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大考(21世纪商业评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Cover封面

抗疫,也是商业大考|疫情终会过去,留下的不少商业考题,需要花很长时间作答

没有人预想到,2020年的开春会遭遇这样的情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期而至,许多企业遭遇“黑天鹅”,特别是不少惨淡经营的小微企业,无疑雪上加霜。科尔尼的报告称,单是零售餐饮业,疫情将造成1.5万亿-3万亿元的经济损失。挑战是客观存在的,企业自救加上政府帮扶,许多人能熬过来,却不会是全部。

然而,疫情造就的特殊场景,依然是有价值的,它撕开了许多传统业态和模式的裂口,新生事物有更大的空间茁壮成长;它也暴露了许多商业领域的能力短板,提示我们许多不曾关注的机会,在医疗领域尤其如此。

高层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就商业公司而言,这同样是一次大考,考验日常运营的基本功、机遇降临的应变性以及短板暴露的修正能力。

危中寻机

真正的强者会危中寻机。

17年前,京东的创始者刘强东就是如此。2003年北京暴发SARS疫情,中断他缔造线下连锁网络的进程,尝试在线上的BBS论坛上卖货,获得第一批电商客户后,主动避开强敌如林的线下,全面押注线上,最终缔造了万亿GMV的电商巨头。如果没有那次果断应变,京东很可能已经泯然众人。

刘强东的故事更多是供给侧的,只是偶然验证了电商的可行性。这次疫情,似乎触动的更多是需求侧,许多早已有之的新兴业态,突然迎来一个迸发的时间窗口,一下子成长起来。

比如互联网医疗,疫情期间,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平台刚开通,日均问诊量迅速攀升到10万人次左右,高峰时段,1小时内服务上万名用户,这是日常没办法想象的。其高层评价,单是一个集中阶段,就将市场教育的时间缩短5-10年,且撬动上下游产业链,让他们正视线上医疗渠道的价值。

比如生鲜电商,这是一个线上各种玩家久攻不下的领地,甚至被称作是线下业态最后一个堡垒,就在春节前,行业就有多家公司倒闭。然而,疫情令订单暴增,且触达了大量老年人群,以叮咚买菜为例,用户日均增长达到4万,其中自然增长占比到达70%以上。

此外,在线办公、在线教育这些讨论多年的业态,也收获了爆发式增长。在线教育三家代表性上市公司——好未来、新东方、跟谁学一度市值暴涨,尤其最后一家,即便遭遇做空,其间市值依然突破了百亿美元。

甚至连自动驾驶也获得了机会,疫情期间,为实现“零接触”,无人车开始出现在多种应用场景,支持全国疫区、隔离区的清洁消毒、送餐和物流智能无人化服务。这次疫情给了行业一个启发,无人驾驶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尚需时日,在相对封闭的社区、工厂、医院办公楼等场所,却可以从事类似送餐、运输、清扫、消毒等简单工作,而且能做得不错。

然而,更关键的是,这次疫情收揽的用户和场景,在回归常态后,能否留存或者固化住,这才是真正的挑战。以生鲜电商为例,大量老年人群本来上网习惯弱,又属于价格敏感型,如何拢住他们?

许多创新模式的持续发展,还需要耐心,以互联网医疗为例,就可能涉及整个医保体系的对接。

许多人认为,2003年的SARS驱动了线上零售的爆发式增长,这确实验证了发展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间。然而,当时中国网民尚不到6000万,网络购物的渗透率也很低,支付宝上线时间也是当年10月,刘强东拿到融资,则是4年后的2007年,又等了两三年,京东和网络购物才广为人知。

电商的真正爆发,是在互联网络基础设施完备、上网设备(PC、手机)普及率提高后才发生的,其间,国美、苏宁的连锁模式长时间是零售业主流,行业也大浪淘沙,淘汰了很多人。因此,京东与SARS疫情固然有戏剧性的联系,因果关系并却没有想象的那么紧密。

因此,疫情的特殊时期,打开了机会窗口,考验的依然是企业本身的成色,比如,其战略的敏感度、运营的稳健度、管理的精细度。同样是快递,这次顺丰的口碑业务双丰收,即说明了这点。

见微知著

新冠肺炎疫情也是放大器,暴露了许多行业的能力短板,在治病救人的医疗领域,尤其如此。

最让人揪心的是药。

尽管阿比多尔、磷酸氯喹两款常用处方药进入诊疗方案,我们也做了商业的解读,老药新用既安全又成本可控,有更大可及性,更符合国情,但是,抗疫期间,人们谈论最多是一种在研的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有WHO的官员甚至称,这是目前唯一一种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

这款广谱抗病毒药物是由美国吉利德科学(GileadSciences)开发的,本打算是用于治疗埃博拉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疾病,已于2月3日在中国开展临床三期研究,结果预计在4月公布,吉利德自身发起的临床试验,则最快要到5月才公布。

说瑞德西韦是特效药,或为时过早。然而,其出品方吉利德,依然值得我们钦佩。

这家美国药企并不老牌,成立于1987年,也只有33年的光景,然而,其研究能力强,“爆品”迭出:1999年研发抗病毒药物“达菲”:2006年上市第一款单片治疗艾滋病药物Atripla,将艾滋病变成了“准慢性病”;2013年推出的重磅口服药物“索华迪”,直接攻克了丙型肝炎。

相比之下,我们扎扎实实做研究、具备硬核科技的医药公司依然太少。比如,在传染病领域,钟南山就不讳言,“重视仍然不够,缺乏持续的科研研究,短期内研发出一个新药根本不可能,需要长期积累”。

缺少长期研究的,远不只是药。

比如核酸检测试剂领域,这次假阴性感染者频繁出现、检测效率也较低下,有专家公开表示,“核酸对于真实病例的检测率不到30%至50%”,很多人开始质疑核酸检测技术临床应用价值,以至于使诊断业陷入20年来的最大危机。有业内人士即反思,2003年SARS病毒之后,类似冠状病毒的试剂研发没有延续下去,致使试剂匆忙上架,才如此被动。

也因为这次疫情,我们发现,许多关键医疗设备原来如此有限。

以屡屡出现在急救场景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即俗称的人工心肺机)为例,许多病人弥留之际,ECMO是最后的期待,要紧关头,能把一名病患从死神那边拽回来,然而,全国存量只有约400台(不计港澳台地区),由于主要设备和耗材依赖进口,也进一步抬高了使用成本,致使不能救护更多人。

而用于运输传染病人的负压救护车,全国一年的产销数量仅在百余辆左右,以至于有关部门全力调集组织生产,厂商加班加点,依然难以生产充足的数量支援一线,致使病患流转的运力一度相当紧张。

如果说口罩、防护服的短缺,是需求量以百万、千万计,产能一时无法满足,尚能理解,那么,这些医疗设备,全国的年产量甚至总存量居然都是以百计,多少还是有点令人吃惊。其中,有市场调节的因素,也有应急物资准备不足的原因,能反映一些问题,也会创造不少机会。

疫情终会过去,留下的不少商业考题,需要花很长时间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