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四枚(剖开),杏仁二十四枚(用水浸泡,去掉皮尖及双仁)。以上七味药,用水五升,先加入麻黄煎煮,待煮一二沸,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余各药,煎煮成一升八合,去掉药渣,每次温服六合。旧本说:取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合为六合,一次服完。调养护理方法同前。
【解析】
本方为桂枝汤、麻黄汤的合剂,而剂量仅有两方总量的三分之一,因为既不得汗出,就不是桂枝汤的适应证,但表邪已微,又不宜用麻黄汤以免发汗太过,所以合两方为一方,变大剂为小剂,故能收到小汗邪解的效果,却无过汗的副作用。
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所谓分期、分型、分证、分阶段,都是医生根据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对最常见、最典型、相对固定的病理状态,人为划分的,所以在桂枝汤与麻黄汤之间有许多过渡型,对于这些过渡型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就出现了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第25条)。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得小汗出”,后者“大汗出,脉洪大”。所以桂枝汤与麻黄汤的比例有所不同,充分体现辨证施治原则。
【原文】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方十一。[24]
【注释】
①风池:穴名,在脑后(脑空穴下)发际陷中,枕骨斜下方凹陷中,是足少阳胆经穴,可治热病汗不出、偏正头痛、颈项强直等症。
②风府:穴名,在项后入发际一寸,枕骨与第1颈椎之间,是督脉穴位,可治头项强痛、中风、偏枯、头痛项强等症。
【白话解】
太阳病,服了桂枝汤,不仅表证不解,反而增添了烦闷不安的感觉,这是邪气郁滞太甚所致。治疗应当先针刺风池、风府,以疏经泄邪,然后再给予桂枝汤就可以痊愈。
【解析】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之“初”,指桂枝汤的第一服而言。桂枝汤证无“烦”,今服汤后反见烦者,是因太阳邪盛,正气得药力之助与邪激烈抗争,欲作汗而不能的证象,并非药不对证,是病重药轻之故。既是药力不足,放先针刺风池、风府,以泄太阳之邪气,再与桂枝汤,才能使病势解除而愈。
【原文】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十二。[25]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二铢,炙 大枣五枚,擘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臣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今以算法约之,桂枝汤取十二分之五,即得桂枝、芍药、生姜各一两六铢,甘草二十铢,大枣五枚。麻黄汤取九分之二,即得麻黄十六铢,桂枝十铢三分铢之二,收之得十一铢,甘草五铢三分铢之一,收之得六铢,杏仁十五个九分枚之四,收之得十六个。二汤所取相合,即共得桂枝一两十七铢,麻黄十六铢,生姜、芍药各一两六铢,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杏仁十六个,合方。
【白话解】
服桂枝汤发汗,汗不遵法,出现大汗出、脉象洪大,而发热、畏寒、头痛等表证仍然存在的,为病仍在表,仍应给予桂枝汤治疗,服药方法同前。如果病人发热怕冷,发热的时间长,怕冷的时间短,好像发疟疾一样,一天发作两次的,用小发汗法就能治愈,适宜用桂枝二麻黄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