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一)时间分析与空间分析相结合
经济活动总是在时间与空间两个不同的维度上进行,交通网络、产业集聚与城市群演化,不仅表现出时间上的相关性,而且在空间上也表现出高度的相关性。为了更好地研究空间联系的动态发展演化过程,在本书写作过程中通过采用多年的历史数据以及各个不同城市和城市群的数据来对交通网络、产业集聚与城市群演化的耦合进行动态分析与研究。本书分别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保证了分析结果的科学性与全面性。
(二)新兴的空间研究模型与传统计量模型相结合
本书将采用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和一些新兴的空间研究手段,如空间统计学、空间经济计量学方法,再结合交通可达性分析体系,博取各学科理论之所长,有效解决了以往研究中的不足。引入空间权重矩阵,采用Moran's I指数在空间维度进行分析,再结合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方法,使得本书的研究有了崭新而坚实的研究方法支持。
(三)截面数据与时序数据相结合
由于交通运输产出弹性较大,交通网络、产业集聚与城市群之间的耦合关系比较复杂,因此获取大量可靠的数据将对研究结论产生重要影响。本书采用时间序列与截面融合的面板数据,避免单纯采用某类数据存在的不足。
(四)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交通轴、产业带与城市群构成的耦合系统是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复杂系统,外部环境因素与系统内部关系,共同作用于交通轴、产业带与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本书对形成交通轴网络、产业带布局和城市群体系的内在关系与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科学梳理,将其看作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进行研究。一方面,通过对相关文献与历史资料的梳理,进行理论分析与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耦合模型,以中原经济区为例,对其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分类整理,进行定量研究。
(五)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定性研究主要通过理论研究和一般经验总结,找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此同时,紧密结合中原经济区交通、产业与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实际,深入研究中原经济区交通、产业与城市群的耦合联系。在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研究与分析。在相关数据的采集上,可引用的文献主要有《中国统计年鉴》《河南省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中原经济区各地市的统计年鉴等相关统计资料,分别采用空间计量分析、耦合度分析与协调度分析,然后再根据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果,做出相对准确的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一)交通网络、产业集聚与城市群演化耦合分析框架的构建
本书将交通网络、产业集聚与城市群演化放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进行研究,对其耦合机理与联系机制进行研究,具有创新意义与应用价值。通过预设三者之间耦合联系框架,可以将其用于分析区域交通网络、产业集聚与城市群演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支撑空间发展规划与区域发展政策制定。
(二)交通网络、产业集聚与城市群演化的耦合分析模型的设计
在分析交通网络与产业集聚、交通网络与城市群演化、产业集聚与城市群演化互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传统计量经济学等多种综合手段,从空间与时间角度分析交通网络、产业集聚与城市群演化的内在耦合机理。
(三)为交通网络、产业集聚与城市群演化互馈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通过研究三者之间的耦合机理,构建耦合分析模型,从空间与时间角度预设探索三者之间的耦合机理与联系机制,为今后更进一步研究交通网络、产业集聚与城市群演化与互馈机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