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观天下:华侨华人与国际问题评论(第1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华商牵线 双赢正当时

由致公党中央和陕西省政府共同主办的“海外华商·致公峰会”于2016年4月召开。“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沿线国家的积极配合与合作,而这些国家的华侨华人熟悉当地的历史与现状,拥有人才和资金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有对祖(籍)国的眷恋之情。在“一带一路”的牵引下,双方利用优势资源,实现互利共赢。2016年4月,曹云华、陈奕平和张应龙三位教授就此接受了《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的采访。

利益共同体:双向性成合作最大特色

“以前是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现在则是有空气的地方就有华人。”这样的现实,与“一带一路”沿线的经济基础相结合,对于勤劳肯干的华商来说,无疑是非常难得的机遇。“现在中国所推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基于利益共同体上的区域合作,而非过去侨界的民间自发性行为。”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陈奕平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他表示,“更为重要的是,相比以往强调吸引海外华商,引进外资和人才对中国大陆的积极影响,‘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主张则是双向性的、多方受益的。这也是相比以往侨界和国内展开合作的最大特色。”

也正因为这种“双赢”的优势,“一带一路”的热点已经在近期一再地被华商们“挖掘”:在天府之国成都,古老的汗血宝马从遥远的西亚踏着大汉丝绸之路的尘埃一路奔来,中产阶级新兴的消费市场再次被中亚华商抓住机遇;在海南文昌,曾经远赴异乡谋生的华商乘机回到了闽南文化发源地,反哺侨乡再次成为焦点……

“道路连通需要你们整合资源,积极参与;贸易畅通需要你们经验释放,密切合作;民心相通更需要你们交流融合不同的文化,带动互惠合作。‘一带一路’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一个宏大命题,如何破题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智慧和力量。希望海外华商自觉担当民间大使的重任,扮演好牵线者的角色。”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蒋作君在此次峰会上表示,并希望海外华商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与祖国实现共同繁荣。

搭建彩虹桥:开创共享经济新时代

据悉,“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沿线涉及65个国家,覆盖总人口约46亿,GDP总量约20万亿元,为国际区域合作以及中国未来开放发展打开了全新的视角和通路。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等要素供给能力都与中国存在较大差距。

例如,“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前景就难以估算。据了解,全球华商企业资产总规模约5万亿美元,世界华商500强企业约1/3集中在东盟国家。

中亚地区的机遇也前景广阔。“2013年中国人均GDP是4.3万元,但阿富汗的人均GDP只有4300元左右。”美中国际投资和贸易联盟会会长林有信在此次峰会上称。

“华商不但了解中国文化,对多元化也有着深入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林有信认为,“一带一路”为华商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平台,华商也可以帮助很多国家企业走出去,搭建沟通桥梁。从未来大方向上看,华商以“牵线者”角色联系海外,发挥“内联外通”的优势,在多个领域大有可为。

目前“一带一路”主要围绕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展开,而这些领域海外华商都有所涉及。早前,在“一带一路”的推进下,中国也已相继与印度尼西亚、匈牙利、塞尔维亚等达成了包括高铁在内的一些项目合作。“此前相关的教训也告诉我们,有华商通过民间途径引路能更好地熟悉当地情况,让我们少走弯路。”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张应龙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尽管目前“一带一路”在基础建设领域主要和当地政府合作,但华商可以起到一个良好的中介、引导和协助的作用。而在商贸方面,如跨境电商领域,海外华商更能因熟知当地情况而如鱼得水。

不忘侨乡根:华商反哺奏起渐强音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广中,以‘侨’带外、以‘侨’引外是海外华侨华人的突出优势,这非常关键。”张应龙认为,如果海外华侨华人能组织海外所在国的官员、名人前往中国访问,让他们来看看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将会极大地促进海外对中国的友好态度和扩大中国的海外影响。

同时,华商除拥有众多资源优势、网络优势外,对祖(籍)国的情感牵系也是吸引他们投资“一带一路”的重要因素。中国东南亚学会副会长曹云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也分析称,“尽管现在华裔新生代对‘故土’、‘家国’和‘文化之根’的认同渐趋多元化,但很多华商对祖(籍)国仍有着深入的了解和情感依托,他们也成为中国海外友好力量的重要支撑部分。”

不过,陈奕平指出,华商在反哺侨乡,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时,也应看到可能面对的挑战。“华商在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也应对住在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有所评估,了解当地的法律制度,尽量避免投资与当地高度重叠的产业,从而尽可能规避投资风险。”

(原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4月9日,作者为宦佳、袁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