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什么是“死努力”?
我相信大家都见过这么一类人:很努力,但是从来不优秀。不仅如此,甚至自身问题越积越多,前途也可能比别人更差。这一类人就是我称为“死努力”的人。
“死努力”有很多表现,比如“高考后遗症”“英语癫狂症”“考研盲目症”等。
1.“高考后遗症”
这类很努力但并不优秀的人,部分就是患有“高考后遗症”的人。所谓的“高考后遗症”,就是按照上高中的方式来上大学。这类人不应该叫大学生,应该叫“高四生”“高五生”,因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模式就是高中的延续。这不是“继承优良传统”,而是不知“与时俱进”。因为高中的目标和大学的目标不一样,而且性质、使命、阶段性都不一样,就注定了两者的过法一定不一样。如果你要按照高中的方式来上大学,结果只有一个:很努力,却一定是死翘翘!
“高考后遗症”表现之一:自习越多,问题积累越多。
我见过很多大学生,原本就非常内向、自卑,朋友少,人际关系也不怎么样,但他们还是要疯狂地自习。原因大抵有这几个方面:
第一,想改变这种现状。
但事实上,他们不仅改变不了现状,反而会越来越内向、自卑。为什么?自习虽然是件好事,但内向、自卑、人际关系不好等问题,不是自习能改变的。他们的错误在于思想观念上的迂腐,认为自习能够改变一切。其实自习只是努力的方式之一,而针对不同的目标所采用的努力方式是不一样的,你不能拿自习来解决一切问题。一个人努力方式错了,就跟南辕北辙一样,效果只会相反。
所以我经常说,兄弟,光努力是不够的,要会努力才行。
第二,为了“扬长避短”。
扬长避短这个词语本来是没错的,但有些“短”是不能避的。比如你的内向、自卑和人际关系很烂,就算你可以在自习室躲过大学几年,毕业后还是要和别人打交道的,还是要参加各种活动和竞争的,那时候“年老色衰,气血不足”,只会过得更惨。
所以,扬长避短这个词语,是要辩证来看的。有些“短”可以避,有些“短”是要正视和面对的。
第三,为了重塑自信。
很多人到了大学,发现自己当年引以为傲的成绩再也成不了骄傲的资本,因为在同一个档次的学校,彼此成绩也差不多,那种“尖子生”的优越感荡然无存。于是很多人因此失去了自信的基础。
以成绩作为自信基础,是很多人多年来的惯性。所以,这些人依然延续高中的学习方式,拼了老命地背书、自习、抄笔记。这样拼的结果,就算成绩拼了上去,也不过得到千儿八百元的奖学金,自信却未必能够建立起来。因为很多人在其他方面也取得了成就:有人创业成功了,有人比赛晋级了,有人提前找到工作了,有人做干部做得风生水起……
于是,很多人始终没有建立起自信。根本原因,是价值观多元化了,评价标准不统一了。在高中,同学可能无一例外地会羡慕成绩好的人。但在大学,即便你成绩好,其他人也未必羡慕,他们可能更羡慕多才多艺、组织活动能力强、思想很深刻、特别能折腾的人,等等。
说明:自习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它的意义和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之所以说自习是“高考后遗症”之一,是针对那些过度自习的人来说的。因为确实有这么一部分人,经过高中三年的死读之后,变得像呆瓜一样,不会说话,不会沟通,不会做人,不会才艺,只会背书和做题。对于他们来说,当务之急是如何改变性格,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等软实力,而不是盲目自习。
“高考后遗症”表现之二:为了奖学金,不顾自己的真正兴趣。
很多大学生明明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却为了奖学金在那里拼命,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因为在一个你不感兴趣的领域里,不仅难以取得建树,而且不会快乐。为了奖学金而死记硬背是非常短视的行为。
很多学生对于学校考试深有同感:考前突击猛背一周,考后一天忘得精光,感觉啥也没学到。我在想,你为什么不把时间用来发展你的兴趣和特长,用来增长一些实在的能力呢?为了现在那点眼屎大的奖学金,而牺牲了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值吗?
很多人在大学没有学会思考,仅仅学会了背书,结果分数越高,整个人变得越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高中拼分数那是体制的需要,不拼分数就上不了大学。可是你在大学干吗要拼分数呢?你看见哪一家用人单位是按分数高低来招人的?谁说分数越高他未来的工作就越好?还是那句话,兄弟,光努力是不够的,要会努力才行!
说明:这段话是写给那些本来不喜欢专业,但为分数和奖金而奋斗的人的。对于那些热爱专业和学习的人来说,只要是真实的高分成绩,都可能意味着学习态度端正和专业功底扎实。拜托你,对我的话不要断章取义。
“高考后遗症”表现之三:循规蹈矩,不会安排自己。
校园里总有这么一小撮大学生,他们是标准的“三好学生”,上课从不迟到,从不早退,也不逃课,一节课也不会落下。从学校的角度来讲,这样的学生确实是好学生。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那就未必了。
社会和学校评价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好学生和好员工的定义也是两码事。
对于学校来说,只要听话、不闹事、好管理、不逃课、肯读书,你就是个好学生。对于社会来说,企业要的不是你听课、背书、抄笔记,不是准时上下班,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个有担当、有胆识、会创新、能创造价值的好员工。
仅仅按照学校标准来要求自己是不够的。一个有出息的人,从入学开始,就要按照社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看看社会上优秀的人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并以之为榜样。
为什么要按社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因为除了极少数人将会在学校当老师外,大部分人在大学的时间和生涯都是有限的,他们的大部分生命都将在社会上度过,当然要按社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还有一部分学生一直习惯“被安排”:被父母安排上学,被老师安排上课,被学校安排放假,他们从来就不曾也不会主动安排自己的生活,所以,很多人上课就感觉很“充实”,下课之后就茫然得像无头苍蝇一样没事干,这样的人怎么会有出息呢?
一个真正有出息的人,不会让自己被学校的课表给“安排”了,而是将学校的课表和课程纳入自己的“发展规划”。假如自己发展规划中有98个需要完善和提高的方面,而课程和课表只提供了45个,那么你就要寻找其他的方式来完善自己——不管是参加校外培训,还是兼职实习,还是与社会人士交流交往,抑或是其他方式,而不是像现在大部分学生那样,机械地死守在教室里。
其实,一个对学业真正感兴趣的人,是绝不会满足于每堂课听老师所讲的那点东西的,也不会一门课程一本教材学一年,更不用考前让老师来圈重点。而是在一个星期之内,差不多就把教材看完了,然后几个月之内,就把与教材相关的书籍看了十来本,这才叫真正的学习和兴趣。毕竟,你不再是小学生,一本教材需要老师教一页,你才往后翻一页,一本书需要一学期才能翻到最后一页。
以上三种“高考后遗症”,在有些颓废的环境中,算是相对值得肯定的一类了。起码他们在努力、在奋斗,只不过因为自我认识上的局限性、见识上的孤陋寡闻、思想观念上的落后陈旧,导致努力方式不正确罢了。
这就像有些人得的是肝炎,吃的却是治肾炎的药,药不对症。
2.忽悠老师,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我去过很多学校做讲座,也见过很多大家都认为正常不过而我认为是畸形的现象。
现在上课有一个普遍现象是,先到教室的同学坐最后一排,后来的人没办法只能坐倒数第二排,最后进教室的人老大不情愿地在前面几排就座。
这简直是一大奇观。偌大的教室,最前面几排是空的,好像老师是会吃人的老虎一样。
而坐在后面的学生,要么睡觉,要么玩手机。尤其是近些年智能手机普及开来,一部手机几乎可以满足每个人聊天、看剧、看小说、玩游戏等所有兴趣。
当然,很多人也有足够的理由:昨晚游戏,身体疲劳;前天失恋,元气未复;课程没用,讲得枯燥……
但毫无疑问,大学生作为一个成年人,上课时用玩手机的方式来应付、“忽悠”老师,是一种幼稚,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因为,迷茫不是颓废的理由,不喜欢专业不是颓废的理由,课程讲得枯燥不是颓废的理由,这些你都可以主动想办法解决。你迷茫,你主动读过大学规划方面的书吗?你不喜欢目前的专业,你主动看过其他专业的书吗?课程讲得枯燥,你提前把书看完过吗?能提出几个与老师交流或商榷的话题吗?
3.大学生的第一课,也许是要学会学习
我一直觉得,会学习,比背知识更重要。
但现实情况是,多年的应试教育,让很多人变得不知道怎么学习,俨然一台考试机器。
有一个大三的学长,去大二的寝室推销书籍。
大二的学弟问:“这书是考试要用的吗?”
大三学长说:“不是,是拓宽知识面的。”
大二学弟满脸鄙夷地说:“切,那我才不要呢,没什么用。”
悲哀吧?不考试的书,很多人是不会看的。这是为什么很多人眼界见识很窄、思辨力很弱的原因之一,甚至也是他们迷茫和找不到自己兴趣的原因之一。
有一次,我在肯德基用餐,旁边一个女生在做数学题,我觉得很有意思,竟然有人在肯德基做数学题,于是问她:“你大几了?”她说大二,我说:“你真的很用功哦,都在肯德基做数学题。”她说:“不是用功,是因为我在肯德基兼职,在空闲的时候做做题。”
我问她:“这个作业要求很急吧?”
她说:“不是。是因为有时候闲着没事干,时间就浪费了。”
我原本以为这是一次无聊的对话,不过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就兴奋起来:竟然有人在兼职的地方做数学题。因为如果是我在肯德基实习的话,除了做兼职工作,我会去学习这家公司的历史、管理流程、销售方式、产品组合、店面装修,等等,而她竟然单纯地只为了这每小时6.5元的工作而工作。最后,她竟然还以为自己很勤奋,会争分夺秒地做数学题。
然后我问了她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做这些数学题呢?”她说:“不知道,我们老师让我们做的。”我继续追问:“那做了有什么好处呢?”这时候,也许她嫌我有点啰唆,于是不耐烦地说:“我可以教别人做数学题啊!”
我当时语塞:这是大学生应该有的思维吗?一个人做题的理由竟然是:因为老师要求做,因为可以教别人做。
一个人,到社会上兼职或实习,但依然只会从课本上学东西,这种社会学习能力的缺失,还不够严重吗?
不会学习还有很多表现。几年前,我曾见过这么一个学生,简直就是一个“考证狂人”:只要是证书,不管什么证,他都要去考。只要他听说过,或者见别人在考,他就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在他看来,除考证考级外,其他一切事情都是“浮云”。他的专业是会计,却考了BEC、TOEFL、GRE、口译资格证、教师资格证,甚至还考了导游证。
我问他:“为什么要考导游证?”
他说:“考了导游证,去旅游景点时能半价,而且景点的小商小贩不会宰你。”
我说:“你不知道现在政策改了吗?考了导游证后还必须定期年检,而且必须从业于一个导游公司才能享受景点的半价优惠。”
他一脸吃惊的表情:“啊,这个变化我不知道哇!”
我觉得很奇怪,一个人考导游证的初衷,竟然是“旅游半价不挨宰”,这和有些人考导游证是为了“看世界”有什么区别?这都是严重缺乏思维能力的表现。决定你能否看世界的关键因素,是你有没有钱和有没有心情。决定你不挨宰的关键因素,是你具备基本的社会经验和思辨能力,如果懂点商业知识,那就更为透彻。
一个人如果缺乏眼界和格局,考再多的证也不会有太大出息。
4.“烂学校”的人用什么来证明自己?
其实,我并不认为有什么学校是“烂学校”,也不认为什么学校是好得不得了的学校。学校确实有档次之分,但一个人的成就大小更多取决于自己的长期努力。因为事实证明,很多人眼里的“烂学校”也出了很多人才,而好学校也出了很多庸才。
但偏偏有相当一些人认为自己的学校“很烂”。根据他们的说法,具体“烂”在:学校是专科、学校是二本三本、学校师资不行、学校校舍不行、学校环境不行、同学素质不行、学校氛围不行、校址太偏,等等。
虽然我在各种讲座上,一再跟他们讲,所在大学不好,并不能说明你未来一定不好。所在大学的档次,只能说明你高中的努力程度不够,或者你高考时状态不好。总之就是,所在学校的好坏,只能说明你的过去,不能说明你的未来。
尽管我如此这般、苦口婆心地要解除他们的心病,但依然有很多人始终“无法释怀”。他们坚持认为自己前途渺茫,坚持认为自己是“三等残废”,在他们那些高考考得好、录取大学还不错的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
哀莫大于心死!如果你真的因为这所烂大学而对人生“绝望”了,我相信你这辈子就真的无望了。因为你已经把大学当成了你的终点,因为你已经把20岁的年龄定位到“行将就木”。
于是,带着这种“学历自卑症”(或“学校自卑症”),他们要么开始放弃自己,随波逐流,颓废堕落;要么开始漫长的考研之旅,他们坚信考研可以改变他们的出身;有些专科生会开始他们的“升本”之旅,坚信本科可以改变他们的命运。
我只能说,他们证明自己的方式太狭隘了。
我认为,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刚开始谁跑在前面并不重要。大学只是一个奋斗的起点,20岁时人生的翅膀还没有完全展开。
如果是我,我会用能力来证明自己。
有人说,我没有学历,门都没有,怎么证明自己?
是的,在某些地方,比如体制内的岗位,没有一定的学历,连报考资格都没有。但在更多地方,体制外的岗位,学历也许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例如,当别人拿着学历求职时,你能否拿出一个方案?当别人拿着证书求职时,你能否直接拿出业绩,或直接带来一个团队?
如果你跟我说:“我给你们搞定了一个两千万大单的客户,能给我一个销售岗位吗?”我是会给你的,我相信大部分公司也会给你这个机会。
如果你跟我说:“我有一个方案,能让你产品多卖出一倍。能给我一个策划岗吗?”在我看过之后,如果大体能行,我是会给你这个机会的。我相信大部分公司也会。
上年,一个专科生很想加入我们“软实力”,但履历并不精彩。半年后,他带了一个二十人的团队,还有几十万的业绩来应聘,我立即聘用了他。很简单,他已经证明了自己的组织领导力。
所以,患有“学历自卑症”的兄弟们,除了拼学历这种硬实力,其实你还有一条路,就是用软实力来证明自己:你能行!
软实力是什么?人际沟通能力、销售能力、策划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等。为什么你不承认这是一种能力呢?
当然,如果连证明自己能力的方法都想不出来,OK,放弃吧,你应该不算是一个实力派人才。
总结以上的经验,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学的努力方式与高中相比应该是有区别的,人生阶段不同、目标不同,努力方式也应该不同。如果完全按照高中死读的方式来上大学,势必会“完蛋”。高中阶段的所有付出,只不过换了一张进入大学的通行证而已。至于你在大学会是什么德性,跟高中无关,因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评判体系;至于你在社会上会是什么德性,与你的大学也关系不大,因为它们也是两个不同的评判体系。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除了大学文凭、各种证书、专业技能以外,还有另外一种能力,那就是百折不挠的性格品质、深刻强悍的思想见识,并且更加重要。这些东西,大学不会给你考试,但并不代表它们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