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上
合一十六法,方一十四首
【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注释】
①脉浮:脉象浅表,轻手按之即得,犹如木浮水面。
②强(jiāng抢):僵直而不自如。
③恶(wù勿):厌恶。恶寒:怕冷的意思。
【白话解】
太阳病的临床表现是:脉象浮,头痛,后颈项部强硬,转动不舒,而且必定畏寒。
【解析】
此条为太阳病提纲。太阳病一词,一般都以病名看待,实际上它可以看成是一个术语,指人体最表一层为风寒外邪所侵袭,受到阻郁,出现脉浮、头部巅顶、下连项后、强急疼痛、恶寒等症状,叫作太阳病。
脉浮,是说人体被风寒之邪所侵袭,毛孔紧闭,但正气能奋力抗邪于表而充盈于外,故脉象应之而浮。头痛各经都有,只有头痛连项,才能认为是太阳头痛,因为头为三阳共有,项为太阳独有,太阳经脉受邪,经气运行发生郁滞,出现头项强直,转动不灵而牵引作痛。恶寒是指通体而言,包括恶风在内,是太阳之气受损而失去正常卫外功能所致。
【原文】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注释】
中(zhong仲):即伤于风的意思,与淬然暴倒、口眼歪斜之中风病不同。
【白话解】
太阳病,发热,汗出,畏风,脉象浮缓的,为太阳中风证。
【解析】
“中风”,即感受风邪而发生的病证,和今之居脑病范围的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的“中风”,名同而病异,不可混淆。在太阳病脉证的基础上,兼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是太阳中风证。中风为风邪所伤。风为阳邪,伤人较浅,病位在卫、在表。风阳之邪伤了卫阳之气,卫阳与之相争,两阳相并,“发热”一症常先见,而且突出,故本条把发热列在诸症之首。“汗出”证是因卫阳被风邪所伤,卫不固营;又因风性开泄,使营阴不能内守,于是营阴外泄而为汗。汗出则营阴越伤。由于发热与汗出并见,故扪之肌肤多是热而湿润,而非干热灼手。“恶风”即指怕风而言。恶风是因风伤卫阳,汗出肌疏之故。“脉缓”,指脉搏柔弱弛缓,与紧脉相对而言,在“太阳病”前提下见缓脉,即指浮缓之脉。脉浮为邪在表,脉缓为汗出营弱的反映。太阳中风证,即太阳表虚证,是因汗出伤营、营阴内弱,与太阳伤寒表闭营郁之表实证相对而言,切勿与内伤“表气虚”之黄芪证相提并论。
【原文】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注释】
①脉阴阳俱紧:阴阳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指脉的尺寸,脉尺寸俱紧;二是认为指脉的沉浮,脉浮沉俱紧。两说都有理,但从表证脉必浮来看,应是浮紧,那么,则以尺寸俱紧更符合实际。参考麻黄汤禁例有尺中脉迟、尺中脉微禁用,也可资佐证。“紧”指脉的紧张状态,与弦脉相似而如转索有力。
②伤寒:太阳病无汗脉紧,寒性凝敛,故名为伤寒。此属狭义伤寒,不是泛指外感热病的广义伤寒。
【白话解】
太阳病,或者已经发热,或者还暂未发热,但必定畏寒,多伴有周身疼痛、呕吐,寸关尺三部脉都呈紧象的,就称之为“伤寒”。
【解析】
本证是太阳病的另一类型,为风寒外束肌表,表阳被遏,营阴郁滞而成。“或已发热,或未发热”,提示发热一症有早有晚,然而发热之迟早,多与感邪轻重、体质强弱有关。“或已发热”是风寒袭表,卫气能及时伸展与邪相争,故起病即见发热,“未发热”是感受风寒较重,卫阳郁闭不能及时伸展达表抗邪,故发热较迟,然不论迟早,必有畏寒。“必恶寒”,强调了恶寒必见。寒为阴邪,卫阳被阴伤,肌表失其温煦,故恶寒必见;“体痛”即周身疼痛,是太阳伤寒主症之一;寒性凝涩,伤人可外闭卫阳而内郁营阴,使营卫气血涩滞不畅,而致周身疼痛;“呕逆”,是寒邪束表,胃气上逆的反映。
【原文】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
【注释】
①伤寒:指广义伤寒,包括中风在内。
②脉若静;静者,平静之意。此处指脉不数不急,与证符合尚未发生变化。
③脉数急;与脉静相对而言。
【白话解】
外感病第一天,邪在太阳,如果脉证静止在太阳未变的,这是疾病未发生传变。如果想呕吐、烦躁不安、脉象数而急,为邪气传里之象,表示病已传变。
【解析】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指太阳病,包括中风及伤寒在内。初感外邪,太阳首当其冲,故先发太阳病。如何辨别太阳病是否发生传变?仲景提出要根据临床表现而定。如其人“脉若静”即脉不数不急,原浮脉不变,反映太阳之邪仍在表,没有传变的迹象。“脉数急者”是指脉象由平静而变为数急。此数急之象与脉静相对而称,说明邪有化热入里的趋势。因为脉为气之先,它反映了一定的疾病现象,脉不变的,病亦末变;脉已变的,则标志疾病欲有传变。“颇欲吐”是指病人频频想吐。由于喜呕欲吐是少阳病的特征,故常以此症为邪入少阳的象征。“躁烦”即烦躁之意。为阳热内盛的反映,它标志阳明里热渐成。欲吐与烦躁的出现,提示了太阳之邪已向里传变。脉证皆变,即可判断太阳病已有传经的趋势。
【原文】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
【白话解】
外感病二三天,如果不见阳明、少阳病症状,而只见太阳病症候的,表示病未传变。
【解析】
上条说伤寒一日,就有传变的可能,本条说伤寒二三日,亦有传变的可能。但二三日,若没有不恶寒,反恶热,口渴等化热的里证,也没有口苦,咽干,目眩的半表半里证,说明病邪尚未传变,治疗时仍可从太阳病施治。
【原文】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注释】
①风温: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后的变症,与后世的外感风温病不同。
②鼾(hān):呼吸时鼻中发出的响声。
③失溲(sōu):大、小便自遗的意思。
④被火:误用火法治疗。火法包括烧针、艾灸、熏、熨等。
⑤瘛疭(chì zòng):手足抽搐痉挛。
⑥若火熏之:形容肤色发黄而晦暗,如烟火熏灼的一般。
【白话解】
太阳病,出现发热、口渴、不怕冷,就叫作温病。温病为感受温邪所致,所以禁用辛温发汗、禁用攻下、禁用火攻。如果误用辛温发汗,就会使热势更甚,出现身体灼热、尺部和寸部脉象均浮盛、自汗出、身体沉重、时时嗜睡、呼吸时鼻有鼾声、说话困难,这就叫风温。如果误用攻下,耗伤阴液,就会出现小便短少不通畅,两目直视,大便失禁。如果误用火攻,就会使邪热更炽,火热内攻,轻的会引起肌肤发黄,严重的会引起手足阵发抽搐,好像惊痫发作一样的症状,皮肤像烟火熏过一样。一次误治,病人尚可苟延时日,反复误治,就会断送病人生命。
【解析】
首条已明确指出,太阳病必具恶寒。如不恶寒而冠以太阳病,出现发热而谒者即为温病。在温病初期,有些病人恶寒不重,时间亦短,恶寒之证不甚明显,此其一;其次,患者在就诊时虽不恶寒,而询问病史,在初发病时曾出现恶寒,不过就诊时恶寒已罢。初病时既具恶寒,则当属太阳病。诊时不恶寒而渴饮,是病已离开太阳,转为温病。由此可知太阳病除伤寒、中风两型外,温病初期,亦有属太阳范畴者。
【原文】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白话解】
患外感病,如果出现发热、畏寒的,是病在阳经的表现;如果无发热,只畏寒的症状,是病在阴经的表现。病在阳经的,大约七天可以痊愈;病在阴经的,大约六天可以痊愈。这是因为七是奇数属于阳、六是偶数属于阴的缘故。
【解析】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和“阳数七”“阴数六”,注家多含糊其辞,或阙疑待考。
【原文】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8]
【注释】
欲作再经:此处指欲传阳明。
【白话解】
太阳病,头痛超过七天而自行痊愈的,是因为邪气行尽太阳经的缘故。如果邪气未尽,有向阳明经传变的趋势,可以针刺足阳明经穴,使经气疏通,抗邪力增强,邪气不能内传阳明,疾病就会痊愈。
【解析】
伤寒七日为一候。其愈与否,每以一候之期为转机。病在太阳,经过七日以上,是一候之期已尽,其势当衰,如无传变则可愈。所谓自愈,当不排除治疗。如其不愈,势将传变。一般传经之序,一日(候)太阳,二日(候)阳明……本条以阳明为例,针足阳明以防再传。临证时当以脉证为据,不可拘泥于必传阳明。太阳病,当具首条之脉证,仅云头痛,是省文。
“针足阳明”,临床上可取足三里穴,此穴是强壮穴,能使人气血旺盛而增强抵抗力。若再针刺趺阳灾,泻阳明已入之邪,则效果更佳。据此原则,亦可以用药预防,辨别所出现的阳明证侯,随症治之。
【原文】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9]
【注释】
从巳至未:巳,上午九时至十一时;未,下午一时至三时。从巳至未,即从上午九时至下午三时。
【白话解】
太阳病将要解除的时间,多在上午九时至下午三时之间。
【解析】
太阳病缓解的时间是从巳时到未时,此时自然之阳气隆盛,有利于抵抗阴寒之邪。伤寒所言十二时辰是以真太阳时为准,也就是当地日出为卯,日落为酉,其他时间以此类推。
【原文】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10]
【注释】
不了了:就是余邪未净、尚未复原的意思。
【白话解】
容易患太阳病的人,表证解除以后,身体仍感觉不舒适的,需待一定的时日,正气恢复,才能痊愈。
【解析】
“风家”,指经常外感风邪的病人,这是因卫气素虚所致。风解则邪解,邪解则病自除。今表证已解,但未彻底康复,病人仍觉身体不爽,故云“不了了”。本条说明,素体虚弱易患外感的病人从病状消除到康复要有一个正气恢复的过程,这个过程约十二天左右,时间如此之长,正是由“风家”体虚所致。临证之时不得再用解表发汗之法,当考虑建中益气,实卫固表。
【原文】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11]
【白话解】
病人身体发热,反而想穿很多衣服,这是外部假热、内部真寒的表现;身体非常怕冷,反而不想穿衣服,这是外部假寒、内部真热的反映。
【解析】
皮肤指表言,亦指现象言;骨髓指里言,亦指本质言。身有大热,当恶热喜冷,患者反欲近衣就暖,此系表热而病本属寒,乃真寒假热;身觉大寒,形寒肤冷,反欲去衣被,此系表寒而病本属热,乃真热假寒。
【原文】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方一。[12]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掰
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注释】
①啬啬(sè sè):形容恶寒畏缩的状态。
②淅淅:风声,如冷雨凉风侵入肌肤的感觉。
③翕翕(xī xī)发热:形容发热的轻浅,病人感觉像羽毛披覆在身上一样。
④鼻鸣:鼻中窒塞,气息不利而发出的鸣响。
⑤啜(chuò):喝的意思。
⑥温覆:覆盖衣被,使周身温暖,以助出汗。
⑦(zhé哲):《通雅》云:“小雨不辍也。”形容微汗潮润之状。
⑧周时:一日一夜二十四小时,称为周时。
⑨五辛:《本草纲目》以大蒜、小蒜、韭、胡荽、芸苔为五辛。
【白话解】
太阳中风证,卫阳抗邪而浮盛于外,营阴不能内守而弱于内,卫阳浮盛于外就发热,营阴不能内守则汗自出,病人畏缩怕冷,瑟瑟畏风,像皮毛覆盖身上一样发热,鼻塞气息不利,干呕,应当用桂枝汤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