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卷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让目标达到沸点

原著[美]奥里森·马登

奥里森·马登被公认为美国成功学的奠基人、最伟大的成功励志导师、成功学之父。此外,奥里森·马登还是《成功》杂志的创办人,《成功》杂志在美国无人不晓,它通过创造性地传播成功学改变了无数美国人的命运,把个人成功学传授给每位想要出人头地的年轻人。

梦想是成功者的行囊

有一个终生失败的人对奥里森·马登吹嘘说,他只对自己一个错误不感到后悔,那就是保持梦想。

奥里森·马登指出,这个人之所以终生充满失败,就是因为他没有在年轻的时候练就本领,没有花费力气为自己的“梦想”打好基础。但有梦想并不是错的。

有些人非常蔑视做梦的人,喜欢贬低保持梦想的行为。可事实上,人类历史上所有重要的成就几乎都是这样一些人,在脑海之中先有一个梦想的目标,而后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奥里森·马登指出,如果你有一个梦想并且正在努力给予这个梦想以坚实的基础,那么,你所走的路就一定是正确的。

奥里森·马登还在《奋力向前》一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人,他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没有梦想;一个人若想成功,首先要明确自己最爱的是什么,最渴望的是什么,梦想做什么。谁也不能没有远大梦想便干成大事。梦想是成就一切的驱动器。正是这一品质将成功者与苦干家、勇敢者与懦弱者区别开来。这辈子干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得什么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梦想。

的确,梦想是最伟大的目标,梦想不高远,你的人生目标也就不会伟大,你的人生舞台就不会广大。当然,光有梦想还不够,还要通过实干为自己实现梦想,但无论怎么说,梦想都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1801年,有两位年轻人,一个叫柏波罗,一个叫布鲁诺,他们是堂兄弟,都是不甘于贫穷的人。他们住在新泽西的一个大村子里。

他们两人常常谈论,在某一天通过某种方式,让自己可以成为村里最富有的人。他们都很聪明而且勤奋,他们所需要的只是机会。

有一天,机会来了。村里决定要雇用两个人把附近河里的水运到村广场的蓄水池里去。村长把这份工作交给了柏波罗和布鲁诺。

两个人各拿两只水桶奔向河边开始了他们的工作。当一天结束时,他们把村广场的蓄水池装满了。村长按每桶水1分钱付钱给他们。

“我们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布鲁诺大喊着,“我简直不敢相信我们的好运气!”

但柏波罗却不是这样想的,他认为这并不算是梦想的实现,只能说是实现梦想的一个契机。他的背又酸又痛,用来提那重重的水桶的手也起了泡。他害怕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去做同样的工作。于是他发誓要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将河里的水运到村里。

“布鲁诺,我有一个计划,”第二天早上,当他们抓起水桶去河边时柏波罗说道,“一桶水才1分钱的报酬,却要这样辛苦地来回提,我们不如修一条管道,将水从河里引进村里去吧。”

布鲁诺愣住了。

“一条管道?谁听说过这样的事?”布鲁诺大声地嚷道,“柏波罗,我们拥有一份很棒的工作。我一天可以提100桶水,一天就是1元钱!我已经是富人了!一个星期后,我就可以买双新鞋。一个月后,我就可以买一头牛。6个月后,我还可以盖一间新房子。我们有全镇最好的工作。我们这辈子都不用愁了!放弃你的管道幻想吧。”

柏波罗不是一个容易妥协的人,他耐心地向他最好的朋友解释这个计划,可惜的是并不能改变布鲁诺的想法。于是柏波罗决定,即使自己一个人也要实现这个计划,他将一部分白天的时间用来运水,用另一部分时间以及周末的时间来建造他的管道。他知道,要在像岩石般坚硬的土壤中挖出一条管道是多么艰难的事。因为他们的薪酬是根据运水的桶数来支付的。他知道在刚开始做的时候,自己的收入会下降。他也知道,要等上1年、2年,甚至更多的时间,他的管道才能产生可观的效益。但是他坚信,只要自己能够坚持下去,他的梦想就会实现,于是他全力以赴地去做了。

不久,布鲁诺和其他村民就开始嘲笑柏波罗了,称他为“管道建造者柏波罗”。布鲁诺挣到的钱比柏波罗的多一倍,并常向柏波罗炫耀他新买的东西。他买了一头毛驴,配上全新的皮鞍,拴在了他新盖的两层楼旁。他还买了亮闪闪的新衣服,在饭馆里吃着可口的食物。村民尊敬地称他为布鲁诺先生。他常坐在酒吧里,掏钱请大家喝酒,而人们则为他所讲的笑话而高声大笑。

当布鲁诺晚上和周末在吊床上悠然自得时,柏波罗却还在继续挖他的管道。头几个月里,柏波罗的努力没有多大的进展。他工作得很辛苦——比布鲁诺的工作更辛苦,因为柏波罗晚上、周末也还在工作。

但柏波罗不断地提醒自己,实现明天的梦想是建立在今天的牺牲之上的。一天一天过去了,他继续地挖,一次只能挖1英寸。

1英寸又1英寸……成为1英尺。他一边挥动凿子,打进岩石般坚硬的土壤中,一边重复这句话。1英寸又1英寸……成为1英尺,然后10英尺……20英尺……100英尺……

“短期的痛苦带来长期的回报。”每天的工作完成后,当筋疲力尽的柏波罗跌跌撞撞地回到他那简陋的小屋时,他总是这样提醒自己,自己是在为梦想而努力。他通过设定每天的目标来衡量自己的工作成效。他这样一直坚持下来,因为他知道,终有一天,回报将大大超过此时的付出。每当他入睡前,耳边尽是酒馆中村民的嘲笑声。“目光要牢牢地盯在回报上。”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句话。

就这样一天天一月月地过去了。有一天,柏波罗意识到他的管道已经完成了一半,这也意味着他只需提桶走一半路程就可以了。又一天天一月月地过去了,柏波罗继续建造着自己的管道。终于,完工的日期越来越近了。在他休息的时候,柏波罗看到他的老朋友布鲁诺还在费力地运水。布鲁诺的背驼得更厉害了,并由于长期的劳累,步伐也开始变慢了。布鲁诺显得很生气,闷闷不乐,好像是为他自己注定一辈子要运水而愤恨的样子。

布鲁诺在吊床上的时间减少了,却花更多的时间泡在酒吧里。当布鲁诺进来时,酒吧的老顾客们都窃窃私语:“提桶人布鲁诺来了。”当镇上的醉汉模仿布鲁诺弓腰驼背的姿势和他拖着脚走路的样子时,他们都哈哈大笑。布鲁诺不再请大家喝酒了,也不再讲笑话了。他宁愿独自坐在漆黑的角落里,被一堆空酒瓶所包围,他已经没有了梦想,也没有了生活的动力。

最后,柏波罗的重大时刻终于来了——管道完工了!村民们簇拥着来看水从管道中流到水槽里!现在村子里有源源不断的新鲜水了。附近其他村子里的人也都纷纷搬到这个村子里来,于是这个村子就发展和繁荣起来了。

管道一完工,柏波罗就再也不用提水了。无论他是否工作,水都一直源源不断地流入。他吃饭时,水在流入。他睡觉时,水在流入。当他周末去玩时,水还在流入。流入村子里的水越多,流入柏波罗口袋里的钱也就越多。

这是个美国版的愚公移山的故事。我们为许多人缺乏远见而感到悲哀。但现实又令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人是生活在一个“提桶”的世界里,只有一小部分人敢做建造管道的梦。你是谁?提桶者还是管道建造者?梦想在这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梦想是支撑我们自身追求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我们日益进取的动力源泉。对于任何一个想要成功的人来说,拥有梦想都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且不说拿破仑的那句旷世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仅我们平日常见的那句曾停留在央视广告部门的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也激励了芸芸众生。

然而,很多人还是一生碌碌无为,或者许多年来停滞不前,究其原因,答案在于是否拥有梦想。拥有梦想之后是否把它付诸实践?梦想不同于空想,空想家只是在白天做梦而已,并不付诸行动。真正的梦想,无论大小,无论高下,最终都一定要用成果来兑现,否则最多只是一令人遗憾的、但对这个世界多一个少一个都没有意义的愿望表达,甚至只是一通大话。

拥有梦想,然后再勇于实践,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里有很多是我们曾经梦想过而且是能够得到的。请相信,我们有实现自己梦想的权利,也有实现自己梦想的能力。

为自己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

哥伦布在探险时,在每天的航海日志的末尾都写着同样的一句话:“今天我们继续前进!”这句话看似平凡,其实却豪放无比,其中蕴含着伟大的目标和决心。

英国首相丘吉尔是一位有名的演讲家。他的最后一次演讲是在一所大学的结业典礼上,这次演讲大约只持续了2分钟,在这2分钟内,他只讲了两句话:“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坚持到底,永不放弃!”而就是这两分钟、两句话,却成为历史上最有名的演讲之一。

有一位老太太,在70岁时开始学习登山,不顾年事已高,不畏登山艰难,在以后的日子里奋勇前行,终于在95岁高龄之际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并打破了登上富士山的最高年龄纪录。

看,目标的力量就是如此神奇!

对于一个想成功的人来说,奥里森·马登认为,必须把你的所有才能集中在一个坚定不移的目标上,还要有那种不成功便成仁的坚韧决心。

有了目标也就有了人生追求的高度,而人一旦有了追求,成功也就不再是空中楼阁。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能够让自己向往且为之奋斗的目标,这个目标并不一定是个确定的值,而是自己设定的在将来的某个时间点要达到的成就。

对现实来说,目标总是有距离的。但是如果你懂得如何看待,它便不再可怕,而会成为你奋斗的动力及人生航向。当你明确了你的人生目标,你要懂得将它分解,这样,你就不需要一想到那个离你遥远的总目标而沮丧,而只是想着离你现在最近的那个目标,就像游戏过关一样,一关一关地过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实现你人生的总目标一定是水到渠成。当你明确了你的人生目标,你便找到了人生的主旨,也就是找到了奋斗的方向。你便会明白:做什么事情是重要的,什么事情是不重要的;什么样的知识是你必须掌握的,什么样的知识你不掌握也没关系。

那么,应该如何制定目标呢?

奥里森·马登认为,制定目标的时候,首先要确定的是:我想制定的这样一个目标是否真的现实呢?

这也就是说,制定一个现实的目标非常重要,这是最终成功的基本保障之一。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实际上早已注定——因为他们的目标首先就是不现实的。如果能够保证制定的目标是现实的,那么就要尊重现实,遵守常识。

在制定目标之前,我们该做什么?

(1)评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能、天赋和能力。在当今分工非常细的市场经济社会里,每个人擅长于某一领域,而不是样样精通。根据个人情况,请做个表,列出你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和你的长处所在。同样,通过列表,你可以找出自己不是很喜欢做的事情和你的弱项。找出你的短处与发现你的长处同等重要,因为你可以基于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做两种选择:一是努力提高你的长处,充分发挥你的优势;二是放弃那些对你不擅长的对技能要求很高的职业。因为这样做无疑是自己找罪受。

(2)找出自己的职业机会和威胁。我们知道,不同的行业(包括这些行业里不同的公司)都面临着不同的外部机会和威胁,所以找出这些外界因素将助你成功地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对你求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机会和威胁会影响你的第一份工作和今后的职业发展。如果公司处于一个常受到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行业里,很自然,这个公司能提供的职业机会将是很少的,而且没有升迁的机会。相反,充满了许多积极外界因素的行业将为求职者提供广阔的职业前景。请列出你感兴趣的一两个行业(比如说,保健、金融服务或者电信),然后认真地评估这些行业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

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

(1)目标要切实可行。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非常重要,这是最终成功的基本保障之一。不现实的目标,非常可怕,只会让你好高骛远,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人宣称:“我要一个月内减肥20斤!”可是这样的目标基本上是不现实的。你可以节食一个月,甚至依靠减肥药降低食欲,然后确实一个月内减掉了20斤,但这是无效的,因为任何人都做不到常年节食。因此,没有多久就坚持不下去了,然后体重就开始反弹,最终,曾经制定的目标不仅没有达成,甚至可能会出现比原先还差的情况。

(2)目标必须是可衡量的。目标必须是能量化的,可测定的,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同时,目标要量力而行,可给自己树立一个切合实际的总目标,然后,再给自己树立分目标,分目标是为总目标服务的,分目标容易实现,这能提高你的自信心,增加你战胜困难的勇气。

(3)目标要具体。你用一块磁石朝着一些铁屑试试看。当你把磁力那一端对准铁屑的方向,好些铁屑立刻就会被吸附过来;当你把磁铁从这个定点移开,其磁力就随着距离和方向的偏差而退减。一块磁石绝不可能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发散磁力,而必须对准一个确定的目标。

目标必须明确而具体。目标在开始的时候,就应是一幅清晰、简明、有待追求的画面。当那幅画面成长扩大,或发展到使人着魔的程度时,就被人的潜意识接受。从那一刻起,我们会身不由己地被牵扯着、引导着,为实现心底的那幅画面而奋斗不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明确的目标是成功的基础。如果你制定的目标确实是很具体的,那么在实践中会便于实施。

(4)把目标写下来。把自己已经确定好的、确定是现实的并且已经相当具体的目标用纸笔写下来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知道就可以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惰性——这是人类的基因所决定的,甚至不是大脑可以控制的。我们的惰性几乎可能以任何形式发作,所以必须让目标变得醒目,以便随时提醒自己。

拥有一个明确的主导目标

奥里森·马登认为,实现目标并没有多少秘诀,但如果真的要给实现目标找个诀窍的话,那就是拥有一个明确的主导目标。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就要制定一个明确的主导目标,这个目标统领着其他的目的——一个居高临下、势在必行的最高原则,要求绝对的承认和执行,绝对不能出现任何的违逆。在有了主导目标之后,可以再根据情况制定分期目标,一步步走好每一段路,一步步向主导目标迈进。这样做的话,要获得成功就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峰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十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800英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往往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位青年,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就像比塞尔的人们不知道北斗星才走不出沙漠一样,如果我们的人生没有明确的主导目标,就永远只能站在原地转圈。只有设定了明确的目标,我们的人生旅程才会清晰不盲目,我们才不会虚度光阴。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他们的情绪就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标志,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往前走。当走到全程的3/4的时候,大家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快到了!”大家就又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的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都有一块标志牌,人们边走边看标志牌,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的时候,并能把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到达目标。

正像奥里森·马登所说的,积极而明确的主导目标所带来的力量将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彻底地改变一个懒惰无能、胸无大志、游手好闲、一无是处的人。就好像他身体内的某种神圣力量开始起了作用一样。这种力量就像爱情的力量,可以把一个不修边幅、性格粗暴的人变成一个整洁的、温柔的、非凡的人。

当一个明确而又坚定的主导目标在一个人体内苏醒的时候,这个人就会焕然一新,就会创造出奇迹,不信,你试试!

让你的目标达到沸点

不怕事难干,就怕心不专,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有目标也有实现目标的实力也不等于你就能实现目标。如果你不能专心致“志”,用钻木取火的精神使你的目标达到沸点,那么任何目标都不可能成功实现。

奥里森·马登在其著作中做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要使水变为蒸汽,一定要把水烧到华氏212度。200度的温度,水不能化为蒸汽,再加热到华氏210度,也仍然不能。而只有到212度,才能产生蒸汽,这样才能推动机器,使火车获得前进的动力。至于温水是不能推动任何东西的。很多人想用微温的水或用将沸的水来推动火车,但他们在实践中感到很惊奇,火车为什么老是停着不动?正如温水不能推动火车一样,如果用冷淡散漫的态度对待目标,肯定不会实现目标,也无法推动生命的火车。每个人不但要有适合自己的目标,而且还应该具有专注的精神,使自己的目标趋于坚定。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像永远达不到沸点的水一样,不可能推动奔向目的地的“火车”。

作为一个成功学大师,奥里森·马登认识很多看起来在事业上很积极进取的人,但是他发现,在某一天,他们就会因为别的事情而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他们总是在想自己是否找到了正确的位置或者自己的能力在哪里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他们缺乏专注的精神,一旦遇到困难就会失去信心,或者一听到其他人在别的行业取得成就时,就会沮丧万分,想知道自己在那一个行业是不是也会做得很好。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对目标的专注,总是轻而易举地放弃,那么可以肯定这个人很难真正地找到自己的位置。

拉马克1744年8月1日生于法国毕加底,他是兄弟姊妹11人中最小的一个,最受父母宠爱。拉马克的父亲希望他长大后当个牧师,就送他到神学院读书,后来由于德法战争爆发,拉马克当了兵。他因病退伍后,爱上了气象学,想自学当个气象学家,整天仰头望着多变的天空。

后来,拉马克在银行里找到了工作,想当个金融家。很快,拉马克又爱上了音乐,整天拉小提琴,想成为一个音乐家。这时,他的一位哥哥劝他当医生,拉马克学医四年,可是对医学没有多大兴趣。正在这时,24岁的拉马克在植物园散步时遇上了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卢梭,卢梭很喜欢拉马克,常带他到自己的研究室里去。在那里,这位“朝三暮四”的青年深深地被科学迷住了。从此,拉马克花了整整11年的时间,系统地研究了植物学,写出了名著《法国植物志》。拉马克35岁时,当上了法国植物标本馆的管理员,又花了15年,研究植物学。

当拉马克50岁的时候,开始研究动物学。此后,他为动物学费了35年时间。也就是说,拉马克从24岁起,用26年时间研究植物学,35年时间研究动物学,成了一位著名的生物学家。他是最早提出生物进化论的科学家。

由拉马克的经历我们不难看出专心与坚持的重要性。目标就是如此,如果你的目标不专或不能坚持,这样做一点,那样弄一点,既想做生意,又想去读书,还想找女朋友,这样怎么能弄得好?怎么能实现梦想呢?

奥里森·马登指出,很多人往往不缺少宏图伟志,而缺少的是始终如一的专注和坚定的信念。认准一件事情,坚持下去,永不言弃,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坚持理想也不能盲目进行。以下是在确定了明确的目标之后,坚持目标的几大步骤。

步骤1:告诉自己,一定要实现目标

当制定好目标以后,一定要树立自信、专注的信念。唯有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并切实去做才能实现目标。很多经验证明,对目标的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步骤2:要做最好的准备

凡事做好准备是实现目标的重要因素。因为准备得充分,所以你才会信心十足,而这能够帮助你战胜对手。

步骤3:重心放在你最大的长处上

有大成就的人,知道把精力放在最擅长的地方。当你集中精力在你能表现得最好的事情上时,你就会信心倍增。

步骤4:从错误和失败中吸取教训

唯一避免犯错误的方法是什么都不做,有些错误确实会造成严重后果,但是没有失败、没有挫折就无法成就伟大事业。聪明的人会从失败中学到教训。愚者是一再失败,却不能从其中获得任何教训。

步骤5:放弃逃避的念头方能产生信心

缺乏信心的人终日与恐怖结伴为邻,缺乏自我肯定。有一句名言说得好:现实中的恐惧,远比不上想象中的恐惧那么可怕。大多数人在遇到困难时,大都考虑事物本身的困难程度,如此产生了恐怖感。但是当要着手解决时,就会发现其实比想象中的要容易且顺利得多。

步骤6:要确实遵守自己为目标所订下的约束

这是实现目标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所有步骤中最简单且最具有效果的。这里指的约束,泛指包含你的工作、经济、健康等各种问题。当你自己做了某种程度的约束后再遵守这种约束时,你会发现由于实践导致了自我信赖,这种自我信赖是你已经开始坦然面对自己的实证,此时,实现目标的信心也随之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植于你的内心成为促你前行的勇气与力量。

总而言之,实现目标之路,贵在专注与坚持。谁能始终如一地专注,坚持到底,谁就能实现目标。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中,只有坚持的人,才能找到绿洲,取得水源,才能获得生机。“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成功路上有险滩、有风浪,但请记住:成功是专注与坚持的结晶。无论那虚掩的成功之门有多远,坚持就是胜利!

目标需要靠行动去实现

有了明确的目标,你不可能完全求助于他人去帮助你实现。因此,你自己的木材还是要你自己来砍,你自己喝的水一定要你自己来挑。同样,你自己确定的目标也必须由你自己来付诸行动才行。

奥里森·马登的成功学深刻地揭示出“化目标为成功”的现实必然性和可能性,它也同样告诉了你所必须采取的具体步骤。

行动是成功之母。你可以界定你的人生目标,并认真制定各个时期的目标,但如果你不行动,还是会一事无成。

如果你不行动,可以在这里为你设想一下后果,比如说,你计划去欧洲旅游。

为此,你为自己制订了一个十分详细的旅行计划,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来阅读自己所能找到的有关欧洲各国的各种材料——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历史、地理、哲学、文化、艺术……

你还研究了整个欧洲的地图,仔细研读了一些旅游指南,并为此准备了旅行的必需品(比如药品什么的),并制定了详细的日程表,而且最后也已经预订了最早开往英国的船票。

总之,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大约1个月后,也就是你预定回国的日子之后的某日,你在大街上碰到一位要好的朋友。

朋友问:“欧洲旅游有何感想?”

毫无疑问,如果你不是自欺欺人地大讲一番梦中的欧洲之行,你肯定回答:“哎呀,我压根儿就没去!”

或许,你还会说一通自我解嘲似的这原因那原因。

而你肯定想不到,朋友在听了你一通这样那样的原因后,已经对你这个人的品性与人生态度了然于胸;或许,已经对你的为人处世的能力大打折扣了。

试想,如果要做什么事业,朋友还敢和你合作吗?

因为事实上,与其说你是一个思想者,还不如说你是一个只知空想的梦想家。

当然,但愿这只是我们在这里对你可能的一种设想。因此,你必须牢记:没有行动的人只是在做白日梦。

冥思苦想,谋划如何有所成就,是好事情,但这并不能代替身体力行和实践的。

目标实现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经过许多曲折而成功的例子几乎没有。

当我们“迂回前进”时,并没有改变原来的目标,只是选择另一条道路而已,目的地是不变的。

规定一个固定的日期,一定要在这个日期之前把你要做的事情做好——没有时间表,你的船永远不会“泊岸”。

拟定一个实现目标的可行计划,马上行动——你要习惯“行动”,不能再耽于“空想”,即现在就做!

在你的有生之年,当“现在就做”的提示从你的潜意识闪现到你的意识中,而要你做应该做的事情时,立刻投入以适当的行动,这是一种能使你成功的良好习惯。

这种良好的习惯是事业成功的有效途径,它影响到日常生活及事业的各个方面。它可以迅速完成应做的但你不喜欢做的事,它能使你在面对不愉快的事情时,不至拖延,也能帮助你做你想做的事,它能帮助你抓住那些宝贵的一旦失去便永远追不回的时机。

深受奥里森·马登影响的另一位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在将目标变为现实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1908年,年轻的希尔在田纳西州一家杂志社工作,同时又在上大学。由于他在工作上的杰出表现,被杂志社派去访问伟大的钢铁制造家安德鲁·卡内基。卡内基十分欣赏这位积极向上、精力充沛、有闯劲、有毅力、理智与感情又平衡的年轻人,他对希尔说:“我向你挑战,我要你用20年的时间,专门用在研究美国人的成功哲学上,然后提出一个答案。但除了写介绍信为你引荐成功人士,我不会对你做出任何经济支持,你肯接受吗?”年轻的希尔相信自己的直觉,勇敢地承诺“接受”。以致数年后,希尔博士在他的一次演讲中说:“试想,全国最富有的人要我为他工作20年而不给我一丁点儿薪酬。如果是你,你会对这建议说Yes还是No?如果识‘时务’者,面对这样一个‘荒谬’的建议,肯定会推辞的,可我没有这样干。”

在卡内基对希尔的挑战中包括了明确的目标——研究美国人的成功哲学,以及达到目标时限——20年。长谈之后,在卡内基的引荐下,希尔遍访当时美国最富有的500多位杰出人物,对他们的成功之道进行了长期研究,终于在1928年,他完成并出版了专著《成功定律》一书。1908年开始,到1928年完成并如愿以偿,正好是20年。《成功定律》这本书震动了全世界,激发了千千万万的人走上发财或成名之路。

立刻行动吧!制定目标,变目标为现实,你会发现你离成功已越来越近。

别刻意追求完美,制定目标要依据现实

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存在很多烦恼、无奈与不公,但是很多人又在不停地追求完美的事物,希望以此得到幸福。其实仔细琢磨,幸福与完美并没有本质的关系,很多时候完美甚至会成为阻碍我们幸福的绊脚石。

奥里森·马登曾为自己的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一个圆的一部分圆弧被切去了,它希望自己是一个完美的圆,因此就四处寻找它遗失的那一部分,但因为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所以只能慢慢滚动,由此它得以沿途欣赏花草的芬芳、阳光的明媚,并与蚯蚓娓娓而谈。

途中它也发现了许多圆遗失的部分,但没有一片能与自己相匹配,因此它不得不继续寻找。有一天,圆找到了自己遗失的那部分,与自己相配得天衣无缝。它高兴极了,因为它又是个完美的圆。它又开始飞快地滚动,快得连花都看不清楚,更不用说与蚯蚓谈话了。它发现在快速滚动中整个世界变了样,许多美好的东西都失去了,于是它又停了下来,将千辛万苦找回的那一部分丢在路旁,然后慢慢地滚动着行走。

奥里森·马登认为这个寓言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有缺憾时拼命追求完美,而一旦拥有了完美的一切,反而没有了梦想,没有了渴望,没有了奋斗的激情与快乐。

有一个成语是:白璧无瑕。洁白晶莹的玉,通体透明,没有一点瑕疵,确实是够美的,可惜的是,世上这样的玉却是罕见的。

不知道是在哪个远古的时代,曾经出现过凤凰。后来凤凰再度出现,于是乎,无论是天上的飞禽,还是地上的走兽,都立刻簇拥到凤凰的周围。它们惊异于凤凰的美丽,全都直瞪着两眼凝视着凤凰,羡慕她的如梦如幻的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那些最聪明的动物便开始用同情的目光审视凤凰了。它们惋惜地说:“完美的凤凰啊!她的命也真够苦的,既没有情侣,也没有朋友,她永远体会不到爱或者被爱的快乐!”

人也是如此,如果过于完美,就会让别人敬而远之,因而也就没有了朋友。

不能容忍美好的事物存在缺憾,是大多数人的一种心态。追求尽善尽美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但他们从未想过,正是这种似乎无关紧要的态度,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如果进一步分析,渴望完美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需要。安全感是人的最基本需要之一。假如一个人缺乏自信,生活上屡遭挫折,那么他的安全感就受到了伤害。这种伤害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加以补偿。

心理学研究证明,试图达到完美境界的人与他们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恰恰成反比。追求完美给人们带来莫大的焦虑、沮丧和压抑。事情刚开始时,他们担心着失败,生怕干得不够漂亮而忐忑不安,这就造成了他们不能全力以赴去取得成功。而一旦遭到失败,他们就会异常灰心,想尽快从失败的境遇中逃避开去。他们没有从失败中获取任何教训,而只是想方设法让自己避免尴尬的场面。

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神经非常紧张,以至于连一般的工作都不能胜任。

(2)不愿冒险,生怕任何微小的瑕疵损害了自己的形象。

(3)不能尝试任何新的东西。

(4)对自己诸多苛求,毫无生活乐趣。

(5)总是发现有些事未臻完美,于是精神总是得不到放松,无法休息。

(6)对别人也吹毛求疵,人际关系无法协调,不能与人合作与得不到他人帮助。

很显然,背负着如此沉重的精神包袱,不用说在事业上谋求成功,而且在自尊心、家庭问题、人际关系等方面,也不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他们抱着一种不正确和不合逻辑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他们永远无法让自己感到满足,每天都是焦虑不安的。

追求完美,害怕失败,只能使我们处于瘫痪的境地。如何从追求尽善尽美的诱惑中摆脱出来?奥里森·马登给出的建议是:

对自己的潜能有个正确的估计

既不要自视太高,也不要过于自卑。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你如果事事要求完美,这种心理本身就成为你做事的障碍。不要在自己的短处上去与人竞争,而是要在自己长处上培养起自尊、自信和学习的兴趣。

重新认识“失败”和“瑕疵”

一次乃至多次的失败并不能说明一个人价值的大小。仔细想一下,如果从不经历失败,我们能真正认识生活的真谛吗?我们也许一无所知,沾沾自喜于愚蠢的无知中。因为成功仅仅只能坚定期望的信念,而失败则给了我们独一无二的宝贵经验。

人只有经受住失败的考验才能达到成功的巅峰,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更不必要为了一件事未做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而自怨自艾。没有“瑕疵”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盲目地追求一个虚幻的境界只能是劳而无功。我们不妨问一问:“我们真的能做到尽善尽美吗?”既然不能,我们就应该尽快放弃这种想法。

请你为自己确定一个短期的目标

寻找一件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的事,然后去把它做好。这样你的心情就会轻松自如,办事也会较有信心,感到自己更有创造力和更有能力。实际上,你不追求出类拔萃,而只是希望表现良好时,你会出乎意料地取得最佳的成绩。

目标切合实际的好处不仅于此,它还为你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能使你循序渐进地摘取事业上的桂冠。同时你的生活也会因此而丰富起来,变得富有色彩,充满了人情味,并不像你原来料想的那样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