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备、痛苦及共情
责备的力量也有另一个来源:共情(empathy)。人类天生有共情能力。事实上,作为社会性动物,受他人情绪影响是我们进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这一敏感性自人出生起就诞生了。在医院婴儿房里会响起此起彼伏的哭声,并不是因为所有的宝宝在同一时间感到饥饿,而是婴儿听到其他婴儿的哭声而做出了反应。
科学家在研究8~16个月大的婴儿的共情能力期间,观察到了认知和情感两方面的反应。也就是说,婴儿不但能对痛苦的哭声有感情反应,也能表现出对究竟是什么制造了痛苦以及如何减轻痛苦的理解。当婴儿看到他们的母亲(假装)用锤子砸了手指或撞了膝盖,哪怕最小的宝宝也垂下嘴角,皱起眉头,表现出自己的难过。再大一些(16个月大,已经能自己走动)的婴儿会走到母亲身边,轻拍她或发出呵护的轻柔声音。
共情或许起始于我们最亲近的人,但它并不终于此。1岁大的孩子会因为看到另一个孩子在游乐园摔跤而感到紧张。那个1岁大的孩子能够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并靠吮自己手指和抓自己头发来镇定自己。
当那个孩子的1岁生日过了大约1个月之后,他会上前轻拍或抚摸那个摔倒的孩子。他也许会提供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试图安慰或抚慰对方,尤其当另一个孩子放声啼哭时。如果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他会有更多的招数:发出滑稽声音来分散他的注意力,摇晃着把自己的脸凑到他眼前,做个好笑的鬼脸,或是做一些以前曾让对方尖叫或发笑的小把戏。只有当他自己是对方悲伤的原因时,他才会退行到更小的孩子特有的、被动地僵硬不动的共情反应。
等到了2岁,他会对他人的情绪更加敏感,从而分析更复杂的线索。他的朋友不必靠摔倒或啼哭来激发他的共鸣。他能从说话声音、脸部表情或肢体动作看出对方不开心。因为共情让情绪有传染性,他自己的情绪也会随之改变。等到了5岁,他不靠线索也能明白他的朋友会因为妈妈出门而不高兴,他的哥哥会因为打碎了东西而感到内疚。等到了7岁,他会理解某些事情,比如被驱离家园或家乡被轰炸,能给人造成长久的痛苦。现在,共情与想象力融合在一起,将孩子推上了人际联系的新层次。到了这个阶段,一个孩子会对一整个群体产生共情,他也许会希望为改善他们的状况尽一分力量,哪怕这会让他不那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