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丹实修理法精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桩功精义

张东宝先生在他的《站桩之道》一文中写道:“说到站桩,便会联想到树木……他们几百年、几千年一直在那里‘站桩’,采宇宙大地之气来滋补、气化自己,从而益寿延年。

“1995年12月,青海乐都挖出一个彩色陶器古壶的文物,经有关学者专家考证后认定,该壶面绘有一个赤身练功状态的人体像,画中人两眼微闭,嘴唇微张,双手置于膨胀的下腹部,两脚左右分开,以腰部之重心微微下移的姿势立着,颇似现今的养生桩;由此看来,人类站立锻炼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四千多年以前。”

高宇先生以己之亲身体验写下了“马步三乐”的名句:“天阳之气注百会,自然之气入劳宫,地阴之气进涌泉。”如实地刻画了坚持马步站桩锻炼,进入佳境后的典型感受。

“只知事逐眼前过,不觉老从腿上来。”人老先老腿。特别是脑力劳动者,动少坐多,腿足经络容易闭塞,导致气血流注乏力,营养供给不足,生理废物排出不畅,腿脚因而日趋酸软,这些是人体功能态开始走下坡路的明显信号。

桩功锻炼,上虚(灵)下实,正好纠正和克服人们普遍存在的、特别是进入中老年期后的上实(胸腹胀满)下虚(腰腿酸软)的不良生理状态。

站桩,双手提抱,双肩开阔,放松肺部,使肺活量增加。据《站桩养生法》(于永年著,地震出版社,1989版)一书记载,60岁以后,人的血液从两臂流向两腿的速度比年轻人慢30%~40%。站桩时,毛细管扩张,血液循环通畅,胃肠蠕动功能力量加强。据实测,练功前直立位脉搏74次,呼吸29次。练功40分钟,脉搏增至106次,呼吸30次。半个月后,脉搏、呼吸,在功前为68/18,练功40分钟后为89/22。心血管发生的变化特别大,机体内血液进行重新分配,血液由内脏流向肌肉及四肢末梢,大量平时闭塞的毛细血管开放,投入循环工作。那些原来开放的毛细血管,也粗壮起来,手指发胀、发沉,下肢皮肤表面充血,这就是毛细血管扩张,血液进行重新分配的表现。例如眼底毛细血管扩张和增多1条~3条,而且变粗。如此,大大增加了肌肉组织的血液供应,直接减轻了心脏的负担。凡坚持站桩者,普遍的食欲增加。尤其重要的是,大量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外围阻力显著减小,导致血压自然下降。实测站桩一小时,收缩压降低10毫米~30毫米,舒张压变化不大。高压减少,低压恢复正常。头痛、头晕、头胀很快消失。关节炎、脂肪瘤效果亦显。

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系纪志华先生,对五例功前、功后站桩者的血红蛋白(Hb)进行了测试,功中入静良好者Hb升高幅度较大,可达3克,入静差者只有1克。在对照组中的常人站立30分钟,Hb量不会升高。而升高了的Hb,能够维持一段时间,大约需要60分钟左右才能回复到功前水平。

站桩锻炼既减少了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又增加了能量,促进血液循环,使疲劳的消除时间大大缩短,做十几分钟站桩功就能轻松愉快、精神倍增。

山西大学的李有甫先生对“丹田经络波与脑电波的协同关系” 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无论功前、功中和功后,丹田的经络波与脑电图α波均呈明显的同频同步活动;当入静状态而导致额区呈现慢节律α波或呈现超慢的θ波时,丹田的经络波节律亦相应减慢,振幅明显升高,二者都具有显著意义。这说明思维器官的有序化水平与气的运行是协同增强的,有利于改善心、脑功能,即有助于强化思维能力。

马步站桩功锻炼具有显著的“整体调理”效应及“双向调节”作用。故对高血压或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胃热或胃寒,阴虚或阳虚,失眠或嗜睡……都有明显的调治效果。可谓大道至简,大法至易;而且法简效真,宜坚持终身。胖者减肥,瘦者增丰。抗寒、抗感冒的能力大为增强。长期坚持站桩者,腿足经络畅通,全身顿感轻松。

三 理法要义

(一)

行话云:“百炼不如一站。”“要把骨髓洗,先从站桩起。”

桩功既是武术技击的基础,内家拳、太极拳的必练功,也是保健养生的基本功,式简而效宏,外静而内动,气血从内脏流向四肢,并远达末梢,其激活经络、培育正气、理顺气机的功能强而且劲,故具切实的整体调理效应,并为广大桩功习练者们的反复实践所证实。

桩功属于以形引气,即摆好架势就可激活经络,引发内气,对入静与否要求不高,甚至不加要求,在站、练过程之中可以想问题、听音乐、看电视。譬如冬天天气寒冷,又无手套,可将双掌交叉置于腋下,或干脆将手掌插进裤袋里面亦可,不必太过拘泥;前提是基本架势不能散。

当然,闭目入静站练,效果更妙。此时闭目塞听,身心放松,抱球下蹲,不但后天之气发动快,还容易激发出先天之气——炁,而气、炁兼炼,人体内能即从生物能的“气”层次,跨越进“原子能”的“炁”境界而进入“灵动采药”的更高功境!

(二)

马步站桩功因追求的目标不同(养生、技击等),故站练的方式多样。这里只讨论多数人喜欢站练的三圆式浑元养生桩。

养生桩的一般站练要领:站势略与肩宽,足跟稍外撇,“微”呈内八字,有助膝微内扣,重心置于脚跟,有助于双腿内侧和后侧经络的放松,利于气血的舒畅运行;体微前倾,腿微下蹲,臀微后坐;下颌内收,含胸拔背,双眼看在前方约1.5米~2米处;双臂虚腋,双掌指尖相对,掌心略为上翻,利于沉肩坠肘,在胸腹前呈抱球状;轻闭双目,入静放松,自然呼吸;以腰盘带动上身呈前后或∞游动,以找到一个减少拙力、保持轻灵状态的“平衡点”,如此则站练效果最为理想。

站练要求上虚(灵)下实,以有利于激活腿足经络;但“实”非“拙力”,拙力易致疲劳而使人难以持久,应是轻灵之活力。

足跟稍外撇,微呈内八字,则双膝自然内扣而减少拙力。体微前倾,腿微下蹲,臀微后坐,使身体重心落在两脚跟,有利于较快地激活经络内气。下颌内收时,颈部可呈波浪状蛹动数次,找准一个较舒适的状态,则自然含胸拔背,利于气机的顺畅运行。双掌指尖相对,在胸腹前呈抱球状,掌心稍向上翻,则肘自坠、肩自沉,以期形成一个浑圆气场。

寻找减少拙力、保持轻灵状态的“平衡点”非常重要。当双腿下蹲后,可以简单一点,以腰盘带动上身前后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仔细体味,就可以找到一个浑身感到比较轻灵的“平衡点”;此时脚跟部受力较多,约为60%~70%,脚掌部受力约30%~40%;这样有利于激活脚跟部经络的活力,有助于涌泉穴采摄地灵之气入体。如此则桩架外形保持脚圆、臂圆、手圆、“山环水抱”的三圆架势;内涵则形成人体浑圆气场“气圆、力圆、神圆”的三圆妙境。

一次站练时间,可先从十分钟起,逐渐延长,能达1~2小时则佳(两小时为从业余级到“专业级”之标准),效果会显著起来。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每天站练一两次或多次。

初练站桩时,为避免枯燥,可配以清灵优雅的音乐作为背景,如春江花月夜类乐曲;佛家大悲咒也妙。

(三)

不倒翁——站桩锻炼的理想妙境。

至于站练时桩位的高低,初时宜高,随功夫的进展而随时调节,以实际效果良好为依。待邪祛经通、气血活跃之后,形式就不那么重要了,几乎随便一站,即感内气蒸腾,轻松愉快。

初练站桩时,往往膝僵腰酸,自是必然,因为气血不畅。可以站直微微活动一下身肢,再继续站练。经络疏通后,气血活跃,全身舒畅,越站越想站。

站练效果初显时,内气流注,可以引起身体晃动、抖动,此是大好消息,可顺其自然。在此基础上,如果下玄关开、先天真气(炁)发动,即将进入“自发灵动”状态时,如无老师或过来人指导,可以睁眼,内能释放,动象即可逐渐减小或停止下来。此时睁眼站练可矣;直到有过来人指导再闭目站练。

如果已经进入每次站练都能达两小时“专业”标准,站练效果往往来得很快,初期即感全身发热,乃至热汗淋漓,这是在祛风除湿,排除生理废物,不必顾虑。

站桩锻炼持之以恒,日久功深,邪祛经通,正气顺畅流注,产生的经络磁场相互吸引、排斥,乃至和宇宙能场相感,身体不由自主地摇来晃去,真像一个不倒翁,恍兮惚兮,忘我忘情,逐渐步入初阶的先天道境。

(四)

古代著名丹家青霞子苏元朗指出:“人身左脚为太阳,右脚为太阴,足底有涌泉穴,自足入尾闾,上合二肾,左肾堂,右精府,一水一火,一龟一蛇,互相橐龠……”“精自足底生,涌泉通会阴;左肾右命门,肾精始发生。”

补漏筑基,炼精化气之精,除了上面从口而入的五谷精华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自脚底涌泉穴摄入之大地的阴精。

三丰祖师《大道歌》:“蒙师指我一段功,先将九窍关门通。九窍原在尾闾穴,先从脚底涌泉冲。涌泉冲起渐至膝,膝下工夫须着力。释氏即此号芦芽,又如虫行又如刺。过膝徐徐至尾闾,有如硬物来相抵。”也强调了打通涌泉穴的重要性,其玄妙之法非站桩莫属。

精通儒释道武的南老怀瑾明确指出:由足心发起的能量上升,通于任督二脉,不会退失。可以多活几十年。

正是:寒从足底生,人从腿上老。脐下火发时,寒老一齐了。

站练到不倒翁境界,下玄关开,元阳真炁发动,循经流注,人体内能即从后天生物能的“气”层次跃升至先天“生物原子能”的“炁”,而对色身进行“脱胎换骨”的彻底改造。此时先天真炁冲关过隘、拓展经络之时,内炁必周转不息,协调脏腑功能而升降出入,将引起较强的脏腑内动与肢体外动,此时应顺其自然,不要死站,更不要与之对抗。

实际上,练功进入自发灵动阶段,动则采药,静则得药;大动采大药,大静得大药。或曰:动后自生静,动极生极静,由静而入定,定静则生慧,该得的就自然而得。

从后天有为法入门的站桩锻炼,进入先天无为而无不为的灵动境界,已更上一层楼。而那些死站桩,站死桩者,自缚手脚,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们无缘欣赏上面的无限风光,最后落个“站桩死”。对此站桩锻炼者不可不知。

由此可见,无论是后天初阶的强身健体,或是先天高阶的灵动孕药、采药,站桩锻炼都是重要的一环。真修实证者们,对此切勿轻视。

正是:化弱为强坚骨髓,古言先从站桩起:阴灵之气涌泉生,阳和之气百会聚;外静内动血脉畅,经通脏活生妙趣。日久功深平地雷,真机启动炁换气。

(五)

收功:气沉丹田,随机收功。

勿忘功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