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工业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2.2 粒子的增长

2.2.2.1 聚合反应速率

粒子增长的过程在乳液聚合的阶段Ⅰ、Ⅱ、Ⅲ都在发生,乳液聚合整个过程,一旦有粒子形成,就会有粒子的增长,粒子的增长与自由基进入粒子的速度,以及粒子数目、粒子溶胀的单体浓度三个因素有关,反应速率方程式可以写成:

  (2-17)

其中kp为聚合反应速率常数,CP为粒子内部的单体浓度,为每个粒子平均自由基数目,M0为单体的分子量, Ncr为单位体积的粒子数目,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mR为单位体积的分散相和连续相中的总单体;单体转化率是x=1-是初始反应加入单位体积的分散相和连续相中的总单体。式(2-17)采用转化率方程为:

  (2-18)

在方程式(2-18)中,将单位体积的粒子数目采用单位体积的粒子数目的浓度替代,NC=Vw 是反应容器中水的体积。

  (2-19)

式(2-19)中,为初始时单位体积水中的单体的物质的量。

充分考虑各种参数的变化,上面的方程才能正确地应用,例如,在计算某段时间的反应速率时,要考虑CPkpNcr这些参数是否相互影响,并且在不断变化的,当kpNcr变化时,CP总是要发生变化,而变化时,CP也会发生变化。如果不能全面考虑方程中的参数变化,就会得到错误的结论。

从表2-2中可以看到三个阶段中方程主要的参数变化,粒子的主要增长在阶段Ⅱ和Ⅲ,在阶段Ⅱ,CPkpNC都基本不变,影响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就是,这时方程(2-19)可以简化成:

  (2-20)

表2-2 乳液聚合不同阶段的特点

2.2.2.2 自由基进入粒子

自由基进入粒子的过程非常复杂,对于自由基的水相历程,Gilbert[25]做了系统的研究。在图2-6中,自由基的历程从引发剂的分解开始,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有着不同历程。影响自由基进入粒子的因素很多,但是在一个特定的条件下,只考虑自由基的进入过程,这样可以简化模型的处理。

id:2147552387;FounderCES

图2-6 乳液聚合过程示意图

乳液聚合中,在理想的条件下,自由基在粒子内部的分布是“简单0-1”系统,如果粒子内部已经存在一个增长自由基,那么进入粒子的自由基就会与增长自由基瞬时终止,在这个体系内的粒子要么有一个自由基,要么不包含自由基,这就是“简单0-1”系统形成的原因。包含0和1个自由基的粒子数目分别用N0N1表示,

2.2.2.3 乳液聚合物粒子的增长与稳定

从乳液聚合的机理图2-6可以看到,在胶束和均相成核阶段,有一个先驱粒子(也称为初级粒子)的概念。初级粒子是在成核以后极短暂存在的粒子。成核以后的粒子稳定性是很差的,由于胶束内部的单体迅速发生聚合反应,界面自由能迅速增加,粒子容易失去稳定性而发生合并融合。施乐公司关于苯乙烯胶束成核的研究中[36],采用间歇式乳液聚合方式,通过监测引发剂加入后,胶束成核,以及之后粒径的变化,监测时间是每15s检测一次,在2min时,粒径已经达到30nm左右,而这时乳化剂的浓度还是远高于CMC的。胶束自身的尺寸是5~7nm,增溶单体以后的直径一般是10nm,在极短的时间粒径增加几倍,说明聚合物乳液的粒子内部发生聚合反应时,粒子界面面积增加和界面张力的变化很快,尽管乳化剂的用量足够,仍然不能阻止粒子碰撞融合。Fitch指出:粒子间的合并融合是乳液粒子增长的重要方式之一[17]。从水相自由基的形成到稳定粒子的形成,初级粒子的形成和稳定也是影响乳液聚合过程的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与OR*有很密切的相关性,同时也和设备、反应过程工艺参数等密切相关。这就可以解释乳液聚合小试和放大过程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对于乳液聚合工艺过程控制参数敏感性的原因。

根据图2-6,可以看到粒子增长的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单体溶胀粒子,粒子内部发生聚合反应——体积增长;另一种方式是粒子的合并融合——体积增长,这两种方式都最终形成稳定粒子。乳液聚合的成核阶段,链增长速率高,胶束内单体迅速形成聚合物,界面能发生极大的变化,这个阶段合并融合是粒子主要的增长方式;另外在无皂乳液聚合或较高水溶性单体的乳液聚合中,合并融合也是粒子主要的增长方式。在工业乳液聚合中,多数采用半连续间歇式工艺方式,单体滴加过程中形成的新粒子多以均相成核方式为主的,这也是工业乳液聚合容易受到搅拌形式及大小、搅拌转速、反应容器形状、原料纯度等因素影响的原因,这些因素会影响到单体的传质,粒子的动能,粒子的界面张力等,从而影响单体滴加过程中稳定新粒子的形成模式,从而影响最终聚合物乳液的性能。