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激活古村
1.1 初识乡村
项目名称:汝城金山村
项目性质:优化(提质)项目
用地面积:0.87平方千米
项目位置: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土桥镇金山村
居住人口:2437人
建设时间: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
总体定位:文化旅游,安居乐业
城市化的进程大步向前,过去这三十年在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的消亡,许多村庄逐渐变得“空心”,回不去的故乡已成为很多城里人心里到不了的远方,金山村也不例外。
金山村是中国古村落和祠堂文化的缩影。金山村坐落于文化古城——汝城,这里与北宋理学大家周敦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高速公路还在建设中,从郴州市区开车到汝城县金山村,走普通公路大约需要3小时。2015年,设计团队第一次来到金山村考察,来的路上是翻山越岭,眼前的景象是除了山还是山,真正领悟到郴州为什么被人们称作“湖南的南大门”。当时,设计师很好奇,这个“金山村”的“金山”是一座什么样的“山”?有何特别之处?
村书记带领设计团队乘车来到金山村的村口,徒步进村,顺便看看村庄外围的整体环境。村口是近几年才迁到这里,新盖了牌坊和招呼站。经过牌坊,走上一条笔直的进村柏油路,给人的感觉比较生硬。新种的绿植也与城市道路种植方法一样,4米一棵,排得很规整,缺乏生机,显得不自然。这不是乡村应有的感觉,更不像一个古村的村口。往村里走,公路两旁都是农田,公路尽头是一群像火柴盒子一样的红砖房。整体看金山村,四周全部被农田包围,像一个僻静的小岛,显得格外宁静和神秘。
进村主干道现状
村庄整体风貌现状
村庄整体
走进村庄,道路两边是停车场和活动广场。广场旁边有个绿化休闲广场,栽满苗圃,而地面上遍布青苔。广场周边的火柴盒房子一栋挨着一栋,好像城里的安置房。房子的外墙面已经涂上青砖样式的涂料,窗户换成木质窗户,屋顶加建小青瓦的坡檐,整体看上去有古村的味道。这片改造后的房屋是村庄的核心地带,映入眼帘的是古祠堂和古民居。村书记说:“村庄中大大小小的祠堂一共有七座,以点状样式分布在村庄里。村民以姓氏为单位,围绕祠堂集中居住。随着村庄人口的增多和生活需求的改变,村民在古民居外围盖起新的楼房。”如果站在村庄外围一眼扫过,这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中国乡村,并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村庄停车场与活动广场
这个村庄因为有了祠堂,有了历史文化的沉淀,便有了人气,有了故事。金山村以李氏、叶氏、卢氏三大姓氏为主。祠堂记载着一个家族过去的荣耀与辉煌,也鼓舞着后人。走进一个祠堂,犹如走进一个历史长廊,祠堂里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三个姓氏的组长介绍了村庄的情况和发展历史。
卢氏组长卢爷爷介绍道,金山村原名“荆山村”,过去野草荆藤遍布,故名“荆山”。先民依靠勤劳和智慧,开辟山地,把荆棘之山变成一座“金山银山”。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多,兴修祠堂,每个姓氏集中以祠堂为中心居住。同时,这里山区的强盗比较多,每家每户为了相互照顾,盖房时一排排规整布置,形成了狭长的巷道,就算强盗进来也很难走出去。每户房子的窗户都是直棂窗,窗洞普遍偏小,也是为了防盗。
金山村的历史演变过程
村庄建筑风貌分析
建筑层数分析
建筑年代评价
保护要素分布
村民李大爷向设计团队介绍了当地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每到春节,村里到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舞龙舞狮、“装故事(故事会)”、过火山、秧歌腰鼓、踩高跷等民俗表演精彩纷呈。此外,村民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举办香火龙民俗活动,吸引附近村民和外地游客前来观看。香火龙是村民运用传统手艺,用稻草编织而成,长度达50米,在稻绳上点上香火,场面十分壮观。村里很多老人还保留一些传统手工艺,传统手工艺制作技术一代代完好地传承下来,比如,红木龙雕刻、竹藤椅及其他竹篾工艺品制作等。
传统手工艺
香火龙民俗活动
叶大爷作为老村长介绍了村庄的现状,在政府的支持下,村庄外围新修了环村公路和进村主干道。现在的金山村交通很便利,距离县城7千米,位于县城东北部,隶属于土桥镇,村庄辖区总面积约5.63平方千米,环村公路以内的用地面积约33公顷。辖15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共694户,2437人。村庄经济以农耕为主,农业种植以水稻、玉米为主,养殖品种以鸡、鸭、鱼、牲猪为主。
空间肌理和主要交通分析
2010年,金山村被列入省级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卢氏家庙(叙伦堂)、叶氏家庙(敦本堂)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之前,汝城县政府已经对村庄完成一期提质改造工程,金山村是3A级景区。2015年10月3日,汝城县政府邀请“绿十字”,希望把金山村打造成一个4A级景区,进行整体村庄的规划和产业布局,让金山村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