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串课”主题单元教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测量概念”核心素养的具体指向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这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通过小学阶段“测量概念”课程内容的学习,主要能发展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建模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数学抽象

(一)符号思想

在认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容积)单位的过程中,理解字母符号“mm、cm、dm、m、km”分别表示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理解字母符号“cm2、dm2、m2、km2”分别表示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理解字母符号“cm3、dm3、m3”分别表示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理解字母符号“ml、L”分别表示容积单位毫升和升。

(二)变中有不变思想

多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形状变了面积不变。还有把圆转化成长方形,形状变了面积不变。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等,形状变了体积不变等。

二、逻辑推理

(一)转化思想

测量中,可以通过转化的方法来理解概念。例如可以把1千米转化为2圈半的标准400米跑道、10个100米跑道等。通过这些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表象。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总体思想是运用转化的方法,把新的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计算面积,具体方法是平移和旋转。

圆的面积计算,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推导面积公式。

圆柱的体积计算,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推导体积公式。

(二)归纳推理

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逐步发现规律,归纳概括出计算公式。

通过计算几个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与相应的直径的比值,发现规律,归纳圆周率。

(三)演绎推理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又知道正方形是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引导推理:因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的体积也可以用V=a×b×h计算,又因为正方体的长、宽、高相等,所以V=a3

(四)类比推理

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可以与长方形进行类比,长方形是在平面上用小正方形摆长方形,然后计算小正方形的个数;那么同样可以用小正方体摆长方体,再计算小正方体的个数。

长方体和正方体,把容积和体积进行类比,发现它们的相同点,二者都是指物体的体积。

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可以与圆进行类比,把圆柱的上下底面像圆那样平均分割成若干个扇形,再把圆柱切开,拼起来。

(五)极限思想

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把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当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最后变成了长方形,让学生体会极限思想。

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让学生体会当把圆柱分成的份数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最终就变成了长方体。

三、直观想象

结合测量线段的长度、物体面的大小、体的大小,计算周长、面积、体积等,了解图形的某些性质可以用数来描述,感受数形结合的方法。

四、数学建模

(一)模型思想

结合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面积的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让学生理解这些计算公式是一种模型。

(二)函数思想

结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体会函数思想。如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二元函数,面积随着长和宽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二次函数,面积随着边长的变化而变化。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体现了函数思想,就是圆的周长和面积是随着圆的半径变化而变化的。

(三)优化思想

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或正方形,观察周长的变化规律,体现了优化思想。通过操作、比较、猜想、归纳、验证等方法得出规律。当面积一定时,长方形的长与宽相关越小,长方形的周长越小,当长等于宽时,周长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