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需要探索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和道路
中国建立在高资源环境投入、低劳动力成本、低附加值基础上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在物质资源积累达到较高水平、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约束日趋严格的情况下,今后也没有继续高碳发展的空间。经济发展理论和各国实践都证明,经济增长本身不是目的,经济增长也不可能是原有结构的无限扩张。中国要认真反思现有发展理论和模式的局限性,创新经济发展道路,推动经济增长由要素规模扩张向提升质量和效益方向转变;由片面追求资本增值向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共同提升方向转变;由注重物质生产数量向注重改善民生、增加包括生态环境在内的全社会财富方向转变。通过推动经济发展由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包容式增长,既有利于提升各类投入要素的配置效率,实现由高碳发展向低碳发展的转型,也符合供给侧改革、补齐民生短板发展要求,支撑14亿人民群众全面实现绿色低碳现代化的共同愿景。
(一)经济增长不能以恶化劳动资本收入分配为代价
按照现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要素理论,经济增长主要源于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各类要素投入,各类要素按照贡献大小平等参与收入分配,以维持要素的再生产,以推动经济实现持续发展。这种做法已经把资本增值、自然参与分配视为合理,已经有悖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学说,可能造成资本收入过高的后果。在实践中,如果过度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必然造成劳动在初次分配中比重过小,国民收入过多地向政府税收和企业利润倾斜,使资本似乎成为经济增长的唯一短缺要素,必然进一步扩大资本的分配份额。这既制约了居民消费增长,也不利于人力资本积累持续提升。资本收入比例过高,使经济增长和劳动力收入逐步脱节,是目前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全世界出现的重大经济和社会矛盾。资本增值和实体经济脱节,使得许多国家不得不靠货币宽松政策,多发货币来支撑所谓的资本快速增加的需要,进一步造成少数人暴富,资本增值收益向更少的社会群体集中,而中等和基层人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这种现象在中国也逐渐明显。近年来,中国高投资增长主要呈现债务驱动特征,造成劳动资本收入分配进一步恶化,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公平的重大问题。
1. 中国高投资增长呈现债务驱动特征
西方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水平效应和增长效应,但前提是这些投资必须是有效投资。从历史上看,中国在经济起步阶段通过扩大投资,增加了制造业生产规模,弥补了基础设施的“短板”,加快了资本积累,对提高劳动生产力发挥了促进作用。但自2008年4万亿刺激政策后,中国进一步扩大高耗能部门、传统制造业领域投资,不仅加剧了产能过剩矛盾,而且积累了大量债务负担,实质上透支了增长空间,造成发展不可持续和社会财富大量损失。
从社会融资规模增长情况看,(11)2007年中国社会融资增量仅6.0万亿元,2014年增量达16.5万亿元,增长了1.8倍(见图1-12)。从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情况看,2007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仅32.1万亿元,2014年存量达122.9万亿元,增长了2.8倍。从杠杆率的角度来看,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与GDP的比率从2002年的123%增长到2014年的193%。值得注意的是,2002—2008年,中国全社会杠杆率保持稳定,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与GDP的比率始终在120%左右,但自2008年以后,全社会杠杆率明显上升,短短六年时间增长了70个百分点。
图1-12 2002—2014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和GDP变化情况
可以看出,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建立在债务驱动的基础上。2002—2008年,中国平均每年需要增加1.2单位的社会融资规模,即可创造1单位的GDP增长;但2008—2014年,中国平均每年需要增加2.9单位的社会融资规模,才能创造1单位的GDP增长。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还没有包括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大量“影子银行”的债务。最近一段时期,中国通过推进“债转股”降低了全社会杠杆率,但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实际上转移杠杆而已。整体来看,中国的债务规模与GDP比率不仅偏高,而且增长迅速,对经济可持续发展、金融安全等带来重大挑战。
从国际横向比较看,根据麦肯锡研究,如果考虑总债务水平(包括金融业债务),中国总债务水平自2007年起增长了3倍,总债务水平与GDP比率由2000年的121%增长到2014年的282%,高于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等国的水平,更远高于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的水平。如果与发达国家历史趋势相比,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截至2015年底,中国债务总量达到GDP的240%,其中私营部门债务为GDP的200%,这只比日本1991年“失去的十年”开始前水平略低,远超2007—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前夕(见图1-13)。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出现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的风险不容忽视。
图1-13 主要国家私营非金融债务占GDP比率变化比较
2. 经济增长过快“脱实入虚”带来较大风险
中国依靠债务扩张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金融业占GDP比例快速提高,经济增长的金融成本代价过大,过快“脱实入虚”对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2015年,中国金融业GDP同比增长15.9%,远远高于同期6.9%的GDP增速(见图1-14)。金融业快速发展,虽然一定程度上对支撑经济发展、改善资金要素配置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带来负面影响,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一定抑制作用。2014年,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7.38%,已经高过美国7.2%的水平,更高于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3%~5%的水平。
图1-14 中国主要部门分季度经济增速
在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在杠杆率较低的情况下,信贷高速扩张有利于增加产出规模,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正面作用。但随着杠杆率达到较高水平,实际上增加了经济发展的金融成本代价,反过来对进一步实现经济增长带来抑制作用。2014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与GDP的比率达193%。按照平均名义融资成本5%计算,每年的利息支出就相当于GDP的10%左右,甚至高于中国近年来每年的名义GDP增量。从投资角度来看,对微观行业和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每年财务成本高于新增产出,实际上抑制了行业和企业进一步扩大投资的能力空间。从消费角度来看,中国人均GDP水平仅相当于美国水平的1/5~1/8,家庭财富和资本积累与美国的差距更大,但全社会实际承担了相近的总体债务水平,这对今后内需增长、消费提升实际上也形成了制约。从全社会角度来看,国内外经验表明,信贷高速扩张往往伴随不良贷款快速增加,特别是在经济增速持续下行阶段,可能带来的社会财富损失规模更大。目前,据部分银行及信用评级机构的非正式估计,(12)中国不良贷款的规模约为银行总资产的20%,相当于中国GDP的60%左右。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中国公司债中有1.3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各银行账目上商业贷款的近1/6)的负债方是营收不够偿付利息的企业。无论是不良贷款的延期,还是核销或重组,都不可避免地造成全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
此外,经济过度金融化、虚拟化还可能加剧波动风险,甚至导致经济危机。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大量资本从金融领域和实业领域快速退出,导致了严重的产业萎缩和经济社会动荡。在危机影响最深的1998年,整个东南亚的实际GDP收缩了7.4%,受伤最深的印尼甚至倒退到了1995年的产出水平。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到2008年仍未达到危机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而言,根据中国央行及国内外研究机构测算,虽然中国总体杠杆率在全球处于中等水平,但2009年以来迅猛提高,企业部门的杠杆绝对水平已经在全球居于前列。加上体制等因素影响,中国较高杠杆率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政府背景融资平台、重化工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局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容忽视。
必须看到,这种金融领域的非正常化扩张,和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盲目扩张互为因果。大规模低效甚至是无效投资项目,造成了表面的资金需求。而项目本身的效益不好,又大幅度提高资金占用的时间,以致不得不借新债还旧债。土地房屋价格的不断上升,给所谓的资产数量的字面增长提供了附着物,使资本表面值迅速扩张,出现了搞实业不如炒地皮,搞生产利润越来越低,炒房利润过高的现象。中国高碳扩张型增长,已经走到尽头,必须转变增长内容和增长方式。
(二)经济增长要着力提升国内要素附加值分配
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不断优化和提升对外贸易水平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建设全方位开放大国的客观需要。与改革开放和加入WTO初期相比,中国出口产品结构、技术水平、质量效益有了大幅提升,但从整体来看,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分配中仍处于低端环节。“两高一资”产品、初级原材料、低端制成品在中国出口商品构成中仍占较大比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品牌价值、自有知识产权商品的比重仍然较低。服务业出口发展比较缓慢,在中国出口商品中的比重不仅低于美、欧等发达国家水平,甚至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今后一段时期,在参与全球产业分工过程中,在全球价值链创造环节,要不断提高国内劳动力、资源环境等要素附加值分配,确保高水平参与全球化。
1. 中国出口要由规模增长转向提高国内要素附加值分配
近年来,中国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由初级产品、原材料向机电设备等产业不断升级。“十二五”期间,中国铁路、通信、船舶、航天航空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2015年机电产品占外贸出口的比重达57.6%。但中国外贸出口仍有约三分之一是加工贸易。2015年,加工贸易占外贸出口的比重达35%。从历史趋势看,由于在国际分工和价值分配中的较低地位,中国对外贸易获得的国内要素附加值分配比较有限。2000—2009年,按照不变价衡量,中国出口总额增长了两倍多,但出口单位商品价格水平并没有明显提升(见图1-15)。
图1-15 中国出口单位商品价格指数和出口商品总额指数变化(13)
特别是,伴随全球化加速发展和产业分工不断细化,跨国公司和外商直接投资比重持续上升,产业内贸易、垂直分工、外包等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态,一国参与全球分工的要素投入、价值分配更加错综复杂,对出口转型升级带来严峻挑战。在新的全球分工形势下,全球资源配置已经从一个工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扩展到整个世界,传统贸易理论强调的扩大出口规模、提高技术产品比例等已经不能真实反映一国的贸易获利情况。因为高技术产品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谁手里,主要的附加值就留在谁手里。提高国内要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价值分配,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竞争力的核心体现。在这种背景下,推动对外贸易向附加值较高的前端、后端延伸,加快提升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品牌运作、专业服务、金融服务、物流管理等竞争力,在全球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中取得更多要素价值分配,应该作为中国对外贸易转型的重要方向(见图1-16)。
图1-16 全球产业价值链示意图(微笑曲线)
2. 提升国内附加值分配关键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价值分配
经济增长从外延式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提升,必须持续提高国内全要素生产率,特别是劳动生产率。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看,其既衡量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改进,也包括制度创新和法治进步进来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尽管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工业全要素增长率非常缓慢。研究表明,1980—2010年,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增长率仅有0.5%,远低于东亚经济体在相似阶段的增长水平。同时,伴随金融危机后实施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一步放缓,2008年到2010年年增长率只有0.3%,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
从行业层面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一方面源于技术、管理等水平落后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差距,但另一方面,主要源于中国劳动者在国内附加值创造环节的要素分配相对较低。
以钢铁行业为例,(14)从劳动生产率来看(见图1-17),2008年,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劳动生产率仅为4.14万美元/人/年,相比之下,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31.04万美元/人/年、28.96万美元/人/年、19.06万美元/人/年、16.67万美元/人/年,都远远高于中国水平。从人均薪酬来看(见图1-18),2008年,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人均薪酬仅5295美元/年,不足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水平的十分之一。
图1-17 主要国家黑色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劳动生产率比较
图1-18 主要国家黑色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人均薪酬比较
但从劳动生产率与人均薪酬结合比较来看,中国劳动力要素投入的价值分配明显较低。以中美两国为例,中国劳动生产率为美国的13.3%,但人均薪酬水平仅为美国的9.3%。可以看出,一方面,尽管中国钢铁行业产量居世界首位,但单位劳动力投入创造的价值明显偏低,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钢铁行业产业附加值较低,整体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另一方面,从要素价值分配角度,中国钢铁行业的劳动力要素价值分配明显偏低,不仅绝对水平显著低于发达国家,而且相对劳动生产率水平也低于发达国家。可以看出,中国钢铁行业的规模优势、竞争力等一定程度上是靠压低的劳动力要素价值分配实现的。中国走低工资低价格的市场竞争路线,在我们发展初期可能是不得已的选择,但长期维持这种增长方式,也进一步压低了中国大宗产品的价格,降低了我们应该得到的劳动附加值。在这种条件下还要进一步扩大产能,增大产能过剩,更进一步造成市场买方优势;压低中国产品价格,使我们增长空间受到很大的挤压,高端人力资源增长缓慢,研发能力不足,是一种恶性循环。未来一段时期,推动钢铁行业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是重要方向,但更要从源头注重改善收入分配,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劳动在国内附加值创造过程中的价值分配。
(三)改善收入分配推动经济增长满足合理内需
中国经济增长长期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内需和最终消费的贡献比较有限。但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内外消费需求增长放缓,以及投资边际效应递减因素影响下,特别是在中国目前投资率已经高达46.7%的情形下,受投入产出效益重大制约,现有投资率水平不仅不能继续提高,而且应该明显降低。2015年,中国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许多地区已经超过1万美元,要实现经济进一步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从长远看,必须改善收入分配结构,稳步提高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推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和满足合理内需发展,这对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至关重要。
1. 内需增长是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前提
长期以来,国内消费需求增长一直是支撑经济较快发展的重要动力。2000—2010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平均达5.1个百分点;2011—2015年,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平均达4.3个百分点。而且从2014年起,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投资,2015年贡献率达59.9%(见图1-19)。
图1-19 中国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按照不变价计算)
按照现价计算,1990—2015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增长了29倍。从驱动内需增长的因素来看,主要源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见图1-20)。按照现价计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20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5倍。“十二五”期间,中国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6%。如果延续目前增长趋势,到2020年有望超额实现2010—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两番的目标。
图1-20 中国最终消费支出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比较(当年价,1990=100)
2. 逐步扭转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
尽管中国城乡居民收入一直都快速增长,近年来也超过了以GDP增速衡量的全社会产出增长。但与以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衡量的全社会财富增长相比,中国城乡居民在全社会财富中的分配比例呈下降趋势。2002—2015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长了8.3倍,年均增速达18.7%,远远高于同期名义GDP年均增速水平。从根本上看,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一般劳动者的收入分配倾斜,是支撑合理内需增长、保持经济稳步发展的前提。
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多个层次,从理论上看,包括在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层面的分配,政府、企业、居民等市场主体层面的分配,初次分配、二次分配、最终分配等。其中,初次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首要环节,其公平状况是形成最终国民收入格局均衡状态的前提。
从中国情况看,以劳动报酬总量占社会财富增加值(GDP)总量的比重来衡量,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见图1-21)。2000年,中国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为50.38%,到2007年,下降到仅有39.74%,近年来虽然略有回升,但到2014年仍只有50.9%。(15)相比之下,发达国家除澳大利亚接近50%外,其余国家均在50%以上,美国最高为56.92%。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初次分配存在资本所有者所得畸高、劳动所得持续下降的趋势,这些都对经济结构转型、调整消费投资结构、改善社会公平等带来不利影响。如果进一步考虑到城乡、区域、行业收入水平差距和“灰色收入”等因素,中国一般劳动者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趋势更为明显。从中长期看,只有加快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确保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持续上升,贫富差距显著缩小,才能形成新的消费需求,推动经济稳步健康发展。
图1-21 中国劳动报酬占GDP比重变化趋势
(四)经济发展要促进提升包括人力资本、环境资本在内的全社会财富
中国自“九五”时期就提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但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倾向仍普遍存在。目前,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8000美元,许多地区已经超过1万美元。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到2030年中国人均GDP将超过1.5万美元,部分地区超过3万美元,不仅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一位,人均GDP水平也将普遍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要彻底转变追求资本增值、GDP数量扩张的传统模式。从现在开始,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以GDP论英雄”的要求,把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环境质量等实绩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体系,提升包括人力资本、环境资本在内的全社会财富。
1. 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体系
经济增长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于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全面发展的内涵,不仅包括物质财富的增长,也包括环境、生态的改善,以及平等、公平、安全等非物质需求得到满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非物质方面的需求越来越突出。在确保实现经济发展“三步走”目标的同时,中国应该把改善民生与环境质量等也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体系,作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合理配置政府和市场资源的目标导向。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断缩小,但在民生改善方面的差距仍然十分突出。特别是在教育、医疗、环境等公共服务方面,中国区域、城乡的发展差距非常明显。过去三十多年,尽管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也带来产能过剩、环境污染、不平等加剧等诸多矛盾。但从另外角度来看,转变GDP增长目标导向,即使在经济增速大幅放缓的情况下,通过切实改善教育、医疗、环境等公共服务,国民福利的改善程度会更大。
在改进传统GDP核算体系方面,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探索,试图对GDP指标进行修正,考虑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福利变化等因素。代表性的包括:增加环境国民经济账户(SEEA)的绿色GDP指标;考虑污染成本、社会成本、福利变化等因素的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ISEW);考虑环境破坏、收入不均、负面压力等因素的真实发展指数(GPI);考虑自然资本折旧、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变化的真实储蓄指标(GS)等。
2. 促进提升全社会财富增长积累
中国粗放、高碳的经济增长模式,尽管带来了较高的GDP增长,但付出的资源环境、劳动力投入等代价过大,一定程度上也抵消了部分社会财富积累。与发达国家经济起飞阶段相比,中国大拆大建、系统性浪费问题严重,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突出,尽管经济增速居于世界前列,但全社会福利状况还有很大差距,面临的增加就业、改善贫富差距压力巨大。以人力资本积累为例,根据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目前,25~64岁的劳动力的高中教育程度及以上只有24%,对比之下,经合组织国家中25~64岁受过高中教育的比例达到74%。作为一个拥有9亿多劳动力的人口大国,中国人力资本提升还有很大空间。
促进社会财富增长,就是要从物质财富积累扩展到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环境资本的增长。一方面,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确保下一代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受到损害,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以治理环境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为例,要认识到在实现既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前提下,实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温室气体大幅减排,实际上也增加了全社会的财富。另一方面,在衡量财富增长时要引入幸福指数,把医疗健康、文化教育、娱乐休闲等非市场活动纳入考虑,从一般劳动者的实际需求出发,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从这个角度衡量,中国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方面还有很大发展潜力。同时,通过探索回归劳动价值、回归人民的发展方向,在中国认真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积累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经验,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