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肛管与直肠
一、肛管
肛管,俗称肛门,上端与直肠相连,下端开口于肛门缘。肛管平时呈紧闭状态,前壁比后壁稍长,向下、向后与直肠形成一近约90°的角。排便时,肛管可扩张成管状,直径约3cm,长度变短。
肛管有解剖学肛管与外科学肛管之分(图2-1)。解剖学肛管(anatomical anal canal)是指由肛门上皮所覆盖的部分,即从齿线到肛门缘为止的部分。外科学肛管(surgical anal canal)是指由肛门括约肌所围绕的部分,亦即从耻骨直肠肌上缘到外括约肌皮下部下缘(即肛缘,anal verge)的部分。一般将前者称为括约肌性肛管,把后者叫做上皮性肛管,就更易于理解。
图2-1 解剖学肛管和外科学肛管
将肛管分为解剖学肛管与外科学肛管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外科学肛管主要根据肛门括约肌来确认,结构与功能一致,其上界为肛提肌上缘,可通过指诊确认。对于肛瘘、直肠癌等治疗时涉及括约肌的病变,采用外科学肛管的定义就更方便、针对性更强。但外科学肛管的上界为肛提肌上缘,并不是肉眼可以确认的,需要依靠指诊确诊,对于括约肌较薄弱的患者,肛提肌上缘就很难触知。同时,外科学肛管的上部其组织学构成也是多种多样的,有鳞状上皮癌发生于直肠、腺癌发生于肛管的情况,也有在此处发生恶性黑色素瘤、平滑肌瘤等间质性良恶性肿瘤的情况,此时用外科学肛管的概念就很难解释清楚,但用解剖学肛管的概念来理解就较容易。解剖学肛管上缘为齿线,下缘是肛缘,可以通过肉眼明确辨识,其界线清楚,肉眼与组织学表现是一致的。
外科学肛管的长度,男性为3.2cm,女性为2.9cm,平均为3cm。解剖学肛管的长度,男性为1.8cm,女性为1.7cm,平均为1.8cm。肛管两侧为坐骨直肠窝,其前方男性有尿道和前列腺,女性有阴道,后方为尾骨。
肛周皮肤主要为鳞状上皮,有丰富的汗腺及皮脂腺,有时也会产生皮炎与湿疹。导致肛周慢性皮炎和湿疹的原因有肛门和直肠病变导致的渗出液、肛门潮湿、擦伤、肛门部不洁等因素。每当肛周皮肤及皮下组织发炎,组织肿胀消退后肛缘或肛周皮肤松弛或隆起,会在肛缘形成皮赘外痔。另外,受肛裂创面的分泌物刺激,在肛裂创面的外端很容易形成皮赘。
肛管上皮缺乏汗腺及皮脂腺,为薄而光滑的复层鳞状上皮。肛管上皮下软组织较少,肛管上皮由比较硬且伸展性差的内括约肌包绕,且被固定于肛白线部,移动性较差,因而在排便时易受损伤而撕裂,产生肛裂。
齿线以上覆盖的上皮是复层立方上皮,移行为复层柱状上皮,该移行上皮稍带紫色,据报告其宽度为0.64~1.27cm。再向上方移行为由粉红色的单层柱状上皮覆盖的直肠黏膜。
齿线作为解剖学肛管的上界,呈波浪形,是内、外胚层的交界处,是扁平上皮与柱状上皮的分界线,还是感觉神经(体神经)与自主神经(植物神经)的分界线。齿线上方的内痔因发生于自主神经支配的区域所以无痛觉。内括约肌由自主神经支配,外括约肌由体神经支配。血管系统也以此为界,向上有注入直肠上动脉的痔内静脉丛,向下有流向直肠中、下静脉的痔外静脉丛(图2-2)。淋巴液的回流亦以此为分界线,但并不绝对,肛管部的恶性肿瘤可随淋巴回流向上往肠系膜下动脉根部、侧方往骨盆、下方往腹股沟方向转移。
图2-2 齿线在解剖学与临床上的意义
齿线是内、外痔核的分界线,联合纵肌的分支即Parks所谓的黏膜悬韧带(mucosal suspensory ligament)集中附着于此,将直肠与肛门部区分开来。该处上皮下也分为两部分,上方为黏膜下间隙(submucosal space),该处含有痔内静脉丛,下方为肛周间隙(perianal space),含有痔外静脉丛。这两个间隙间血流的交通甚少,产生肿胀时,虽然上下部分肿胀很重,但分界部被固定导致血行障碍,所以痔核嵌顿时可在该处看到一个深沟。
齿线呈锯齿状,向上凸出部分的上方是肛柱,肛柱再向上方有隆起的直肠柱(rectal columns)即肛柱(图2-3),有8~14个。肛柱间的凹陷叫肛窦(anal sinuses),在其下缘上皮呈袋状或碗状,叫做肛瓣(anal valve)。在齿线上突出的部分叫做肛乳头,肛乳头由于慢性炎症发生增生、肥大时叫做肛乳头肥大,也称为肛门息肉。
图2-3 肛管直肠的结构
肛瓣内侧的凹陷处叫做肛隐窝,又叫肛窦。最初记载肛隐窝的是意大利解剖学家Giantatista Morgagni (1682—1771年) 。肛隐窝的个数为6~11个(平均8个),以肛门后方最深,为1.0mm,前方深度为0.7mm,左右为0.4mm。此处发炎即为肛隐窝炎,其症状是持续性的轻度至中度的疼痛。肛隐窝发炎时,指诊时可在肛隐窝处扪及有轻度压痛的硬结。约65%的肛隐窝的底部有肛门腺的开口,通过肛门腺导管和肛门腺相连(图2-4)。
图2-4 肛门腺和肛隐窝
为便于理解,有时根据肛管的四个界线分成三个带区,即四线三带(图2-3)。
四线为肛门皮肤线、肛门白线、齿线、肛管直肠线。肛门皮肤线即肛缘。肛门白线相当于内括约肌下缘与外括约肌皮下部的分界处,即内外括约肌间沟(inter sphicteric grove)的位置,因该处血管分布较少,有的人该处可略呈灰白色。肛管直肠线为肛管直肠环上缘的水平线,位于齿线的上方,距齿线约1.5cm,是直肠柱上端的假想的连线。
三带即柱带、痔带、皮带。柱带为肛管直肠线到齿线的环带区域,其间有直肠柱,表面覆盖有单层柱状上皮;痔带为齿线到肛门白线的环状区域,因受内括约肌紧缩而成环形隆起,此处表面平滑光亮,是黏膜与皮肤的移行部分,从齿线由单层柱状上皮转变成复层立方上皮及未角化的鳞状 (复层扁平)上皮;皮带为肛门白线到肛缘的环状区域,为外括约肌皮下部所环绕,表面为角化的复层鳞状 (复层扁平)上皮。
高春芳、郭茂林的研究发现,在MRI图像上,直肠及其延续部与盆底之间有一个明确的解剖分界面;肛管可分肛管部和肛周部两个部分,肛管部是由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肛门直肠平滑肌层构成,其余的部分称为肛周部。
二、直肠
直肠(rectum)位于肛管上方,长10~15cm,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直肠沿骶骨、尾骨前面下行,与肛管形成一近90°的角,称为肛直角。直肠上下端较狭窄,中间膨大,称为直肠壶腹(rectal ampulla)。直肠壶腹易发生扩张(直肠性便秘)、炎症(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痉挛(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直肠上部移行于乙状结肠,其移行部叫做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乙直交界,rectosigmoid junction)(图2-5)。
图2-5 肛管直肠的大体解剖
1—柱带;2—痔带;3—皮带;4—外科学肛管;5—解剖学肛管;6—乙、直肠交界处; 7—上直肠瓣;8—中直肠瓣;9—腹膜反折;10—下直肠瓣;11—直肠柱线; 12—齿线;13—肛白线;14—肛皮线
直肠壁上有3枚半月样的直肠瓣(rectal valve),分别叫做直肠上瓣、直肠中瓣、直肠下瓣。直肠下瓣距肛门约5cm,直肠中瓣距肛门约8cm,直肠上瓣距肛门约11cm。直肠下、中、上三瓣分别位于左、右、左侧。直肠中瓣被称为Houston瓣,相当于腹膜返折的高度。对Houston瓣以上的直肠病变做治疗时,容易造成腹腔穿孔,国内有做PPH手术导致直肠穿孔甚至患者死亡的情况,对此要特别加以注意。
直肠的黏膜上皮为柱状上皮。直肠由内向外分为直肠黏膜、内环肌、外环肌。直肠上段前面和两侧有腹膜覆盖,中段仅在前面有腹膜覆盖,并在此处返折成直肠膀胱陷凹或直肠子宫陷凹。腹膜返折距肛门缘的距离,在男性约为7.5cm,女性约为5.5cm。腹膜返折部下方的直肠周围有筋膜环绕。
直肠黏膜较厚且血管丰富,黏膜平滑、粉红、透明,能够见到黏膜下层的大、小血管。这种特征性的“血管形态”在炎症性疾病和结肠黑变病患者中消失。直肠黏膜下层疏松,易与肌层分离向下脱垂。
直肠静脉丛在人类出生时就已经在齿线以上的直肠黏膜下形成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直肠静脉丛逐渐扩张屈曲可发展成内痔。外痔静脉丛呈环状存在于肛缘,可发展成外痔(图2-6)。因为在皮肤与括约肌之间,由联合纵肌的终末纤维将其分为许多小的间隙。所以容易产生血行障碍并形成血栓。如形成血栓的话。因位于有感觉神经分布的区域,所以伴有疼痛。
图2-6 痔内外静脉丛
直肠肌层为不随意肌,外层是纵肌,内层是环肌。
直肠的前方,男性有前列腺、精囊、输精管、膀胱和直肠膀胱陷凹,女性有阴道、子宫颈、子宫和直肠子宫陷凹(图2-7),后方有骶骨、尾骨,骶骨凹内有骶血管及腹下神经丛,两侧有坐骨、髂内动脉、坐骨神经和输尿管。
图2-7 肛管直肠的毗邻器官(男性和女性矢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