都是在做什么呢?前两章说过,我们一生都在追逐幸福,都在创造财富,都在创造新的时代。但是,我们是在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追逐和创造的呢?这也是人生旅途上必须要弄清楚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弄不清楚,我们有时还会有迷茫之感,会有不解之惑。

一、人的一生都在解决问题

一定会有人提出疑问,作出“人的一生都在解决问题”这样的结论是不是太过绝对、太过武断了啊?面对这样的疑问,我们很有必要把人一生中所做的事情梳理剖析一番。

先看一个人一天所做的事情。

1.如厕。一个人早上睡醒起床之后,可能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上厕所。一般来说,不会有谁会喜爱上厕所这件事情。不论自家的厕所有多么高级,哪怕马桶是镶金挂银的,估计也不见得会有人喜爱上厕所这件事情;也不论如厕的条件有多么恶劣,哪怕是荒郊野外或是污秽不堪,但也却必须去做。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体在经过一整夜的新陈代谢之后,必须将代谢的废弃物排泄掉。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无法去做其他事情,甚至会惶惶不可终日;这个问题也必须解决,这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因为不解决可能会危及健康乃至生命。

2.洗漱。洗脸、刷牙,或者洗澡,都是很麻烦的事情,但也都是必须做的。这是卫生的需要、健康的需要、形象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社交的需要,甚至是心理的需要。看似简单的洗漱,我们却是在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3.餐饮。这是一件更麻烦的事情。尽管麻烦,尽管可能还会吃出毛病,但是人们却必须要吃,并且还总结出一个适合于古今中外、适合于各地各族人群的真理:民以食为天。为什么?因为人的生存需要能量、需要营养,因为人的饥饿感需要缓解,因为人的食欲需要满足。人们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动脑筋,不遗余力,创造出无数的美食以飨口腹。电视系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极好的证明。

4.学习。上学读书是一件极其美好的事情,学习会给人以无穷的乐趣。古人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尽管有些孩子甚至有些成年人要到很久以后才能明白读书学习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但不管愿意不愿意,都要经历学习的过程。学习能解决的问题很多,但归根结底只是一句话,就是要解决获得知识的问题。具体到课堂上,解题和回答提问等,不仅是在解析书本上的课题,更重要的是在学习和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

5.工作。有时候,上班是很辛苦的,同时还有时间的约束。但人们为什么还要要去工作、去劳动?因为这不仅是解决衣食生计问题的主要方法,也是个人融入社会、回馈社会、贡献社会的主要形式。工作的全部内容和方式,都是在解决问题。人生的价值,往往也是在这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体现的。所以,著名女作家、翻译家陈学昭曾写过一部长篇小说,书名就叫《工作着是美丽的》。该书出版后社会反响强烈,“工作着是美丽的”至今还是鼓舞人们拼搏上进的口号。现今时代,有人喜欢宅在家里,但那也是要做事情的,解决宅着可以解决的问题。

6.运动。要解决身体健康的问题需要运动,要解决心理压力释放的问题需要运动,要维持良好的体力以适应工作也需要运动。但运动又是需要时间并且有时还很枯燥无聊的,可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大家都还是努力在做,做得很勤奋、很辛苦、很快乐。

7.娱乐。有人也许会说,玩儿也是在解决问题吗?那我们想反问一句,难道不是吗?从古至今,人们创造了无数种娱乐形式,就是要解决休闲时间的利用问题,解决空闲或独处时的寂寞问题。当世界进入电子时代之后,娱乐的形式更是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有些公司就是凭借开发娱乐产品而成为享誉全球的大型企业。纵然会有人利用娱乐去做一些不法之事,但他们那也是在解决问题,只不过那是在解决他们自己的一些稀奇古怪的阴暗问题而已。

8.睡眠。人的一天乃至一生中花费时间最多去做的相同一件事情就是睡觉。一天的大约1/3的时间,一生的大约1/3的时间,人们都在睡觉。人生宝贵,干嘛要浪费这么多的时间去睡觉呢?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为什么还没有发明一种技术来减少人类的睡眠时间呢?那是因为人必须要通过睡眠来解决更重要的问题——促进生长发育,消除疲劳并恢复体力,保护大脑并恢复精力,增强免疫力,修复机体,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等等。

综上所述,实在是找不出一天之中我们所做的哪一件事情不是在解决问题,区别只是在解决自己喜欢解决的问题,还是在解决自己不喜欢的而已,并不存在解决与不解决的差异。即使是躺在床上什么都不想、都不做,那也是在解决累了、烦了,想放松一下、休息一下的问题。既然一天是如此,那么一周呢?一个月呢?一年呢?一生呢?

毫无疑问,人的一生是由一天一天所组成的。既然我们每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解决问题,那么,人的一生所做的所有事情也就都是在解决问题了。根据社会分工不同,人们解决问题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尽相同。学生要解决知识积累、素质提高的问题,工人要解决生产制造的问题,农民要解决种植、养殖的问题,老板要解决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县、市、省长要解决地区的问题,总统、主席要解决国家和国际的问题,联合国秘书长要协调解决全世界的问题,等等。从这一角度上来说,人和人之间的不同,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而已,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总之,大家都在解决问题,概莫能外。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现实的概括得出结论,人生的实质就是解决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人当然也不例外,人生更是如此。人生之中的矛盾,就是我们所遇到的问题;人生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的我们所面临的矛盾。由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矛盾所构成的,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而且有了矛盾就必须解决,所以我们不能期盼自己的人生可以不去解决问题。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旧的矛盾得以解决之后,新的矛盾就会随之产生,在新旧矛盾之间根本没有所谓无矛盾的过渡状态或阶段,所以我们也不能期盼自己的人生中可以有哪个阶段、哪个时期是不需要去解决问题的。人的一生,事事之中都含有矛盾,时时刻刻都会遇到矛盾。所以,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树立坚定的信念,来解决人生路上要遇到的所有问题。解决问题这一人生实质,是由矛盾的普遍性所决定的。

人生所面临的问题虽然林林总总,无以数计,但归纳起来,也不外乎6大类:即个人的问题、家庭的问题、单位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国家的问题和世界的问题。

二、个人和家庭的问题要独立自主地加以解决

人生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绝大部分属于个人的问题和自己家庭的问题。个人的问题在幼小之年和年老之后,需要家人或社会来帮助解决。但在生命的大部分时段里,是需要自己来解决的。

比如学习知识和能力提升问题,就必须要靠自己来解决。当一个人进入学校,开始正规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之后,能否有效地利用好这一生命阶段,为自己将来的谋生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主要在于自己。因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和根本动力,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发展速度。这一时期,着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学习目的问题,一个是学习方法问题。如果不能从内心里明确是为自己而学,那就会站到家长和老师的对立面,用各种小聪明的办法来应付家长和老师,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可能会事倍功半,学得很辛苦,成绩很平常。

即使是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依然还有学习和提高的问题需要解决。其实,人一生之中的大部分有用的能力,是在实践中获得的。如果解决了学习的目的问题,就会自动自觉地主动学习能学到的一切技能。

有一位大学生在学校组织一些文体活动时颇为后悔,因为他几乎没有这些方面的任何特长。他后悔的是在中小学期间,父母曾为他提供了诸如书法、美术、器乐等多次学习机会,但他都因没有兴趣而拒绝。父母开明,并没有强加于他。到了大学之后他才感到,“艺不压身”原来是真理啊!及至此时,他才明白了当初父母为什么让他学一些课外的技能。

由此可见,如果学习的目的和方法问题不解决,想独立自主地解决好学习和提高的问题是不可能的。

再比如恋爱和婚姻也纯粹是个人的问题,需要自己来解决。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这是已经明确写进法律里的条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它甚至还是鼓舞青年男女冲破封建桎梏的口号,使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成了腐朽制度和落后理念的代名词。但是我们也经常能看到很多人这方面的问题解决得不好,使本来的个人问题演化成很严重的家庭问题或社会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必须首先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等一系列基本的观念问题,同时还要解决好诸如个人修养、为人处世方法等一些从属问题。

还有健康问题,更是要靠自己来解决。请注意,这里说的是健康问题,而不是疾病治疗问题,二者有很大的区别。除了遗传因素之外,诸如在健康生活方式、良好健康习惯、个人免疫力、疾病信号捕捉等方面的问题,都是别人所无法帮助解决的。

像学习、婚恋、健康这些事情一样,人的一生中属于个人的问题不计其数。这些问题如果自己不能独立自主地加以解决,人生的幸福指数就会下降,家庭的幸福程度就会“打折”,社会的负担就会加重。在上一章,我们曾提到《四书》之一《大学》为人生列出的8件事,其中的正心和修身,都属于个人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人自己不能正心、不能修身,何以齐家,更妄谈治国和平天下了。

家庭的问题和个人的问题紧密相连,很多情况下甚至是相互交集,不可分割。家庭,既是我们生存的根据地,也是我们感情生活、血缘关系的集聚地,还是我们参与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实践活动的出发地和归宿地。无论是从感情出发,还是个人责任使然,我们都要不遗余力地去解决家庭生活中的问题,努力把家庭建设成为一个幸福的港湾。

属于家庭范畴的问题类别也有很多,譬如生计安排、夫妻关系、子女孕育、成员健康、长辈养老等等。同个人的问题一样,把家庭的问题解决好,就会提高个人的幸福指数,就能增强家庭的温馨程度,还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反之,很多人不懂或者忽视“齐家”的重要意义,自酿悲剧,毁坏了家庭幸福,甚至毁坏了家庭。中共18大以后的反腐浪潮中落马的很多贪官污吏,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因为家庭成员的问题而走上不归路的。其结果是悲惨的,教训更是深刻的。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大雅》中,歌颂周文王姬昌的《思齐》里有这样的记述:“刑於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周文王)首先用自己“为德所化”的言行给妻子做出典范,然后再给弟兄做出表率,最后推广到治理家族和邦国之中。姬昌之所以能够成为远古时代最为完美的君王和周礼的化身,就是因为他有其他很多君王所不具备的美德和治国安邦的丰功伟绩。治国之前,他做到了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人。

东汉时期有一个叫陈蕃的人,自己住的房间常常不打扫卫生,室内可谓龌龊不堪。一天,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家作客,见此情景就问陈蕃,你为什么不把房间打扫得干净一些来迎接宾客呢?再说你自己住着也舒服啊。陈蕃不屑地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听了很是不以为然,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以上古代的两个小故事都说明,解决好家庭问题对于个人日后的发展具有深远和重要的意义。在需要解决的个人问题、家庭问题当中,有很多事属于日常小事、琐事。对此,有些人经常会表现出一种不应有的态度,或者是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闹出一些笑话,比如用划拳、掷色子来决定谁做饭、谁洗碗等;或者是在处理家庭关系的问题时动机不纯、方式欠妥,演化出夫妻反目、兄弟绝交、父子成仇等家庭悲剧。其实,“扫一屋”和“扫天下”并不矛盾。二者之间,只是部分和整体的区别。不会“扫一屋”者,怎么能会“扫天下”呢?如果我们能够经常地从事“扫一屋”的实践,定能会掌握“扫”的要领,养成“扫”的习惯,为日后的“扫天下”大业奠定基础。

三、单位和社会的问题要责无旁贷地积极解决

人类属于群居动物,因此具有社会属性。人以个体或家庭为基本单元参与社会活动,自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各样需要解决的他人问题、单位问题和社会问题。

一个人参与社会活动所接触最多和最直接的渠道,是自己的工作单位或自己的企业。在工作中,我们要责无旁贷地积极解决遇到的问题,并且要尽可能解决得多一些,解决得好一些。因为这些问题虽然看上去是单位的或者是社会的,但实质上也是自己的,而我们恰恰是单位的一员,是社会的一员,自然有义务积极地参与解决一系列问题。就算是主观上没有这种愿望,但是我们也必不可免地要参与其中的一部分,除非我们能切断与社会的一切联系。可是只要活着,估计就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

积极地解决单位和社会问题,这首先是我们生存的需要。我们在单位工作或者经营自己的企业,都是有报酬的。这是我们生活经费的来源。所以,我们不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必须努力工作,才能获得相应的物质回报。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回报,我们就必须要更多更好地解决单位中或社会上的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社会分工已经越来越细化,人们的生存已经可以不仅仅是靠自己直接生产全部生活物资了。但是,社会上总是要有人来分门别类地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所以,我们每个人、每个单位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最起码要创造出足够我们自己消费的物质财富,并且尽可能地多一些。如果我们不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单位或者部门,那也要创造出等值的、超值的精神财富或其他社会财富。

同时,积极地解决单位和社会问题,也是我们体现自身价值的需要。人生在世,绝不仅仅是活着就觉得满足了,每一个人都会有体现自身价值的欲望和作为。那么,这样的价值都会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概括起来,就是我们前面所论述过的“创造”,创造物质财富,创造精神财富,创造新的时代。

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1940~1962),虽然22岁时就光荣牺牲了,但却创造出了享誉世界的雷锋精神。他16岁在湖南家乡参加工作,17岁就获得了县委机关工作模范、治沩工程模范的光荣称号。他18岁到辽宁鞍山钢铁厂工作,仅一年多时间里就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红旗手、标兵和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雷锋20岁应征入伍,2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参军到因公殉职,只有短短的2年8个月,他又在运输连汽车兵这样的普通工作岗位上,在和平建设的历史条件下,荣立2等功和3等功各一次,此外还被评为沈阳军区工程兵模范共青团员,并多次受到团、营嘉奖。雷锋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集中表现为公而忘私的革命精神、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爱岗敬业的螺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50年来,雷锋精神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国人,也成为开创新时代精神风貌的旗帜。虽然他生命的长度比一般人要短很多,但其宽度和厚度却远非一般人所能及。在他短暂的人生里程中,已经充分体现了他创造物质财富的价值,而以他为代表的雷锋精神更体现了他创造精神财富的人生价值。

还有,积极地解决单位和社会问题,更是人类进步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全球最大的商业连锁机构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2013年的销售收入为4762亿美元,利润高达160亿美元,连续3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世界500强企业的首位。这家公司1962年由44岁的美国退伍军人山姆·沃尔顿(Sam Walton,1918~1992)创办。几十年来,沃尔玛不断解决发展和前进道路上的一系列问题,在全球已经发展到了2133家沃尔玛商店、469家山姆会员商店、248家沃尔玛购物广场,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沃尔玛所创立的商业理念、经营模式,推进了商品销售和消费领域的变革。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20岁时便与好友保罗·艾伦(Paul Allen)创办了微软公司。盖茨25岁时,他们改进了QDOS并更名为DOS操作系统,授权给IBM计算机公司使用。30岁时,他们研发的Windows计算机桌面操作系统问世,后来又不断升级,被全世界的绝大多数个人计算机所应用至今,2015年又有Windows10面世。可以说,如果没有微软(Microsoft)和视窗(Windows)解决了计算机操作界面上的各种问题,就没有今天的互联网应用。今天,计算机和互联网改变了世界。几百年来,正是类似这样企业的一些工商业巨头,在西欧、北美使一些国家变得富强起来。如今,也有类似的企业正在中国的大地上崛起。

四、国家和人类的问题要力所能及地参与解决

这个题目虽然有些大,但千万不要以为与我们无关或者距离我们很遥远。其实,这个题目和每个人都是密切相关的,几乎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参与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因为人不仅仅是世界上各种各样问题的解决者,而且也是众多社会问题的制造者。

在这个世界上,人类是唯一一个会制造、能制造不可降解或难以降解垃圾的动物群体。每个人每天都在制造着垃圾。我们在攫取大自然的贡献为己所用之时,却在糟蹋着自己居住的环境。人口的数量越多,人类的物质生活越丰富,垃圾的数量也就越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也就越严重。困扰中国华北地区的雾霾天气,就和我们所有人的垃圾制造、排放、处理等日常行为紧密相连。这一问题怎么解决?谁来解决?解决问题的最科学方法,就是从源头上加以解决。每一个制造垃圾、产生粉尘、排放有害气体的单位、个人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责任人。怎么样从源头上解决呢?个人也可以做到减少垃圾制造量,对生活垃圾分类存放、分类抛弃,坚持绿色出行等,这都是最基础、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如果我们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都能做到这些,是不是参与了解决国家的、人类的问题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如果我们还能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那在解决这一问题当中的作为就会更多,贡献度就会更大。

很多人有过应征入伍的经历。从穿上军装那天起,我们就开始参与解决国家的问题了。如果再有机会加入世界维和部队,那我们就是在直接参与解决世界的、人类的问题。

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加拿大著名胸外科医生诺尔曼·白求恩(Norman Bethune,1890~1939),曾被选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会会员和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也曾被聘为加拿大联邦及地方政府的卫生顾问。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和英美医学界都享有盛誉。他之所以被誉为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就是因为他48岁时告别了在家乡、在家中的优越工作和生活环境,来到反法西斯战争前线的中国战场,曾创造出连续69小时实施115例外科手术的记录。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就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贡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并把遗体永远地留在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