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经济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蕃客”主要交易的货物及传入中国的农作物新品种(61)

宋时的大食商人在中国贩卖的商品,大致可以分为香料药品类、犀角象牙类、珍宝类。《诸蕃志》卷下列出了一张商品单,记录了主要产于西亚、非洲,贩运到中国贸易的近50种物产:(一)珠宝类:珍珠、象牙、犀角、宝石(猫儿眼)、珊瑚、玛瑙、琉璃、琥珀等。(二)香药类:乳香、沉香、檀香、丁香、龙脑香、龙涎香、木香、降真香、安息香、黄熟香、蔷薇露、没药、阿魏、莳萝、肉豆蔻、芦荟、苏合香油、血碣等。(三)食品类:椰子、槟榔、菠萝蜜、白砂糖、万岁枣、扁桃等。(四)器物类:藤席、椰子簟、冷瓶等。(五)纺织品:白毡、越诺布、绢细布、哥缦、驼毛段、织金软锦、前绒单、木锦纱等。(六)工业原料类:水晶、火油、硫黄等。(七)金属及其制品类:金、银、镔铁、镔皮、金银制品等。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沿海的蕃客中,交易的货物中香料和药物占有很大的比重。它们有的是中药里不可缺少的药物,有的给中国传统医药学增添了新的药物品种,有的成了民间的常用药品。香药多产于东南亚、阿拉伯半岛及东非各地,唐以前主要通过西域各国和南海诸国以“朝贡”的方式流入中原,所以数量不大。唐宋时,随着海外贸易的大规模展开,香药的交易量增大。《诸蕃志》卷上云大食国“土地所出,真珠、象牙、犀角、乳香、龙涎、木香、丁香……”;层拔国(Zangebar,Zanzibar)“产象牙”;弼琶罗国(Berbera Coast)“产龙涎、大象牙及犀牛角。象牙有重百余斤,犀角重十余斤”。《萍洲可谈》卷二载:“象牙重及三十斤,并乳香,抽外,尽官市。盖榷货也。”香药还是一种很好的杀菌剂,可用于净化空气。在日常饮食生活方面,因为香药的防腐和杀菌功能,香药被用在很多食品中,成了饮食方面的重要调料。另外,进口的芫荽、胡椒、波斯枣等农作物新品种也大大丰富了国人的物质生活。

乳香,属橄榄科小乔木,茎皮渗出的树脂凝固后称“乳香”,主要产于红海沿岸。《诸蕃志》中记载:“乳香,一名薰陆香,出大食之麻罗拔、施曷、奴发三国深山穷谷中。……大食以舟载易他货于三佛齐……蕃商贸易至,舶司视香的多少为殿最。”番客交易的乳香是香药中的主要品种。乳香被中医学吸收,用于活血、行气、止痛。乳香是宋时香药中的大宗,仅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广州、杭州、明州三市舶就收购了乳香达354449斤。(62)

丁香,阿拉伯语或波斯语gomode的汉译,主要产于大食、波斯、三佛齐和细兰,中国古代史籍《本草拾遗》、《梦溪笔谈》、《翻译名义集》、《法苑珠林》、《岭外代答》等多有记载。《诸蕃志》卷下载:“丁香出大食、阇婆诸国,其状似丁字,因以名之。能辟口气,郎官咀以奏事。其大者谓之丁香母。丁香母即鸡舌香也。或曰鸡舌香,千年枣实也。”

木香,梵语称之为kustha,波斯、阿拉伯语称之为kust。木香主要产于大食、印度和叙利亚。《诸蕃志》卷下载:“木香出大食麻罗抹国,施曷、奴发亦有之。树如中国丝瓜,冬月取其根,刭长一二寸晒干,以状如鸡骨者为上。《图经本草》记载:“木香生永昌山谷,今惟广州舶上来,根窠大类茄子,叶似羊蹄而长大、花如菊,实黑黄,亦有如山芋而开紫花者,不拘时月,采根芽为叶,以其形如枯骨者为良。”

安息香,波斯语mukul和阿拉伯语aflatoon的汉译,原产于中亚古安息国、龟兹国、漕国、阿拉伯半岛及伊朗高原,唐宋时因以旧名。《酉阳杂俎》载安息香出波斯国,作药材用。《新修本草》中记载:“安息香,味辛,香、平、无毒。主心腹恶气鬼。西戎似松脂,黄黑各为块,新者亦柔韧。”

没药,阿拉伯语murr或波斯语mor的汉译。这是古代西方最重视的香料和药膏,以波斯、阿拉伯及非洲东北地区最为著名,味芳烈而苦。《诸蕃志》卷下载:“没药出大食麻口罗抹国。其树高大,如中国之松,皮厚一二寸,采时先据树下为坎,用斧伐其皮脂溢于坎中,旬余方取之。”《政和证类本草》中亦载:没药生波斯国,今海南诸国及广州或有之。

莳萝,波斯语zira的汉译,原产于波斯,又名小茴香、葛缕子。唐宋时由陆路和海路分别传入中国。陈藏器的《本草拾遗》称莳萝出佛哲;李王旬《海药本草》称莳萝出马来亚之波斯。宋代时,苏颂的《本草图经》记载此种植物已生长于中国岭南。

芦荟,阿拉伯语alua或alwa的汉译,为非洲特产,尤以索科特拉岛(socotra)最为著名,唐时由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传入中国。李珣曰:“芦荟生波斯国,状似黑锡,乃树脂也。”《诸蕃志》曰:“芦荟出大食奴发国,草属也。其状如鱼尾,土人采而以玉器捣研之,熬而成膏,置诸皮袋中,名曰芦荟。”

血碣,阿拉伯语katir的汉译,以阿拉伯海索科特拉岛(socotra)所产者最为优良。《诸蕃志》卷下载:“血碣亦出大食国。其树略与没药同,但叶差大耳,采取亦如之。有莹如镜面者,乃树老脂自流溢,不犯斧凿,此为上品。其夹插柴屑者,乃降真香之脂,俗号假血碣。”《本草图经》亦载:“今出南蕃诸国及广州,木高数丈,婆婆可爱,叶似樱桃而有三角,其脂液从木中流出,滴下如膫饴状,久而坚凝乃成碣,赤作血色,故亦谓之血碣。”这里的假血碣乃苏门答腊岛、马古鲁群岛等地的赤藤所产,品质较次。

苏合香油,梵语sturuka的汉译,主要产于大食报达(Bagdag)、吉慈尼(Ghazni)、弼笆罗(Berbera)、麻离拔(Murbat)和大秦等地,这是中国人最早知道的蕃香之一,中国古代史籍《续汉书》、《梁书》、《本草图经》、《名医别录》中多有记载。《诸蕃志》卷下记载:“苏合香油,出大食国,气味大抵类笃耨,以浓而无滓为上,番人多用以涂身。闽人患大风者亦仿之。可合软膏,及入医用。”

阿月浑子,波斯语agozvan的汉译,为漆树科的一种树或灌木,约有六种,原产于伊朗和亚洲西部。唐时由阿拉伯人传入中国。阿月浑子的果实是波斯和中亚人常见的食品。《酉阳杂俎》云:“胡榛子、阿月生西国,蕃人言与胡榛子同树,一年榛,二年阿月。”《本草拾遗》亦云:“阿月浑子,气味辛温,清无毒。主治诸痢,去冷气,令人肥健。”

葫荽,又名芫荽,波斯语gosniz的汉译,原产于亚洲西部、波斯及埃及一带,唐时由阿拉伯人传入中国。孟洗的《食疗本草》和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对这种植物的属性、生长周期、水文环境等作了详细的记载。

胡椒,波斯语pilpil和阿拉伯语filfil的汉译,主要产于波斯、阿拉伯、非洲、印度及东南亚一带,唐时传入中国。《酉阳杂俎》云:“胡椒,出摩伽陀国,呼为昧履支。其苗蔓生,茎极柔弱,叶长寸半,有细条与叶齐,条上结子,两两相对,其叶晨开暮合,合则裹其子于叶中,子形似汉椒,至辛辣,六月采,今人作胡盘肉食皆用之。”

回回葱,原产于波斯和中亚地区,传入中国后,最早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食治》,被称作“胡葱”。宋代的《开宝本草》称其为“蒜葱”或“胡葱”。

蔽齐,波斯语birzai的汉译,又称白松香,原产于叙利亚、波斯,唐时中国始知有此种植物。《酉阳杂俎》云:“蔽齐,出波斯国,拂林呼为玕勃梨他。长一丈余,围一尺许。皮色青薄而极光净,叶似阿魏,每三叶生于条端,无花实。西域人常八月伐之,至腊月,更抽薪条,极滋茂。若不剪除,反枯死。七月断其枝,有黄汁,其状如蜜,微有香气,入药疗病。”

无食子,波斯语muzak的汉译,原产于波斯、亚美尼亚、叙利亚和小亚细亚等地,唐时传入中国。无食子内含70%的单宁酸,古代用于医药、工艺及鞣皮制革等。《酉阳杂俎》云:“无石子,出波斯国,波斯呼为摩贼。树长六七丈,围八九尺,叶似桃叶而长。三月开花,白色,花心微红。子圆如弹丸,初青,熟乃黄白。虫食成孔者正熟,皮无孔者入药用。”

八担仁,原产于波斯,唐时传入中国,名为“婆淡”。《酉阳杂俎》云:“偏桃,出波斯国,波斯国呼为婆淡树。长五六丈,围四五尺。叶似桃而阔大,三月开花,白色。花落结实,状如桃子而形偏,胡谓之偏桃。其肉苦涩不可啖,核中仁甘甜,西域诸国并珍之。”

波斯枣,波斯语xurman,宋代译为“纥莽”,原产于波斯,唐时传入中国。《酉阳杂俎》中称波斯枣:“树长三四丈,围五六尺,叶似土藤。不凋。二月生华,状如蕉华,有两甲。渐渐开罅,中有十余房,子长二寸,黄白色,有核,熟则子黑,状类干枣,味甘如饴,可食。”《岭表异录》中记载:“广州有一种波斯枣,木无旁枝,直耸三四丈,至巅四向,其生十余枝,叶如棕榈,彼土人呼为海棕木,三五年一着子,每朵约三二十颗,都类北方青枣,但小耳。”

齐墩,波斯语zeitun的汉译,即橄榄,原产于波斯、叙利亚一带,唐时传入中国。《酉阳杂俎》云:“齐墩树,出波斯国,亦出拂林国,……树长二三丈,皮青白,花似柚,极芳香。子似杨桃,五月熟,西域人压为油,以煮饼果,如中国之用巨胜也。”

阿勃参,叙利亚语apursama的汉译,原产于阿拉伯南部,移植至巴勒斯坦一带,唐时传入中国。《酉阳杂俎》云:“阿勃参,出佛林国,长一丈余,皮色青白、叶细,两两相对。花似蔓青,正黄。子似胡椒,赤色。斫其枝,汁如油,以涂疥癣,无不瘥者,其油极贵,价重于金。”

指甲花,又名海纳,阿拉伯语hinna的汉译,原产于波斯,宋时传入中国。段公路的《北户录》云:“指甲花,细白色,绝芳香,今蕃人种之,但未详其名也。又耶悉弭花,白末莉花,皆波斯移植中夏。”宋时阿拉伯人用此花制成染指甲颜料,《癸辛杂识续集》云:“凤仙花红者用叶捣碎,入明矾少许在内,先洗净指甲,然后以此付甲上,用片帛缠定过夜。初染色淡,连染三五次,其色若胭脂,洗涤不去,可经旬,直到退甲,方渐去之。或云此亦守宫之法,非也。今回回妇人多喜此,或以染手并猫狗为戏。”

阿魏,波斯语angnyan的汉译,原产于波斯和乌浒河、阿刺海和里海东岸诸地,可作蔬菜、调味品和药物,助消化、健胃,治皮肤红肿。其根为“回回茶饭”所用香料之一,味辛温,主杀虫,去臭,腌羊肉香味甚美。《隋书》、《旧唐书》、《酉阳杂俎》、《诸蕃志》等古籍中均有对此种植物的记载。

胡芦巴,阿拉伯语huluba的汉译,原产于波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西亚,野生,作药材用,宋时传入中国南方各省。掌禹锡的《本草》载此植物已成功栽种于广东和贵州。《本草图经》云:“今出广州,或云种出海南诸番,船客将种莳于岭外,亦生,然不及番中来者真好。”

押不花,阿拉伯语yabruh或abruh的汉译,原产于亚洲西部,由阿拉伯人传入中国。首见于宋周密的《癸辛杂识续集》,称之为曼陀罗花,茄科,一年生有毒草本,夏秋开花,花冠呈漏斗状,白色。宋时,中医已用押不花治咳逆气喘、胃疼等病。

婆罗德,梵语bhallataka、波斯语baladur及阿拉伯语beladur的汉译,原产于印度、南洋群岛、菲律宾及澳大利亚北部,宋时由海路传入中国。婆罗德“树似中华柳树,如蓖麻子,方家少用之”。此树果被用于制墨水及染发,果皮可染棉花。

近人叶德辉所著的《唐代胡商与珠宝》大量引用并钩稽《太平广记》、《酉阳杂俎》、《集异记》、《宣室志》及《资治通鉴》等唐宋史料,发现载有大食、波斯等蕃商与珠宝有关的事项就达44处。(63)例如:

近世有波斯胡人,至扶风逆旅,见方石在主人门外,盘桓数日。主人问其故,胡云:“欲石捣帛。”因以钱二千求买,主人得钱甚悦,以石与之。胡载石出村外,剖得径寸珠一枚。(64)

令小吏持往扬州卖之,冀有识者。诫之:若有买者,但高举其价,看到几钱。其人至扬州四、五日。有胡求买。初起一千,累增其价至三百贯纹,胡辄还之,初无酬酢。人问胡曰:“是句容县令家物,君必买之,当相随去。”胡因随之句容。县令问:“此何物?”胡云:“此是鮹鱼之精,亦能销人腹中块病,有人患者,以一片如指端,绳系之,置病所,其块即销。我本国太子少患此病,父求愈病者,赏之千金。君若见卖,当获大利。”令竟卖半与之。(65)

可见,蕃商们不仅有必要的识别宝物的技能,而且有雄厚的资金支持。虽然唐宋文献里的记载多出于笔记小说,有很多离奇的虚构情节,但不可否认它反映了大食、波斯等蕃商善于珠宝经营这一事实。正因如此,唐宋时期来华的大食、波斯商贾均多经营珠宝业。宋人周去非认为:“诸蕃国之富盛多宝货者,莫如大食国。”赵汝适的《诸蕃志》记述当时大食所产物品共28种,其中就有“猫儿眼”、“真珠”、“珠子”等宝石,另外在大食属国“层拔”、“弼琶罗”等国物产中还有“摩婆石”等。赵汝适还详细描述了大食人采集真珠的过程,以及携珠进入中国海关的情况:

真珠出大食国之海岛上,……每采珠,用船三四十只,船数十人。其采珠人以麻绳系身,以黄蜡塞耳鼻,入水约二三十余丈,绳缠于船上,绳摇动则引而上。先煮毳衲极热,出水则急覆之,不然寒栗致死。……所采者曰珠母,番有官监视,随其所采,籍其名掘地为坎,置诸坎中月余,珠母壳腐,取珠淘净,与采珠者均之。珠大率以圆洁明净者为上。圆者置诸盘中终日不停,蕃商多置夹襦内及伞柄中,规免抽解。(66)

宋时居广州的蕃商就喜戴戒指,《萍州可谈》中记道:

其人手指皆带宝石,嵌以金锡。视其贫富,谓之指环子。交趾人尤重之,一环直百金。最上者号猫儿眼睛,乃玉石也。光焰动灼,正如活者。究之无他异,不知佩袭之意如何。有摩姿石者,辟药虫毒,以为指环,遇毒则吮之立愈,此固可以卫生。(67)

在诸多商品的经营中,蕃商胡贾尤其重视珠宝买卖。这些专门经营珠宝的蕃商每年都要例定举行一次大的聚会,届时以善经营、多珠宝者就上座。在唐“安史之乱”后,一地一次甚至能集聚30多位大食、波斯珠宝商。(68)

唐宋时期,由陆、海两道输入的西域各种奇珍异宝,种类甚多。但仅据文献记载中的珠宝名,我们尚难对其种类进行较为准确的鉴别,即便如此,学者们仍可通过史籍中的一些蛛丝马迹获取其主要的类别。

瑟瑟,是古代来自西域著名的宝石,亦即天青石,为阿拉伯语jaza的译音。有学者指称:“唐朝人用来指深蓝色宝石的‘瑟瑟’这个词,通常就是指‘天青石’,但是有时瑟瑟也被用来指称蓝色的,类似长石类的‘方纳石’,而在文献资料中,天青石与方纳石根本就无法区别开来。另外,瑟瑟偶尔还用来指‘蓝宝石’。”(69)《旧唐书》曾言拂菻(今叙利亚)宫殿以瑟瑟为柱。(70)《新唐书》则云瑟瑟矿在康国的药杀河东南,经和阗输入中国。(71)一般以为,天青石的产地在气候宜人、牧草肥美的西域巴达克山,即在唐代西域的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这里有乌浒水支流科克恰河流经,瑟瑟这一蓝色矿石在科克恰河河谷的石灰石母岩中突现出来,其或呈靛蓝色,或为灰白色,抑或为绿色、灰色。《新五代史》中有这样的记载:“出玉门关,经吐蕃界,吐蕃男子冠中国帽,妇人辫发戴瑟瑟珠,云珠之好者一珠易一良马。”(72)出玉门关,即为新疆(狭义之西域)地,而此处称“经吐蕃界”,乃是因为这时的西域部分地区为吐蕃所统治,这一方面说明瑟瑟由西域输入,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西域妇女有发髻上扮饰瑟瑟珠的习俗。《辽史拾遗》中就言回鹘“多瑟瑟珠玉”(73)

金精,亦即《四体合壁文鉴》中所称的青金石,波斯人称为Lajurd,今西方人称之以Lapis Lazuli,原产地在今阿富汗东北部的法扎巴德一带,它往往以结晶或块状生成于石灰岩中,其色显青蓝,呈半透明状。唐以前,青金石就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为上层社会所喜好。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发掘中多有青金石出现。“1975年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出土了一件镶嵌青金石的金戒指,青金石上刻有驯鹿纹,金托缘石部分做出连珠纹,估计是北齐李希宗妻崔氏之物。1957年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出土的金项链亦串有两块镶嵌青金石的方形金饰。上述崔氏与李静训墓出土的青金石均为中亚制作,可能是由粟特胡商带入中原的。”(74)

唐宋时期输入的西域宝石,除瑟瑟、金精外,还有金刚钻、水精、光玉髓、孔雀石、火珠、真珠、车渠、煤玉等种类。金刚钻,为产于波斯及中亚地区的贵重宝石。据《大唐六典》(卷22)载,唐朝曾由波斯输入此品。水精石,蕴藏较广,但纯洁无瑕的水精石具有极高的价值,唐朝由西域输入的水精石就多具有这一特质,加之精湛绝伦的工艺,乃为唐人所青睐。据《新唐书》载,约8世纪时,康国曾多次向唐朝上贡水精制品,罽宾国亦曾向唐朝进献水精杯。(75)唐朝诗人王建有诗描述晶莹剔透的水精石,“倾在荷叶中,有时看似露。”(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