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技能图解医师分册(全新彩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6.1 X线成像

X线成像用于临床疾病诊断已有百余年历史,已从模拟成像技术发展到数字成像技术,至今依然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影像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本原理

X线使人体正常组织结构和病理组织结构成像,是因为具有穿透能力的X线穿过具有密度和厚度差异的物质后,剩余X线可使荧光屏显示荧光图像(传统透视),或在X线感光载体(胶片、影像板、平板探测器)上形成模拟信息或数字信息,经显影、定影或经计算机处理后,即可形成人体组织的灰阶图像或数字图像,此即为摄像。

基本条件

X线成像需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一定穿透力的X线

X线在高压电的作用下由X线管产生,X线具有穿透效应、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能穿透人体的组织结构使胶片感光(图6-3、图6-4)。

图6-3 X线的产生(X线管)

图6-4 X线的基本性质

(二)人体组织存在密度和厚度差异

由于存在这种差异,X线在穿透过程中被吸收的量也存在差异,致使剩余下来的X线量也有差别。

1.组织密度差异:当强度均匀的X线穿透厚度相等、密度不同的组织结构时,X线被吸收的程度也不同。X线穿透低密度组织时,吸收少,剩余X线多,最终在X线片上呈黑影;高密度组织则形成白影。(图6-5、表6-1)

图6-5 不同密度组织(厚度相同)与X线成像的关系

表6-1 人体组织密度与X线成像的关系

2.组织厚度差异:人体组织结构和器官形态不同,厚度也不一样。厚的部分吸收X线多,透过的X线少,薄的部分则相反,从而在X线片上显示出不同的黑白灰度。也就是说,X线成像与组织结构的厚度也有关(图6-6、图6-7)。

图6-6 不同厚度骨组织对X线成像的影像

图6-7 组织厚度与X线成像的关系

3.组织病理改变:病变可使人体组织密度发生改变。例如,气胸、肺结核空洞病变表现为密度降低,肺结核钙化灶和肺癌等则表现为影像密度增高。(图6-8)

图6-8 病理X线图片

(三)X线成像载体

1.普通X线成像载体:普通X线摄片的感光载体是胶片,普通X线透视的感光载体是荧光屏(图6-9)。

图6-9 X线感光胶片

2.数字X线成像载体:计算机X线成像(CR)的载体是影像板(IP)(图6-10),直接数字X线成像(DR)的载体是平板探测器(FPD)(图6-11)。

图6-10 影像板(IP)

图6-11 平板探测器(FPD)

(四)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是数字X线成像必备的条件,包括模数转换器(图6-12)、计算机存储和处理、图像显示等设备。

图6-12 模数转换示意图

X线成像设备

X线成像设备包括普通X线成像设备和数字化X线成像设备系统两大类。

(一)普通X线成像设备

普通X线成像设备又可称为传统X线设备,是以胶片或荧光屏为载体的成像设备,包括通用型X线机和多种不同用途的X线机如床旁机、造影机、牙科机,以及荧光屏透视设备等(图6-13)。目前我国传统X线成像设备已基本上被数字X线成像设备所取代。

图6-13 传统X线成像

(二)数字化X线成像设备系统

数字X线成像设备是由X线源、感光载体、模/数(A/D)与数/模(D/A)转换器、计算机处理系统和图像显示设备构成的设备系统。按照感光载体的不同,数字化X线成像设备系统可分为计算机X线成像设备系统(CR)和数字X线成像设备系统(DR)两大类(图6-14)。

图6-14 数字X线成像系统(CR与DR)示意图

数字X线成像技术

数字X线成像技术分为计算机X线成像和数字X线成像。

(一)计算机X线成像(CR)

计算机X线成像(computed radiography, CR)属于间接X线成像,其成像方式与传统胶片暗盒的屏/片系统相似,不同的是CR以影像板(imaging plant, IP)代替感光胶片作为记录影像信息的载体。IP经X线曝光后送入激光读取装置,将模拟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再由计算机处理后保存和显示图像。IP板可重复使用1000次以上,影像资料保存在计算机中并可进行传输。由于CR空间和时间分辨力较差,最终将会被直接数字X线成像(DR)所取代。(图6-15~图6-17)

图6-15 计算机X线成像系统(CR)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图6-16 CR成像系统示意图

图6-17 模数转换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二)数字X线成像(DR)

数字X线成像是最新发展的直接X线数字成像技术,是用平板探测器(FPD)直接将X线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再进行数字化处理,整个转换过程在平板探测器内完成。平板探测器具有X线信息损失小、噪声小、图像质量好、成像快的特点,而且扩大了X线检查的范围,是目前最先进的X线成像技术。(图6-18)

图6-18 数字X线成像系统(DR)构成与工作原理

(三)数字X线成像的优越性

数字化X线成像和传统模拟X线成像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密度分辨力高:普通X线摄片的模拟图像,其密度分辨力只能达到26灰阶;而数字图像的密度分辨力可达到210灰阶,可以获得图像更清晰、层次更丰富的X线图片(图6-19、表6-2)。

图6-19 模拟图像与数字图像的比较

表6-2 普通X线成像与数字X线成像比较

2.可进行图像后处理:可以根据诊断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图像进行处理,如调整亮度、对比度等,以达到改善图像质量、增加诊断信息、提高诊断准确性的目的。

3.图像信息可以高保真地存储、调阅或拷贝,并可随时进行调图、传输、复制;通过PACS系统(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传输图像,可进行资源共享和远程会诊。此外,也可通过激光扫描打印机打印成胶片提供给病人保存。

4.X线剂量减少:较普通X线成像减少1/3~1/5的X线剂量。

X线检查技术

(一)X线普通检查

1.X线摄影:简称拍片,广泛用于人体各部位检查。目前,传统的胶片摄影已被数字X线成像取代。数字X线成像可在电视屏幕上直接观看,也可通过激光扫描打印成胶片供阅读。(图6-20)

图6-20 X线摄影

2.X线透视:目前主要采用数字X线成像技术,通过DR设备或影像增强器进行透视检查,可在电视屏幕上观看。透视适用于人体天然对比较好的部位,其图像密度显示与摄片相反,密度越高显示的灰度越白。透视主要用于胸透、腹透(肠梗阻)、胃肠道钡剂造影检查、介入治疗、骨折复位等。(图6-21)

图6-21 数字X线透视原理(DR)

(二)X线特殊检查

1.软X线摄影:是应用钼靶或铑靶X线管的摄影技术,专门用于乳腺X线检查(图6-22)。

图6-22 软X线乳腺检查

2.X线减影技术:应用数字X线成像技术(CR或DR)的减影功能,可获取单纯软组织或骨组织图像,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能力。例如,减影后的胸部单纯软组织图像可提高非钙化性肺小结节的检出率。(图6-23)

图6-23 X线能量减影(骨肉分离)

3.体层容积成像:应用DR检查技术,能够获取任意深度、厚度的多层面图像,从而提供更为丰富的诊断信息。例如,在脊柱检查时,通过连续观察各个层面椎体和椎弓结构的表现,就有可能发现常规X线平片上难以显示的骨质破坏。

(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

1.DSA设备:广义上说,DSA设备属数字化成像设备,是专用于心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数字化X线设备。目前,DSA设备采用平板探测器(FPD)进行图像采集。DSA设备的机架呈“C”形,故称为C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臂机分固定式和移动式,以适应介入治疗等不同需要。(图6-24、图6-25)

图6-24 C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

图6-25 DSA设备系统

2.DSA成像原理:DSA的成像过程是将不含对比剂的图像(蒙片)和含对比剂的血管造影图像(造影片),分别经影像增强器增强和摄像机扫描而矩阵化,再经模/数转换(A/D)成数字化信息,两者相减而获得数字化减影图像,其结果是消除了造影血管以外的结构,突出了被造影器官的血管影像,最后经数/模转换(D/A)成模拟图像(减影片)。目前DSA仍然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也是介入诊疗不可缺少的成像手段。(图6-26、图6-27)

图6-26 数字减影原理示意图

图6-27 脑血管畸形普通血管造影与DSA比较

(四)X线造影检查

X线造影检查是将对比剂引入器官内或周围,人为造成密度差,形成造影图像。造影检查明显扩大了X线检查范围。

1.X线造影对比剂类型及应用:常用的对比剂包括钡剂、碘剂和气体(表6-3)。

表6-3 常用的X线造影对比剂

(1)医用硫酸钡:仅用于食管和胃肠道造影检查。

(2)水溶性溶剂碘:主要用于血管造影、血管内介入治疗、尿路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及T型管造影等。

2.X线对比剂引入途径:包括直接引入和间接引入两种途径(图6-28)。

图6-28 X线造影对比剂引入途径

(1)直接引入法:包括口服(如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灌注(如碘油支气管造影、逆行尿路造影、钡灌肠检查等)和穿刺注入(如心血管造影、经皮经肝胆管造影、冠状动脉造影等)等方法(图6-29)。

图6-29 直接引入法X线造影

(2)间接引入法:经静脉注入对比剂进行排泄性尿路造影、经口服造影剂进行胆囊造影等属于间接引入法(图6-30)。

图6-30 间接引入法X线造影

X线检查安全性

X线照射具有电离效应,超剂量照射可引发放射性损伤,故应注意选择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照射;孕妇、小儿禁忌X线检查。X线防护应遵循屏蔽防护、距离防护和时间防护三原则。(表6-4)

表6-4 X线防护照射剂量限值

(一)屏蔽防护

X线检查区域与外界人员之间应设有加铅的隔离墙、铅玻璃隔离窗、隔离屏障等,检查区域内的工作人员需佩戴加铅的防护装具(图6-31、图6-32)。

图6-31 X线屏蔽防护

图6-32 X线防护装具

(二)距离防护

人体距离放射源越近,放射影响越大;反之影响减小。

(三)时间防护

人体接触放射源的时间越短,放射影响越小。

X线图像特点

(一)X线图像是数字图像

图像可以存储、传输和打印,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可以调节。

(二)X线图像是黑白灰阶图像

不同密度的组织器官和病变组织会形成不同灰度的图像,从而对病变的位置、密度、大小进行判断,最终达到诊断的目的(表6-5)。

表6-5 不同组织密度的影像表现

(三)X线图像是组织重叠图像

由于图像组织重叠,会不同程度地遮挡病变影像,影响观察效果。图6-33显示脊柱与心影相重叠,影响观察。

图6-33 X线图像是组织重叠图像

临床应用

虽然现代影像技术如CT和MRI等对疾病诊断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但并不能取代X线检查。例如骨科疾病检查、胸部疾病检查以及消化道造影等仍多应用X线检查。脑与脊髓、肝、胆、胰等的检查则主要靠CT、MRI、US等检查,而X线检查作用小。由于X线具有成像清晰、经济、简便等优点,因此,X线诊断仍是影像诊断中使用最多的方法,但目前普通X线成像技术已渐被数字X线成像所取代。

X线阅片技巧与图像示例

(一)X线阅片原则

X线阅片原则是明辨正常、分析异常和综合分析。

1.明辨正常:熟悉掌握各部位组织结构的正常X线图像,这是辨认病理图像的基础。以下为正常X线平片、造影片和DSA片图片示例。

(1)X线(平片)正常图像:主要包括胸部、头颅、脊柱和四肢X线片(图6-34)。

图6-34 骨骼正常X线平片

(2)X线造影正常图像:包括直接与间接X线造影正常图片(图6-35)。

图6-35 正常X线造影片

2.分析异常:着重分析病变的部位、边缘及形态、数目及大小、密度和结构、周围情况、功能变化及发展变化。

以下为X线病理图片示例。

(1)X线病理平片:包括胸部、腹部、骨关节等的病理X线片(图6-36)。

图6-36 病理X线平片

(2)X线造影及DSA病理图片:见图6-37。

图6-37 X线造影及DSA病理图片

3.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应结合病人性别、年龄、患病时间、临床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对X线图像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必要时,需通过多种影像学检查方可做出正确处理诊断(图6-38、图6-39)。

图6-38 结合年龄分析X线片

图6-39 转移性骨肿瘤综合影像分析

(二)阅片注意事项

1.全面系统观察:如观察骨骼,应按骨髓腔、骨皮质、骨膜、软组织顺序观察(图6-40)。

图6-40 骨骼(全面系统观察)

2.对比观察:如观察胸部应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两侧对比依序观察(图6-41、图6-42)。

图6-41 右侧气胸(左右对比观察)

图6-42 周围性肺癌(时间对比观察,两图相隔11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