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推动中国—马来西亚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中马政府往来合作
第一,加强中马政府高层联席往来。中国与马来西亚的贸易往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之间的合作。在此情况下,在继续维持中马正常政府之间交往的同时,应该加强政府高层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具体来看,中马政府应该继续加强两国高层领导会晤,通过部长级会议召开、政府官员相互访问等方式,加强两国之间的政治合作,并由此推动两国双边贸易发展。
第二,加强“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落实。“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是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马来西亚则属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重要国家。在此情况下,中马双方应该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契机,推动两国贸易良好发展。具体来看,中马双方应该就分工合作机制、合作定位、合作原则等问题进行有效协商,由此提供良好合作的前提。同时,中马双方还应该就战略实施的产业合作项目、基础设施合作项目、资金投放模式、沟通交流渠道等具体问题进行沟通。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来带动两国货物与资金方面的合作。
第三,加强关税协调机制建设。加强中马税收合作是推动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地区合作加强,已经在税收合作方面取得部分突出成果。但从总体实施进度来看,由于政治制度差异、税收制度差别、经济发展水平差别等因素影响,中马税收合作机制还有待深入。具体来看,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该深入分析不同国家之间的税收制度差别,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加强合作,由此推动两国贸易发展。
(二)推进中马产业内贸易
从中国与马来西亚的贸易发展特征来看,处于从传统基于资源禀赋差异的产业间贸易向规模经济、产品异质性为基础的产业内贸易的转变过程。在此情况下,为了有效地推进中马贸易的有序发展,中国应该发展双边贸易产品差异化,同时调整双边产业内结构。
一方面,推动贸易产品差异化。为了保障中马贸易有效开展,同时减少中国在中马双边贸易中的逆差,应该采用差异化的产品生产与产品贸易。在此过程中,应该在合理分析中马双方产业结构特征、产品生产特征与市场需求特征的基础上,以国家产业调控政策为主导,有意识地强化与马来西亚贸易产品之间的差异性,由此产生更加合理的贸易结构。
另一方面,加强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在加强产品差异化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中国诸多产业与马来西亚产业之间的互补性,应该加强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强产业内部合作。具体来看,中国的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要扩大发展同一层次产业的横向互补关系,通过同一产业上延长产业链并进行产业高级化发展,向同一产品多元化、多层次、不同质量的方向发展。
(三)创新中马资金融通合作
第一,中国与马来西亚在资金融通方面存在强烈需求。从中马贸易发展历程来看,加强资金融通与货币合作是两国贸易开展的重要保障。随着近年来中马贸易的不断加强,双方进出口货物的种类、数量与价值呈现大规模的上升,由此加强资金方面的合作将有利于促进贸易发展,降低贸易成本。实际上随着中马贸易的发展,人民币结算的应用和推广得到显著增强。同时加强资金融通合作还有利于抵御金融系统风险。在以往亚洲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中,中马两国携手合作共同抵御金融危机影响,并催生两国在贸易投资活动中使用本币结算业务的展开。由此可见,加强货币结算合作将对于推动贸易发展、稳定地区经济形势、抵御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中国与马来西亚在资金融通方面存在合作基础。中国与马来西亚在金融融通合作方面存在坚实基础。从以往的合作情况来看,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和马来西亚国民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希望以此促进两国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马来西亚在与中国贸易往来过程中,对于人民币的认可与接受承担较高。马来西亚央行不仅是首家与中国签订本币互换协议的央行,同时也是首家成为QFII投资者的亚洲央行,马来西亚马币则是第一种与人民币直接交易的新兴国家货币。同时中马双方还就资金融通中的诸多制度进行合作。2013年中马两国央行签订跨境担保协议。同时从中马贸易实践情况来看,马来西亚诸多金融机构已经使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
第三,中国与马来西亚在资金融通方面的发展要求。中国与马来西亚应该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在资金融通方面的合作。具体来看,应该加强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推广,应该在未来贸易合作过程中加强对于人民币的使用领域与广度,增加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尽量降低在双边贸易过程中对美元等其他货币的依赖;加强以中央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中马双方均应该加强在对方境内设立银行分行,由此进一步推进货币合作力度;加强对于人民币结算工具的创新,推出更丰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鼓励中国企业赴马来西亚上市和发行债券。
(四)加强中马合作区域对接
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开展过程中,还应该细化地区任务,利用国内部分地区的区位优势,进行有针对性的区域贸易合作对接。具体来看,加强中马贸易区域合作应该加强广西地区、宁夏与新疆地区、福建与广东地区的合作。
第一,加强广西地区的合作对接。广西地区在与马来西亚合作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合作基础。具体来看,马中关丹产业园是马来西亚政府重点扶持的第一个国家级特区,同时也是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设立的第一个产业园区,被列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重大项目和跨境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基地。在此情况下,应该重点发挥广西地区合作对接马来西亚的重要责任,通过加强关丹港升级改造、推进“两国一检”通关模式、深入园区贸易合作等方式,推动广西与马来西亚在贸易往来、资本融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合作。
第二,加强宁夏与新疆地区的合作对接。宁夏与新疆地区在合作对接马来西亚过程中应该依托巴生港自由贸易区的重要作用,加强以清真产业为主的产业合作。具体来看,应该发挥巴生港在国际航运与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以此为重点来推进地区合作;同时还应该加强宁夏、新疆地区与马来西亚在清真产业方面的合作,利用马来西亚在清真食品开发、清真产品认证方面的优势,借助其在伊斯兰国家的巨大影响力,重点加强在该行业与相关产品中的合作。
第三,加强福建与广东地区的合作对接。福建与广东在合作对接东盟地区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任务,同样应该加强与马来西亚的贸易合作与往来。福建与广东在对接马来西亚过程中应该发挥其优越的地理优势,发挥该地区在对外贸易合作过程中的传统优势。同时从合作对接的重点来看,应该加强与依斯干达经济特区的合作。在未来合作中,应该推动福建与广东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该经济特区的对接,由此推动中马贸易投资便利化。同时加强引导福建、广东地区的对外贸易企业向该特区进行投资,并依托当前“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良好机遇,加强国内产业与企业向外走的步伐。
(五)调整中马合作投资重点
第一,承接马来西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强对马来西亚国内基础建设项目的承接是中国企业对马来西亚投资的重要方向。从马来西亚国内经济发展情况来看,近年来该国政府开始实施第十个五年计划,其国内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各种大型基础设施与民生工程项目建设,由此存在较大的吸引外资需求。同时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来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产业对外扩张与企业对外投资将成为未来发展重点。在此情况下,中国企业应该加强对于马来西亚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从具体项目情况来看,可以加强在道路基础社会建设、信息化通信产业、电子设备制造等方面的投资。
第二,加强两国产业合作园区建设。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同样是推动两国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式。中马两国在以往合作过程中曾经发展中马钦州产业园区(2012)、马中关丹产业园区(2013)等合作项目。上述“两国双园”模式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了两国贸易的有效发展。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该在两国境内更多地区发展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同时加强合作园区功能升级,重点加强园区产业链协作、资源开发、市场开拓、港口互通、海关特殊监管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第三,加强两国互补性产业合作。中马两国在诸多产业方面存在很强互补性,由此可以考虑加强该类产业的合作。具体来看,中国在纺织品、服装、鞋、食品、谷物、建筑材料、机电等产业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马来西亚则在农副产品、橡胶、天然气、石油等产业方面具有较强优势。中国可以加强对于自身优势产业的输出,同时大力吸收承接马来西亚优势产业的转移,以此推动两国产业的合理发展。此外,中国与马来西亚部分产业同样存在较强的合作需求,如汽车制造行业、通信电子行业、绿色能源行业、清真商品产业等,中马两国可以就各种优势资源与技术进行深入合作,增强双方产品结构互补,增强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
(六)发挥马来西亚华商社会影响
中国与马来西亚的贸易发展还应该发挥马来西亚华人的作用。从目前马来西亚的人口构成来看,华人占其全国人口的1/3以上。马来西亚华裔人口数量众多,分布在全国各大行业之中,是马来西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方面,以马来西亚华人为依托推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考虑到华裔在马来西亚国内的重要影响,国内外贸管理机构与外贸企业应该加强与其联系。通过组织各种联系机构与组织,开展各种联谊活动,利用华商在马来西亚国内的经济实力和华商人脉关系网络,为国内企业与国内产品进入马来西亚奠定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吸引马来西亚华商在国内投资。在加强与马来西亚华商合作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大对于其资本和技术的吸引力度。通过有效宣传与优惠政策,积极吸引有资本、有技术、有渠道的马来西亚华商来国内投资。同时可以产生相应示范效应,推进马来西亚其他商家来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